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笔记40|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五藏(脾/肾)

作者&投稿:尹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医的观念:脾主湿,主肌肉,主少腹。如果风进入脾,风就是热,风和湿并结在脾的时候,中焦湿会很盛,“ 腹中烦重 ”,心火无法导入小肠便回逆往上,“ 翕翕发热 ”,热不断往上冲,人当然会头晕“ 形如醉人 ”,精神不济。“ 皮目润润而短气 ”,上眼皮和下眼皮是脾在管,平常眼睛能够开阖就是靠脾胃的功能。湿在脾脏里,脾主肌肉又主眼皮,这个时候眼皮就会抽筋式的跳动。脾肿起来会让下方腹部变大,腹腔里都是湿,横膈膜被顶在上面,呼吸时无法下降,就会短气。

遇到湿用利尿法,湿走得很慢,如蜈蚣穿鞋,若用发汗法,津液伤了湿还在。 倪师开脾肿大方:泽泻6钱,白术3钱,白芍1两,茯苓6钱 。少腹是静脉血液循环,加重白芍。如果湿在中焦,白术茯苓等量,如果湿在下焦(肚子很大),重用茯苓。光这四味药下去,脾臓就开始缩小了,其它随症加减。

这就是《内经》讲的 脾统血 ,统率动静脉的血,心阳(动脉)会有问题是因为静脉血回流的力量不够,影响到其它(脾肿大)。现重用白芍把静脉血拉回来,心脏的负担减少了,动脉血(心阳)自然恢复。 肝藏血 ,开酸枣仁汤把血收进肝臓。 心主血 ,血是苦味的,用黄芩黄连阿胶去入心补心脏。

脾脏的真脏脉是浮脉而且脉形大又硬,按下去感觉好像酒杯倒置在那里,摸脉时感觉脉两边是凹下去,中间脉挺在那边,但两边是滑下去的、直直的,有时左右会摇一下,就是脾脏功能将耗尽,很危险了。如果病人脾脏有问题再摸到这个脉就将死亡了。一般来说,实、大的脉都是真脏脉。

趺阳脉在胃经上,就是脚上的冲阳脉,这是胃脉,是胃气的根源所在。“ 浮 ”代表阳盛,阳盛时脉会浮起来,就好像我们的桂枝汤证一样,当感冒病毒进入人体,我们的阳气就会出去跟病相抗,此时脉马上就会浮起来,一样的意思,因为阳盛。胃阳太盛的话,胃的蠕动与消化就会变得很强,所以说“ 浮则胃气强 ”。但是如果胃脉是浮,但是重按时又是涩脉,涩脉是摸下去很扁平无力感,涩脉代表津液不足,因为这是趺阳的位置,趺阳专门管肠胃的津液,阴不足的时候,中医讲阴不足就是肠胃里面的津液、黏液不够的时候,而胃气又很强,此时我们摸到趺阳脉出现浮又涩,代表气很强,可是肠里面又是干枯的。

什么叫“脾约”? “ 跌阳脉浮 ”代表胃气很强,胃很热。当胃里面很热的时候,胃火很大,胃旁边的脾就受到胃火的约束。脾胃相表里,本应相等, 中医的观念是 :胃一张一缩在蠕动是脾在推动着,脾撑大时胃缩小,脾缩小时胃撑大,光知道胃在蠕动而不知脾胃的关系是治不好胃病和脾病的。脾受到约束,就是胃火太大,脾脏没有力量了。

正常人,心火入胃再到小肠。现在胃火大,心火不到小肠了,小肠就比较冷,膀胱的水就无法完全气化,正常情况下完全气化是400cc的量,气化后的蒸汽进入肝脏(水生木),排出胆汁。当膀胱里气化的水达到400cc时,小便可以喷射出来,若哪一天小便不能喷射了,就代表小肠的温度不够了。现在小肠冷了,尿液还是累积在膀胱里,但尿液是冷的,冷水停在底下很重,就压迫到膀胱,所以当累积到一点尿液时就会有尿意,故“ 小便数 ”,但每次只有一点点。

脾主运化,大便里面有️粘液才能够让大便滑出来,小肠、大肠里的粘液(湿)来自脾脏,现在脾脏受到胃的约束无法提供湿,脾主少腹,小肠里的津液就没有了,大便干在小肠里,而小肠里有许多环节曲道,所以大便出来是一颗一颗的,像六味地黄丸,又像羊大便,“ 大便则坚 ”。

麻子仁丸从何而来? 大便堵在小肠里是小承气汤证,用枳实、厚朴和大黄,肠子里没有津液了加麻子仁,仁剂可以润肠,大肠里干靠杏仁滋润,腹痛用白芍。少腹管的是阴,胸腔管的是阳,桂枝管上焦,胸腔问题开桂枝,白芍管腹部。可见,懂得中医病理学,处方浑然天成,找到病的源头,便能设计处方。人体不能光看一个部分,西方医学对人体内脏结构分析得很详细,却只是形,缺乏脏腑之间的关系。

麻子仁丸很好用,如果吃不去后厕所跑得很勤,则需要减量,吃到大便正常排出,脚热身体冷为止。

反过来,可以依据病家大便像羊大便一样,来判定大便是干在小肠里面。这里一定要用丸剂,取丸药的缓攻,不能急攻,丸剂的功能就是药缓力重。

这里只有脾中风,没有脾中寒,脾着也没有,一下就跳到肾着,这就是金匮遗失掉的部份。

伤寒论里有介绍过,甘姜苓术汤本身主治带脉证,其实就是所谓的肾着。临床上有十几年的肾着病人严重到站起来肚子可以贴到地上,此时大剂量下去也为时已晚。

肾着病的起因是在劳动以后流汗很多,结果湿的衣服没有换掉,继续穿着湿的衣服,如此日积月累下来就会造成肾着。 湿有几种 ,第一是如果湿在皮肤表面上没有排尽,慢慢渗透进四肢就会造成湿在关节;第二是湿在体内,有一天受到寒以后,寒把毛孔收敛起来湿出不去,于是湿就慢慢渗下来,渗在下焦,当湿把肾脏占据时,中医就叫做“肾着”。所以肾着之病,主要症状是身体很重,“ 腰中冷,如坐水中 ”,肚以下全部都是湿,所以下半身感觉到冰冷冰冷的。“ 反不渴,小便自利 ”,如果病人是水病,所谓的水病只是水停在下焦,水没有办法升上来,病人一定是口渴,小便不利。 水和湿怎么区分呢? 如果是水肿,肾脏病的水肿,水没有办法上来,病人一定有小便不利、嘴巴口渴二症。而现在是口不渴,又小便自利,代表水道系统没有问题。从这个条看,病家“ 饮食如故 ”,表示肠胃很好,所以代表只是湿在下焦,“ 病属下焦 ”,本身并不是肾脏病,也不是其他脏腑的问题,只是皮表受到寒以后皮表的湿进来造成的。

所以 肾着的真正原因是脾湿过盛 ,脾主少腹,小腹的问题首先考虑脾。这种湿都是寒湿,因寒而起。

方义:重用干姜和茯苓, 白术、甘草 药量比较少。 干姜 温中去寒,健脾、温脾,白术跟茯苓等量用的时候,能够去中焦的湿,如:小孩子胃口不好但并非小健中汤证,而是中焦太湿了,用桂枝汤加白术茯苓。 如何知道是湿? 可能小孩子常常口水很多,或不好动了,代表小孩子有问题了。小健中汤证一定是少腹较寒,肚子会痛,印堂处青色。现在湿在下焦,要以利尿为主,故加重 茯苓 。经方治病时,病在上取吐,病在下取攻下,病在中焦采用和解。白术去湿,茯苓将湿从小便利掉。

临床上, 甘姜苓术汤用于腰以下带脉病、最重的神经痛、频尿遗精、脚肌肉萎缩等 ,临症加减。

肾脏的真脏脉出现时,也是“ 浮之坚 ”,轻轻按到病家的脉感觉到很坚硬,所有的真脏脉都是“浮之坚”,且脉形有变化。“ 乱如转丸 ”,一直转,乱七八糟没有规律的旋转,这些都是死症。

相关链接:

《金匮要略》笔记39|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五藏(肺/肝/心)

注:文中涉及到的处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他用。

~

《金匮要略》说什么?
答:1-痉:刚痉、柔痉。2-湿:内湿、外湿。3-暍:暑热、夹湿。4-百合病:热病之后,余热未尽或情志不遂,郁而化火伤阴。5-狐惑:湿热虫毒所致。6-阴阳毒:感染疫毒有关。7-疟病。8-中风:中经络、中脏腑。9-历节:相当于关节炎。10-血痹:以酸麻症状为主。11-虚劳:慢性衰弱性疾病。12-肺痿:...

尿血的中医解释
答: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幷治》。又名溺血,溲血。指血从尿道排出而无疼痛者。《医学心悟》卷三:“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于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又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血。”《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尿血,溺窍病也。其原由于肾虚。”尿血与心、肝、肾三经...

旋复花汤的古籍论述
答:《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旋复花汤方:旋复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寒湿下侵之肾著是什么意思
答:肾着 ,病名。寒湿附着肾经而见腰部寒冷沉重的病证。《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腹重如带五千钱。”治宜散寒祛湿,用甘姜苓术汤。此证多...

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目录
答:以下是李今庸教授的金匮要略讲稿目录,详细解析了中医经典中的各种病症与脉证治疗方法:绪论: 介绍金匮要略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探讨内脏功能与经络病理关联,以脉证为依据的诊断与治疗。痉湿暍病: 专注于痉挛、湿热病及中暑的脉象和治疗原则。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分析相关疾病的脉证...

腰痛的文献摘要
答:1.《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2.《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下焦湿热该怎么治疗
答:《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称“淋秘”,该篇并指出淋秘为“热在下焦”。《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隋代《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对本病的病机作了详细的论述,并将本病的病位及发病机理作了高度明确...

古籍中的小肠病简介
答:”《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太平圣惠方》卷四:“若虚则生寒,寒则肠中痛,惊跳,乍来乍去,小便数,此则小肠虚冷之候也。”又“小肠实则生热,热则心下急痹,口张,舌上生疮,身热来去,汗出,心烦身重,小腹胀急,小便赤...

肝胀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答:肝胀病名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灵枢.胀论》曰:“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肝胀是因肝热病、肝瘟等之后,肝脏气血郁滞,著而不行。以右胁痛,右胁下肿块,用手按捺捶击稍...

跪求~~中医学金匮要略重点!!!
答:难点:《金匮要略》脉学特点、《金匮要略》编写体例、《金匮要略》学术成就及贡献、《金匮要略》制方理论及用药特点服药法 第二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重点:治未病、肝虚治法、虚实异治、发病与预防 难点:“脾旺不受邪”、“治肝补脾之要妙”——五行生克制化原理、发病三条途径 第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