武山县有多大面积?拜托各位了 3Q 台湾面积有多大?拜托各位了 3Q

作者&投稿:毓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的渭河上游,东连甘谷,南靠岷县、礼县,西接漳县,北邻陇西、通渭二县。地处秦岭山地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均向中部河谷川区倾斜,海拔在1365——3120米之间,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6℃,降水量500毫米。县境东西宽57.5公里,南北长59.5公里,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辖6镇9乡,344个村委会,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4.28万人(2004年),其中农业人口37.87万人,有汉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11个民族。武山以蔬菜之乡、玉器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闻名于省内外。 武山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自公元188年东汉时期始设县置以来,开发建设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境内非金属矿储藏量大,主要有蛇纹岩(鸳鸯玉)、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方解石、白云石、滑石等,其中蛇纹岩储藏量达3.2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石灰岩储量达15亿吨。总耕地61.95万亩,其中山地面积53.93万亩,川水地7.98万亩;全县有林地44.7万亩,宜牧荒山21万亩,草地77.69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84亩。渭河及其5条支流分布均匀,县内干流总长178公里,流域面积33.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达9.3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达2.12亿立方米。武山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分散在渭水南北的仰韶、马家窑和齐家文化遗址多达36处,水帘洞、木梯寺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县城东北30公里处的水帘洞石窟,始建于北魏,有亚洲最大的摩崖浮雕;城东30公里处的氡碳酸钠温泉,均温39℃,50年代建成的甘肃矿泉疗养院和兰州铁路疗养院,为天水著名的旅游医疗盛地;县城南2.5公里处的老君山森林公园,面积达10平方公里;草川大草原已成为全县旅游避暑的主要景区,“四点一线”旅游区正在规划兴建。 县域 明、清两代,县域包括现有地域和马坞、新寺两镇。清代末年,马坞划归岷县;民国中期新寺划归漳县。 民国29年(1940)4月,县西边境骆家沟、骆家镇、牟家窑、川口下、川口岘、何家坡、淡家沟、蔡家坪、黄家里、伍家山、瓦窑下、柳树沟、石板上、铨庄下、单道下、丁家咀上、桦林河17村及插入漳县的王家坪、爷池下、新咀里3村划归漳县,漳县插入武山境内的徐家门划归武山。 民国31年(1942),漳县孙家门划归武山。 民国35年(1946)8月,调整武山、甘谷石庙儿附近的插花飞地。由石庙儿沿洮天公路至张家山堡东西棱线至贾家沟,东属甘谷县,西属武山县;由石庙儿起,沿洮天公路顺李家坪左侧山梁至管家沟东下,北折高家山堡直到甄家山一线,东属甘谷,西属武山。 1953年,县东边界划出米家庄归甘谷县,划甘谷县属管家沟、台子上、吴庄、多家湾、张家沟、彭家坡5村归武山县。县西边界划出当中岭、徐家门、李家河、赵家坪、东家屲、景家屲、宋家沟9村归漳县。 1958年4月、12月漳县、甘谷两县先后并入武山,县境总面积达5368平方公里。1961年12月,三县分置,恢复原武山县域。至1989年全境东西宽51.5公里,南北长59.5公里,周长200公里,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合301.65万亩)。其中山区1700.95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4.58%;川区310.04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42 %。 建置沿革 秦汉时期,县境大部属豲道,落门镇以东属冀县。 东汉中平五年(188),析襄武、豲道地置新兴县,址设今县城西15公里新兴川(今广武坡西颉家门一带),属南安郡。 三国魏更名武城县,不久即废,复名新兴县。置中陶县,故址在今鸳鸯镇附近。 东晋十六国时期,为前赵、后赵、前凉、前秦、后秦、西秦、大夏等北方七国先后争占,历时百余年。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中陶并入新兴,隶渭州广宁郡。隋开皇十年(590),新兴并入陇西县,隶陇西郡。 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县境沦于吐蕃,历时78年。咸通七年(866)收复,属陇右道渭州。 五代时期,县域为羁縻地(授予归附的吐蕃族居住),历53年。 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在今县城北建宁远寨,属秦凤路秦州。熙宁五年(1072),以古渭寨地(今陇西)建通远军,宁远寨属通远军。徽宗崇宁三年(1104),升宁远寨为宁远县,属巩昌路巩州。 金天会九年(1131)正月,宁远陷金。泰和七年(1207)又降为宁远寨,属临洮路通远军。 金天兴三年、南宋端平六年、蒙古汗国太宗六年(1234),宋蒙联军灭金,宁远寨归属蒙古汗国。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复置宁远县,隶属巩昌路巩州。 明、清沿袭宁远县制,属巩昌府。 民国2年(1913),因与湖南省宁远县重名,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决定更名武山县,属渭川道。民国17年(1928)7月废道,设渭川行政区,不久即撤销。民国23年(1934)设天水行政督察区,辖武山等15县;民国24年(1935)7月,改甘肃第四行政督察区,武山属之。 共和国成立后,沿用武山县名,属甘肃省天水分区督察专员公署。]951年4月,属天水区,1955年2月,属天水专区。1969年10月,属天水地区。1985年7月,属天水市。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的渭河上游,东连甘谷,南靠岷县、礼县,西接漳县,北邻陇西、通渭二县。地处秦岭山地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均向中部河谷川区倾斜,海拔在1365——3120米之间,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6℃,降水量500毫米。县境东西宽57.5公里,南北长59.5公里,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辖6镇9乡,344个村委会,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4.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87万人,有汉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11个民族。武山以蔬菜之乡、玉器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闻名于省内外。 武山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自公元188年东汉时期始设县置以来,开发建设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境内非金属矿储藏量大,主要有蛇纹岩(鸳鸯玉)、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方解石、白云石、滑石等,其中蛇纹岩储藏量达3.2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石灰岩储量达15亿吨。总耕地61.95万亩,其中山地面积53.93万亩,川水地7.98万亩;全县有林地44.7万亩,宜牧荒山21万亩,草地77.69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84亩。渭河及其5条支流分布均匀,县内干流总长178公里,流域面积33.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达9.3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达2.12亿立方米。武山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分散在渭水南北的仰韶、马家窑和齐家文化遗址多达36处,水帘洞、木梯寺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县城东北30公里处的水帘洞石窟,始建于北魏,有亚洲最大的摩崖浮雕;城东30公里处的氡碳酸钠温泉,均温39℃,50年代建成的甘肃矿泉疗养院和兰州铁路疗养院,为天水著名的旅游医疗盛地;县城南2.5公里处的老君山森林公园,面积达10平方公里;草川大草原已成为全县旅游避暑的主要景区,“四点一线”旅游区正在规划兴建。 武山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有小麦、洋芋、玉米、高粱等20多种;经济作物以油料、蔬菜、药材、瓜果等为主,经济林果有苹果、桃、梨、杏、核桃、葡萄、花椒等。蔬菜是武山的一大支柱产业,武山蔬菜以其质优、无污染、品种多而闻名,洛门蔬菜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命名的定点批发市场,蔬菜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和地区。管理规范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到了10万亩,使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16万亩,总产量达5.6亿公斤,总产值3.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二。主要工业产品有水泥、包装袋、鸳鸯玉系列产品等,其中水泥和鸳鸯玉产品畅销全国,成为全县的品牌产品。 陇海铁路从东到西贯穿全境,全长46.25公里,有武山、洛门、鸳鸯、贺店4个中间站。316国道穿境而过。兰成渝输油管道过境全长63公里。实现了村村通电、通农机路。87%的村通了电话,移动信号覆盖率达95%。 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2%、93%,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72所,卫生医疗机构达到31个。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9‰ 。 行政区划:武山县辖6个镇、9个乡:城关镇、鸳鸯镇、洛门镇、滩歌镇、四门镇、马力镇、桦林乡、高楼乡、山丹乡、龙台乡、温泉乡、榆盘乡、咀头乡、杨河乡、沿安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741300。代码:620524。区号:0938。

四门乡 112.81平方公里 l四门乡1自然环境:四门乡位于县城东南方.东西宽13.6公里,南北长14公里,总土地面积112.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1万亩。 查看 来源:四门乡, 栏目:武山县,《甘肃农村年鉴》(2001年) 洛门镇 29.98平方公里 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5.8公里,总土地面积29.98平方公里,有耕地1.49万亩。 查看 来源:洛门镇, 栏目:武山县,《甘肃农村年鉴》(2001年) 咀头乡 113.42平方公里 I咀头乡1自然环境:咀头乡位于县东北部,:东西长15.2公里,南北宽14.8公里,总土地面积113.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8万亩。 查看 来源:咀头乡, 栏目:武山县,《甘肃农村年鉴》(2001年) 龙泉乡 56.52平方公里 东西长n.75公里,南北宽9.7公里,总土地面积56.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3万亩。

武山县东西宽57.5公里,南北长59.5公里,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

世界有多大面积?拜托各位了 3Q~

当你查中国的面积有多大时你自己自然就会知道有多大

台湾省位于祖国大陆架的东南缘。地处东经124°34′30〃(宜兰县赤尾屿东端)至119°11′03〃(澎湖县望安乡花屿西端),北纬21°45′25〃(屏东县恒春镇七星岩南端)至25°56′30〃(宜兰县黄尾屿北端)之间。北临东海,东北接琉球群岛;东滨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邻;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福建省相望,最近处仅130公里。全省恰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在战略上,素有我国“七省藩篱”之称。 ��台湾是中国一个由岛屿组成的海上省份。全省由台湾本岛和周围属岛以及澎湖列岛两大岛群,共80余个岛屿所组成。陆地总面积35989.7573平方公里。其中,台湾本岛南北长394公里,东西最宽处144公里,绕岛一周的海岸线长1139公里,面积35788.090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97%以上,是中国第一大岛。 ��台湾本岛是一个多山的海岛,高山和丘陵面积占2/3,平原不到1/3。中央山脉、玉山山脉、雪山山脉、阿里山脉和台东山脉(又称海岸山脉)是岛上的五大山脉。这些山脉的走向与祖国大陆沿海地区的山脉走向一致,都是有规律地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平行排列。 ��台湾岛地形,中间高,两侧低。以纵贯南北的中央山脉为分水岭,分别渐次地向东、西海岸跌落。但由于高山多集中在中部偏东地区,就形成了东部多山地,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 ��台东山地由中央、玉山等5条山脉组成高原状地区,面积约22914.74平方公里。中央山脉偏于本岛东侧,纵贯南北,长达320公里,宽80多公里,诸主峰均在3000米以上,成为全岛的脊梁和分水岭。区内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峰有16座。玉山山脉的主峰玉山,高3997米,为台湾第一高峰,也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最高峰。山顶终年积雪,四周云雾缭绕,银装素裹。阿里山脉山势则比较平缓,主峰大塔山顶部平坦,是著名风景区。山地之中也有不少盆地和狭窄的平原,较大的有宜兰平原,面积300平方公里。除了山脉之外,台湾还是一个多火山的岛。著名的有大屯山火山群、基隆火山群、澎湖火山群等。 ��台中丘陵由阿里山脉以西呈带状分布的丘陵和盆地组成。东部为丘陵,西部为盆地。本区盆地很多。主要有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埔里盆地、日月潭盆地等。台北盆地约245平方公里,台中盆地约400平方公里,均为重要农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