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把读书笔记做好?

作者&投稿:年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叔本华曾说过“如果你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就是思想上的懒惰”。 当你整理完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后,通过主动思考和看其他评论家的书评,能够得到新的观察角度,再以自身的应用为切入点,写一篇书评吧。 当你准备写一篇“如何从0到1进行写作”的文章,而又苦于没有素材时,找出与“读书”“写作”“应用”这几个主题相关的读书笔记。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创意好坏,关键在于如何安排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想多读几本书就能武装思想,又或是写起文章来能直抒胸臆,这都是不可能的。但你看过的每一本书,都将在灵魂深处埋藏起来,在有所触发或与之有所共鸣时,厚积薄发。

‍‍

‍‍

看见你说喜欢用大括号列大纲什么的,推荐题主试试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多用色彩和图像增进记忆。由于是文科僧,分享一下自己做文史类读书笔记的经验。一般都是先用颜色鲜艳的笔标重点,然后各种标注,读书的过程中多用联想法,把自己阅读时的感受或想法。差不多通读一遍后,隔个两三天,再次翻开书,这次只看目录。回想书中的内容,边想边画思维导图,画完后翻回去看,是否遗漏重点,再补上。最后,再综合目录画出一整本书的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背下来,好了,这本书基本上可以扔了。自从学了思维导图后,我的读书笔记一般都是这样做的。读完可以看看他人对这本书的一些评论,遇到新想法新观点,可以补充夹页在笔记中。我一般都用iPad做笔记,非常方便,另外拍照也是个好办法。

‍‍

‍‍

拿历史书籍来说,我会边看边记,最后总结,此步骤分四步:一、做标记:划出一些重要历史知识,做好标记;看到某一历史事件,如果可以分析出发生这一事件的原因,写在书上,如果不能,画个问号继续往后看。(根据书籍页数,大概需一到两周。)二、整本书看完,书上也零零散散一堆标记或文字。这时,我习惯打开电脑,打开Evernote,快速看一遍整本书,着重翻到做标记的页数,然后把做标记的一些重要历史知识和对某些事件的心得录入Evernote中,按时间顺序或事件重要程度排版整理,并同步云端。(一般会在周末,需一到两天。)三、打开MindManager,脑中过一遍整本书,开始做Mindmap,把脑中混乱的知识整理成一个结构,并导入Evernote。(需一晚上。)四、在网上查阅各种对于这本书的书评,把一些优秀的书评和一些自己没有领悟到的道理收藏到Evernote中。(时间不定。)

以后,如果脑中需要这类知识的时候,如果脑中记不起来,直接打开Evernote,查阅这类的相关知识,以方便使用。每篇Evernote笔记的顺序也是按照上述步骤来记录,方便查找。对于我一个学理工类的人,文史类的书籍只是爱好和提升自己,不必要太过认真。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类书籍,这种读书笔记记录方式足以。至此,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可以扔了。但是我是一个爱书之人,所有书都舍不得扔,虽然这些书很少再去读,也要让它安静的躺在我的书柜中。

‍‍

我也是一个在学习中,喜欢做读书笔记的人,那么我把我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分享给你,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一是把读书的目的写在笔记的前面。读任何的书都要带有一定的目的,这样才能让书中的知识帮助到自己,如果只是漫漫地去看书,那读书就成为了一种消遣,与玩游戏、看电视剧无异,所以当你拿到一本书的时候,可以先通过浏览序言、目录以及书籍介绍等等来确定读这本书的目的,或者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读书既可以快速吸收知识,也可以在选购的时候避免冲动购买。

二是善用思维导图、手帐等记笔记的方法。好的工具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思维导图的好处在于把全书的脉络大概清晰地用一张图显示出来,当你看到这大概的时候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由于思维导图对工具要求不高,有一支笔、一页纸就可以清楚地绘画出一本书的脉络,所以运用较为广泛。而手帐的好处在于丰富多彩,而且可以比思维导图更为详细,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有的放矢地去做记录,已经知道的就可以不写了,不懂得可以着重记录。这两个方法都可以帮助你很好的去做读书笔记。

三是学会跨书阅读。在相同领域中的不同书籍应该要融会贯通,比如说这本书的前三章和另一本书的第四章、第五章有所关联,那就可以将两本书结合起来一起看,这样在相同的观点面前可以比较不同作者的想法、观点的差异性,从而让自己更好的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


如果你觉得观点还可以,感谢点赞,想看作者更多文章,可以关注公众微信号:一路精彩世界(ID:yiluyusheng)



~

怎样读书学习才会好?
答:务学和求道结合的好处很多,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出苏轼的《日喻》来读读,那里已经叙述得很清楚了。 搞好务学与求道之间的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思考和实干结合上,二是在研究学习方法和实践学习方法上。 思考和实干必须结合:在学习中应该善于思考,从学到的每一点经过思考能够扩展出许多知识,这样就丰富了你学...

怎样才能把书读好?
答:所以,介绍经验的书籍,在写这样的文章时候,尽量照顾到全面、科学。也应该在文章中,强调一下阅读速度,会因阅读内容不同而快慢不同,但养成阅读习惯,对改变人生命运举足轻重。然而,我在文章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实际上,读书增长知识,不是说看得快就学到的多,看书多就掌握的多。关键是您怎么...

读书该怎样读?
答: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这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你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 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

当代学生该怎样读好书?
答:维持恰当温度:比较适合学习的温度是中等偏凉.温度过高,头脑容易昏沉,温度过低,又让人觉得寒冷.中等偏低的温度,既能保持头脑清醒,又不至于让人觉得凉.60-70华氏度(约16-21摄氏度)被认为是最适宜人们脑力劳动的温度.保持空气流通:人在呼吸时,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由下表可见吸入的新鲜空气中各种成分的...

我们应该怎样读书?
答:一 安排好你的时间.二、学习前先预习。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四、学习要有合理的规律。五、有可能的话,找一个安静的、舒适的地方学习。六、树立正确的考试观。经验一: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

在大学要怎样读书
答:你想得到你从未拥有的东西,就要去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把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呢?其实,方法很简单,比如:一边读书一边做读书笔记,试图掌握一本书的结构层次,制作一本书的思维导图,设立行动目标等等。我们要记住书,就在那里。我们并不孤单,当我们心忧难安,面对突如其来的孤独而...

初二学生学习语文,需要怎么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快速阅读呢?
答:1.边读边思考。在阅读时学会积极地思考,只有一边读一边想,才能汲取阅读的营养,提升学习语文的能力。阅读时需要把词句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联系上下文,仔细琢磨,提升理解的准确性。初读一本书,首先精读,不懂的地方要多花些时间。2.正确地默读。默读的速度可以比出声朗读快三倍左右,阅读速度...

你对于读书有哪些主张,跪求回答,要快!
答:我个人认为这套读书法很实用。 读书方式:翻书快读、专精慢读 读书态度:一读到底,必须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秘招:带着问题读书本内容、读作者,遇见疑难时,一定要先跳过,不钻牛角尖,把精力花在解决重要问题之上。 读完书后:要整理资料,并时常温故知新。 03 顾颉刚的读书法:批评性阅读 现代著名史学...

朗读有哪些技巧
答:朗读好─篇文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需要吐字标准,清晰,流畅,不能磕磕绊绊。第二,需要语句的间隔,停顿,注意呼吸与朗读的协调,不能一口气读完。逻辑性停顿:别称注重停顿,就是指以便突显某一事情,注重某一见解,表述某类情感,而在句中_有标点符号的地区作适度的停顿。如:“_有_片绿叶子,_有...

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从而提高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不少教师在上完《马背上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这类课文后,都觉得学生的思想境界不能达到预定的高度。课后,教师可充满感情地说:“你知道多少生命、多少英魂,为了革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被这茫茫草地吞噬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又有多少感人的故事等着我们去读啊!同学们,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