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荆州办丧事,第二天晚上死者的亲戚都要离开,特别是他们的儿子, 办理丧事一般都是什么流程呢?需要几天,从人去世开始算

作者&投稿:杭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华人风俗
传统华人的丧葬习俗,一般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形成各地风俗民情。

1.1 江汉平原:红白喜事一样锣鼓

江汉平原上人们娶亲一般是又又打锣鼓,为死人送葬只打锣鼓不,但潜江浩口镇一带风俗特殊,不管是娶亲还是送葬,只打锣鼓不。

传说,从前潜江有个县太爷是有名的色鬼,一听见娶亲的喇叭响,就吩咐手下人把新娘子拖进县衙过一夜,许多青年男女与之抗争丢了性命。

有一位穷秀才娶媳妇前灵机一动,用送葬鼓乐迎亲,即娶亲时只请打锣鼓的、放鞭炮的,不请的。果然,穷秀才平安地娶回了媳妇,县太爷却全然不知。

后来人们就学着穷秀才的样子娶亲,时间长了逐渐成为风俗传承到今。现潜江一带依然娶亲时不。

1.2 荆州:阎王请喝忘魂汤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荆州各县的丧葬习俗不尽一致各有特点。据说阎王爷派阴差“无常”专门摄取那些在生死簿上已被注销了的人。因此,松滋县有这样一个习俗:病人弥留之际,其亲属要请健壮男子手执刀剑,围坐在病床前,还在床上罩上渔网,说这样可以阻止“无常”接近病人。人一旦撒手西去,家人却刻在门外烧“落气纸”,这是给阴差送的草鞋费,让他在押送阴魂时不要太粗野;人们还要请僧道“开路”,烧纸轿、纸马供死人代步用;“开咽喉”目的是让死者在阴间也能进食。

仙桃地区还有这样一个风俗,人死之后,在死者嘴里放几片茶叶。传说,人死了后也不忘亲人,天天哭泣不肯去见阎王。阎王就做了一种“忘魂汤”,又在汤里放上几片茶叶,派夜叉端去劝死者喝。死者口哭干了,以为端来的是茶,接过就喝,结果这一喝把什么都忘记了,乖乖地去见阎王了。

这件事不知怎么让死者的家人知道了,他们不愿意死者忘记自己的亲人,就设法糊弄夜叉。事先在死者嘴里放上几片茶叶,待夜叉来劝喝“忘魂汤”时,看见死者嘴里有茶叶渣,以为已经喝了“忘魂汤”。这样死者也就不会忘记自己的亲人了。

1.3 鄂东北黄冈:夫亡丧妻哭姐妹

鄂东北黄冈有一个奇特的风俗,不管是丈夫死了妻子,还是妻子失去了丈夫,他(她)们在哀诉哭泣时,总是一口一声“我的姐妹呀!”为什么不称夫妻而称姐妹呢?据说这是自古传下来的风俗。

相传开天劈地时,世上还没有人。琢磨着怎样造出人来,一抬头看到太阳和月亮兄妹俩,就要他们结为夫妻生儿育女。

月亮妹妹性情乖巧,听了的话,吓得脸色发白,忙躲到树林里去了。太阳哥哥脸色绯红,冲着说:“我们是兄妹,怎能结为夫妻?”说:“世上没有人,要你们太阳月亮做什么事?这样吧,我这里有一副石磨,你们一人拿一块磨,从天上往地下滚,要是磨合在一起,你们就结为夫妻;若磨合不到一起,你们就还做兄妹”。太阳这才点头同意。

将磨交给太阳和月亮,他们提起往下一滚,暗中用手一点,滚下去的磨正好合在一起。说:“这是天意,你们只好这样办。”太阳还在犹豫,怕后人笑话,给他一把针说:“要是有人敢看着你笑,你就用针扎他的眼睛。”
太阳哥哥和月亮妹妹结为夫妻。此后,世上夫妻都称为兄妹。后人也不敢看太阳,一看眼睛就针扎样疼。

1.4 满梅:将逝世者捆在椅子上
在满梅有一个奇特的风俗,即人死后要把尸体扶到椅子上坐着,还要用一根绳子捆起来,死者面前再放一张小方桌。 为什么有这样的习俗呢?
据说从前有一个媳妇常虐待婆婆,婆婆年纪老了只好气吞声。
不久,婆婆死了,尸体被放在椅上坐着,亲戚朋友都来吊丧,媳妇也到椅前哭几声应景。不料婆婆阴魂不散,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把媳妇死死抱住,人们怎么也掰不开。
媳妇知道婆婆死也记住了自己的不孝,只好当着众多乡亲面,将自己如何虐待婆婆之事一一讲出。大家都跪下为媳妇求情,婆婆这才把手慢慢松开坐到椅子上。
后来人们怕再有这样的事发生,就把死人捆在椅子上,面前还放一张桌子挡住,这样死人也就跳不起来了。

1.5 土家人:欢喜跳丧送亡人

跳丧是土家人特有的丧葬习俗,又叫“散忧祸”、“撒尔活”。这种在亡灵前跳一夜丧鼓舞的习俗,据说是由巴人传下来的。
在土家山寨,不论哪家死了老人,乡邻们都不顾劳累从各家赶来,为亡人跳一夜“撒尔活”。长阳就有这样的谣:“半夜听到丧鼓响,不管是南方是北方,你是南方我要去,你是北方我要行,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打一夜丧鼓送人情。”死者的家人也早早地准备好姻酒,腾出跳丧的场子,将亡人的棺材停放在堂屋正中,在棺材的左前方放一个的大牛皮鼓。
随着门外“嗵、嗵、嗵”三声铳炮响起,一班班男女老少涌进堂屋,他们在棺材前的空地上互相邀约,踩着鼓点边边舞。他们的头、手、肩、腰、臂、脚上下一齐协调动作,跳着变幻多姿的舞步。他们时而相互击掌;时而绕背穿肘;时而扭肩擦背;时而嘴唇触地衔物,说是“燕子含泥”;时而蹲下踮脚打旋;时而相互嬉戏;时而沉默;时而呼啸唱和。是欢乐还是悲哀,难以说清。不过土家人有这样一个习惯:热热闹闹陪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

1.6 武汉:清明扫墓奇观

每当清明前后,一向冷清寂静的石门峰、扁担山、九峰等公墓区顿时热闹起来。车声、鞭炮声、哭声、嬉笑声以及小商贩叫香烛、纸线、食品的吆喝声遍于四野。只见满山烟雾缭绕、火光点点,从山脚到山顶布满了人,形成了武汉地区独特的祭扫习俗景观。
武最看重的是庙祭和山头祭。从前富裕人家要烧91斤纸钱,表示对死者“九死一生还”的寄托,还要点9柱香、9支红烛,供奉的食物由必须有肉包子和香饼,以使死者在生还转世步出阴间时免受恶狗的缠噬。
当然,这些老规矩如今大多已不复存在了,但武还是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只是在形式上加以变异。如扫墓时携同家人和朋友踏青,祭毕,人们围坐在一起吃一笼酒菜或面包冷饮,然后春游踏青,边聊边挖野菜,据说这种野菜吃后可使人避邪防病。有的人家并无家人坟冢,但也随扫墓人流来到郊外,选择一环境优雅之处,用树枝就地划一圆圈,权当祖宗之墓烧纸焚香,然后席地而坐野餐,最后踏青于郊野。这样的人家是以祭扫为次,郊游为主。

葬礼习俗:殓期

殓期指的是人死后至入棺这个阶段。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德之本。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对以孝著称的门徒曾子说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但自古以来,衡量“孝”的普遍标准,主要是看其对父母“生养死葬”的态度,因此丧葬仪礼一开始,其孝亲的特色就十分显著。

泉俗凡己50岁或做“公(爷爷)妈(奶奶)辈”者,在病危临终之际,均要“上厅边”,即让其卧于本家或祖厝厅堂边由四块床板临时搭成的简易床铺上,儿孙,媳妇都守候在旁送终。死者即将断气时,亲眷要边哭边为其更换寿衣,穿上鞋袜,动作要快,如迟至断气后,有“死者得不到”之嫌。死者寿终正寝后,当即用其被单复盖躯体与面部,亲眷围尸恸哭,治丧即告开始。

孝男出门,自池旁、埂边或大路口取回泥土一块,用瓦片取回,土上插香,置于尸体脚端处的地上,以示“人死入土为安”,并置米饭一碗,上插竹筷一双,称“脚尾饭”,或叫“辞生饭”。亲眷要不断地续香,焚烧冥纸(说是阴间使用的纸币),为死者前往阴间准备足够的“盘缠”。为让死者在冥冥之中走向光明,尚须点白烛一支或油灯一盏,要注意不使熄灭,称“点脚尾烛”。如再加上早在死者生前为备“百年”之后启用所“竖”之“生寿”(俗称“起大厝”),以及寿终之后“做功德”时所焚烧的纸糊大厝(内有纸糊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有佣人、汽车等),可谓是对死者的衣、食、住、行诸方面都考虑到了,而且类似的做法,在整个丧葬仪礼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出现。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一块白布,或于原贴红联处覆盖白纸,让周围的人们都知道,并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我国古代多流行族外婚,同姓不婚,因此联婚就成为加强部落、氏族、家族、各姓氏之间关系的极其重要的感情纽带。故《礼记.昏义》在记述婚姻的功能时,首先强调的就是“合二姓之好”。但联婚的成果,常因一方的不幸去世而产生波折。在泉州,有的外家因怀疑女儿在夫家受虐待而死于非命(有的也确为事实),就纠集人马前往亲家“吃人命”的事时有所闻。因此民间在为女性长辈举办丧事时,十分注意姻亲关系,并形成了一些相应的习俗,这在新编的《安溪县志. 风俗志》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收殓前,孝男年长者要手提小桶,领全家孝眷到附近公用井乞水,回到家门口,取水一碗进屋洗尸,余水倾倒门外,然后为死者“辞生祭”,即可入殓。入殓时,凡五行与死者相克者,均应回避,以免犯“冲煞”,收殓后,孝男孝女需将死者生前所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品,送至郊外或村外焚化,俗称“送草”,或叫“送脚尾”。事毕,再由道士在室内外进行一些祓凶驱邪的仪式,俗称“收乌”(或于守灵结束进行)。

亲戚过世,家里只有一个儿子,不懂怎么 弄的,丧事是亲戚帮忙办的,但是晚上不守灵,这有什么影响吗?~

亲人离世,子女设灵守孝,无非是中国传统孝道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当然也不可忽视这里面暗含一些落后习俗封建迷信的说法在里面。当下,中国大多数地方设灵后,肯定要有亲人陪伴的,检查香、烛,烧点纸钱等,都是守灵必做的事宜;如若不守灵,倒也没有什么恶劣后果,毕竟这事是各家自己的事,如果在乎别人的说法及世俗的舆论,建议该咋地还咋地,谢谢

办理丧事一般的流程是比较简单的。首先家人要办理死亡手续,接着注销户口,再联系火化,对方在接收信息之后会接运遗体,然后将遗体火化,最后家人只需要将骨灰安放就好了。每一个地方的习俗是不一样的,所以具体多少天是不太固定的,可以咨询家里面的老一辈。一、 办理丧事的注意事项首先在办理丧事之前,是必须要有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居民死亡殡葬证的。如果是在家病逝的,就需要取得卫生部门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之后,可以直接到当地卫生防疫站换取居民兵役证,然后再带着居民毕业证及逝者的户口、身份证到辖区派出所,销户派出所会给居民殡葬证上签章。在联系殡仪馆的时候,一定要提前了解殡葬所涉及的流程,服务项目以及殡葬的商品,关于殡葬仪式的规范,以及礼厅布置等服务细节也是要把握好的。二、 关于丧事丧事就是指人死后殓葬、哀悼等事情。在新中国成立前,伤势是非常繁琐的,讲究封建礼仪。比如在长辈绝气前,晚辈守在身旁,直到咽气,这也就是所谓的送终。在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都提出了移风易俗,丧事简办,所以在1960年,全县各公社建公墓,迁旧坟于公墓,薄棺埋葬。1969年1月开始火化,1975年全县基本实现火葬化。而且百岁老人仙逝要用红色送终,不能使用黑白色。现在各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丧葬习俗,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在不断的简化,但是主要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并且流传是非常深的。而且丧葬习俗虽然懂的人不多,但是做白事司仪行当的人就不少。综上所述,当有亲属去世之后,一定要先办理死亡手续,注销户口,接着才能够做其他的后续。

村里丧事还没出殡又有人死了怎么办?
答:作为常年抬棺,八大金刚之一的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村里丧事还没出殡又有人死了怎么办?这不问废话,死者为大,又不是同一天出殡,该走的流程重新走一遍呗。 ...第二天,陆陆续续的村里亲人起床后往这边走,因为昨夜打了很久的鞭炮,大家都知道应该是老了人,孝子拿着草坨子,来一个上香的,他就跪地一次,不论辈分大小...

宛城区高庙乡丧事有什么风俗
答:人死之后,家人马上烧“倒头纸”,并将死者的尸体由炕上移至正屋(俗称外间屋,也叫堂屋)中临时搭设的灵床上,灵床就用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然后开始丧葬的准备工作。人死以后,要尽快移尸,不可以长期躺在土炕上,因为那样认为是让死者背炕坯。4、哭街五、六十年代时兴哭街,如果是在头一天晚上死了人,第二天...

如何看待农村办丧事大晚上敲锣打鼓唱大戏的现象?
答:有的甚至请剧团连唱好几天的大戏。 一方面是为了宣传死者,让大家记住这个备受尊敬的老人,另一方面则是将家族的力量展现在大家面前。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有一天死去。 家属一定会根据当地的丰裕情况安排死者的葬礼。 不管是放鞭炮还是吹喇叭,如果是在半夜,声音还是少一点比较好。 虽然失去亲人是一种让...

梦见自家办丧事的场面什么意思 梦见自家办丧事的场面预示什么
答:导读: 红白喜事是每家都会经历的事情,每个年龄阶段完成每件事情。当家里有人去世之后,家人就会张罗着办丧事了,通知亲友,购买丧葬用品等,有很多繁杂的事情。办丧事不要求多么隆重,只是希望可以让死者可以安心的走,是对死者的尊重。那么做梦梦见自家办丧事的场面是什么意思呢?梦见自家办丧事的场面预示...

村里丧事还没出殡又有人死了怎么办?
答:这个钱对于特定亲属一般都是硬性指派的,给你说个金额,你就按照这个钱那,不要多也不要少,有意见你们回去之后协商,然后会问清楚办丧事的那天,会来多少人,这样有利于办事的这家安排宴席。丧事一般都是三天,第一天吊唁,第二天村里的家族人来简单忙乎一些,第三天开始举办葬礼,一般情况这个时间安排...

农村老人下葬时有什么禁忌?
答:然后长子跳下凳子的同时,并将凳子用力蹄倒在地,所有子女跪地磕头,帮忙办丧事的人将“罗马子”烧掉,子女哭着回家,“指路”的仪式就算结束了。 第二天即二日,出嫁的女儿一路哭着回家,给婆婆磕头,名曰“谢婆婆”,也是给爹娘“哭路”,让老人去阴间的路上走得顺畅。 二日,早、中、晚送三趟“江水”,就是去村...

人死后为什么要停尸三天?
答:所以,要停尸几天,看看是否误判。第二,给家属留够准备时间,筹备葬礼。第三,(这个有点迷信),之所以要停尸7天,是因为古人觉得头七的晚上,是回魂夜。死者会回来看看家里情况,好安心投胎。 3,安排亲属守灵。这样做,一是为了防止老鼠等动物撕咬遗体。二是,如果假死的人复活了,家属好尽快抢救。 4,灵前挂长明灯,这...

办丧事要多长时间?
答:过桥时,孝子们要跟在后面跑,这样做是为了护送逝者。跑时,大儿子、二儿子把逝者生前的照片抱在怀里,躬着背,说是扶逝者过桥。过桥时,后人要拿一个镜子...出殡结束即意味着办丧事结束。凶死一般一天就出殡,最常见的是3天出殡或7天出殡。夏天天热,放不得,3天出殡。冬天天冷7天也可以,一般情况是办老人的喜丧。

丧事礼节
答:来人要敬礼。人家敬完礼,而你就要回礼 要带孝字。就这么多了。后面的人,你说这么多废话干什么啊。。我把你的总结了.

葬礼随份子
答:葬礼上有句俗语叫“死者为大”,亲朋为死者随份子钱,表达的不仅是一种心意,更是对死者的一种缅怀。如果份子钱让别人代随,则说明这个人心意不到位,心意不诚,也即对死者的不敬。所以葬礼上的份子钱别人不能垫,最好不要让别人垫,这样对人对己都是比较好的。四、份子钱过后不能补:丧家办丧事的头天、第二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