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分为哪几方面

作者&投稿:韩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各种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各级领导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还不大,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镇村经济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压力大,在研究部署精神文明建设上精力顾不上,并且衡量干部的政绩、选拔任用干部,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方向的分量偏小,导致少数领导干部对这项费钱出力而在短期内难以见到成效的工作重视不够。
二是经济支撑不够。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投入。目前,无论是从文明镇、村或是特色文化家庭等的创建情况看,还是从文化繁荣与否、有线电视普及程度等情况看,都与经济的支撑状况有直接的联系。
三是工作适应不够。近年来,在农村呈现经济成分和利益多样化、农民生活方式多样化和致富门路多样化的趋势,农户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和市场主体,与各级行政组织的直接利益纽带弱化了。再加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爬坡过坎”时期,面对大量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缺乏创新精神,思路不宽、办法不多。
四是党员干部带头不够。在一些地方之所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不开,收效甚微,与当地的党员干部不能很好地起带头作用、甚至不作为是分不开的。
五是要求务实不够。在以往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中,没有充分体现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要求。对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强调的多,而对如何去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研究和解决得少。
因此,农村党支部一定要在农村工作中,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工作的切入点,采取更加有利的措施,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经济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形势新要求,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水平与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条件也很不平衡,任务还很艰巨。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存在问题主要是:在文明创建方面,还有不少的镇特别是村的文明程度还较低,其突出表现是脏、乱、差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不明显。
在思想观念方面,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上午转转田埂,下午搓搓麻将,天黑进入梦乡”这种消极意义上的知足常乐者大有人在;大钱无力赚,怕吃苦,小钱不在乎,希望一夜暴富者也大有人在;婚丧嫁娶讲排场、比阔气的风气也很盛;少数群众依法办事的观念还不强。
在社会公德方面,少数人的社会责任心和诚信意识在弱化,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在强化。如借债不还、恶意拖欠,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家庭道德方面,少数家庭仍存在“恶夫”、“恶媳”、“恶邻”现象。特别是从进一步提高广大家庭的道德水平,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看,还缺乏有效抓手。
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相当数量的镇村文化阵地严重萎缩,经费投入不足;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覆盖面较小、参与率较低,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枯燥和单调。从广播电视业发展的情况看,目前仍有214个自然村没有通有线电视,广播的入户率和收听率很低。
在科学普及方面,目前农村的封建迷信活动有蔓延之势。假和尚、假道士、神汉巫婆还有一定的市场;在丧葬过程中迷信活动和大操大办之风盛行;因病求迷信的人也大有存在,不仅耗费了群众的巨额钱财,也毒化了社会风气。
在农村教育方面,无论是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设施,还是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都与城镇中小学有一定的差距,有的差距甚至比较大。这必然会影响到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泰宁县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紧紧围绕奔小康、建新村这个中心,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文明村镇和“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从深化农村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看,从整个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来看,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站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高度,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更是农村小康目标的重要内容,小康进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积累的进程。为此,应着力在四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在强化领导机制上抓落实,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一把手”工程,全面落实“一把手抓两手”的领导责任制;二是在创新工作机制上抓落实,建立健全完善的督查、投入、考核、激励机制,努力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主动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三是在服务大局上抓落实,泰宁应紧紧围绕创建“新兴旅游城、文明小康县” 奋斗目标,引导农民进市场、奔小康,多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四是在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上抓落实,扎实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入手,注重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促使他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当前一是要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着重宣传全会提出的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实施科教兴农等十条方针,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二是要抓住改革开放20年和建国50周年的有利时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增强国家和集体观念,自觉履行缴粮纳税等各项义务;三是要深入开展新时期创业精神和“三德”教育,大力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和“团结、开拓、务实、奉献”的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跨世纪的新一轮创业,进一步增强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发展意识;四是要依托农广校、农函大、农民夜校等阵地,利用广播、电视、专栏、墙报等手段,大力普及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知识,总结推广一批进市场、奔小康的先进典型,引导农民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努力培养“四有”新型农民。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解决“脏、乱、差”入手,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必须抓好农村环境建设。为此,我们必须把环境整治、美化乡容村貌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着重在三个方面加大力度:一要加大建新村力度。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方针,按照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搞好新村规划,特别是重点村镇的新村建设。泰宁要力争建成一批与新兴旅游城相配套的高档次小康新村。二要加大整治力度。按照初步整治、有效整治和高标准整治三个层次组织实施,加大投入,加快“五改六通 ”进程,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使农村面貌大为改观。三要加大日常管理力度。要推行垃圾装袋和垃圾集中处理,广泛扎实开展“爱我家乡、美我家园”活动,努力创造体现农村特色的优美环境。四是要加快殡葬改革步伐,抓紧建设殡仪馆,改农村土葬为火葬,减少白色污染。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落到实处,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农民文化生活贫乏与农村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息息相关。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精神生活需要,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一是要扎实开展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采取集中活动和经常性工作相结合,组织文化、科技、卫生服务队深入乡村,为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服务,特别要在两节期间掀起“三下乡”高潮,营造文明欢乐祥和气氛;二是要进一步强化阵地建设,重点巩固和发展“五大”阵地,即:以党校、夜校为主的教育培训阵地,以宣传长廊、阅报栏、黑板报为主的墙报宣传阵地,以广播电视台(站、室)等为主的文体娱乐阵地,以农技推广中心(站)、科技示范户为主的科技推广、培训、实践阵地,以县、乡、村三级医疗计生服务机构为主的医疗保健阵地;三是要充分发挥老人协会、妇女禁赌协会、计划生育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动员和组织群众制订村规民约,引导农民“讲文明、树新风”,重点解决封建迷信和铺张浪费陋习、黄赌毒丑恶现象、非法宗教组织活动等社会问题,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活生育观念,维护农村的社会安定稳定;四是要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动员广大农民主动参与创建文明安全村镇和“评十星,创十户”活动,同时要注重抓好典型的培育,集中力量高标准抓好一批示范村、示范户,适应农村城市化的趋势,提高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作者系中共泰宁县委书记)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答:认清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切实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对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是这样分析的,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为什么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答: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邪教活动、黑恶势力以及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在农村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扎实予以推进。

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答:(一)着力在中心村整合打造“农民文化乐园”。 就是构建满足学教礼仪、文体活动、乡风展示、议事聚会等多种需求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使之成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平台、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将结合全省开展的美好乡村建设,以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以设施建设为基...

如何运用文化知识解决我国乡村文明方面的问题?
答:你好。运用文化知识解决我国乡村文明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农村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和现象列如:大办宴席等。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健全制度,才能够彻底消除这些影响精神文明建设障碍,让大家沐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阳光下。二是应引导主流风尚。我们要不断创新...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答:它包括农村思想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是相对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来讲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随着物质文明建设发展...

农科村建设精神文明
答:农科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尤其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认为村风民风的淳朴与和谐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村里的成功并非单纯依赖经济基础,而是建立在良好村风和正直民风的基础之上。缺乏良好的风尚,即使经济条件再好,也可能因内部纷争而瓦解。为此,农科村一直致力于提升村风民风,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行动...

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哪些?
答:精神文明建设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包括:1、普及理想教育,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2、普及道德教育,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3、在人民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反对资本主义...

新屋自然村精神文明建设
答:更加重视个人和社区的环境卫生。为了保持村庄的清洁,新屋自然村组建了环境卫生监督小组,实施了垃圾自行处理的制度,包括焚烧、填埋和清运,形成了自我管理和维护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这不仅改善了环境,也培养了村民讲卫生、保持整洁的良好习惯,使得新屋自然村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申报文明社区工作自查报告
答:三是抓精神文明。为了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树立良好的社会凤尚,社区建设了社区书屋,规范了书屋的管理,还建设了居家养老互助活动中心,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了在全社区开展学先进、树典型的活动,社区坚持开展“五个十佳”的评选活动,即“十佳优秀共产党员”、“十佳致富能手”、...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什么原则
答: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