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侍者……阿难

作者&投稿:鲍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阿难是悉达多太子的堂弟,是净饭王弟弟阿弥陀的儿子。他的出生给所有亲人带来了快乐和喜悦,所以大家都叫他阿难。

  佛陀创建僧团的第二年,阿难同其他释迦贵族王子阿那努律、婆提利迦、跋怙、尸比拉以及提婆达多等人一道加入了僧团。后来不久,聆听般那玛特尼子的法语后,证入第一果位。佛陀55岁那年,阿难尊者成为佛陀的常随侍者。

  成道后的最初25年,佛陀没有固定的侍从。几个临时侍者并不怎么称职,他们的行为值不得大加褒扬。一天,佛陀住在祇园精舍,对大众比丘说:“我现在老了,当我说要走此路,有人却要走其它的路,有人把我的衣钵扔在地上。挑选一名永远侍奉我的弟子吧。”(4)

  从舍利弗开始,每个比丘个个都自告奋勇,愿意郊劳。但是,佛陀拒绝了他们的好意。只是阿难在一旁默不做声。一些比丘就过去劝说他来侍奉佛陀,他同意了,但提出了如下几个要求:

  1、佛陀不要把自己受供养的袈裟给他。

  2、佛陀不要把自己受供养的饭食给他。

  3、佛陀不要允许他同住一个香房(5)。

  4、佛陀不要每次带他去应供。

  5、佛陀每次都要同他去应供。

  6、佛陀要慈悲地允许他引见所有远道而来的客人。

  7、佛陀要慈悲的允许他在有任何疑难时提问。

  8、佛陀要慈悲地重讲他不在场时所讲的经典。

  佛陀答应了此四要四不要的条件。从那时起,阿难便成为佛陀喜爱的侍者达25年之久,直到佛陀涅槃。如同影子随身,佛陀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以挚爱小心谨慎地照顾佛陀的起居。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依照老师的吩咐行事。据记载,在夜里,他总是拿棍捧和灯把,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绕香房转九圈,保护佛陀的睡眠不受干扰。

  阿难菩提树

  阿难菩提树是由阿难陀负责种植的。当佛陀不在时,虔诚的信徒们就把各自带来的鲜花和花环放在香房的入口处,然后高高兴兴地走开。给孤独听说此事后,请阿难陀尊者询问,在佛陀外出讲法时,是否有让信众向佛陀表示礼敬的地方。阿难尊者来到佛前,问道:“祈愿世尊,恭敬之法有几种?”

  “有三,阿难。与佛陀色身有关之物(7),佛陀曾用之物,忆想佛陀。”

  “世尊,当您住世之时,是否可以建造舍利塔?”

  “不可。这不是与佛身有关的应供之物,而是在佛陀涅槃后应立之物。忆念佛陀没有物质基础,它是纯精神的。但是佛陀曾用来成道的菩提树,无论佛陀涅槃与否,都应是恭敬之物(cetiya)。”

  “世尊,当您外出讲经之时,偌大的祇园精舍没有一皈依之处,人们找不到尊敬之地。世尊,我是否可以从大菩提树上取一粒种子,移植到祇陀精舍的门口?”

  “很好,阿难,把它种上,这将同我永住祇陀精舍无异。”

  阿难尊者向佛陀的在家大弟子给狐独、维塞克和拘舍利国王谈及此事,请大目键莲尊者取来菩提树种。目键莲尊者高兴地同意了,拣了一粒从树上掉下来的种子,把它交给了阿难陀尊者。

  阿难尊者把种子赠给国王,而国王又把它交给给狐独。他翻好一块香土,挖好坑,把种子埋下,由此而生长出来的树就叫阿难陀菩提树(9)。

  阿难和妇女

  阿难还曾劝请佛陀接受妇女出家。如果不是他的过问,摩诃波闍波提就不会成功地出家为比丘尼。因此,比丘尼们对他十分敬重,她们非常喜欢听他讲经说法。

  有一次,他来到佛前,问道:

  “世尊,我们应怎样对待妇女?”

  “阿难陀,不要见她们。”

  “但是,如果我们应该见她们,应如何是好?”

  “阿难,不要同她们讲话。”

  “世尊,如果她们和我们讲话,又该怎么办?”

  “阿难,要提高警觉。”

  这是佛陀对比丘的一般劝告。因此,他们也许会在与女人打交道时时时小心谨慎。

  因为他具有高超的记忆力,又常随佛陀左右,具足殊胜因缘,聆听佛陀讲经说法。因此,后来他被指定为佛法的监护者。

  有一次,一个婆罗门向他询问佛法知识,他回答说:

  “我从佛陀处得八万二千,从其他比丘处得二千,共八万四千法。”

  在众弟子中,佛在五个方面把他列为第一:博学,强记,威仪,志坚,善侍。(11)

  他虽然是一位杰出的弟子,精通佛法,但一直到佛涅槃时还处于有学之位。佛陀临圆寂时告诫他说:“你在过去广种福田,阿难陀,速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吧。”

  佛陀涅槃后,他才证阿罗汉果,因为大众都期待他参加只有阿罗汉才有资格参加的第一次结集。因此,他精进用功,终于在结集的前一晚上,当他正要倒在床上休息时,证阿罗汉果。据记载,他是唯一非以住坐卧之姿势而成道的弟子。

  阿难尊者120岁入涅槃。据《法句经》注疏讲,尼连禅河两岸的人民都曾共同供养过他,双方为了占有他的舍利而大动干戈。他盘腿悬坐在河中央上空,向大众说法,希望他的身体分成两份,分别降落到两岸。然后,他作火相观,深入禅定。立时,一团火焰从他身上射出,正如同他所意念的那样,舍利分撒两岸。

  《长老偈》中,有若干他在多种场合下所诵的偈语。下面这一段有关他英俊相貌无常不实的偈颂,特别有意思:

  “楚楚严饰身,不实痛苦聚,细细深思索,非久非长续。

~

佛教寺院为何有不同大小的钟?
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句话从某些解读意义上来讲,也说明了钟在佛教寺院生活里,是具有标志性的礼拜法器了。在印度佛教中,钟原是用木制的,叫做“犍椎”或“犍稚”。据佛经记载,七月十五,是比丘夏安居圆满而增长戒腊的日子,称为受岁日。于是佛陀就告诉侍者阿难,在露地上速击犍椎,以召集僧...

阿难和现在修行的人最为类似。 心里想着成佛,却不能成佛; 修行中有许 ...
答:阿难示现一是表示多闻并不代表修行成就,二是阿难是佛最小之弟,又是佛的侍者,一直想靠佛的帮助开悟证果,但一直到释迦佛涅槃也没证阿罗汉果。最后是集结经文时不让他参加,他一着急自己用功精进才证的阿罗汉果。所以一定要自己精进修行,不要总想靠别人的帮助。

阿难迦叶索要人事,如来佛祖为什么不阻止
答:阿难尊者是佛的堂弟,在佛成道那天出生,佛晚年时期的侍者。迦叶是佛的大弟子,在佛涅槃后继承佛的衣钵之人(是为西天一祖,后来传给了阿难,阿难就是西天二祖)。二位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胁侍,所以现在的寺院所塑之释迦牟尼佛像两边是二位尊者。二位尊者的阿罗汉果位,还达不到观世音菩萨的果位。

大雄宝殿内立有哪些雕塑?
答:大雄宝殿是静安寺主要建筑之一。大雄宝殿内供奉三尊木雕立佛,中间是释迦牟尼,左(东)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右(西)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此三佛合称“横三世佛”。除此以外还立二侍者:迦叶、阿难。大殿东西两侧为二十诸天。后两侧还有佛祖的两位上首弟子:东文殊、西普贤。大殿后壁是立体彩塑...

阿难尊者去哪了
答:阿弥陀佛!据虚云禅师说,在兜率天内院当弥勒菩萨的侍者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可搜索《云门事件》顶礼虚云禅师

唐生取经路上是有个叫摩柯切叶阿诺托的和尚吗
答:心无乐 着,故名无染。”出家之后,释迦牟尼佛曾经带他到天宫去看过,欲界天,也到龙宫去看过,大龙菩萨的住处,无论是在龙宫、是在天宫,他都没有染污,心地清 净,所以这个名号也有无染的意思。阿难是白饭王的儿子、佛的堂弟,也是佛的侍者,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人称“多闻第一”。

唐僧是什么转世
答:至于二弟子,按照左右侍者来看,一个是迦叶,一个是阿难。强把阿难看作二弟子仿佛更适合,不过在到达西天时刻又有迦叶和阿难陀的刁难一节。从佛陀离世到迦叶和阿难分别掌教。这里就很难说通。如果从神化角度左右侍者是文殊和普贤。这样看来也不搭界。那么我们看看《西游记》某种意义上一贯是扬佛抑道的。...

历史上有哪些人成佛了?
答:距离我们最近的,在娑婆世界真正示现成佛的只有释迦牟尼佛。据《贤劫千佛名经》记载,我们这一劫叫做贤劫,释迦牟尼佛是贤劫出世的第四尊佛,住世仅八十年,佛陀入灭后,正法时期有一千年,像法,也就是相似于正法的时期也有一千年,然后是一万年的教法衰微时期,称作末法。末法过后将经过漫长的没有佛法...

佛教名词
答:吃完之后,佛就告诉侍者阿难说:“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 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著问佛说:“是怎么样的因缘呢?这些弟子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敷演讲说,以开示度化不知道的人。” 佛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乐于听闻的人,要专心听呀。” 佛说:“人如果培福的话,就像这棵...

拈花使者,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答:尔时迦叶在于窟中问:“是何人敲我此户?”答言:“是佛侍者比丘阿难。”迦叶语曰:“汝漏未尽,不得入来。”阿难答言:“我已证无漏。”迦叶报言:“汝既证无漏,可现神变以遣众疑。”尔时阿难则骋神通,从钥孔入,得在众会,添数五百。案《育王经》云:“迦叶告阿庠世王:‘我今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