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 如何理解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的

作者&投稿:连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历史唯心主义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出发,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与此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出发,主张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有其客观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发展的规律作了经典表述。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

答:人类社会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其发展具有规律性的一面;但是,社会历史规律是在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实现的,因而人类社会又具有目的性的一面。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目的性并不矛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的能动性、选择性就体现在能动的认识世界并能动的而有效地改造世界。人们只有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选择正确的道路和方法,才能获得行动上的自由。认识的越深刻,获得的自由也就越多;反之,如果无视或者不尊重客观规律,那就会处于不自由状态,以致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如何认识和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可以概括为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这个规律呢?我以为,要把握以下6个要点,这6个要点均为马克思的思想。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总量决定社会形态。一个社会实行什么样的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生产力总和。比如,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低,实行的是原始共产主义制度。再比如,随着商品生产由低到高的发展,人类社会分别实行的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最后,随着商品的消亡,人类社会进入无商品、无阶级的社会主义道路,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到现在为止,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从何而来?是商品所至。阶级的存在、阶级的冲突、阶级的搏杀、阶级的剥削、阶级的统治等,都是由于商品的出现而出现的。商品,带来了生产力发展,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增加;也带来了私有制,带来了压迫和反抗,带来了专制和暴力。人类一旦进入商品社会,便有了对文明的向往和追求。但是,这必须付出野蛮的代价。因此,商品社会成为文明社会的标志,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
第三,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都负有发展商品生产的历史使命,并为新社会的到来和新的统治阶级上台创造物质条件。商品生产的发展,需要社会分工、阶级阶层、国家政治等等。于是,这些都果然出现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统治阶级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发展商品生产,这样也就推动了社会进步,也为新的社会形态创造了条件。
第四,无论哪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第五,人类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进程,有着自然的发展规律。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自身运动的发展规律,它也还是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其自然的发展阶段。《资本论》就是探索资本运动规律的,但却不能取消资本运动阶段。
第六,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世界,但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人们毫无选择地生活在现实的生产力水平的社会里,这是他们创造自己世界的前提条件。

(1)客观决定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以主体的选择、意愿和意志为转移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如 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及其面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人类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决定。
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清晰地表明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而这种决定性是在社会运动主体的选择中体现和实现的。这种选择是指历史主体的选择。
(2)历史主体的选择(主体选择性)
从宏观的历史发展来说,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选择余地。这是由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多种可能性。当一个民族或国家处于历史的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出多种不同的途径。究竟哪一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不仅取决于客观的条件和情形,也受着这个民族的主观选择的影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行为的选择性及其作用不能被任意地夸大。客观的历史规律性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第一位的,而人的选择是第二位的,它并不能使历史的发展违背自己的规律。
首先,主体的选择是以不可选择为前提的。在社会活动中,任何一代人都不是从零开始。他们面对的是既成的物质条件和文化传统,是在此基础上开始他们的选择活动的。
其次,主体的选择不是无限制的,而总是在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所提供和展现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选择。超出这个空间,就是不可选择性。
再次,主体在这种可能空间中的选择,也不是完全任意的。事实上,人们行为的动机、人们选择的意向也受着客观的社会条件的制约。
最后,主体的选择所达到的结果,也受着社会规律的决定。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当然对这种选择的结果有所预期,希望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出现对自己有利的社会发展后果。但一种选择是否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是否促成了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的行为和努力,还取决于社会的客观条件和进程,受着社会规律的决定。

《实践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是什么?它在当代有何...
答:其次,它指出了认识的有限性和相对性,警示人们要保持谦虚和开放的态度,不断扩展认识的边界。此外,它也为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强调了实践对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总的来说,《实践论》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对于理解认识的本质和推动认识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试述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历史主体能动性的辨证关系,举例说明在处理这个...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

如何理解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答:如何理解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匿名用户 2015-10-14 展开全部 人类历史有没有规律可循?人类社会各个文明之间有没有先进落后之分?这些看来都是一些常识的问题,但在大名鼎鼎、学贯中西的学者余英时那里,却作出了否定的回答。不久前,中国各大网站都登载了...

...运用历史唯物主意相关原理,谈谈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答:凡是认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社会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历史、社会和历史存在着必然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观点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那么他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就具有了以下特点: 一、承认历史,尊重历史,认为社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是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 承认历史,认为...

什么是历史的必然性
答:其主要任务并不在于解释更为具体的特定社会历史现象;第四种认识的理论认定面太窄,几乎等同于认为历史发展全部无规律(无决定律,只有部分因果律);第二种认识对历史关节点给出了精确解释,但对历史过程中的具体历史现象却没有给出应有的解释;第三种认识对所有历史现象的发生都给出了解释(符合因果律),但对关节点却没...

怎样正确认识社会制度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历史选择性的关系
答:2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是一个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就人类的总体历史而言,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客观的过程;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社会发展不是严格地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在这里主体的选择性表现出重要作用.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与主体的...

何为儿童发展的规律?
答:因为,学习与教育作为发展的手段,是否真正有助于个体的发展,还要看其内容、方法和实践过程,是否能顺应儿童发展的规律;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其中所蕴含的关于儿童个体发展的价值标准,是否与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及其演变趋势相一致。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儿童的发展、研究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 儿童发展问题是教育的基础理论...

为什么说教育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教育的两...
答: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技能教育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关系不断被认识、彰显、突现,但是,技能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必然关联却没被充分认识和应有重视。不少技能教育院校设置专业、招收学生、开展教育的主流思维体现在尊重并遵循技能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上,特别是根据市场上技能人才供...

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答: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凭空发生的,而是有其客观规律性的。历史唯物主义探究社会发展的规律,分析不同社会形态的性质和演变过程,以及历史的发展趋势。因此,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含义上是相同的,都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对于深刻理解社会历史的变迁、把握...

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等重大问题
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原则,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一方法论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标志着党执政理念的重要飞跃。科学发展观不仅更新了发展观念,拓展了发展思路,还解决了发展中的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