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我归纳一个九年级物理 我16岁,请帮我归纳九年级全册的物理公式,ps:还有变形公式

作者&投稿:强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章..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 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弹力
(1)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 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② 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 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F≤Fm,其中Fm为两个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实际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进行计算。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μsFN。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 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物体的研究处理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 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先场力,再接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这种方法常称为隔离法。
3. 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
(2)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它的来源,不能无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体受哪些“性质力”,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重复分析。
力的合成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 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 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1)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已知两分力求合力有唯一解,而求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如不限制条件有无数组解。
要得到唯一确定的解应附加一些条件:
①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可求得两分力的大小。
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可求得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已知合力、一个分力F1的大小与另一分力F2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
若F1=Fsinθ或F1≥F有一组解
若F>F1>Fsinθ有两组解
若F<Fsinθ无解
(3) 在实际问题中,一般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或处理问题的方便需要进行分解。
(4) 力分解的解题思路
力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就转化为一个根据已知边角关系求解的几何问题。因此其解题思路可表示为:

必须注意: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不能认为在这两个分力方向上有两个施力物体。
矢量与标量
既要由大小,又要由方向来确定的物理量叫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
矢量由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标量用代数方法运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在规定了正方向后,可用正负号表示其方向。
思维升华——规律•方法•思路
一、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物体可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主要是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与周围物体的接触情况来考虑。具体的方法是:
1. 确定研究对象,找出所有施力物体
确定所研究的物体,找出周围对它施力的物体,得出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
(1)如果所研究的物体为A,与A接触的物体有B、C、D……就应该找出“B对A”、“C对A”、“D对A”、的作用力等,不能把“A对B”、“A对C”等的作用力也作为A的受力;
(2)不能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可通过“力的传递”而作用在研究的对象上;
(3) 物体受到的每个力的作用,都要找到施力物体;
(4) 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后,要检查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出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等),否则会发生多力或漏力现象。
2. 按步骤分析物体受力
为了防止出现多力或漏力现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通常按如下步骤进行:
(1)先分析物体受重力。
(2)其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有接触,则分析弹力或摩擦力,依次对每个接触面(点)分析,若有挤压则有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有摩擦力。
(3)其它外力,如是否有牵引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3. 画出物体力的示意图
(1)在作物体受力示意图时,物体所受的某个力和这个力的分力,不能重复的列为物体的受力,力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过程,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认为是物体所受的力。
(2)作物体是力的示意图时,要用字母代号标出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力。
二、力的正交分解法
在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杂问题上的一种简便的方法: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其目的是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量的运算。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1)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可能多的力重合,即是使需要向两坐标轴分解的力尽可能少。
(2)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x轴和y轴上各力的投影合力Fx和Fy,其中:
Fx=F1x+F2x+F3x+…… ;Fy=F1y+F2y+F3y+……
注意:如果F合=0,可推出Fx=0,Fy=0,这是处理多个作用下物体平衡物体的好办法,以后会常常用到。第2章的...高中物理‘加速度’,一般都是指‘匀加速度’,即,加速度是一个常量
1、加速度a与速度V的关系符合下式:V==at,t为时间变量,
我们有
a==V/t
表明,加速度a,就是速度V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变化率。
2、V==at是一个直线方程,它相当于数学上的y=kx(V相当于y,t相当于x,a相当于k)
数学知识指出,k是特定直线y=kx的斜率,
直线斜率有如下性质:
(1)不同直线(彼此不平行)的斜率,数值不等
(2)同一直线上斜率的数值,处处相等(与y和x的数值无关)
(3)直线斜率的数值,可以通过y和x的数值来求算:
k==y/x
(4)虽然k==y/x,但是,y==0,x==0,k不为零。

仿此,
(1)不同运动的加速度,数值不等
(2)同一运动的加速度数值,处处相等(与V和t的数值无关)
(3)运动的加速度数值,可以通过V和t的数值来求算:
==V/t
(4)虽然a==V/t,但是V==0(由静止开始云动),t==0,但a不为零。
.变加速运动中的物体加速度在减小而速度却在增大,以及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大小却可能不变.(这两句怎么理解啊??举几个例子?
变加速运动中加速度减小速度当然是增大了,只有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那么速度就是增加的,与加速度大小没有关系,例如从一个半圆形轨道上滑下的一个木块,它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是减小的,但速度是增加的。
加速度在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改变速度的大小,
有加速度那么速度就得改变,如果想让速度大小不变,那么就得让它的方向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且不为0,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但大小不变。
刹车方面应用题:汽车以15米每秒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在0.8s之后才能作出反应,马上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汽车刹车时能产生最大加速度为5米每二次方秒,从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马上制动刹车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所通过的距离叫刹车距离.问该汽车的刹车距离为多少?(最好附些过程,谢谢)
15米/秒 加速度是5米/二次方秒 那么停止需要3秒钟
3秒通过的路程是s=15*3-1/2*5*3^2=22.5
反应时间是0.8秒 s=0.8*15=12
总的距离就是22.5+12=34.5
原先“直线运动”是放在“力”之后的,在力这一章先讲矢量及其算法,然后是利用矢量运算法则学习力的计算。现在倒过来了。建议你还是先学一下这这章内容。
要理解“加速度”,首先要理解“位移”和“速度”概念,位移就是物体运动前后位置的变化,即由开始位置指向结束位置的矢量。
速度就是物体位移(物体位置的变化量)与物体运动所用时间的比值,如果物体不是匀速运动(叫变速运动),速度就又有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之分,平均速度就是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就是物体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加速度就是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物体速度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如果物体不是匀加速运动(叫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就又有瞬时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之分,平均加速度就是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瞬时加速度就是物体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对比上面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你就会容易理解一点的。

请各位帮我归纳一下九年级上册英语词组、句型或者是九年级上册物理的知识点。谢谢!~

have a good summer holiday 过一个愉快的暑假
come back from… 从……回来
work for … 为……工作
feel sorry for… 对……深表同情
a disabled children’s home 一家残疾儿童养育院
the whole holiday 整个假期
tell stories to kids 给小孩讲故事
learn…from 从……当中学习
feed a child 喂小孩
do farm work 干农活
go to summer classes 上暑期班
write an article about… 写一篇有关……的文章
have a hard/ happy life 过着艰苦的/ 幸福的生活
in the past/ future 在过去/ 在将来
in detail 详细地
at sunrise 在日出时
have no chance to do sth. 没有机会做某事
afford ( to do) sth 担负得起(做)某事
give support to sb. 给某人帮助/支持
get a good education 获得良好的教育
search…for… 为了……搜索……
have little food to eat 吃不饱
dress warmly 穿得暖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随着……的发展
have a balanced diet 饮食均衡
play musical instruments 演奏乐器
sleep in the open air 在户外睡觉
study/ go abroad 在国外学习/ 出国
enter/ win/ lose a competition 参加/ 赢得/ 输掉比赛
enjoy Beijing Opera 欣赏京剧
used to do sth. 过去常做某事
at sunrise 在日出时
go hungry 变饿了
fall ill 得病/ 患病
divide …into… 把……分成……
feel satisfied with… 对……感到满足
see …. oneself 亲眼看见……
make progress 取得进步
thanks to 多亏; 幸亏;由于
stand for 代表
with the help of… 在……的帮助下
draw up an outline 拟定提纲
get lost 走失;迷路
hate to go shopping 讨厌去购物
hear from sb.=receive/ get a letter from sb. 收到某人的来信
be abroad 在国外
at least 至少
take place = happen 发生
China’s one-child policy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
be strict with sb. 对某人要求严格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中国的人口
live longer 活得更长
medical care 医疗保健
control the population 控制人口
be known / famous as 以……而闻名
work well in doing sth. 在做某事方面很有功效
have a long way to go 有很长的路要走
be short of 缺乏……
one of the greatest problems 最大的问题之一
be in trouble 陷入麻烦中/ 在困境中
prefer boys to girls 重男轻女
offer sb. a good education 提供某人良好的教育
a couple of 一些 ;几个
even though = even if 即使
have a lot of pressure 有许多压力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and B A与B之间的区别
help homeless people 帮助无家可归的人
in need 需要(食物和钱)
decide on (doing ) sth. 决定(做)某事
provide sb. with sth. 给某人提供某物
come for a visit 来参观;来看一看
be successful in (doing) sth. 成功地做了某事
get/find jobs 获得/ 找到工作
feel good about oneself 自我感觉良好
take drugs 吸毒
give sb. a good chance to do sth. 给某人做某事的一次好机会
end the war 结束战争
live a happy life 过着幸福的生活
smile on one’s face 脸上露出笑容
Project Hopes 希望工程
at home and abroad 在国内外
in poor areas 在贫困地区
receive a good education 受到良好的教育
help homeless people 帮助无家可归的人
in need 需要(食物和钱)
decide on (doing ) sth. 决定(做)某事
provide sb. with sth. 给某人提供某物
come for a visit 来参观;来看一看
be successful in (doing) sth. 成功地做了某事
get/find jobs 获得/ 找到工作
feel good about oneself 自我感觉良好
take drugs 吸毒
give sb. a good chance to do sth. 给某人做某事的一次好机会
end the war 结束战争
live a happy life 过着幸福的生活
smile on one’s face 脸上露出笑容
Project Hopes 希望工程
at home and abroad 在国内外
in poor areas 在贫困地区
receive a good education 受到良好的教育
stand /improve /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忍受/改善/保护环境
produce terrible gas 产生难闻的气味
manage to do sth. 设法做某事
in a good / bad mood 情绪好/差
feel uncomfortable 感到不舒适
pour waste into river 把废水倒入河里
something useful 有用的事物
be harmful to sb. / sth. 对某人/某物有害
the look of our cities 城市面貌
see fish swimming 看到鱼儿游来游去
at present 目前
shout at sb. 对某人大喊大叫;斥责某人
stop making so much noise 停止发出如此大的噪音
disturb others 打扰别人
a kind of pollution 一种污染
be sorry for doing sth. 对做了某事感到抱歉
from now on 从现在起
in noisy conditions 在吵杂的条件下
become deaf 变聋了
quite a few 相当多
no better than (几乎)与……一样差
cause high blood pressure 引发高血压
in strong, changeable light 在强烈、易变的光线下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的保护
work for… 为……工作
spread message about… 宣传有关……
reduce the waste/ air pollution 减少浪费/ 空气污染
both sides of … ……的两面
rather than (是)……而不是….
not only…but also… 不仅…….而且……
save money/ energy/ electricity 省钱/ 能源/ 电
be supposed to do sth. 应当做某事
travel a short distance 短途旅行
put…into… 把……放入……
take up a lot of space 占据许多空间
produce power from… 从……获得能量
run the car 发动汽车
push…forward /up /down 推…….向前/向上/向下
power machines 发动机器
produce electricity by doing sth. 通过做某事发电
the movement of water 水的流动
be used for doing sth 被用作做某事
take a quick shower 快速淋浴
make a short journey 短途旅行
pick the litter up 捡起垃圾
try harder 再努力
produce a short oral report 作一个简短的口头报告
go around 环绕
. send…into…
=send up…into… 把……送入
congratulations on sth 祝贺某事
. be proud of 为……而自豪
be moved by 为……而感动
Thanks/Thank you for +n./ving sth 感谢某人做的某事
have physical examinations 做体检
in good/bad health 处于好(不好)的身体状态
can’t help doing 情不自禁做……
take turn to (do sth) 轮流(做某事)
. no doubt 无疑地
. as well as 除……的之外,也
for instance/example 例如
work on 做……(方面)的工作
depend on/upon 依靠,依赖
turn on 打开
turn off 关掉
turn up 开大
turn down 关小
click on 用鼠标点击
be used for +ving 被用做…
come true 实现
. It’s said that 据说
during/in one’s life 某人一生
be known as 以……(身份)而著名
. know/say for certain 确切知道/肯定地说
. all the time 一直、总是
. no longer=not…any longer 不再
(no more, not…any more)
. as long as 只要
as far as 就……,尽……
make a great contribution 对……作出巨大贡献
. the rest of the time 在其余地时间里
at any time 在任何时候.
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 期待做某事

be used for +ving 被用做……
. come true 实现
It’s said that 据说
during/in one’s life 某人一生
be known as 以……(身份)而著名
know/say for certain 确切知道/肯定地说
all the time 一直、总是
no longer=not…any longer 不再
(no more, not…any more)
as long as 只要
. as far as 就……,尽……
make a great contribution 对……作出巨大贡献
the rest of the time 在其余地时间里
travel by spaceship 乘宇宙飞船旅行
.in the future 将来
.in order to 为了
.on the radio 通过收音机
.take part in 参加
grow up 成长、长大
prefer…to 喜欢……胜过……
What’s worse 更为糟糕的是
be worth it 有好处,值得一干
.at a distance of 相隔
.send sb a message 给某人发送信息
at any time 在任何时候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

密度:ρ (kg/m3) ρ= m/v (m:质量; V:体积 )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

有用功:W有 =G物h

总功:W总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00%

功率:P (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1/R =1/R1 +1/R2 +……

欧姆定律: I= U/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t:时间(S) )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有哪些
答: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有很多,学生们一定要扎实掌握,我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6...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答: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九年级物理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初三下册物理知识点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初三下册物理知识点 【电能表】 1.作用: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 2.一种电能表的外形构造:如图所示,最上面的数字以千瓦时为单位来显示已经用去...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答: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很多,也很杂,我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答: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一 能量与做功 1、做功 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答: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5个回答 #热议# 富含维C的水果为何不能做熟吃? 百度网友3dd869c 2012-04-20 · TA获得超过37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7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7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由物质...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答:初三物理的知识点有很多,大家要如何归纳总结呢?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记住的常量 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s。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 2。15℃...

初三上学期物理 请各位帮我归纳一下公式如:W=Fs 在说明W=---功...
答:要的是这些吧?~呵呵~祝你物理大大进步~~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

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有哪些
答: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有哪些 2个回答 #热议# 医生收受红包、抢着给领导买单构成受贿罪吗?96522559 2012-09-23 · TA获得超过17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3.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

谁能总结一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啊?
答:2011-08-28 · TA获得超过262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8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九年物理知识归纳总结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一种粒子;一...

初三物理第一章内能与热能教案以及知识点归纳
答:初三物理的内能与热能章节要求同学们知道做工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了解内能的概念。那么想要学生更好第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教师应该怎样设计教案呢?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初三物理第一章内能与热能教案,希望对您有帮助。初三物理第一章内能与热能教案 初三物理第一章内能与热能知识点归纳 温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