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 三支柱

作者&投稿:潮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hr三支柱是IBM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大师戴维·尤里奇的思想,核心理念是通过组织能力再造,让HR更好地为组织创造价值。

Hr三支柱是从用户需求出发,聚焦服务对象,针对痛点打造HR产品,打磨到极致,用产品黏住用户。

传统的人力资源工作多有例行工作和项目工作组成。例行工作是按照管理办理日常事务,其作用是维持工作运转。产品可能从运作成熟的例行工作中产生,HR将这一功能做到极致,解决员工,管理者在某个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需求。项目有明确的目标或者目的,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下依据规范完成。项目到期,Hr的工作相应结束。至于人力资源项目尚未实现的功能,待商榷的制度,有待完善的流程将无人问津。如果用产品经理思维做HR,人力资源产品有了生命周期,而且人力资源产品永远只有Beta版,要通过快速的升级来持续不断地解决员工,管理者的痛点,创造价值。

HR四宗罪:

罪行一:人力资源从业者论天资不是公司中最聪敏的人

罪行二:人力资源从业者最求效率大过创造价值

罪行三:人力资源从业者代表企业的利益工作

罪行四:人力资源从业者经常隔岸观火

人力资源部门之所以饱受非议,与其将重心放在员工招聘,发放薪资等职能工作的过程上有关。也就是说人力资源部门更关心“做了什么”。重新定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在于能够为企业创造多大价值,从过程导向变为结果导向。

人力资源四大角色:

角色一:战略伙伴。人力资源管理要成为战略落地过程中的合作伙伴,通过引导和推动圆桌讨论,让管理者发现问题。

成果:企业战略落地。胜任素质:规划与前瞻性思考能力,执行力,业务知识,人力资源理论等。

角色二:效率专家。效率专家一方面指HR要搭建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实现内部流程协同,人才,只是资源的共享,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指HR要成为人事服务的运营专家。

成果:高效的流程和资源协同平台。胜任素质:信息技术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流程优化意识,运营管理知识等。

角色三:变革先锋。HR应该成为持续变革的推动者。

成果:组织结构,文化转型升级。胜任素质:问题结构,洞察力,变革经验,影响力等。

角色四:员工后盾。HR应该做员工的代言人,积极地向高层反映员工的顾虑和担忧,成为员工值得信赖的人,同时努力促进员工对公司多做贡献。

成果:员工忠诚,专业能力提升。胜任素质:诚信精神,服务意识。

HR三大支柱:

COE:人力资源战略价值选择。核心价值在于服务高管和决策层,帮助他们制定正确的战略。

HRBP:业务策略选择。HRBP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经验,辅助一线业务负责人对组织,团队,人才进行管理。连接业务,发现问题。

SSC:人力资源平台与服务的选择。提供一体化,数据化,服务化的HR平台支撑。

彭蕾:HR是有很多流程和制度要去建立和遵循,但是我认为HR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用你的工作去改变一些人,让他们去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实现公司的价值。而且,HR在面对企业或者行业发展危机的时候,更要把自己的管理定位为人心的管理,帮助这个人成长从而帮助企业度过危机。

从人的角度来看,工业经济时代关注的是标准,管理的是群体行为;知识经济时代关注的是信息,管理的是群体知识;而在i时代,我们谈管理,管的事人性,理的是人心,强调的是对个性的尊重,在去权威的环境中帮助员工自我管理,自我驱动与自我实现。

素质模型四个方面:性格,知识,能力,经验。

华为的HR三支柱模式进一步强调对客户需求和业务需求的关注,通过HRBP对业务需求的惩戒,有效整合并实施人力资源解决方案;COE的功能更多在于提供专业化的支撑;SSC则以服务为导向,致力于实现卓越运营的HR服务交付。以团队为例,HRBP主要关注团队绩效,人员管理技巧,工作满意度,激励和归属感等问题,相应的,其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也聚焦在以上这些方面。而越高的层级,所关注的焦点则更多地体现在组织变革,领导力层面。在HR三支柱中,COE专注于HR的核心专业能力,致力于成为HR战略贡献者,设计者,掌控者和技术专家,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不同人力资源政策与制度设计上,具体包括组织欧小型,招聘与配置,学习发展与任职管理,整体薪酬,领导力与人才管理,个人绩效管理,员工沟通与关系管理等职能模块。SSC工作涵盖员工服务受理,SSC内部运营管理,HR流程事务处理三方面。

华为的HRBP在角色定位上体现为V-CROSS模型,在这个模型中,HRBP扮演了六大角色。

战略伙伴:参与战略规划,关注客户需求,将业务战略和HR战略联结,基于战略目标设计有力的支撑措施,斌雇主实施。

HR解决方案集成者:理解业务诉求和痛点,集成COE专长,打破模块的界限,针对业务问题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关系管理者: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保持密切的沟通,简历良好的关系,引导员工积极正向思维。

变革推动者:理解变革需求,提前预见和识别变革过程中在组织,人才,氛围等方面存在的阻力和风险;面向为力啊,辅助管理层推动必要的组织变革。

核心价值观传承的驱动者:驱动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