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背诵历史大事年表问题 历史:背目录和课本书后面的历史大事年表的方法?时间真的好难背...

作者&投稿:无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习讲究科学的方法。你按照我的方法基本上1个月就能熟悉历史事件,中考就没问题。鉴于你还是初中,就不用了解事件背后的内涵,说了你也难理解。
基础方法就是按照朝代事件学习。从公元前的夏,商,周,春秋,
战国。。。。知道唐宋元明清等等。你按照这样的路线每个朝代大致的事件都知道,中考就没问题了。每天花2小时了解一个朝代的主要历史事件,比如说文化,经济,历史人物等就可以了。1个月差不多可以过2轮。
学历史要看兴趣,你如果熟读了历史,就可以自己总结。比如说文人,军事家,农民起义。有趣的会很多很多。比如题目:历史上著名皇帝有哪些?他们有什么丰功伟绩?这种题目当然不会考,但如果你能答出来,就基本要求你通晓5000年历史。开始或许你只能答:秦始皇,李世民,康熙等等。随着你历史的进步,你会知道还有汉武帝,武则天,周武王。。。还有许多许多。
历史就是看故事,不要怕。坚持一个月,你就会发现很好玩。等你上了高中,思想成熟了还可以考虑历史事件的原因呢。比如说为什么洋务运动不能救中国?呵呵,这不是学西方技术能解决的,而是当时中国体制落后造成的。
你年轻记忆力好,加油吧。历史是很有趣的!

看百家讲坛,有许多讲历史的,多看历史故事,分析历史人物,很有趣也很有用的,这要应急是不行的,平常多积累就忘不掉的!

你没事儿的时候,,多看看书,然后呢?找喜欢历史的同学,向他提问,,久而久之,,你就会很熟了,,你问他答,,其实也在帮你自己加深记忆力,,我以前最好的一科就是历史,,常常一些同学都会来问我问题,看我记到多少,试卷上的题问我,我几乎都能答上,,只要是别人问过的问题都会有印象,,这可能就叫做耳熟能详吧?没事的时候,也可以谈论一下历史问题,要找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来讨论,要不然别人不会跟你配合默契。

前后衔接联想法是一个办法
多多比较咯

如何有效记忆和活用历史大事年表~

  历史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学会学习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一其次,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划出生字新词或概念。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坚持每天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仅当作任务完成,而要将它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课的时候,课前准备好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及学习用具等。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要记得正确、完整。把自己自学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
  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最后,学会学习,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读书。
  读书之前,大家应该对“书”
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拿高中历史教材来说,从形式上讲,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目录和大事年表。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大事年表是简明的大事记,这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上把握。②每章开头的“引言”。“引言”主要说明本章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本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本章内容的特点。③正文内容(大字)和阅读内容(小字)。正文部分是课文的主体,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阅读部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或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内容的过渡,或是正文的展开性叙述等等,应有不同的要求。④原始资料。应联系课文内容加以分析,可培养思维问题的能力。⑤表格、图画。要弄清其与正文的关系,安排这图表的用意和作用等。⑥思考题和练习题。思考题是高层次的练习,练习题是基本的作业。⑦学术争鸣。旨在提高思辨能力,要求大家能大胆质疑,养成求知的好习惯。
  就历史知识而言,历史知识可以分为历史背景、历史经过、历史影响等。
  历史背景又可分为动机、条件和原因。原因又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历史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政党、团体、阶层、阶级、事件、现象、著作、制度等。
  历史影响包括结果、性质、功绩、经验、教训、意义等等。
  历史知识还可分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等。其中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由于历史知识是由众多有联系的历史概念所组成,因此,形成并掌握历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历史知识的关键。
  另外,大家还要学会自学历史课本。
  一般来说,自学历史课本应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一、逐段写出小标题。知道各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
  二、全面写出教材要点提纲。逐段找出知识点和层次结构,进行适当加工,形成提纲。
  三、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就是要搞清历史的发展是怎样一环套着一环,搞清它的发展线索,形成一个系统结构。
  四、总结基本观点。通过以上步骤,总结出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五、找出必须记住的内容并设法记牢。什么是重要的历史内容,就是历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和政策等。
  六、对教材做出评价。这是对读书提出的最高的要求,也是善于读书的标志。尽信书不如无书。课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可商榷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应该大胆质疑。
  第二部分:掌握方法,增强信心。
  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第三部分:学习升华,培养能力。
  有的同学认为:我们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在学历史,而且,初中、高中的历史课本的内容大体相似,其实,大家只看到了现象,而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实际上,它们是点、线、面的关系。高中历史更注重历史的线索和时代特征以及一定的历史理论。因此,要学好高中历史,决非简单的背背就能顺利过关。高中历史知识可以分为章节知识、专题知识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比如说,中国近代史有三条线索: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人民探索史。像这样的线索和时代特征,就需要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及时予以总结。注重知识的整体性、阶段性、理论性,因此,在学完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内容时,一定要及时将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的知识由点到线构建成一完整知识体系框架,注重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和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以高屋建瓴,拓展思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注意分析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阶段面貌、历史趋势、经验教训,使繁杂的知识条理清晰,并从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要学好高中历史,还需要一定历史理论的学习。高中历史比初中历史的难度提高了一个层次,注重历史的前因后果,加强了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而在这其中就蕴藏着历史理论。与高中历史联系比较密切的历
  史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观点。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便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力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主要因素。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包括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三个主要环节,含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主要内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又一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上层建筑指的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具体说,它指的就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要求相应的社会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落后的或超前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个人在社会中是比较渺小的,只有当个人结合成群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出社会主体的重大作用。即使是杰出人物,他们的作用再伟大,也只反映群众要求,依靠群众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对社会历史发挥一定的影响。
  第四、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任何历史人物、政党、团体、历史活动、制度、措施等都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将灭亡。
  第五.掌握一定的评价方法。我们学习历史,决不能“为历史而历史”,而是要有一定目性的。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能够将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要采取正确的评价方法:
  (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 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3)
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一般而言,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其言行。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当然肯定。
  (4)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历史是复杂和矛盾的。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处处交织着这种善与恶的二律背反。在评价历史时,应将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可偏废,同时应将对效果的评价放在首位,因为对历史起作用较大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同时动机对效果的实现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要兼顾动机。
  综上所述,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学习,然后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解决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最后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理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培养能力的目的。这样,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根据时间线索来背!比如说某年某月里面从一号到三十号来背。

帮手稳下中国历史大事件时间表,急用!
答:你也许想了解以下主题:港台最性感九大美女,历史事件,重大历史事件,中国近代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事件,历史大事件,世界历史大事件,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中国古代历史事件,三国历史事件,历史事件时间表,党的历史事件,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世界历史事件表,世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事件,历...

历史大事年表
答:商朝在中期由盘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直到灭亡是,都城都是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讨伐纣王,灭商,史称“武王伐纣”。于是周朝建立,建都镐京(西安),史称西周。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由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于是少数民族犬戎攻入镐京,杀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

怎么记近代历史的大事年表
答:建议你用 关联法 就是通过一件事情的发生 所产生的影响 而导致的另一件事的发生,这样比较容易记住!比如说 1895年 甲午战争 中国战败 从而导致了 《马关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而使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改革人士 提出了“公车上书”,直接导致了 “戊戌变法”。

求背历史的方法、
答:(2) 尾数相同的事件。如:以“9”为例的历史事件。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49年,新中国诞生……(3)归纳同一个年代发生的大事。如:1861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总理衙门设立,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开始。又...

怎么巧记历史的时间
答:如著名科学家诞生时间与成果、赋税制度的演变、朝代的变更,战争中重大事件等等。其实,大事年表未必是冗长的,每一章每一节都可以制作小的记事年表,尤其是涉及历史时间特别多的章节,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把大事年表与章节史实相结合,既可以牢牢记住时间,有助于同学从整体上把握每一章节的内容,分清历史...

初三的历史问题啊,急急急,20
答:1900年 2月16日海牙国际法庭成立。2月13日英、法、美、德四国达成分割波利尼西亚的协议。6月10日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6月12日德国通过第二次扩建海军方案。7月22日德皇威廉二世发表《匈奴演说》。9月23~27日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12 月4日意大利与法国缔约,互不干涉对方在非洲的...

怎样做大事记年表啊,《史记》做大事记年表的格式是什么,急,谢了_百 ...
答:诸侯不列于《十二诸侯年表》前而列于《三代世表》之末,“明诸侯亦皆黄帝后也。”【4】概而言之,此表展示的是从黄帝到三代天下一统时代的历史。汪越认为“读《三代世表》以黄帝为主”【5】,是有一定道理的。2.《十二诸侯年表》《自序》:“幽厉之后,周室衰微,诸侯专政,《春秋》有所不记;而谱牒经略,五霸...

历史大事年表(从隋朝到元朝)
答:隋(581年到618)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618年到907年)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

初三历史 所有的事件的年份总结。按顺序 球回答!!!
答:世界历史大事年表1492——1493年哥伦布第一次远征美洲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8世纪60年代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美国通过《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1789——1794年法国大革命1790——1826年拉丁美洲民族...

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点五种方法
答:2、历史大事年表 这种以重大历史年代为顺序把历史事件排列起来的年表,它以年代为“经”,以大事为“纬”,突出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可培养学生完整的、科学的时间概念。 此表可分综合大事年表、国别大事年表、历史线索大事年表、专门大事年表……。如专门大事年表,还可再分列农民起义大事年表、朝代演变大事年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