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先出法怎么计算 先进先出法计算

作者&投稿:叔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先进先出法是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先购入的商品先领用或发出的假定计价的。用先进先出法计算的期末存货额,比较接近市价。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例如:
假设库存为零,1日购入A产品100个 单价2元;3日购入A产品50个 单价3元;
5日销售发出A产品50个,则发出单价为2元,成本为100元。
先进先出法假设先入库的材料先耗用,期末库存材料就是最近入库的材料,因此发出材料按先入库的材料的单位成本计算。

先进先出法的运用
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的成本流转假设对存货的发出和结存进行计价的方法。以先进先出法计价的库存的商品存货则是最后购进的商品存货。市场 经济环境下,各种商品的价格总是有所波动的,在物价上涨过快的前提下,由于物价快速上涨,先购进的存货其成本相对较低,而后购进的存货成本就偏高。这样发出存货的价值就低于市场价值,产品销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货成本偏高。但因商品的售价是按近期市价计算,因而收入较多,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不符合配比原则,以此计算出来的利润就偏高,形成虚增利润,实质为“存货利润”。
因为虚增了利润,就会加重企业所得税负担,以及向投资人分红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现金流出量增加。但是从筹资角度来看,较多的利润、较高的存货价值、较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这对博取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增强投资人的投资信心,而且利润的大小往往是评价一个企业负责人政绩的重要标尺。不少企业按利润水平的高低来评价企业管理人员的业绩,并根据评价结果来奖励管理人员。此时,管理人员往往乐于采用先进先出法,因为,这样做会高估任职期间的利润水平,从而多得眼前利益。

运用先进先出法的注意事项
先进先出法,期末材料按照最接近的单位成本计算,比较接近目前的市场价格,因此资产负债表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但是由于本期发出材料成本是按照较早购入材料的成本进行计算的,所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费用因此可能被低估,等到这些产品销售出去就会使利润表的反映不够真实。

先进先出法的适用性
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市场价格普遍处于下降趋势的商品。因为采用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余额按最后的进价计算,使期末存货的价格接近于当时的价格,真实的反映了企业期末资产状况;期末存货的帐面价格反映的是最后购进的较低的价格,对于市场价格处于下降趋势的产品,符合谨慎原则的要求,能抵御物价下降的影响,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消除了潜亏隐患,从而避免了由于存货资金不实而虚增企业帐面资产。这时如果采用后进先出法,在库存物资保持一定余 额的条件下,帐面的存货计价永远是最初购进的高价,这就造成了存货成本的流转与实物流转的不一致。

先进先出法的优缺点
其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 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且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 值和当期利润。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 先进先出法会虚增利润,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企业资本保全。而且,先进先出法对发出的材料要逐笔进行计价并登记明细账的发出与结存,核算手续比较烦琐。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例如:

某企业3月份甲材料收发如下:

3月1日期初结存600公斤,单价7元。6日和22日分别购进1800公斤和1600公斤,单价分别为7.2元和7.3元。10日和27日生产领用1900公斤和1200公斤。

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发出甲材料成本和期末甲材料结存成本。

10日出去的1900KG

先进先出:初期600*7=4200元,6日进的 1300*7.2=9360 共计

27日出去的1200KG

6日进的 剩下500KG*7.2=3600,22日进的 700*7.3=5110元

期未:8710

加权平均法

期初 600KG 进来3400KG

600*7+1800*7.2+1600*7.3

-----------------------==7.21

600+1800+1600

加权单价是7.21

期末=600+1800+1600-1900-1200=900

900*7.21=6489元

扩展资料:

先进先出法(FIFO, first in first out)是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先购入的商品先领用或发出的假定计价的。用先进先出法计算的期末存货额,比较接近市价。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优缺点

其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且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先进先出法会虚增利润,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企业资本保全。而且,先进先出法对发出的材料要逐笔进行计价并登记明细账的发出与结存,核算手续比较烦琐。

适用性

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市场价格普遍处于下降趋势的商品。因为采用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余额按最后的进价计算,使期末存货的价格接近于当时的价格,真实的反映了企业期末资产状况;

期末存货的帐面价格反映的是最后购进的较低的价格,对于市场价格处于下降趋势的产品,符合谨慎原则的要求,能抵御物价下降的影响,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消除了潜亏隐患,从而避免了由于存货资金不实而虚增企业帐面资产。

这时如果采用后进先出法,在库存物资保持一定余额的条件下,帐面的存货计价永远是最初购进的高价,这就造成了存货成本的流转与实物流转的不一致。

应用

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的成本流转假设对存货的发出和结存进行计价的方法。以后进先出法计价的库存的商品存货则是最后购进的商品存货。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商品的价格总是有所波动的,在物价上涨过快的前提下,由于物价快速上涨,先购进的存货其成本相对较低,而后购进的存货成本就偏高。

这样发出存货的价值就低,而期末存货成本偏高。但因商品的售价是按近期市价计算,因而收入较多,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不符合配比原则,以此计算出来的利润就偏高,形成虚增利润,实质为“存货利润”。

因为虚增了利润,就会加重企业所得税负担,以及向投资人分红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现金流出量增加。但是从筹资角度来看,较多的利润、较高的存货价值、较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这对博取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增强投资人的投资信心,而且利润的大小往往是评价一个企业负责人政绩的重要标尺。

不少企业按利润水平的高低来评价企业管理人员的业绩,并根据评价结果来奖励管理人员。此时,管理人员往往乐于采用先进先出法,因为,这样做会高估任职期间的利润水平,从而多得眼前利益。

注意事项

先进先出法,期末材料按照最接近的单位成本计算,比较接近目前的市场价格,因此资产负债表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但是由于本期发出材料成本是按照较早购入材料的成本进行计算的,所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费用因此可能被低估,等到这些产品销售出去就会使利润表的反映不够真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先进先出



先进先出,通俗点说,就是按照最先采购回来的货物单位成本乘上对应数量,确定本期总成本。这样发出存货的价值就低于市场价值,产品销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货成本偏高。但因商品的售价是按近期市价计算,因而收入较多,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不符合配比原则,以此计算出来的利润就偏高,形成虚增利润,实质为“存货利润”。

假设库存为零,1日购入A产品100个单价2元;3日购入A产品50个单价3元;5日销售发出A产品50个,则发出单价为2元,成本为100元。

先进先出法假设先入库的材料先耗用,期末库存材料就是入库的材料,因此发出材料按先入库的材料的单位成本计算。

扩展资料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即用于销售或耗用) 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单位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例如:
某企业3月份甲材料收发如下:
3月1日期初结存600公斤,单价7元。6日和22日分别购进1800公斤和1600公斤,单价分别为7.2元和7.3元。10日和27日生产领用1900公斤和1200公斤。
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发出甲材料成本和期末甲材料结存成本。
10日出去的1900KG
先进先出:初期600*7=4200元,6日进的 1300*7.2=9360 共计 自己加 - -
27日出去的1200KG
6日进的 剩下500KG*7.2=3600,22日进的 700*7.3=5110元
期未:8710
加权平均法

期初 600KG 进来3400KG
600*7+1800*7.2+1600*7.3
-----------------------==7.21
600+1800+1600

加权单价是7.21

期末=600+1800+1600-1900-1200=900
900*7.21=6489元

先进先出法,简单点就是先进的货,先发出去,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可以随时结转存货的发出成本
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的计算

“先进先出法”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什么是先进先出法?会计先进先出法是什么

什么是先进先出法?会计先进先出法是什么

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怎么计算?
答:采用这一方法计价时,要依次查明有关各批的单价,手续较繁,一般适用于收、发货次数不多的企业。采用这一方法的结果是:耗用材料或售出商品的成本按存货中早期进货的单价计算,而期末结存材料、商品等则按存货中近期进货的单价计算。后进先出法 材料、商品等在日常收发按实际成本计价时,对于发出材料、...

什么是先进先出法
答:: 先进先出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货的成本。 先进先出法的运用: 先进先...

2019后进先出法怎么算
答:采用这一方法计价时,要依次查明有关各批的单价,手续较繁,一般适用于收、发货次数不多的企业。采用这一方法的结果是:耗用材料或售出商品的成本按存货中早期进货的单价计算,而期末结存材料、商品等则按存货中近期进货的单价计算。 后进先出法 材料、商品等在日常收发按实际成本计价时,对于发出材料、...

求:实地盘存制下按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两种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计算期 ...
答:1月1日存货 1000件 价50元 购货 2月12日 2500件 48 5月10日 3000件 52 8月18日 4000件 55 11月20日 1500件 54 该商店年末盘点为1500件 则两种方法计算分别如下:先进先出法:也就是说,计算成本时按最先入库的顺序计算,你期末盘点数为1500件,正好与11月...

先进先出法是什么意思,麻烦说的通俗易懂一点。最好举例说明
答: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转存货的成本。资料扩展:先进先出,指的就...

存货的"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是什么意思?
答:先进先出,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先进先出法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例如:假设...

会计先进先出法计算
答:1 .发出材料的成本:5日:80公斤*1000元=80000元 25日:10公斤*980元+20公斤*1100元=31800元 期末结存的成本:60公斤*1100元=66000元

先进先出法、后进后出法、先进后出法、后进先出法的含义与区别是什么...
答: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后进先出法是以较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先进后出法其实就是后进先出法。后进后出法其实就是先进先出法。上述两种方法均指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而与存货本身实际发出先后顺序无关。比如:3月1...

请问会计的后进先出法怎样算?
答:后进先出法是一种存货流转假设,即在存货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假设后购入的先被消耗,从而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及库存成本。例子,购入顺序为1批,2批,3 批,消耗为3批,2 批,1批。本月一日购入木材20吨,每吨15元,二日购入20吨,每吨12元,三日消耗30吨,在后进先处法下,发出存货成本为20*12+10...

销售成本怎么算?
答:【例】仍以资料为例,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和期末库存商品金额。月内销售数量为1 300包,按后进先出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200×2.80)+(400×2.60)+(200×2.40)+(300×2.20)+(200×2.00)=560+1 040+480+660+400 =3 140(元)期末库存商品金额200×2.00=400(元)从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