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作者&投稿:庞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豫剧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
2、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又称少林武术,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
3、汴绣
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因产生于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而得名,是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也是河南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4、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而名为“信阳毛尖”。
5、罗山皮影戏
罗山皮影戏是河南省罗山县传统戏剧,是一种古老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民间艺术,系由古代中原影戏逐渐演变形成,其唱腔音乐蕴涵有江淮地区民间音乐的元素,演唱时真假声转换自如,呈现出高亢明亮、委婉动听的艺术风格。其唱词诙谐幽默,体现出江淮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汴绣。
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因产生于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而得名。北宋时期汴京刺绣业兴盛,已达到较高的技艺水平,故《东京梦华录》中有“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之誉。

汴绣的表现形式:
汴绣在表现形式上深受中国画笔墨的影响,在绣线中加入了笔墨的效果,用色厚重,显示出了强烈的“书画情结”。
避开直接绣制国画山水、文人字画题材的绣品不论,单就其绣制的人物类等一些“非书画”题材的绣品,都能找到“文人墨客”的影子,造型虚实得当,在细腻的表现中透着工笔的影子。
汴绣的“书画情结”体现在形与形之间的各种组合变化关系的写意或工笔的感觉中。点、线成了绣品画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1、豫剧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显示出特有的中原艺术魅力,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欢迎,以豫剧表演家崔兰田、张宝英为代表的崔派艺术在豫剧界独树一帜,享誉海内外。
2、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又称少林武术,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林功夫最突出的特点是“禅武合一”,即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因此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
3、汴绣
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因产生于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而得名,是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也是河南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是刺绣艺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4、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而名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因其颜色清新,不含有任何的杂质,再加上外形匀整,富育光泽以及独特的清香味,喝入口中后清爽甘醋让人回味无穷,其汤色嫩黄绿明亮有光泽,香味清香扑鼻,而称为“绿茶之王”。
5、罗山皮影戏
罗山皮影戏是河南省罗山县传统戏剧,是一种古老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民间艺术,系由古代中原影戏逐渐演变形成,其唱腔音乐蕴涵有江淮地区民间音乐的元素,演唱时真假声转换自如,呈现出高亢明亮、委婉动听的艺术风格。其唱词诙谐幽默,体现出江淮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

南京云锦的特征是什么?
答:南京云锦:寸锦寸金的皇家织锦 南京云锦,以其美如云霞而得此名,云锦和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为四大名锦,南京云锦位于首位,是人类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织锦大家族中,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是中国皇家织造精髓,在织造业界“唯我独尊”,代表着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云锦,被誉为中国...

我国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答: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 、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江号子、古琴、皮影戏、剪纸艺术、傩戏和傩戏面具、杨柳青年画、木卡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 、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 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江号子、古琴、皮影戏、剪纸艺术、傩戏和傩戏面具、杨柳青年画等等。所谓...

非遗文化都有哪些手工艺?
答:2009年9月30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南京云锦: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如今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明清故宫: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颐和园: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天坛: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长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河北省 平遥古城:文化...

非遗手工文化有哪些
答: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除此之外,还有陶瓷、手书、版画等等,这些手工艺非遗品不仅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更蕴含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风俗和审美体验。它们在当今新时代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同时也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有哪些?
答:1、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北京大学为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作为中国古老的织锦技艺最...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等。1、缂丝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2006年5月,苏州缂丝织造...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格萨尔》史诗被誉为藏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活态史诗。有着“格萨尔故乡”美誉的那曲,现有103位说唱艺人,人数为西藏各市地最多。2006年5月20日,格萨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尔》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