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重视教育是好事,但家长过度重视孩子成绩会有什么副作用? 过度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作者&投稿:佛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我是小岛语文。

作为语文老师,我会钦佩什么样的家长呢?对孩子的学习,家长心里特别有数、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解决孩子学习问题、能够和老师进行良好沟通的家长,做到这三点挺不容易的。因为你不光要了解孩子,也要了解教育,更要知道如何跟老师相处,时刻帮助孩子和你自己解决教育上的问题。我也遇到过真的能做到这三点的家长,孩子的语文成绩自然没话说。可是,有的家长会问:我真的很负责,对孩子的学习也上心,更付出了成倍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为什么我们家孩子的成绩不升反而降呢?

习惯反思的家长都是比较优秀的,通常付出了时间和精力的家长,在发现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给孩子带来多少成绩的提升后,往往第一时间,怀疑的就是语文老师。这个语文老师不行,家长光使劲没有用,还要靠老师。运气不好,碰到了这个教学能力不怎么样的老师,家长愤愤不平。事实上,只要能做到这3点,孩子的语文成绩都不会差。之所以没有提高,是源自家长的过度辅导学习。难道认真辅导也有错吗?小岛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也做过反思,一起来看看到底是错在哪里了。

01过度辅导的表现

什么才是过度辅导呢?难道家长为孩子辅导学习还有错了?认真负责地辅导学习,一丝不苟地抓学习还错了?家长不管,老师说家长不配合教育,学生的学习太差了,不是老师的责任。家长管了,老师又说管多了,孩子的成绩也不好,也不是老师的责任。总之,家长辅导也不是,不辅导更不对,家长真是为难啊。实际上,过度辅导就是来自家长对学生成绩的焦虑。永远不满意孩子的语文成绩,这次考了80分,下次一定要考90分,考了90分还要考100分,永无止境的要求,其实就是家长过度辅导的原因。

那怎样来界定过度辅导呢?家长永远都分不清楚,哪些学习任务是孩子应该做的,哪些是家长辅助做的,总之,家长会大包大揽承包了孩子的学习任务,从心理上,自己对教育过程才有一定的安全感。比如:背课文、写作文家长要代劳,考试期间为孩子辅导做笔记,美名其曰高效复习,把本该是孩子来完成的语文复习内容,家长统统帮孩子去做了,再讲解给孩子听,这些都属于过度辅导。

02在语文学习上,产生的依赖并不是一件好事

家长的过度辅导和负责,最容易让孩子产生的就是学习上的依赖。不管什么学习任务,家长都会在第一时间亲力亲为,以至于孩子以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就是这样的,家长辅导我写作文、家长帮我做手抄报、家长给我打印学习资料、家长帮我写演讲比赛的发言稿……我在语文上取得的所有荣誉,都是自己努力的。这样的过度自信,让孩子对家长的辅导产生了依赖,抗挫能力非常低。

家长的过度辅导,在某一个时间节点,是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但是一旦依赖性养成,孩子就不会自己学习语文了。如果有一天,家长放手孩子的学习,那么语文成绩很快就能从90分滑落到70分,甚至更低。让孩子独立学习,自己长大,是我们家长在辅导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的一个辅导原则。做不到这一点,家长永远不知道自己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到底是错在了哪里?

03家长该如何及时止损

有的家长看到这里,会反省到自己确实有过度辅导学习的行为,那该怎么办呢?及时止损,和孩子沟通好,家长在学习过程中做哪些事,属于你的学习任务有哪些,明确好各自的分工即可。就像我们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也有各自的定位,设定好了分割线,让孩子亲身去体会,在学习过程中付出努力,得到回报的自信。并为孩子提供,解决不了学习问题的时候,该如何去寻求帮助的方法。

过度辅导孩子学习,是家长们没有控制好自己的焦虑和强势。孩子的学习成长是需要时间和练习的,别害怕失败,让孩子自己对学习建立起责任心,这才是真正辅导学习的目的。了解孩子,看懂孩子,帮助孩子,才是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对于过度辅导学习,你是否同意我的教育观点呢?欢迎留言评论。



家长过度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忽视孩子情感需求,也会失去孩子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好机会。学习成绩虽然重要,但是孩子的价值观更重要,全面发展更重要。

家长过度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情感需求,失去孩子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好机会,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

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负担,学习是使人快乐的,并不是增加压力的。

第一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第二会让孩子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限制。

过度教育是不是好事,过度教育回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孩子出生之后完全依靠父母,他们看来,父母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凡事都可以依赖。其实,孩子离不开父母,父母同样也离不开孩子,但是,如果双方都过度依赖对方的话,却不是一件好事。孩子凡事依靠父母,就会导致独立性较差,不能适应外面的生活,父母太过依赖孩子,则会阻碍孩子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很多孩子都存在这样一个现象,父母不在身边时,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人,表现得很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听话懂事。当爸爸妈妈一旦出现,他们则会缠着父母撒娇,让抱抱,本来自己能做的事情也让父母代劳,这就是孩子对父母多度依赖的表现。
过度依赖,一方面可能是为了寻求父母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太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他们有足够的信任。

的确,只有父母对自己的爱才是最无私的,最让自己有安全感的。被子女依赖,对于父母来说,同样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被自己所爱的人需要,很有成就感。但是,不管是子女对父母,还是父母对子女,过度依赖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生活中如果有这一现象,要及时纠正才行。
过度依赖的不良影响都有哪些呢?
第一、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如果产生了依赖习惯,一旦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依靠别人,而不是试着自己去解决,当身边没有别人可依靠时,他们就会不知无措甚至自我怀疑,时间久了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要想让孩子变得独立,有自主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就必须戒掉他们过度依赖的习惯,教育他们靠自己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会阻碍孩子思维的活跃性。
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思想活跃,如果配合较强的动手能力,则会成长的更加优秀。但是,如果孩子依赖性太强的话,就会减弱他们的动手能力,从而阻碍思维的活跃性。
家长要注意从小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减少依赖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洗自己的小衣服,自己独立吃饭等等。

第三、不利于孩子的交际。
很多孩子都认生,到一个不太熟悉的环境中放不开自己。如果平时有过度依赖习惯的话,则会寸步不离的跟在父母身边,想要依靠父母为自己营造有安全感的氛围。而不是去试着探索周围的环境、结交新的朋友,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家长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和别人交流,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和人,自然就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这更有利于孩子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
孩子依赖父母,是对父母的一种信任,作为家长,应该感到自豪和欣慰。但是,过度的依赖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其性格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保持清醒,及时采取措施来纠正他们的过度依赖习惯。


国家对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也要重视起来,怎样去管理和教育孩子呢...
答:有些孩子除了跟父母长辈一起外,就很少与同龄的小朋友交往玩耍,这样就使孩子的交往能力得不到锻炼,慢慢地就使孩子怕见到陌生人,怕在众人面前说话。无论什么样的家庭,尽自己的力量给孩子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给予尽可能多的机会。4.成材先成人 不要对孩子的成绩过度要求,在顺...

父母每天过度管教孩子会毁掉他吗,怎么管教才是最正确的?
答:其实父母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他们认为可以让孩子做作业时严格要求自己,帮他们做了正确的决定,但事实并非如此,看似好心的提点、教育,有可能会成为害娃的“毒药”。第一、毁掉孩子的自立 生活中处处管着孩子,任何事情不用自己操心,往往会导致孩子难以做到独立自主,过度地依赖父母,长大后离开父母的...

为什么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呢?
答:父母想要孩子能在社会上生存,就要教孩子怎样提升自己的经济条件,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太小就学理财,孩子会学不会。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教他学会理财,孩子才能深刻的意识到金钱的价值。总结:在很多家庭中老人都很宠爱自己的孙子孙女,这是一件好事,但过度宠爱孩子,会造成孩子的成长教育有问题。如果老人...

家长教育孩子的四个过度
答: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过度的保护、溺爱、夸赞和要求,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家长教育孩子的过度问题。‍过度保护若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总是帮孩子做一些事情,不利于孩子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孩子对家长的照顾产生了依赖的心理,当家长不在身边...

家庭教育中存在哪些不合理?
答: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不合理之处。首先,家长过度干预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些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和表现,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这种行为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压力和焦虑,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其次,...

家长们执迷于超前教育的最深层原因是什么?
答:6.群体效应:有时,家长们会受到周围家长的影响,看到其他家长的孩子已经超前教育了,他们也会选择跟随潮流,让自己的孩子也接受超前教育。总之,超前教育的深层原因可能与家长的期望、焦虑、社会压力和比较心理等有关。然而,过于强调超前教育也会给孩子带来过度的压力和焦虑,需要家长们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

过度焦虑的父母成了教育路上的最大看点,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步步落后于他人,最后导致孩子们长大了之后也没有更好的发展。像这样的情况也让孩子们变得更加自卑,其实他们在很多方面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但是父母一直以这种高压的方式教育孩子,让孩子们完全没有自我或者是自信。像这样的过度焦虑的父母也成为了这些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

很多家庭教育问题源于家长过度焦虑,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
答:我赞同这一观点,家长有的时候乱了阵脚,会将自己一些负面情绪表现出来,将一些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不能够健康的发展。

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答:中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过度关注学业成绩。很多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全面的发展和兴趣爱好,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和负担。管教方式单一。有些家长缺乏有效的管理技巧,常常采取强硬或者消极的方式制约孩子,缺乏和孩子平等沟通的能力,使亲子之间的关系紧张。重视形式而不重视实际效果...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答: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在教育方面取得成功。然而,在这场关于教育的竞争中,很多父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也会对整个教育体系产生负面影响。首先,很多中国父母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认为好的成绩才是孩子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