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阴历的来历?关于它的故事? 关于阴历的来源

作者&投稿:况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殷历"、"古历"、汉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

来历: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最初都是用阴历的。因为月亮的盈亏朔望周期非常明显,所以把29天或30天称为一个月,把12个月称为一年,便成为古老国家最初的年历。

故事:

阴历一月之长,即月亮绕地球周期约为29天半;而太阳年一年之长,即地球绕日的周期约为365天又四分之一日。如以12个月为一年,只有354天或者355天,与太阳年相差几乎11天。过10多年,就有6月降霜下雪、腊月挥扇出汗、冬夏倒置的毛病。

古代国家农业慢慢地发展以后,就发现纯粹用阴历历法、月份和春、夏、秋、冬四季,农业节候配合不上,为了解决这阴、阳历的矛盾,古代有两种办法:

一种办法是放弃阴历月亮盈亏作为计算月份方法,而以太阳回归年即365又四分之一天为一年,把年分为12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4年一闰。这是公元前46年西洋罗马所采取的办法。

另一办法是找出阳历年的日数和阴历月的日数两者之间的最小公倍数,这就是我国古代颛顼历的十九年七闰的办法。因为阴历的235个月的日数却等于19个阳历年的日数。

扩展资料:

阴历的算法:

阴历,其计算方法是: 以太阴圆缺一周为一月,历时29日12小时44分2.8秒,太阴圆缺十二周为一年,历时354日8小时48分33.6秒。每一年的12个月中,6个单数月份(即1、3、5、7、9、11月)为“大建”,每月为30天; 6个双数月份(2、4、6、8、10、12月)为“小建”,每月为29天;在逢闰之年,将12月改大月为30天。

该历以30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里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共11年为闰年, 不设置闰月,而在12月末置一闰日,闰年为355日,另19年为平年,每年354日。故平均每年为354日8小时48分。

按该历全年实际天数计算,比回归年约少10日21小时1分,积2.7回归年相差一月,积32.6回归年相差一年。该历对昼夜的计算,以日落为一天之始,到次日日落为一日,通常称为夜行前,即黑夜在前,白昼在后,构成一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历



咱们中国人很早就根据自己的天文知识、气候知识和农事规律发明并制定了历法,这又称年历。早先年历只有一个名字:皇历。这一则是因为这年历是由皇帝颁布的,姓“皇”,故称皇历;另一则乃是没有其他什么年历同其分庭抗礼,所以称皇历就是这一个。19世纪,西方的历法——我们称其为公历——传入我国,这就有了两种历法。为区别计,我们把西方传入的历法曾叫新历,新与旧相对,咱们原有的历法就被叫作旧历。记得我小时候,我们家乡就把过春节叫过“旧历年”。但咱们中国过去更多地习惯在由西方传来的东西前面加一个“西”字或“洋”字,所以新历又被称为“西历”、“洋历”。而加“洋”字更为广泛。“洋灰”(水泥)、“洋布”(机器织出的布)、“洋火”(火柴)、“洋碱”(肥皂)、“洋蜡”(蜡烛)、“洋人”(外国人)……不一而足。
这个说法会引起一些人的挑战。在给留学生讲这个观点时,一个来自美国的学生就提出异议。他说,我们西方的历法是根据太阳的运转规律制定的,你们中国的历法是根据月亮的运转规律制定的。按你们的阴阳说,太阳是“阳”,月亮是“阴”,所以你们才把自己的历法称“阴历”,而把我们西方的历法称“阳历”。据我所知,咱们有的中国人也坚持这样的看法。这实际是大错特错的。
咱们中国的历法哪些是根据月亮的运转规律来制定的,笔者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得而知。但笔者凭常识所知道的是,咱们的历法也主要是依据太阳的运转规律制定出来的。首先一年12个月,12个月中的四季,就是根据太阳的运转定下来的。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全年24个节气,这节气的确定和月亮并没有关系。例如其中的冬至、夏至,完全是根据太阳照射地球、特别是照射咱们中国大地的情况确定的。根据月亮的运转规律,怎么能定下冬至、夏至呢!
更重要的是,咱们中国的历法又被称为农历。现在咱们中国的报纸,在印有年月日的地方,统一都用公历计时。但如果同时印有咱们的历法,则都用“农历”标识。“农历”,这不是一个随便的名字,而有着深刻的科学含义,足显咱们历法的功能。因为农历的历法有许多内容是同农事活动有关的,老百姓也根据历法来进行农事操作。而农事活动,与太阳的运动紧密相关,而同月亮基本上风马牛不相及。先民们的作息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看月亮的脸色,那该是“月出而息,月落而作”了。
“阳历”“阴历”的写法和念法完全是一种以讹传讹。把这种以讹传讹当做真相,并牵强附会地加以“科学”的解说,就大大抹杀和否定了我们原有历法的科学性,抹杀和否定了我们祖先的智慧了

转贴 吸收外来:
中国的农历是传教士:汤若望编著的。
农历新春就要来临,我们是否知道中国现行农历是外国传教士编著的 ?
一直惊叹于我国现行的农历,觉得很精确。曾经的宣传教育讲的,这是中国几千年朴素的劳动人民在劳动耕作过程中对地球运行、气候变迁的经验总结。
结果直到看了CCTV10的探索发现,才知道目前现行的农历是一个叫汤若望的德国传教士编著的,这才揭示了历史的真面目。 
汤若望在明朝崇祯年间来到中国传扬天主教,他精通天文、地理、数学、医学。当时中国的历法已经暴露出诸多弊端,存在众多偏差。 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农耕帝国,一部准确的历法对整个中国的生产和经济影响巨大。汤若望根据他的西方科学理论开始研究编制适合中国现行的历法。因此他受到崇祯皇帝的最高礼遇,他是唯一一个能自由进出皇宫的外国人。  腐朽的制度不可避免的让明朝走向了没落和毁灭。而历法的编制在帝王眼里都显得格外重要。汤若望同样受到李自成的礼遇。这个德国人以自己的亲生经历目睹了中国朝代的更迭,而那时的西方还在研究中国的夏商周历史。 
后来大清帝国建立,多尔衮下令3天内北京城的非满人都必须搬出,否则杀无赦。 而汤若望冒死写信给多尔衮,提到历法编制的重要,由于自己身边诸多的资料不能及时搬出北京城。多尔衮很欣赏这位传教士,破例让他待在北京城,并请他继续编写历法。 期间由于他精通医术,治好了孝庄皇后的病,所以他被请进朝廷做官,并和孝庄、顺治建立非常好的关系。 当时顺治很小,多尔衮的野心不断膨胀,汤若望还安慰顺治说:多尔衮太过霸道,上天会惩罚他的。结果后来多尔衮从马上落下摔伤,于是人们一直坚信这个德国人有知晓未来的能力。 
汤若望完成了历法的编著,大清王朝开始沿用新的历法,即现在通行的农历。
顺治后来染上了天花,可是顺治一直对传位给哪位皇子犹豫不决,他临终前请汤若望给他建议。 汤若望是当时唯一一个能知道天花的破坏性影响的人,于是他从大清帝国的长远考虑,建议一定立一个曾经出过天花的皇子接班,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康熙——玄烨。  汤若望在康熙当上皇帝后已经是年近70的迟暮老人了,他对于东方文明的热爱以及怀揣传播基督教义的思想,一直留在了古老的中国。他不求功名,不参与宫廷斗争,他的官级一直被提升到了一品。 对于这样的人生经历可算非常辉煌了,可是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没有丝毫的自豪感,而是对自己未能完成的使命的深深忧虑。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却在康熙初年迎来人生中最大的挫折。 由于宫廷中利益团体的明争暗斗,他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鳌拜等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怂恿一名自称通晓天象的低级文官弹劾汤若望,并将汤若望打入大牢。在长达数月的审讯中,年迈的汤若望受尽了屈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历法案。  后来汤若望被判处凌迟。在判决极刑后的第三天,北京通县竟然发生6级以上地震,建筑毁坏,皇宫也部分倒塌并着火。民间议论纷纷,出于这样的压力,鳌拜才免以汤若望的死刑······ 这位中风半身不能动弹的德国老人请自己传教弟子代笔书写了自己长长的忏悔录,他在自己的忏悔中离开了人世,再也没能回到德国的故土。
后来康熙掌握实权,宣布全国祭奠汤若望,并把他葬在了皇家陵园,葬在了著名的利玛窦陵墓旁。从此汤若望的新历法开始被广泛推行并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仍然指导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中国农历。

阴历又叫太阴历,也就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基本周期而制定的历法。
故事不知道,只知道这些

农历的来历~

农历在阴历(夏历)基础上融合了阳历的成分,吸收了干支历(阳历)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
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农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是以阴历(夏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

扩展资料:
中国农历是一种既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阴阳合历,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而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生产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所以人们根据太阳的运行制定出了“二十四节气”。
现在看来,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巧。,太阳从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出发,每前进150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0,可分为二十四节气。
古时候,人们还没有类似的概念,他们是首先找出一年中白天时间最长的一天和最短的一天,根据这两点将一年进行24等分,并给每个等分取了个名字,得到二十四节气。
第1, 3''''''23等奇数为“节”,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卜第2, 4......24等偶数为“气”,也就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现在人们已经把它们都合起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历

中国人是一个爱月亮的民族,也许是因为月亮没有太阳刺眼的光芒,但是看起来又和太阳差不多大小,散发出来的是皎洁的、橙黄色的柔和,却偏偏带有灰色的月海,最适合爱作梦的人随意幻想,编织一则又一则美丽的故事了!因此,中国人有很多关於月亮的神话故事,像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月海是指月球上的平原地形,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从地球上观察,看起来比较暗,於是,被我们称为海。

这样的地方最适合玩捉迷藏的游戏了,因为,只要一躲到阴暗处别人就看不到你了。当然,也适合做鬼屋,气氛最棒了。

这张图片是由网路上取得的,如有异议请通知本人,当即舍弃,并请原谅。


不过,中国人在浪漫的幻想世界里,并没有昏了头,还能够有相当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到了,月亮每天都有不同的外貌,而且发现到,月亮外形的变化有著一定的顺序,总是由圆到缺,再由缺到圆,经过和太阳的东升西落的现象,互相计算一番,知道了月亮圆缺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30天左右,於是,把第一次月圆到第二次月圆之间的时间,定为一个月。

在长时间的观察后,发现到大约每隔三个月,自然环境里的动物、植物的种类、数量和老弱妇孺的分配,有明显的不同,气温、雨量、河川的水流量,甚至海水的涨潮或退潮,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又定每三个月为一季,每四季又再循环一回,所以再定四季为一年。这就是和中国人的农业生活,有十分密切关系的计时方法,订定的方式,我们称为『农历』的由来。因为月亮又称为太阴,所以又称为『阴历』,制定的朝代,大约是在我国的夏朝,所以也称为『夏历』。

在还没有发明时钟的时代里,中国人已经会利用天然的大时钟——太阳和月亮来计算时间了。怎麼样,中国人聪明而且敏感、浪漫却又多情吧!可是,有个民族简直爱死月亮了,他们一年的时间算法,完完全全以十二次月圆来算,所以他们每年至少赚 50 天以上的时间,可以大玩特玩呢

古代阴历的由来是什么?
答:阴历是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全称太阴历或纯阴历。阴历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因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阴...

中国阴历的来历?关于它的故事?
答:阴历,亦称“殷历”、“古历”等,是中国古代历法之一。它的来历与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最初使用的历法相同,都是以月亮的盈亏朔望周期为基础,将29或30天称为一个月,将12个月合称为一年。这种历法因为与月亮的运行密切相关而得名。关于阴历的故事,其与太阳年的...

农历的来历,怎么制定的?为什么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在农历而西方节日都是...
答:阴历——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年所需之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

农历的来历
答:农历在阴历(夏历)基础上融合了阳历的成分,吸收了干支历(阳历)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农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

农历与阳历的来历和区别?
答:一、农历与阳历的来历 1、农历:农历也叫夏历。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是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它之后的商、周、秦、西汉初都分别提前,直至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又恢复夏王朝历法的原有月序,以后各王朝也基本沿用这一月序,故辛亥革命后中国传统历法为“夏历”。2、阳历:阳历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

中国农历新年由来
答: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

中国农历春节的来历是什么?
答: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

为什么阴历又叫农历?有神什么来历?
答:因此,中国的农历带有阳历的某些特征,能够用来指导农时,安排作物轮茬。常说的阴历只能反映月相变化,不能反映气温变化,因而它是纯粹的“阴历”,不能指导农时活动。2、两者月首的安排不同 中国的农历把日月合朔的时刻所在日期定为月首,即初一。唐朝以前采用“平朔”,唐初以来,改用“定朔”,即初一...

中国传统节日传说
答:这个习俗的来历无从考究。 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

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故事\传说
答:2019-10-10 中国关于传统节日的经典传说故事 131 2006-12-18 中国传统节日都包括那些?具体的由来?有何小故事? 5 2018-04-15 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 4 2008-05-17 传统节日文化的来历及有关传说故事 193 2013-07-31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它们的由来、意义、及相关传说故事 25 2006-05-31 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