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生产力的影响

作者&投稿:冻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开始就和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随 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物质水平的提高,教育与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 切。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对教育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另一方面,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下面就是我整理的教育与生产力的影响,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育与生产力的影响 篇1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 的要求。一方面,办教育需要有必要的物质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它能为教育提供的投入也达到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经济 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对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一)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具有直接的影响和最后的决定 作用。这是因为:其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社会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的数 量。这种剩余劳动数量与社会中可能受教育和办教育的人口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其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直接制约着一个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支付能力,这种 支付能力不仅表现在教育经费的绝对数值上,而且也表现在国民总收入中教育经费 所占比例上。教育经费投入的数量直接影响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其三,生产 力的发展不仅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实体和可能,而且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 出了需要。这种需要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社会要求敎育能够为其提供足够数 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社会个体在文化教育方面的需要也是随着生产力 的提高而不断增长的。不断满足社会和个人在文化教育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是 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 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 础,即能提供多少劳动年龄人口,多少社会剩余产品,多少可以从事学习的富余时 间,以及多少以教育经费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用于教育活动的条件;另一方面是生 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所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 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构。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该国的文盲率、入学率、义务教育普及 的年限、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直接相关。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 命后,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被提出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 要求被提出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普及高级中等教育的要求被提出来了;信息 革命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被提出来了。

  (二)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 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这个基础上 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 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变化。如 大、中、小学的比例关系,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的关系,全日制学校与社会教育的 关系,高等学校中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类之间的比例关系,都要与一定 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否则,就会出现教育结构比例失调的问题、教育培 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要求的问

  问题,或者出现人才过剩现象。

  (三)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内容的角度来看,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 促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促进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的不断进步,进 而促进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不断改进与更新。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斯宾 塞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业要求,根据他对科学知识分类的观点,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对英国以及欧洲实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后,世界各 国的许多重大教育改革都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而每次重大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都反映了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水平和新要求。同样,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 验仪器等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 发展水平。物理、化学的实验,幻灯、电影的演示教学,广播、电视教学的出现, 电子计算机和人造卫星在教学中的运用,都是以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发展为前提条件 的。总之,把新的科技成果引进教育领域,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成果改进我们的教 学手段和教学设备,将大大提高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水平。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尽管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但从历史上看,发展并非完全 同步。这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 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等也往往落后于生产力 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当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时,由于文化交流、社会转型甚 或传统的影响,教育的思想内容甚至方法也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但教育相 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是说教育的发展可以脱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因为, 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二、教育对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为,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 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等,而被生产力所制约的教育反过来对生产 力也具有影响作用,人力资本理论对这种影响作用有很深刻的研究。

  (一)人力资本理论

  关于教育对生产力贡献的问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都处于经验认识的水平。 早在20世纪20年代已有研究者试图以实证的研究证明教育的经济贡献,但到了 20 世纪60年代,特别是在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以后,教育对作用这一问题 才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把土地、劳动、资本看做生产的三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 产的产量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三个基本要素的投入量决定的。但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在对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进行分析时发现,影响经 济增长的因素除了资本的投入,还有其他因素。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 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人力资本理论把这些因素归结为知识的 进步、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在美国经济学第73 届年会上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人 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 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 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促进生产起 着重要作用。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中是更活跃、更具发展特性的 因素,在现代经济中,它常常是更具关键性的因素。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 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 投资都能或多或少地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 增加金钱和精神收益。

  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对国 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教育基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因为教 育支出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支出与资本形成及国民收入有密切关系。要探讨教育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从测定教育资本储量入手。舒尔茨首先计算出美国1929年积 累的教育资本总额为1 800亿美元,1957年增至5 350亿美元;1929年每个劳动力 平均的教育资本是3 659美元,1957年增至7 868美元。这说明,随着劳动力教育 水平的提高,凝结在每个劳动者身上的教育资本量增加了。通过计算美国1957年比 1929年增加的教育投资总额,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33 %。

  (二)教育对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担当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 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要靠科学技术、人才把科技成果应用于生 产过程中来完成;丰富的自然资源、先进的生产工具要通过高素质的劳动者来发挥 作用;高技术、髙效率的生产要靠大量高水平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来实现。而劳 动者基本劳动素质的优劣、技术人员科技水平的高低、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强弱, 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 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 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一个复杂劳动力,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 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

  2.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马克思曾经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但是,科学知识在用于生 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因此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因 为任何人刚生下来时,都不会有什么科学知识。如果没有前一辈的积累,科学知 识就无法被后一代人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 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 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 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 产力的发展。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伹它也担负着发展科 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的任务。尤其是髙等教育,更是担负着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功能。学校具有科学研究力量比较集中、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术思想活跃、信 息来源丰富等特点,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科学知识的产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总之,被生产力决定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社会人,要通过为社-会服务去巩固 相应的经济基础。教育和社会生产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后果是再生产劳动者 并使社会生产得以延续和发展,而教育和生产力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后果则 是社会人的再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从而使特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得 到巩固和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被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教育机关,同时也是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的、思想意识的和社会文化的宣传机关。教育 机关通过对适应一定经济基础的政治的、思想意识的和一定文化的宣传,再生产 (包括扩大再生产)这些思想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从而使一定的经济基础得以 巩固和发展。

  教育与生产力的影响 篇2

  (1)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2)教育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拓展资料:

  生产力狭义指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从横向来看,生产力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纵向来看,生产力分为短期生产力、长期生产力;从层次来看,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

  生产力是生产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社会文化制度体制环境,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就是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快;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不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慢。

  生产力系统结构的对称程度决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所以生产力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生产力发展是增长向发展转化的中间环节。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生产力要素构成的系统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环境构成的体系聚合匹配的结果。

  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主体与客体结合的能力,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物质力量,是实践构造上的规定。生产关系也同样如此,指的是以占有客体为中介的主体发展关系。二者均是从实践角度提出来的科学上的存在者规定。

  所谓生产力,侧重在了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的物质技术的发展关系上,但作为“客体与客体的关系”,仿佛是物象的关系,掩盖主体发展上的认识属性。从而,应将生产力把握为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旨在对生产力实体(实践能力,例如劳动过程)的运动和构造进行越来越具有清晰度的系统性勘探与研究。

  抽象的生产关系则凸显对从客体(发展)上折射出来的主体发展关系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由此使得生产关系实体(所有制关系)的历史运动的研究具有更加迫切的性质,它最终显露了实体的社会经济构造。

  教育与生产力的影响 篇3

  教育生产力是构建和维护教育系统的能力,它不是一种物质生产力,而是一种知识生产力。教育生产力是一种技术力量,因而应该从教育技术学的角度去考察教育生产力。我们可以把教育系统看作是教学系统、课程系统以及评价管理系统的整合。教育生产力则具体表现为作用于微观教学系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管理的能力、作用于宏观课程系统的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实施与管理的能力。人类社会系统是一种依赖规则和指令运行的系统,因此本质上,社会系统是一种信息系统,不是一种物质系统。因此构造和维护这种系统的技术必然是一种知识技术。换句话说,教育生产力必然是一种知识技术的生产力。无论我们具有多么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配置优良的教室,我们的教育水平也不会自动得到提高。大致而言,教育生产力包含教育表达力、教育实践力和教育发明力三种。

  教育表达力,即教育通过发出声音引领人们前进的能力,这是教育生产力有没有主体性的最低要求。教育能不能发出声音,进而能不能提供给其他行业的精力动力,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生产力能不能得到合理的释放和可持续发展。

  教育实践力,即教育领导人们生产、生活的能力,这是教育生产力有没有生命力的重要体现。

  教育发明力就是对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手段和组织形式。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教育是创新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教育优先发展。



~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答:1)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②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③制约教育的内容。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2) 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是劳动力...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答:【答案】: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⑤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

如何理解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答: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制约和促进。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

生产力和教育之间的关系
答:兴办教育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受两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怎样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如何,包括...

教育的发展与生产力有什么关系?
答: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主要包括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对生产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两个方面。一、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1、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无论何种阶级、何种形式的教育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1...

教育和生产力的关系
答:教育和生产力的关系如下:1、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
答: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AB)。A.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C.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民主。教育功能 1、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答:生产力是影响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它与生产关系一起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既包括经济技术条件,也包括提出的客观要求。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

简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答: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如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一方面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