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喝过的五粮液酒呢? 五粮液真的很有档次吗?谁就喝五粮液的酒?

作者&投稿:直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白酒的香型,目前被国家承认的只有5种:即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和其他香型。  
浓香型白酒:亦称泸香型、五粮液香型,以泸州老窖特曲及五粮液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特点可用六个字、五句话来概括:六个字是香、醇、浓、绵、甜、净;五句话是窖香浓郁,清冽甘爽,绵柔醇厚,香味协调,尾净余长。浓香型白酒的种类是丰富多采的,有的是柔香,有的是暴香,有的是落口团,有的是落口散,但其共性是:香要浓郁,入口要绵并要甜(有“无甜不成泸”的说法),进口、落口后味都应甜(不应是糖的甜),不应出现明显的苦味。浓香型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是窖香(乙酸乙酯),并有糟香或老白干香(乳酸乙酯),以及微量泥香(丁乙酸等)。窖香和糟香要谐调,其中主体香(窖香)要明确,窖泥香要有,也是这种香型酒的独有风格,但不应出头,糟香味应大于香味,浓香要适宜、均衡,不能有暴香。  
五粮液产于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宜宾位于四川省南部,坐落在金沙江和岷江汇合处,古称“叙州”、“戎州”,北宋时 改称宜宾。这里水质纯净,适宜酿酒,素有“名酒之乡”美名。  
相传,早在2000多年以前,宜宾就出现了酿酒,素有“名酒之乡”的美名。自汉代以来,酿酒业迅速发展, 唐宋时期最盛。唐代大诗人杜甫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到戎州,在他写的《 宴戎 州相使君东楼》诗中有“重碧拈青酒,轻红臂荔枝。”的诗句。据《叙州府志》记载, 宋朝王公权用三种原料造“荔枝绿”酒,曰:“王墙东之美酒,得妙用于三物,三危露 以为味。荔枝绿以为色”。文中“三物”,即稻米、高梁、玉米。宋代大诗人、大书法 家黄庭坚谪居戎州时,在天柱山下劈石成谷,修建“流杯池”。他在《咏绿荔枝与荔枝 绿》诗中写道“王公权家荔枝绿,瘳致平家绿荔枝;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 肌……谁能品此胜绝味,惟有老杜东楼诗。”赞美“荔枝绿”酒为“戎州第一”。  
明代, 对采用多种谷物酿酒的也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说:“秦、蜀有咂嘛酒,用稻、麦、 黍、秫药曲、小罂封酿而成,以筒吸饮。”1929年,开始改名为“五粮液”。  
该酒自问世以来,以“喷香浓郁、清洌甘爽、醇甜余香、回味悠长”的四大特点而饮誉国内外。五粮液酒是选用优质大米、糯米、玉米、高梁、小麦五种粮食,巧妙配方酿制而成。 在全国名酒评比中连续三届被评为国家名酒,并三次荣获国家金质奖。 我国的五粮液属于浓香型。高粱:高粱又名红粮,依穗的颜色可分为黄、红、白、褐四种高粱;依籽粒含的淀粉性质来分有粳高粱和糯高粱。粳高粱含支链淀粉较多,结构紧密,较难溶于水,蛋白质含量高于糯高粱。糯高粱几乎完全是直链淀粉,具有吸水性强,容易糊化的特点,是历史悠久的酿酒原料,淀粉含量虽低于粳高粱但出酒率却比粳高粱高。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在固态发酵中,经蒸煮后,疏松适度,熟而不粘,利于发酵。
大米:大米淀粉含量70%以上,质地纯正,结构疏松,利于糊化,蛋白质、脂肪及纤维等含量较少。在混蒸式的蒸馏中,可将饭味带入酒中,酿出的酒具有爽净的特点,故有“大米酿酒净”之说。  
糯米:糯米是酿酒的优质原料,淀粉含量比大米高,几乎百分之百为直链淀粉,经蒸煮后,质软性粘可糊烂,单独使用容易导致发酵不正常,必须与其他原料配合使用。糯米酿出的酒甜。
小麦:小麦不但是制曲的主要原料,而且还是酿酒的原料之一。小麦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及其他成分,钾、铁、磷、硫、镁等含量也适当。小麦的粘着力强,营养丰富,在发酵中产热量较大,所以生产中单独使用应慎重。
玉米:玉米品种很多,淀粉主要集中在胚乳内,颗粒结构紧密,质地坚硬,蒸煮时间宜很长才能使淀粉充分糊化,玉米胚芽中含有占原料重量5%左右的脂肪,容易在发酵过程中氧化而产异味带入酒中,所以玉米做原料酿酒不如高粱酿出的酒纯净。生产中选用玉米做原料,可将玉米胚芽除去。
甘薯:薯干是鲜甘薯切碎经日晒或风干后而成的干片,含淀粉65-68%,含果胶质比其他原料都高。薯干的原料疏松,吸水能力强,糊化温度为53-64摄氏度,比其它原料容易糊化,出酒率普遍高于其它原料,但成品酒中带有不愉快的薯干味,采用固态法酿制的白酒比液态法酿制的白酒薯干气味更重。甘薯中含有3.6%的果胶质,影响蒸煮的粘度。蒸煮过程中,果胶质受热分解成果胶酸,进一步分解生成甲醇,所以使用薯干作酿酒原料时,应注意排除杂质,尽量降低白酒中的甲醇含量。 2.酿酒辅料白酒中使用辅料的作用:调整酒醅的淀粉浓度、酸度、水分、发酵温度,保证正常的发酵和提供蒸馏效率   选择辅料的要求:应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骨力,适当的自然颗粒度;不含异杂物,新鲜、干燥、不霉变,不含或少含营养物质及果胶质、多缩戊糖等成份。稻壳:稻壳质地疏松,吸水性强,用量少而使发酵界面增大的特点。稻壳中含有多缩戊糖和果胶质,在酿酒过程中生成糠醛和甲醇等物质。使用前必须清蒸20-30分钟,以除去异杂味和减少在酿酒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稻壳是酿制大曲酒的主要辅料,也是麸曲酒的上等辅料,是一种优良的填充剂,生产中用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对产品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一般要求2-4瓣的粗壳,不用细壳。
谷糠:谷糠是指小米或黍米的外壳,酿酒中用的是粗谷糠。粗谷糠的疏松度和吸水性均较好,做酿酒生产的辅料比其它辅料用量少,疏松酒醅的性能好,发酵界面大;在小米产区酿制的优质白酒多选用谷糠为辅料。用清蒸的谷糠酿酒,能赋予白酒特有的醇香和糟香。普通麸曲酒用谷糠做辅料,产出的酒较纯净。细谷糠中含有小米的皮较多,脂肪成分高,不适于酿制优质白酒。
高粱壳:高粱壳质地疏松,仅次于稻壳,吸水性差,入窖水份不宜过大。高粱壳中的单宁含量较高,会给酒带来涩味。3.生产用水
白酒生产用水,包括制曲、酒母,发酵、勾兑、包装用水等。古代对酿酒用水就有严格的要求,有“水甜而酒冽”、水是“酿酒的血液”等说法。生产用水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糖化发酵是否能顺利进行和成品酒质。
(1)水源的选择和水质的要求
水源的选择应符合工业用水的一般条件,即水量充沛稳定,水质优良、清洁、水温较低。
酿酒生产用水应符合生活用水标准、要求:
外观: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凡是呈现微黄、混浊、悬浮的小颗粒的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
口味:将水加热至20~30℃,口尝时应具有清爽气味、味净微甘,为水质良好。凡是有异杂味的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
硬度:水的硬度是指水中存在钙、镁等金属盐的总量。我国常用德国度表示水的硬度(dH),0º~4º dH为最软水,4.1º~8.0ºdH为软水,8.1º~12ºdH为普通硬水,12.1º~18ºdH为中硬水,18.1º~30ºdH为硬水,30ºdH以上为最硬水。质量较好的泉水硬度在8ºdH以下,白酒酿造水一般在硬水以下的硬度均可使用。但勾兑用水在硬度在8ºdH以下。
碱度:碱度是指水中碱性物质总量,主要包括碱土金属中的钙、镁、亚铁、锰、锌等盐类。碱度单位以德国度表示(1碱度相当于每升水中含10mg氧化钙)水中适当的碱度可降低酒醅的酸度。白酒生产用水以PH6-8(中性)为好。



浓香型,又称泸香型,以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浓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尾净余长等特点,这也是判断浓香型白酒酒质优劣的主要依据。构成浓香型酒典型风格的主体是乙酸乙酯,这种成分含香量较高且香气突出。浓香型白酒的特点是窖香浓郁,香味协调。其主要成分以乙酯为主体。主要以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四川五粮液.迎酒等也属浓香型。 

 

     贮存与勾兑是白酒生产中的重要工艺环节,是提高酒质的必要技术手段。常见的白酒贮存容器有陶质容器、金属容器、塑料容器、血料容器、水泥池容器等。白酒贮存重点是利用贮存容器对原浆酒的净化、对不同等级的酒进行老熟。勾兑主要是对不同的基酒进行组合和根据不同基酒选择调味酒,以及勾兑用水的净化处理。白酒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我国的酿酒业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五千年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酿酒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无数酿酒工人、技术人员不断地探索与总结,积累了丰富宝贵的酿酒技术和经验,使我国的酿酒技术水平得到不断地完善、进步和发展。

 

     白酒(主要指固态发酵白酒)的生产工艺是由制曲、酿造、勾调三大技术构成,而勾调技术是酿酒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总结和发展起来的白酒生产主要工艺,勾调技术在白酒生产中起着改善酒质,稳定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档次、突出产品风格、提高优质品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本身是一门技术,但也是一门艺术。它的价值在于体现美的创造、美的欣赏、美的享受、美的升华,是社会效益的体现。

 

     目前,白酒的生产基本上仍沿袭传统的手工操作,在酿造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涉及到环境、微生物、化学、物理等方面)非常复杂,难以准确控制,从而造成不同窖池所产的白酒,甚至同一窖池不同甑次蒸馏出的酒,不同季节、时间所产的酒其酒质(指所含微量成分及香和味)都不一致。经过品评验收后的合格半成品酒,通过一定时间的贮存之后,各坛酒的质量仍有一定的差别,不同材质的贮存容器及容器的大小,对酒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勾调工艺就是将同一类型,不同特征或不同香型百味皆俱的"液体黄金"进行深加工,稳、准、细、精、严的关键工序,是把各种含有复杂香味成分的基础酒经过更佳、更协调、更为有益、更合理、更平恒的搭配,遵循生产规律,掌握传统的特殊性、典型性,凭借口感对酸、甜、苦、辣、涩、燥、闷、香、鲜、陈、老、绵、软、硬、生、幽雅、醇厚、细腻、净爽等一系列不同的感受,利用酒与酒之间的“取长”、“补短”、“相融”、“平恒”、“烘托”的原理,采取“酒勾酒”、“香生香”“味配味”、“度调度”的诀窍。

 

     按照新、陈、老、茬次、酒度、不同工艺几大要素,以一定的比例调配,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依靠科技辅助手段,使酒中重要的酸、酯、醇、醛、酮及其它微量成分达到“平衡”的效果,并在主要质量指标和感官指标上达到成品酒标准的基础酒(勾兑),然后根据需要在基础酒中添加少量特殊工艺酿制的调味酒,弥补和克服基础酒质量的微小不足和缺陷,得到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的成品酒(调味),进而达到统一标准、统一酒质、突出风格,使出厂酒长期保持稳定的质量,可见勾兑和调味是白酒生产中“画龙点睛”的重要工艺。尽管在各个酒厂,勾兑和调味工艺的具体内容,工艺要求和操作方法不尽相同,但一般说来,勾兑和调味主要是由半成品酒勾兑和基础酒调味两部分组成。如上所述,勾兑调味工序是白酒生产中的重要一环。浓香型白酒勾调工序为:半成品酒分级入库——贮存——基酒选择——小样勾兑——调味——对比品评——定样——大样勾兑——加浆降度——调味——除浊——硅藻土粗滤——贮存——调味(微调)——精滤(华德滤片)——超滤(膜过滤)———包装出厂。

 

     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在市场上正宗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五粮液,泸州老窖,迎酒等都是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芳香浓郁,入口甜,落口绵是浓香型的特征,这也是辨别优劣产品的主要依据。



粉碎    
五种粮食按比例准确配料后经充分粉碎拌匀(均匀度)90%),将五种粮食粉碎。粉碎的技术要求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的粉碎度为4、6、8瓣,无整粒混入。玉米的粉碎颗粒相当于前四种,五大于1/4厘的混入。五种混合粮粉能同通过20目筛的细粉不超过20%。 蒸糠
糠壳是酿酒中采用的优良填充剂,也是调整酸度、水分和淀粉含量的最佳材料,但康克中含有果胶质(0.4%)和多缩戊糖(16.9%)等,在发酵和蒸煮过程中能生成甲醇和糠醛等物质。蒸糠可去除糠壳中异杂味及生糠味。所以,在酿酒工艺上规定蒸糠的时间不得低于30分钟,并且提前蒸糠,拌料时必须使用熟(冷)糠。 (5)开窖
发酵期满的窖应去掉封泥,取糟蒸酒。粮糟窖的发酵期为70天;回沙(丢糟)窖的发酵期为15天。
取糟时,应严格区分开面糟和母糟,将起出的面糟运至堆糟场,堆成圆堆,尽量拍光、拍紧,并撒上一层熟(冷)糠,窖池上搭盖塑料膜,减少酒份挥发损失。
当起糟至有黄水时,停止起糟,并打黄水坑进行滴窖。滴窖时间24小时,前12小时每2小时以内舀一次黄水,做到滴窖勤舀。黄水可入锅底串蒸。滴窖完毕后,继续起糟,整口窖池起完糟后,及时清扫窖池。打黄水坑、舀黄水及起底糟前,应将窖内二氧化碳排出配料前,必须根据母糟、黄水鉴定情况准确配料。如上层母糟干要打入润粮水;金黄色母糟是由于糠大水大造成的,就要减糠减水;母糟残存淀粉过高就要减少投粮;母糟残糖高就要注意打量水操作等等。 上甑前1小时将粮粉倒入母糟(第一甑30分钟前)进行拌和润料;拌匀后堆成堆并立即拍光拍紧,撒上一层熟(冷)糠,减少挥发损失。工艺上成为合理润料,时间60-75分钟。上甑前5-10分钟将熟(冷)糠(按粮粉比的23-27%)计量倒于粮糟堆上进行拌和(同粮粉拌合)。 操作要点:三准确、两均匀
配粮要准确:根据冷热季投粮标准和母糟含残淀粉量配粮,冷季:20-22%,热季18-22%。
配糟要准确:根据甑的大小、起母糟量每甑应基本一致,出入控制在3%以内。
配糠要准确:按工艺标准:粮糠比为23-27%,假如熟(冷)糠,使粮糟疏松不糙。拌粮要均匀:拌和粮粉时,必须做到无“灰包、疙瘩、白杆”出现,充分拌和均匀。拌糠要均匀:(同拌粮标准)不能使用生糠、热糠拌料。红糟、面糟用糠量视糟醅情况确定,尽量少用。粮粉与糠不能同时倒入。拌和时要快翻快拌,次数不可过多,时间不可过长。 上甑
上甑前先检查底锅水是否清洁及底锅水量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活动甑是否安稳安平。若需要回蒸黄水、酒尾,则先将黄水、酒尾倒入锅底中。随即撒薄薄一层糠壳于甑底,再上3-5厘米厚的糟醅,才开启加热蒸汽,压力为0.03-0.05兆帕。继续探汽上甑,即将满甑时关小气阀,满甑后用木刮将甑内糟醅刮成中底边高(中间略低于4-5厘米),刮后穿气盖盘(上甑至穿气盖盘时间大于35分钟),接上过汽弯管,注满甑沿和弯管两接头处管口的密封水。     上甑操作要点:
上甑要平,穿汽要匀,探汽上甑,不准跑汽,轻撒匀铺,切忌重倒,甑内穿汽一致,严禁起堆塌汽。上甑未满或剩余糟醅不得少于或超过15千克。 (8)蒸馏摘酒
蒸馏时要掌握缓火(汽)流酒,大火(汽)蒸粮的原则。馏酒时,入甑的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0.03兆帕;蒸粮时,入甑蒸汽压力控制在0.03-0.05兆帕;盖盘至出甑时间要求大于或等于45分钟,使粮粉达到内无生心,熟而不粘的标准。
摘酒时,以感官品尝判断酒质,切实做到边尝边摘(流酒速度:2-2.5kg/分钟,流酒温:20-30℃)。先摘取酒头0.5千克;然后根据酒质情况量质摘酒,凡符合调味酒的摘为调味酒,符合优级酒的摘为优级酒,依此类推,将酒按级入库。出甑、摊晾
出甑前先关汽阀,取下弯管,揭开甑盖,将糟醅运至晾糟床附近。随即进行一下操作:打量水:量水的温度必须在80℃以上;量水用量(水粮比)75-90%;量水必须泼洒均匀,严禁打“竹筒水”。打量水完毕后经堆闷的糟醅用铁锨均匀地铺到晾床上,开启风扇,勤翻勤划2-3次,打散疙瘩,测温后摊晾结束。
  撒曲、拌和:大曲用量(曲粮比)20%。散曲时要做到低撒匀铺,减少飞扬的损失;将大曲粉均匀翻划入糟醅中。
  收摊场:将曲拌匀后的糟醅运入窖池,将晾糟床及周围的糟醅清扫干净。 (10)入窖
糟醅入窖前先将窖池清扫干净,撒上1-1.5千克的曲粉。糟醅入窖后要踩窖,然后找五个测温点(四角和中间),插上温度计,检查后做好记录。入窖温度标准是:地温在20℃以下时,为16-20℃;地温为20℃以上时,与地温持平。窖池按规定装满粮糟后必须踩紧拍光,放上竹篾,再做一甑红糟覆盖在粮糟上并踩紧拍光,将粮糟封盖好。 封窖管理
入窖后的糟要在密封隔气隔热条件下进行发酵,按要求应做好以下操作:  封窖
封窖泥的质量:老窖泥应加新黄泥,做到干稀适度,粘性好,密度良好。
用铁锨将封窖泥铲在窖池糟醅上压实拍光,厚度在12-15厘米,厚薄要均匀b、  窖池管理
封窖后15天左右必须每天清窖,15天后1-2天清窖一次,保持窖帽表面清洁,无杂物、避
免裂口。窖帽上出现裂口必须及时清理、避免透气、跑香、烂糟。 (12)窖内酒醅温度、含酒量变化
窖内品温最高点:热季需5-8天,每天以0.5-4℃的速度升至36-40℃达到最高点;冷季需要7-9天,每天以0.5-3℃的速度上升至32-36℃达到最高点。实际生产中每当发酵1%的淀粉升温为1.3-1.5℃。
升温幅度:热季8-12℃(多数为10℃);冷季为10-16℃(多数为13-14℃)。
窖内最高温度稳定期:一般为四天左右。
 窖内降温情况:稳定期后,每天以0.25-1℃之间缓慢下降。下降期间随时又出现稳定期,但长短不一,根据情况一般为2-8天。发酵期到30-40天,已经降至最低温;冷季22-25℃,热季27-30℃,就不会再降了,一直稳定到70天开窖。发酵规律可以用“前缓、中挺、后缓落”概括。
e、  酒精含量:酒精含量在窖池中随升温上升,一般在稳定期后,酒精含量达到最高点,随着发酵期延长,窖内酸、酯等物质的增加,酒精略有下降



八年前的五粮液酒还能喝吗?~

能喝,酒越藏越香,但前提是你的藏法正确,不过一般室温保存就OK

五粮液专业咨询为你服务:五粮液 这三个字 现阶段一直占据着白酒行业的龙头老大。其实五粮液牌子很多, 楼上那位 我敢肯定他是没喝过五粮液 或者说是没喝过真的五粮液。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 以为五粮液股份公司产的 或者是五粮液集团产的酒都是五粮液。这是大错特错的。真正的五粮液 香而浓 口感十分丰富,产量不是很多,现在全国到处也供不应求 各种度数 只是度数有相差 但勾兑工艺都很上层 区别不是很大。 而五粮液系列酒有200多种 品种繁多 而且品种层出不穷 大部分的酒质很普通。还有就是保健酒 这更说不上什么好的白酒。 真五粮液普片偏贵 大部份是用余商务接待 或者 各种活动 还有各种聚会也会喝。

五粮液老酒的口味如何?
答:首先,五粮液老酒的口感非常浓郁。这是因为五粮液采用了特殊的酿造工艺,经过长时间的陈酿,使得酒体中的酒精和其他物质充分融合,形成了浓郁的味道。喝上一口五粮液老酒,你会感受到酒液在口中散发出的浓郁香气,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官冲击。其次,五粮液老酒的口感醇厚。这得益于五粮液选用了优质的原材料,如...

五粮液有哪些值得选购的白酒?
答:总之,五粮液的白酒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用于日常品饮、商务宴请还是收藏投资,都是值得选购的佳品。在购买时,建议到正规的商场、超市或专卖店购买,以确保产品的真伪和质量。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适量尝试不同系列的产品,以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五粮液白酒。

五粮液有哪些值得入手的酒推荐?
答:五粮液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之一,以生产浓香型白酒而闻名。其产品线丰富,涵盖了多个价格区间,适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下是一些值得入手的五粮液酒推荐:五粮液经典52度:这是五粮液最经典的产品,代表了五粮液的核心风格。采用传统的酿造工艺,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精心勾兑而成。口感醇厚、香气浓郁,回味悠长...

五粮液系列酒有哪些?
答:五粮国宾酒是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为支持“感知中国”这一国际性文化对外交流活动而推出的一款美酒,供国内外人士和消费者品鉴。产品分尊品版、品鉴版、鉴赏版、窖藏陈酿版四个系列。5、五粮液友酒 五粮液友酒是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出品,是五粮液系列酒品牌营销有限公司“1+4”战略自营品牌之一。1972...

五粮液有哪些不同年份的酒值得收藏?
答:五粮液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之一,其历史悠久,品质卓越,深受消费者喜爱。对于收藏家来说,不同年份的五粮液酒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以下是一些值得收藏的不同年份的五粮液酒:五粮液经典版(1980年代至今):五粮液经典版是五粮液品牌的代表产品,自1980年代推出以来一直备受推崇。这款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

有哪些适合收藏的五粮液酒推荐?
答:五粮液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之一,以其独特的香味和卓越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对于收藏而言,选择适合的五粮液酒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生产年份、酒精度数、包装形式以及产品的稀缺性等。以下是一些适合收藏的五粮液酒推荐:五粮液经典款:五粮液的经典款产品,如五粮液52度经典装,是收藏的基础选择。这款酒以...

有哪些价格实惠的五粮液老酒?
答:五粮液年份酒:除了高端的年份酒外,五粮液也推出了一些价格较为适中的年份酒,如五粮液15年等。这些产品在保持了一定年份的基础上,价格相对合理。五粮液礼盒装:在一些特殊节日或者促销期间,五粮液会推出一些礼盒装的产品,这些产品往往包含了小瓶装的老酒,既适合自饮也适合作为礼物送人,性价比较高。在...

有哪些系列的五粮液具有收藏价值?
答:五粮液经典系列:这是五粮液最为基础也是最为经典的系列,包括五粮液52度、五粮液52度珍藏级、五粮液52度精品等。这些产品都是五粮液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品鉴价值和收藏价值。五粮液年份酒系列:这个系列的五粮液以酿造年份为特点,包括五粮液15年、五粮液20年、五粮液30年等。这些年份酒都是经过长时间的陈酿...

有哪些系列的五粮液具有收藏价值?
答:五粮液限量版系列:五粮液限量版系列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推出的限量版产品。比如,为了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五粮液推出了“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酒”。这些限量版产品数量有限,因此具有很高的稀缺性和收藏价值。五粮液定制版系列:五粮液定制版系列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定制的产品。比如,为了庆祝某个企业的成立或某...

五粮液系列酒有哪些
答:五粮液系列酒有:尖庄系列、五粮醇系列、五粮春、五粮液普五、五粮液1618、交杯牌五粮液。1、尖庄系列 尖庄系列是五粮液酒厂的低端嫡系酒,被大家称为“平价版五粮液”,比起同价位浓香白酒,性价比是最高的。2、五粮醇系列 五粮醇最初是贴牌酒,是1994年福建省邵武市糖酒副食品公司与五粮液合作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