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的良好习惯?

作者&投稿:祝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培养学生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首先应指导学生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学生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每天的学习计划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早自习和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安排好。早自习可以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此外,还应该让学生有玩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 周六和周日应安排小结性复习、做作业、劳动、文体活动、课外兴趣活动和上网查阅资料等。内容不可排得太满,否则影响效果。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还要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课外阅读活动和文体活动。有的学生学习吃力,应利用假期补习一两门功课。订计划要发挥学生积极性,我们不能代替,应该提出指导性意见。计划定好后应督促学生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另外,计划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
2、培养学生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不少学生,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果不好。其原因就是没有养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学生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一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学习任务。这既要教师随时督促,更需要学生严格训练。由于学生年龄不同、个性有异,每次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长短不一。因此要因人而异,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每次学习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延长。开始,学生往往不会掌握时间,可以进行必要的督促。使学生学要学个塌实,玩要玩个痛快。平时,可以教学生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及时总结。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专时专用的习惯。
3、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
方法一:鼓励学生刨根问底。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许多问题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学生爱动脑子。教师切切不可嫌学生嘴贫,冷漠对待。最好跟学生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阅资料解决。
方法二:鼓励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由于学习任务多,学生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很少问几个“为什么”。这时,不妨教给学生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个、两个“为什么”的问题,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方法三: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许多作业,常常不止一种答案,一种解法。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往往只写一种。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时间允许,可以写在另外的纸上或本上。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问问题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4、培养学生善于请教的习惯。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他人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提问题总是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有的学生上课不敢问,下课也不敢问。对这样的学生,要鼓励他突破第一次,几次之后,就敢提问了。
5、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要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除了一般的字典、词典之外,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工具书。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利用工具书。遇到生字、生词和不懂的问题,多多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让学生把工具书当成良师益友,掌握查阅搜集资料的方法。这方面习惯养成了,终生受益。 以上谈了几种学习习惯,仅供参考。教师可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那么,能不能给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要求,能不能认真地进行督促引导,能不能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是对教师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的一种考验了。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习惯~

有一文:
一、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教师应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
二、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小,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很强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具、丰富多彩的活动、循循善诱的启发、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效果。
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能力、思想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但是,很多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没有养成,这就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要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就要教给学生怎样抓重点、记难点等记笔记的方法;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可把比较科学的读书步骤编成口诀,让学生熟记下来,切实照着做。“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学生一旦熟练掌握了好方法,就会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四、教师在行动上要成为学生的楷模
小学生习惯未定,行为准则、习惯养成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更需要教师的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二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不能只在口头上提出一些要求,还要在行动上成为学生的楷模,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例如教师写教案整洁详细,上课时板书整洁美观一丝不苟,藏书都留下圈点划记的痕迹,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无声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学生看在眼里,自然效仿在行动上。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言传身教,起楷模作用。我在平时板书时也特别注意这一点。从小开始,渐渐地,一步一步加以引导。
五、同伴之间互相帮助
学生与同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及能力、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同学的学习习惯,既能发现同学习惯的不良,又能及时提醒、帮助、督促同学纠正不良习惯。如发现同学修改作业不认真,随心所欲,有同伴给他指出比老师指出其接受性要好的多。互相纠正时,学生如果把存在的问题和改正的措施等进行反思,又便于更有效地改正不良习惯,巩固和提高良好习惯。
总之,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他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他的债务。而小学阶段优势各种学习习惯形成的黄金期,让我们抓住这个黄金期,培养每个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一辈子都用不完他的利息。

在近几年的小学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不做作业,做作业拖拉,做作业粗心、磨蹭。怎样培养这些贪玩孩子做作业的良好习惯呢?作业设计应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应紧贴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环境,使“作业生活化”。应将语文、数学、科技、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x0d\x0a(一)安排的作业要适度、适量、要求明确。\x0d\x0a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手腕肌肉未发育完全,长时间书写会疲劳、厌烦,况且过量的作业会造成学生厌恶学习,即使做了,也马虎了事,甚至引起作业时思维堵塞等现象,因此,在学习中,我认为低年级学生每天只应安排十分钟左右的课堂作业,而高年级学生每天也只能安排半小时左右的课堂作业。这些作业都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而且要少而精,但作业要求必须明确:①作业要干净;②作业要正确;③作业速度要快。检查时还要适时给予表扬奖励,及时展示好的作业,这样做后,学生就不会对作业产生畏惧心理,厌烦心理,作业时就不会马虎了事,相反,而是认认真真,每一次作业都清清楚楚,正确率高,速度快。\x0d\x0a(二)、开展竞赛,满足贪玩孩子的好胜心理\x0d\x0a小学生做错了作业,如果罚他们“抄十遍、二十遍??”,学生会厌烦,效果也不明显,这样做既不符合孩子们贪玩好胜的心理,又不利于培养他们认真做作业的好习惯。小学生大都具有不甘落后、想胜过其他同学的特点。针对这样的特点,教师就应该适当地开展个人或者小组间的竞赛,通过竞赛来促进学生在和谐、上进的气氛中学习。例如在自习课或课外活动时对学生进行优秀作业评比,比一比谁的作业做得最好;还可以找一找谁的作业做得最差。对评出最好的作业除了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之外,还可以把优秀作业在全班传看,供同学们学习。在评作业的同时,还可以比一比谁写得最工整,看一看谁做得最干净,评一评谁最细心等等。这些竞赛不但能满足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而且能培养小学生作业认真、细心的习惯,能调动小学生自觉学习、认真训练的积极性。\x0d\x0a(三)、正确评价,爱护贪玩孩子的自尊心\x0d\x0a小学生不但有自信心,更有自尊心。正确的表扬、鼓励比批评、责备更能有效地激发小孩子的上进心,对作业有进步的孩子要及时加以表扬,这样就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x0d\x0a(四)、以身作则,教师应当好学生的示范。\x0d\x0a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特殊的影响。低年级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可塑性大,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不仅自己要做到,还要做得更好。学生是教师行为最严格的评论家,也是虔诚的模仿者。例如,要求学生书写端正,教师自己的板书就要认真,不能潦草。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教师,担负着“桑树苗子从小育”的任务,因此,教师必须言传身教,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即使是一个细小的动作,学生也会模仿。\x0d\x0a(五)、严于利己。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作业有时候,老师因为忙碌,作业没能及时批改,学生会失望,感觉没有被重视,做作业的积极性下降,那次作业就明显的差多了。人都是有惰性的,何况是小学生呢?如果老师疏忽了,学生会更加放松自己的。所以,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针对小学生忘性大的特点,笔者经常采取学生作业当堂和当面批改的形式,这样更能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更有利于提高教学和作业质量。\x0d\x0a对于良好的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总之,培养做作业的良好习惯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也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

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答:学习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爱护学习用具的习惯。认真听讲上课认真听讲和认真思考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完成作业和自我检查、自我改错的习惯。主动阅读主动阅读书报、杂志和查阅学习资料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习惯。‍♀️请教他人主动向别人请教以及合理的运用好工具书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学生
答:本文将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帮助孩子成为优秀的学生。早睡早起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做一个守时的好孩子。放学回家先完成学习任务,再尽情玩耍。远离手机和网络游戏,专心学习。欄团结友爱教孩子主动向老师和同学问好,与大家建立友好关系。在交流中保持友善态度,不嘲笑同学,尊重每个人。热爱集体...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作为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本文将从选择好学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认真听讲、多问为什么等方面,为大家分享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选择好学校有条件的时候,尽可能去选择一所好学校,选择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太重要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旁边都是能人异士的环境里模仿...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答: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学生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从小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有不如意就埋怨环境。预习的重要性提前预习,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和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我们可以通过鲜活的事例去感染孩子,说明沉迷游戏,不好好学习的严重危害。提醒学生如果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懂得分辨好与坏,每个孩子身边都会有优秀的孩子作为榜样,我们可以放大问题孩子身边的优秀学生,用他们的成绩、行为去给问题学生制定一个标尺,敦促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向好向善。 ️用...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孩子在小学入学前,确实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方法:️固定的学习时间和地点让孩子每天都有规律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学习的习惯。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分配好每天的学习任务,让他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什...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式
答: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本文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式进行了描述。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做好笔记做好笔记,有助于加深记忆...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答:1、专心听课的习惯。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不是简单的看一遍,要能提出问题),课上动脑动手,集中注意力(笔记有时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一般来讲,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来进行的,所以上课的专心很重要。2、制定确实可行计划的习惯。学习中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

如何看待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招聘考试
答:一 、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有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等等。在培养学生这些习惯的时候,除了落实一日常规外,更重要的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及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

浅谈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答:1.提高认识,剖析自己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举一些例子给学生讲解。然后让每个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找出自己都有哪些坏习惯,想想自己哪里还可以有改进。也可以让其他同学帮找一下。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2.用规矩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理论上的学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