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屈辱史 祖国屈辱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

作者&投稿:畅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种

1842/8/29,《南京条约》签订
1856/9/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
1926/9/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
1901/9/7,《辛丑条约》签订
1894/9/15,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1894/9/17,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
1931/9/18,“九一八事变”
1898/9/21,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第二种

两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
甲午中日战争(二十一条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皇菇屯事件
旅顺大屠杀
伪满洲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九一八事变
淞沪会战
抗美援朝
越南
抗美援越
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野蛮轰炸
海南撞机事件
东海油气争端
钓鱼岛

第三种

1. 南京大屠杀
2. 中日21条
3. 中国输掉甲午战争
4. 中日《马关条约》
5. 中国放弃朝鲜
6.《辛丑条约》
7.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8. 鸦片战争
9. 七七事变
10. 凇沪会战

万成彬,一位身经百战的新四军老战士,如今,他虽然已年过八旬,但他那颗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心却永远年轻!

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位84岁老人胸前的奖章和荣誉称号:解放战争时期,他被新四军三师党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195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1955年,荣获抗美援朝二级英雄勋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奖章;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奖章……

再让我们来探寻一下他非凡的革命征程。1919年12月,万成彬出生于原宿迁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给地主放猪、放羊、逃荒要饭中度过的,少年时代,他积极参加当地的农民运动,在“地下共产党”的教育下,他的思想和人格逐步成熟。1941年5月,他被党组织秘密吸收为共产党员,同年6月,他参加新四军,成为新四军三师十旅五团三连的一名战士,从此他踏上了自己的革命征程,坚定了他誓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一切的信念。悠悠岁月,拂去了一场又一场战争的硝烟,但拂不去万成彬老人那刻骨铭心的记忆。

1942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万成彬所在的三连日夜兼程去新沂,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他们悄悄进村刚住下,由于奸细告密,三连被多于数倍的敌人包围。危急时刻,生死关头,作为班长的万成彬服从连长的命令,率领全班用两挺机枪作掩护,向村西的敌人猛烈开火,并利用汽油筒里炸鞭炮的方法,虚张声势,吸引敌人,让部队从另一方向突破。结果,敌人果然中计,急忙调集重兵围堵,火力全都被牵引过来。万成彬左手重伤,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指挥全班奋勇作战,不但胜利地保证了全连的突围成功,而且全班损失很小。后被新四军三师党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万成彬从此名扬全军。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企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万成彬虽然到了而立之年,但婚姻的“八”字仍无一撇,他顾不得个人的幸福,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从一名解放军军官上任为志愿军工兵十团二营营长,奔赴生死难测的朝鲜战场。战争中的架桥任务虽然不是与敌人直接交手,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冲锋陷阵更为重要。架桥与打仗不同,不但要同敌人斗勇,更要与敌人斗智。在朝鲜的金坪里山中有一条大河,水深浪急。这里是前方与后方、南方与北方的重要交通运输线。开始,万成彬他们辛苦多日架的木桥,经不住敌人的空袭,交通中断,食品、弹药运不过去,前方没有给养,战况急剧直下,上级首长心急如焚,万成彬更是重担在肩,他多次召开干部士兵会议,研究对策,架设三层大桥。宁愿自己多流汗,保证前方战友少流血。先是架距水面下20公分的隐形桥,比较隐蔽,敌机不易发现;接着,又在隐形桥附近架设水上桥,保证平时正常运行,为确保汛期水涨畅通无阻,他们又架起了高空桥,防止汛期洪水泛滥,此举保证了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供给。不仅如此,而且为志愿军工兵架桥部队提供了架桥的成功经验,为夺取整个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2年,万成彬从湖南省解放军独立师后勤部副部长岗位上离休回到家乡宿迁,但他仍退而不休,他把自己的战斗历程和英雄模范事迹编写成演讲稿,教育后人不忘国耻,健康成长,努力争当国家的栋梁。2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宿迁城乡,他给军人、工人、农民、学生作报告的场数难以计数,他把前辈爱国献身的精神“种子”播种在无数炎黄子孙的心中,激励年轻一代奋发向上,争做“四有”新人,成为他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前进力量。
回答者:匿名 12-12 21:35

当我座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的蓝天和在天空自由飞翔的鸟儿,心里不由在想,今天美好的日子是怎么来的,当今天老师让我们写“勿忘国耻”这篇文章时我才能够知道很多侵华战争的一些事例,我是对国家大事很少关心的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历史也很少了解的人,回到家翻看了一些历史事件的书,眼睛睁的大大的一直脸上就有一种很怕的表情,也许是被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吓住了。
从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是侵华战争的刚刚开始,紧接着就出现了更多让中国人气愤的事情。
“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3000万东北人民过这亡国奴的生活,时间长达14年之久。“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上海。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还做出了种种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国家,而且还有英,美,法,俄等国家的侵略,并且让我们签下不平等条约。1842年中国鸦片战争的战败,清政府代表于8月29日在长江面上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还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看是对中国的侵略。
在签定了这些条约的后几年里帝国主义侵略者又对我们中国作出了几件骇人听闻的残案,我来说几个例子:“海兰泡残案”是1900年7月,正当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的京津地区之时,沙皇俄国乘机出动军机,侵入中国的东北地区,制造了这一起残案。帝国主义侵略把中国居民7000多人赶到海兰泡警察局,第二天又以送回国为名,把中国人分批赶到黑龙江边,许多老弱病残人被杀,沙俄军警用鞭抽,用刀砍,用枪击,甚至残无人道的把中国人的发辫绑在一起,连成一串,往江里推,残遭杀害的中国同胞有6、7千人之多,还有一个大家应该都知道,那就是“南京大屠杀”这是震惊世界的残案,他是日军在1937年12月13日侵占中国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后进行的,在这些时间中,日本灭绝人性的 烧杀抢掠“大竞赛”和“杀人竞赛”以此取乐。日本军大本营认为这是“耀扬国威”的“光荣”举动,日本在为期6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中,共杀害中国人民30万人,可想而知, 我们中国再当时的社会中被帝国主义侵略者踩在马蹄下,而不敢反抗。
不过几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帝国主义侵略抗争到底与1945年8月八年的抗争,中国人在抗争上面取得了很多的胜利。还发生了许多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的“五四爱国运动”1925年5月15日在上海的“五洲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五、六千人发动的“一二•九运动”,再抗战中的 战役中有1938年的台儿庄会战,1940年8月20日的百团大战,着就是中国人民的 精神和动力让中国人民更加坚强对抗战更加坚定,在世界历史上有一个举世无双的壮举——长征。红军从1934年10月向湘江以西转移,历经一年有余,历经十多个省,共二万五千里,对于中国人来说八年的经历是很漫长也是很艰苦的,但是我国的人民不怕任何的挫折。把帝国主义侵略者从我国禁里驱赶出去,不管是什么时候中国的人民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的荣誉着想,今天的中国,经历过40多年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已经建设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人人吃不饱,人人穿不暖,热现在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再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忘记历史,是过去的人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今天之所以生活的这么好,也是他们的功劳。
今年是我国抗争60周年,60年了。我们不可以忘记以前的抗争。我们也要在每年来宣传和学习英雄门的精神,用他们的精神来鼓励我们在学习上的认真努力。让我们记住以前的历史吧。不要忘记国耻!!!!!

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 ,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南京大屠杀 9,18事变
7,7事变 鸦片战争
不等条约数以百计
================

两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
甲午中日战争(二十一条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皇菇屯事件 . 南京大屠杀
2. 中日21条
3. 中国输掉甲午战争
4. 中日《马关条约》
5. 中国放弃朝鲜
6.《辛丑条约》
7.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8. 鸦片战争
9. 七七事变
10. 凇沪会战
旅顺大屠杀
伪满洲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九一八事变
淞沪会战
抗美援朝
越南
抗美援越
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野蛮轰炸
海南撞机事件
东海油气争端
钓鱼岛

中国屈辱的历史
九月,与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让国人刻骨铭心!

1842/8/29,《南京条约》签订
1856/9/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
1926/9/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
1901/9/7,《辛丑条约》签订
1894/9/15,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1894/9/17,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
1931/9/18,“九一八事变”
1898/9/21,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还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的……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历史终归是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人类社会日新月异,没有记载,任何伟大的东西,就会从地平线上消失。但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历史总是不断沉淀的,历史是民族和人类的集体记忆,如果一个民族不知道“从哪里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

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并应该少用些省略号。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 ,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我们中的不少人似乎选择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么,但愿不是因为麻木,也不是因为健忘,依某些国人的观念,对于过去,尤其是痛苦,就会采取“过去了就过去了,再提它有什么用”轻率态度,这些年来,一些亲痛仇快的现实,还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常常让我们深感“遗忘文化”在一些国人头脑中颇有市场。一些商家不顾历史的伤疤,以“南京大屠杀”作为电脑游戏;把日本军刀、军服作为卖点;一些艺人竟然把军旗装穿在身上招摇过市等等。如果“集体健忘症”过于严重,人们将容易越来越浅薄、轻浮、狂躁、极端和急功近利。

我们的同胞中,对战败之耻和对割地赔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它会在今天的纷纭变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随波逐流,更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不是从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死亡。据说,冰心老人晚年曾构思写作一部反映甲午战争的纪实大作,但是每每提笔,“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贾国荣:《冰心的遗憾》)。

“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我们一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绝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事关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培育的大计。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学习历史的意义主要有丰富自我、发展个性、减少失误、加速成长、承担使命、自觉人生。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重要学术,应当将“真”、“情”、“思”、“行”统—为一个整体,这些都历久弥新地给人们以感染、启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宠儿如今却失落了,史学危机的话题并非危言耸听,历史教育的延误、式微和堕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愿与大家一样为之关注、探索和分享。我试图让历史教育不再尴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视,于是从彷徨到呐喊、困惑到醒悟;从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让历史能够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补品,让学生在成长中通过历史的学习而唤醒自己,认识自己,张扬自己,营造一个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别是有独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执着的信念要从四十岁重新开始,克服松懈、安逸或畏难心理,力争做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立志要把课上出味道来,教出历史的深沉、宽厚与博大,尽情展现其宽阔、生动和精彩,发掘真善美的内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人都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风流人物,无一例外都成为匆匆的世间过客。对历史不断触摸和反思的过程,就是文化沉淀的过程。历史是永不间断的时间长流,人们在现实中感知的只是这一发展长河中的一段,多少兴亡盛衰,唤起人们对星转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叹,从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述往事,思来者”。历史,将会给你一个制高点。历史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客观的历史,一种是记忆中的历史。客观历史早已看不见了,但记忆中的历史还在,我们可以随时摄取,随时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刍,这对人类现在、未来的发展,未尝不无益处。叩问历史,掩卷太息!这种情结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历史消失的只是时间,永不消失的却是后人对千秋人事的缅怀。

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充满着“血与火”的往事历历在目,警示人们永远引以为戒。《论语》曾告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不就是从昔日的经验教训中时刻照看着这后视镜缓缓向前跋涉?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永远不会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以说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两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
甲午中日战争(二十一条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皇菇屯事件
旅顺大屠杀
伪满洲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九一八事变
淞沪会战
抗美援朝
越南
抗美援越
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野蛮轰炸
海南撞机事件
东海油气争端
钓鱼岛

有好多哦!你可以上百度查查!

祖国屈辱的历史~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
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即鸦片战争,相对于第二次而言)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四、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

五、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 )沦陷后。
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六、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

七、旅顺大屠杀
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
只有埋尸的36人(后经考察,生还者800余人)幸免于屠杀,死难者人数估计在2千到2万之间。遇难者葬于白玉山东麓的“万忠墓”。

八、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九、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

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一、屈辱历史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和弥偿而告终。中英双方签署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掠夺土地,对外关税进行赔偿和谈判,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失去独立地位,推动自然经济解体。
2、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咸丰十年英军攻占北京,他们占领了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在英国首相帕默斯顿的支持下,英国军队领导人埃尔金命令焚烧圆明园。
3,500名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放火烧圆明园。火灾没有被摧毁三天。圆明园和附近的青衣花园,景明花园,景逸花园,长春花园和海淀镇都被烧毁了。其中,近300名太监,宫廷女士和工匠被埋在火海中。把这个世界着名的花园变成废墟。大火烧了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3、辛丑条约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施加的另一项奴役条约。它的签署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资本主义浪潮就被打开了。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5月28日,的武装侵略战争包括八大国,包括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
入侵中国的联合国部队总数约为5万人。设备齐全,功率非常大。 1900年8月14日,北京市被彻底摧毁。八国联军的任何地方,谋杀,纵火和抢劫!紫禁城,中南海和颐和园有无数珍宝被盗和抢劫!
八国联军的总指挥韦德韦斯特后来承认,中国所遭受的所有损失和抢劫的细节将永远无法被发现,但这一数字将极为重要。 1901年9月7日,由于签署了“辛丑条约”,中国从此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5、南京大屠杀
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基本的人类道德标准。这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众多暴行中最突出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之一。
据调查,南京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有28起日军大规模杀人案,造成19万多人死亡;分散屠杀案件858起,死亡人数超过15万,死亡总人数超过30万,造成了可怕的悲剧。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
二、辉煌的过去
1、两弹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2、嫦娥四号着陆月背 中国航天奇迹让世界惊讶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12月30日8时5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预定的月球背面着陆准备轨道。
2019年2月15日,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发布嫦娥四号着陆区域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着陆点周围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环形坑,分别命名为织女、河鼓和天津;着陆点所在冯·卡门坑内的中央峰命名为泰山。
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的预选区域着陆,并传回了世界首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古老又神秘的月球背面,迎来了首个“地球行者”。
3、港珠澳大桥落成通车 成为一项革命性创举
据拉美社报道,2018年中国一项革命性创举就是港珠澳大桥落成,这项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程项目把香港、澳门和珠海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缩短了往返三地的路程时间。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设计到建设完工历时14年,它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4、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磁悬浮铁路具有快速、低耗、安全、舒适、无污染的特点。2001年3月1日,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上海磁悬浮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2002年12月31日,通车运营。上海磁悬浮铁路西起上海地铁2号线龙阳路站南侧,东到浦东国际机场一期航站楼东侧,正线全长29.863千米,设计时速和运行时速分别为505千米和430千米。
运行列车设计为9节车厢,可乘坐959人,每小时可发车12列,按每天运行18小时计算,最大年运量可达1.5亿人次。上海磁悬浮铁路是我国引进德国磁悬浮技术建设的世界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高速磁悬浮铁路,具有示范作用。
5、杂交水稻的培养。
自2007年以来取得巨大的增产、增收效应,全国已有7个省市实施,其中湖南省全省参加的县由20个增加至2012年50个,面积达882万亩。截至2012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新的贡献。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 Henry Beachell 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后被授予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这些中国成就闪耀世界,引发外媒高度关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中国成立60年科技成就辉煌诗篇--科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科技年历:2001年·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祖国的屈辱历史有哪些?
答:五胡乱华(南北朝)、清水盟约(唐朝)、澶渊之盟(北宋)、庆历和议(北宋)、靖难之耻(北宋) 、绍兴和议(南宋);清朝:1.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bai点:外蒙古,恰克图)2.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

中国过去的屈辱历史是?
答:中国过去的屈辱历史:1、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

新中国成立前那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答:1、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政府利用林则徐和虎门的借口出售卷烟,并决定派遣远征军入侵中国。 6月,在中国海军少将和商业监督的领导下,47艘英国船只和4,000名陆军军官封锁了海口,开始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和弥偿而告终。中英双方签署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以及中华儿女抗争的历史有哪些?
答:一、屈辱史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

中国百年屈辱史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件
答: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等岛,赔偿3000万两白银。日本经此战国家实力第一次真正超越中国。6、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辛丑条约》,赔偿4.5亿两白银,相当于每一个中国人都得出一两白银。7、1931年,日本关东军偷袭张学良部,随后强占东北,1937年开始全面侵华。

旧中国所受的屈辱的资料
答: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和弥偿而告终。中英双方签署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掠夺土地...

了解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并列举几个。
答:一、屈辱史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了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它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祖国的屈辱史有哪些
答: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丧权辱国的开始;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话加深,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860年英法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1884年中法大战战,:“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马尾海战后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随后日寇在...

中国屈辱的历史资料
答: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共与列强签订了近1000条不平等 条约,每一条都是我国被欺负侵略的证据。我国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赔偿英国军费白银 2000万两,被迫开放5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赔偿军费白银给英法各800万两...

中国受尽屈辱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答:,1901年,八国联军、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又与清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从鸦片战争起,中、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协定共一千多条。从此,我国的锦绣山河分割得支离破碎,漫长的海岸线没有一处是自己的港口,帝国主义强盗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这是旧中国的遗产---一部屈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