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心得三篇

作者&投稿:招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画好民族进步 “ 同心圆 ” 、共筑民族复兴 “ 中国梦 ” 、紧抱民族团结 “ 石榴籽 ” ,不断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 , 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习心得三篇的 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习心得 1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统一、团结的多民族国家。中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他五十五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 “ 少数民族 ” ,比如满族、回族、傣族、苗族、壮族、土家族 ……

民族融合一直都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鲜明特征。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有四个主要的时期,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清代。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为实现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使命。在长期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各个民族之间建立的患难与共的关系和深厚的友情,也意识到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根据民族 “ 大杂居小聚居 ” 的人口分布状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制制度。这项制度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体现了国家尊重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也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原则。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稳步发展成就瞩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全国打响了 脱贫攻坚 战,二零二零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 这句话表明,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共享发展成果,才是真正的 “ 全面小康 ” 。

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荣共存的历史。在中国, “ 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 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

而在美国,持续发酵的 “ 乔治 · 弗洛伊德 ” 事件暴露出西方国家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其实,西方种族歧视问题由来已久。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一直推行暴力、血腥的殖民主义政策。西方的殖民主义史是人类的一部黑历史。殖民主义是西方种族歧视问题的根源所在。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一些西方国家,因为社会制度、贫富分化等原因,导致有色人种和少数族裔受到不公正待遇。现在不少西方国家的民众为了表达对弗洛伊德死亡事件的不满,正在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相比之下,中国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局面,继续为维护民族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愿世界少一些暴乱和不公平,多一些和谐与平等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习心得 2

伟大祖国的 56 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 “ 抓饭 ” 。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习心得 3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

大学生如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答:大学生如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 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大学生应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包括其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 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在尊重和保护各民族文化的同时,大学生应积极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融合。...

铸牢中华民族什么意识
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作为医学生我们如何为铸牢中国民族...
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对于巩固国家统一和推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医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实际技能,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宣传国家治理理念和中华文化,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

铸牢中华民族共体意识内容
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是关键。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文化、地理和历史背景各异。因此,必须通过教育、文化、经济等途径,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互鉴与融合,共同塑造共同的文化基础和价值观念。其次,强化...

当代大学生如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答:大学生如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 坚持正确的方向。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 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终身追求,激发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强大动力。3. 练就过硬的本领。努力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

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与使命是什么?
答: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与使命,是要积极促进民族团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努力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详细来说,首先,当代青年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欣赏。在日常生活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哪四个方面
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要求尊重和包容多元文化,推动各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使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样,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三、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只有通过共同体意识的强化,才能克服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二、国家统一强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础和心灵纽带,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有助于推动国家统一和强盛,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声誉和影响力。三、文化多样性保护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多样性的国家,但同时也存在着文化冲突和摩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促进文化和语言的和谐发展,...

谈谈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答:“三个意识”就是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四个与共”就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五个认同”就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3、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过树立和打造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通过创作和传播一系列有...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牢固树立哪三种意识
答: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