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周达观是《真腊风土记》的作者。()

作者&投稿:菜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代的周达观是《真腊风土记》的作者。(错误)

《真腊风土记》是一部介绍位于柬埔寨地区的古国真腊历史、文化的中国古籍。《真腊风土记》由元代人周达观所著。它对当代及现代研究真腊及吴哥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存与真腊同时代者对该国的唯一记录。

1431年暹罗破真腊国都吴哥,真腊迁都金边,吴哥窟被遗弃,森林逐渐覆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后来有些当地的高棉人猎户进入森林打猎,无意中发现宏伟的庙宇,也有一些当地的佛教徒在庙旁边搭盖屋寮居住,以便到庙宇中朝拜,但吴哥遗迹多不为世人所知。

1819年法国J.P.A.雷慕沙首先将周达观所著《真腊风土记》译成法文。此后个别葡萄牙的传教士和旅行家到过这个地方,还写过报告,但被世人目为天外奇谈,一笑置之。

1861年1月,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寻找新的热带动物标本,无意中在原始森林中发现,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并大大肆宣扬,他说,“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这才使世人对吴哥刮目相看。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6年),浙江温州人周达观奉命随使团前往真腊,使团取海路从温州开洋,经七洲洋,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萨州),横渡淡洋至吴哥国登岸。周达观逗留约一年后于1297年7月回中国。回国后以游记形式创作了《真腊风土记》。

《真腊风土记》内容:

《真腊风土记》全书约8500字。书中有描绘真腊国都吴哥城的建筑和雕刻艺术;详细叙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经济、文化习俗、语言;并记载了真腊的山川、物产等,其中还记载了当时居住在真腊的海外华人的状况,其时他们被称为“唐人”。

《真腊风土记》的记载内容详细并翔实可靠,很有历史研究的价值。详细例子:《真腊风土记》详细的记录了当时60多个柬埔寨语词。而依“城郭”条对吴哥城的描述,后来经多位学者实地勘测,证实无误,也确定了周达观确实到过真腊。

翔实可靠例子:《真腊风土记》中的“耕种”条载:“大抵一岁中,可三四番收种。盖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且不识霜雪故也。其地半年有雨,半年绝无,自四月至九月,每日下雨,午后方下”据后来考证,确实真实的记录了柬埔寨的气候。



~

《真腊风土记》作者是谁?
答:《真腊风土记》元朝有关柬埔寨情况的著作。一卷。撰者周达观,自号草庭逸民,温州永嘉人。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奉命随使赴真腊,次年至该国,居住一年许,至大德元年(1297)六月始返。该书即其返国后根据亲身见闻写成的。

真腊风土记创作
答:周达观在真腊逗留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充分体验和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和风俗。这段丰富的经历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296年7月,他结束了这段旅程,返回了祖国。回国后,他将这段难忘的经历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创作了一本名为《真腊风土记》的作品。这本书不仅记录了他的亲身见闻,还为我们揭示了那...

元朝地理学家周达观简介,是《真腊风土记》的作者
答:周达观回国后就编写了《真腊风土记》,这详细记载当地都城王室与风土人情、行程及所取途径,甚有地理学之纪录价值。而此书最迟于元武宗至大4年才完成。全文约8500字,分为41节。评价 在10至13世纪之真腊,正值文明最灿烂的时代,称为“吴哥时代”。但及后沦为暹罗国土,真腊似乎在此时并不存在...

真腊风土记研究书籍
答:最后,1981年,夏鼐教授的《真腊风土记校注》在北京中华书局发行,夏鼐教授的作品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严谨的研究态度,进一步丰富了真腊风土记的研究成果,其ISBN 7101020283/K的标识便于读者查找和获取。这些著作串联起来,构成了对真腊地区风土研究的完整脉络,为我们理解那个遥远的时代提供了丰富的学术...

真腊风土记简介
答:直到1819年,法国学者J.P.A.雷慕沙首次将中国元朝官员周达观的著作《真腊风土记》翻译成法文,但即便如此,葡萄牙传教士和旅行家的报道也只是被视为奇谈,未引起广泛注意。然而,转折点出现在1861年1月,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了搜寻热带动物,意外地在丛林深处发现了吴哥的遗迹。他惊叹于庙宇的壮观,...

《真腊风土记》:最早揭开吴哥面纱的中国人观察记
答:在这段沉睡的岁月里,元朝使者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犹如一道历史的光束,照亮了吴哥的神秘面纱。作为中国元朝的见证者,周达观的足迹深入吴哥,他的著作详尽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建筑瑰宝——小吴哥,因其雄伟壮观被誉为鲁班墓,展示了古代工匠的卓越技艺。大吴哥城,如同一座微型的帝国,城墙坚固,54座石雕...

真腊风土记内容
答:在历史价值方面,《真腊风土记》的记载翔实可靠。以“耕种”为例,书中记载了真腊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如“四时常如五六月天,无霜雪”,并准确描述了雨季与旱季的交替,经后世考证,证实了其描述的准确性。而“城郭”条对吴哥城的描述,更是经学者实地勘测证实无误,证明了作者周达观确实到访过真腊...

能介绍一下《真腊风土记》的创作背景吗?
答:1259年,中国的商务使节周达观来到吴哥都城,他在当地住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把吴哥的生活情形作了十分详细的记录。他把这些印象都写在一本名叫《真腊风土记》的书里。从《真腊风土记》中人们可以知道那时吴哥由士兵守着的城门,除了罪犯和狗以外,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城中坐西朝东,且以瓦覆盖为圆形...

真腊风土记翻译本
答:日文版的翻译则由松枫居主人在1936年完成,而伯希和的遗作整理版本《增订本真腊风土记笺注》于1951年问世,该书是Mémoires sur les coutumes du Cambodge,由Paul Pelliot翻译,反映了13世纪柬埔寨的生活习俗。1967年,D.P.Gilman以伯希和1902年的译本为基础,推出了英文版。1971年,柬埔寨作家李添丁的...

真腊风土记原文
答:当地习俗独特,如农人仅在浅水区种植水稻,无需牛力,工具多样。野地有高田种稻,与田等高,粪肥用于蔬菜种植,而非秽物。唐人不提中国粪肥,以免被轻视,当地共用厕坑,洗净后用手,对纸巾持有好奇。城市风光以森林和大港为主,鸟兽繁多,半港后是开阔田地和群牛竹坡。山中珍奇动物丰富,象牙犀角等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