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做好语文课堂笔记 怎样指导小学生在语文课本上做好课堂笔记

作者&投稿:莱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学生不善于做笔记,只喜欢抄笔记的现象感到无奈。更令人头疼的是有些学生连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的内容都抄不全或者干脆懒得抄。他们的语文书上极少的圈点勾画、很少的听课笔记让我吃惊!这让我禁不住回忆起自己儿时听课的情景。 那时的语文课堂,老师要求每位学生在语文笔记本上做笔记,或者在教材的字里行间做笔记。要求学生每节课从字、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诸多方面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每隔一段时间还要检查、评比学生的笔记情况。那时候我笔记本上整齐的笔记、教材中密密麻麻的听课笔记总是受到表扬。现在回想起来余味未尽!儿时老师培养的上课做笔记的习惯让我终生受益!但是现在的孩子认为:现在的教辅资料上什么都有,只要记一记、背一背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做笔记!难道现在教辅资料多了,就真能取代课堂笔记了吗?我不敢苟同这样的想法! 课堂做笔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速写习惯和能力;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意;有利于进行思维转换,减少听课疲劳;有利于学生条理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有助于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听课的不足…… 课堂笔记就是学生对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做书面记录,并把它作为今后复习和学习的重要资料,好处有很多,比如有助于知识的存储和记忆,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因为小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比较短。再有就是回到家里复习或等到期末复习的时候课堂笔记就派上用场了。课堂上做笔记的好处枚不胜举!语文课作为工具学科,从培养小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来看,我们不但要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好笔记,还应当指导学生课堂上如何做笔记。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尝试着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记笔记,一个学期下来,只有小部份学生尚能将自己稀稀拉拉记下的笔记留下来,而相当多的学生找不出自己的笔记,不是抄一点丢一点,便是压根没有笔记。不重视做笔记,不善于做笔记,是不可能真正学好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的。因为不重视做笔记,学语文的态度本身就不端正,不善于做笔记,必然会影响语文能力的发展。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更为了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课堂理应高度重视学生不善于做笔记,只喜欢抄笔记这一司空见惯的怪现象,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要教会学生做课堂笔记,首先要向学生讲明白做笔记有哪些好处。其好处大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要做好课堂笔记,思维就得跟着老师上课走,老师导向哪里,讲解哪里,学生就该想到哪里,听到哪里。

自己可以先预习下课文,然后帮助孩子预习课文,提示哪些基本重点,然后让孩子在课堂上多记老师讲的重点和难点,因为事先家长已经帮忙预习过了,所以老师讲课的时候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记笔记也会相应顺手很多

如何记好语文课堂笔记~

关于中学生听课记笔记,这似乎已经不再是个问题,但实际上仍然是个问题,且是个不小的问题。从微观上看,这里头关系着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从宏观上看 ,又涉及到科学精神的有无、治学态度的优劣等与人的一生的发展都有影响的大问题。具体说来,有三个问题 需要澄清和解决。
第二,听课笔记记在哪里为好?这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学生也是老师教的)认为要备一个专门的听课笔记。我自己在校读书时,老师也是这么规定的。现在,我每逢接手的从下一级学校输送上来的新生,他们也大多已养成了同样的习惯。而我则主张将笔记记在书头,亦即课本上为好。因为记在书上,一是方便(便于记、便于看、便于复习),二是快捷(原文的题目、词句不必抄写,只需把该记的记在旁 边即可),三是清晰(和原文对照一目了然)。
第三个问题是记什么,怎么记?这就更不统一了,往往是各行其是。例如,有的教师只顾自己讲,而不去 顾及学生记不记,该记哪些东西,怎么个记法。有的老师边讲提示学生该把哪些东西记下来。却从来不管学生 记得到不到位。而我则认为指导学生记书头笔记是语文学法指导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对此作详细的科学的指导,且宜在初中或高中的起始阶段进行。
我把语文笔记该记的内容大致分为十个方面,概括起来是两句话:
注意释义补缺纠错记相关。
划重提要标疑析难评优劣。
1、注音。包括生字、容易记错的字、多音字的古文中的异读字。将汉语拼音记在被注的那个字的上边,并 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同时注视所注的拼音。这样,一旦课文读熟,上述那些字的正确读音也就熟记在心了。
2、释义。包括生词、多义词及部分含义较深或较隐晦曲折的句子的解释。在文言文学习中,注释的重点是 一些较难的实词虚词,而不必记录整个句子的译文。对一些较难较为关键的词理解了以后,翻译句子以至全文 应该是随口而出随笔而就的能力。因此,只记录教师口译的译文而不注释文句中关键性的实词虚词的解释,是 极不科学的笔记方法,对学习古文,对以后的发展都极为不利。注释文字书写位置的原则是就近,即尽可 能记在被释词句的旁边,以便阅读课文时被注视。若注释的文字较多,原文旁边记不下或记下去因文字太多书 写太密而不清晰时,可记在相对较近的空白处,注释文字与被注文字之间可划一直线相连接。也可记录在课本 原注释的后面。但必须记在原文的同一页上,而绝不能记到另一页上去。
3、补缺。即补充原注释的不完整之处。例如,高中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坚明约束的注释为 :坚,固定。明,明白。坚明作约束的定语。约束,名词。坚明约束本来就是个难理解的短语,而课本 这样注释,学生仍难于明白。尤其是约束的注释,仅说作名词,那么具体解释为什么呢?我就让学生边听 边记,将原注的最后一个句号改为逗号,再在逗号后面写上条约、约定字样,将原注补充成为:约束, 名词,条约、约定。这样既当即解决了这个词的含义,又为以后的查阅和复习提供了在案的记录。
4、纠错。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包括选文以及选文的注释和练习的编写等,虽是经过了众多高水平的教材 编辑的反复斟酌,且有权威的语文专家把关,与一些课外阅读文本相比,质量高得多,但仍难免有个别的不妥 之处。如高中第三册《韩非子·五蠹》对@①腊而相遗以水中的遗字的注释为遗,旧读wei,@ ②赠。查《辞海》可知,kuì@③是@④的异体字,而@④又是馈的繁体字,kuì @③和@④现统一写作简化字馈。由此可见,@②是一个由kuì@③想当然地简化 出来的不规范的字,是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简化字表》上查不到的杜撰的字。我在讲课时,把这一 情况一一向学生讲清楚,并要求他们自己去查有关工具书证实,并将课本原注的这一错误改正过来。这样做, 不仅仅是纠正了一个注释,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记相关。就是用知识延伸和拓展的方法,补充记录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比如,高中 第一册开篇是李健吾的游记体散文《雨中登泰山》。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李的诗文,自然不知道李为何 人。我在简要介绍作者的同时,要求学生在课文标题下的作者姓名后面写上(1906-1982)现代戏剧家、翻译家 ,主要译作有《莫里哀喜剧集》等。又,课文中引用了杜甫《望岳》中的四句诗,其中会当凌绝项,一览 众山小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也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干脆在讲授课文之前先用十来分钟 时间介绍杜甫诗《望岳》的全文,并要求学生将这首诗及有关的注释用蓝红两种笔记录在课本《雨中登泰山》 标题上面的将近有半页纸的空白处。虽然,我还要求学生当场背诵这首诗,但过后仍有可能遗忘;一旦遗忘, 翻开课本便是。
6、划重。即用直线、水浪曲线或圆圈划出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如散文中表文眼的句子,议论文中表明 作者中心论点的句子,单元知识短文中的一些要点。还有,注释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也该划出来,以便引起重视。
7、提要。即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提示课文或段落、或句子的要点。这一工作常常与上述第6项结合起来进行 ,先在原文上作上线条、小圆圈之类的标记,再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要提示的文字。例如,目前通用的高中语文 教材每一篇课文的正文前面都有一个预习提示,这是教材编辑为方便学生预习而写的辅导性文字。我要求 学生在自学课文时,先从编辑写的预习提示入手,以便把握预习的重点,然后再根据提示去预习正文 。当然这样做一段时间以后,也可以将顺序倒过来试试,以考察自己的阅读水平,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不管采用哪一种顺序,预习提示的同时,要学生在旁作上提示性的文字。当然,这已是对提示的 提示了,故应极为简洁。《雨中登泰山》的预习提示共有四段文字,我指导学生在各段旁分别写上了 体栽和主题、写作特点之一,景物特征、之二,线索和顺序、之三,角度(远、近,动、静,俯 、仰,全景、局部)。这样,预习提示所述的课文要点就概括、凸现出来了,学生自然会了然于心,也 就是我们常说的书越读越薄的技巧。又如,上文第6点提到的散文的文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等语句,光划 出来是不到位的,还必须在旁注上文眼、中心论点之类的文字。
8、标疑。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疑问。一是阅读者自己尚不能一下子完全理解,可在旁打一 问号,再寻找时机向老师请教或查阅有关书籍解疑。二是,文章本身的问题,这当然是极少见的,但不是绝对 没有。如《雨中登泰山》第一段第四行,原文为: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 细细读来,愿望后面的冒号似乎不妥,果然,到96年教材再版时,已经删去。
10、评优劣。与古人的评点相似,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写下自己对原作的看法、评价以及感受、启发 等等。既可以是针对全文的,也可以是针对某个词句的;既可以是侧重于思想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侧重于写 作方法方面的;既可以褒,也可以贬。到第二次第三次阅读时,可能会与初读时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受, 那往往表明对原作的理解有了深入,认识有了提高,应再次及时记下。如此这般,久而久之,阅读理解和分析 评价的能力就会得到较快的提高。 总之,我教学生记书头笔记,不仅规定必须记,而且非常具体地告诉他们 记什么,怎样记,尤其是刚开始时,连记在什么地方,字的大小也不忽略。特别是学文言文,要记的东西多, 若记的处所不当,或字太大就没地方写,或成为一片糊涂账,最终连自己也没法看。我就在黑板上先抄上 一小段原文,再作书头笔记的示范。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记且会记,起初的几次课后,我还把学生的课本收起来 一一批阅,一旦发现问题,把学生找来,当面指导。这样不厌其繁地指导,是否认真过头或曰小题大作呢?我 以为否。眼下的中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往往是被动学习,忙于应付,而一些做学问的基本功,则往往阙如。 指导学生做好语文书头笔记,并检查督促,使之养成习惯,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能力,对他们以后的可持续发 展,其作用不可估量!

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师不应该只做一个教书匠,而应该作为一个杂家。什么都要知道一些,什么都要懂一些,什么都要关注一些。
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随时给学生补充各种知识、随时引导学生对事件的看法、随时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生怎样做好课堂笔记
答:1、紧跟老师的思路 即使课前认真地进行了预习,也并不是说听课时思想就可以放松了。上课时孩子还是应当紧张起来:认真听讲,紧随老师讲课的思路;没听懂先做个记号,课后再说,先跟上老师的讲解;尽量将老师讲的知识当堂消化;听课时大脑要如同参加考试一样机敏、紧张;记好笔记。笔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高段生做笔记
答:学生在语文课堂笔记的实践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了自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切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培养小学高段生做语文课堂笔记呢?一、记录间接知识,补充直接知识 学生学习或者说教学就是一个传播间接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直接从事物身上学习,而是通过教材和老师的讲解来获得...

怎样做好语文课堂笔记
答:2、给学生一定的言语暗示或明示。比如讲到重要的地方,用停顿、放慢速度、重复语言、音调音高的变化等来提示学生,或直接发出请你做上笔记的指令,让他们能恰到好处地达到教师的意图。3、教师可以用其他记得好的语文课堂笔记给学生看、学习,并作指导。三、及时整理 在课堂上作笔记,为了跟得上老师的讲授...

语文课堂笔记怎么做?
答:很多学生读书没有目的,一读而过。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学生养成了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只要一拿书,他就会动笔写写画画,总想在书上留点东西。有的学生在午休自读课外书时,时不时画一画,写一写,因为体验到了“厚书读薄,薄书读厚”的快乐。久而久之,在语文课堂笔记的实践中...

怎样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指导案例
答:那么很可能导致学生既做不好课堂笔记,又影响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所以这时候老师进行详细的科学的指导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当时我们班语数英三科老师齐抓共管,与数学李亚莉老师,英语马丽纯老师一起,我们分头行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做课堂笔记的方法。我们班的语文课堂笔记我就要求学生一律记在语文课本...

该怎么做语文笔记?
答:老师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应该教学生写语文笔记学生从小就学会记语文笔记,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其它各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形成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当时受益,而且能终生受用。一、课堂笔记学生要明确的方面1、确定内容。记课堂笔记一定要明确记什么。一般要记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应抓住...

家长和老师要默契配合,通过哪几个方法,帮助孩子做好语文课堂笔记?
答:家长和老师要默契配合,通过哪几个方法,帮助孩子做好语文课堂笔记?关心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趋势,处理语文学习疑惑。升上五六年级的学生,如果不会认真听讲,那样语文成绩都不会好去哪里。做为语文老师,我分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会拿出他的教材和语文笔记顺手翻一下。这些笔迹清晰,突出重点,并且在笔记中,...

语文怎么做好预习笔记???
答:2、更好地做课堂笔记。如果课前不预习课文,上课时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盲目地记笔记就会顾不上听课。经过预习,记笔记时就有了方向性,选择那些书本上没有的,老师另外补充的内容以及自己预习时没能理解的部分去记。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听课时思考问题。3、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本身就是...

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答:(1)首先是要跟着老师走,老师都是带过多届学生的,他们的经验丰富,因此老师关于做笔记的建议一定要听。(2)自己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并不是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要记下来,自己要学会判断哪些东西需要记录,而哪一些不需要。(3)和同学共享笔记,复印或者抄班上其他同学做得好的笔记,以此来完善...

如何有效的做好课堂笔记
答:二、记笔记要把握时机,即什么时候记 一般来讲,上课要以听讲和思考为主,做笔记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在做笔记时把握好时机。做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个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三、笔记应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