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夷族居住的位置在中国哪里 东夷人是古代哪里人?他们的后裔又是今天哪个省的人?

作者&投稿:郸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东夷”指的是什么地区
  “夷”的名称,约产生于夏代,与“华”、“夏”并称,目的是为了进行华夷、夏夷之辨。在商代甲骨文中,“夷”字经常出现,泛指居住在统治中心指外周边的部族。到了《礼记》曲礼下,“夷”才开始有“东方之人”的意思。《王制》篇说:“东方曰夷”,东汉许慎《说文》中也说:“夷,东方之人也。”更加明确了这种说法。我们知道夏商的统治中心在今山西、陕西、河南的黄河中游地区,“东夷”既然在这个统治中心之外的东边,那么东夷就只能是以今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了。

  东夷文化的发展阶段及主要成就
  东夷文化从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都是东夷人所创造出来的不同阶段的文化。
  在漫长的史前阶段,东夷人靠他们聪颖智慧的心灵和勤劳灵巧的双手,制造出了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烧造出了薄如纸、黑如漆、音如镜的蛋壳陶;编织出了布纹细、密度高的纺织品;发明了冶铜术、原始历法和最古老的文字;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兴起了家禽饲养业和酿酒业。早在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就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并出现了国家,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

  东夷族有哪些主要部落,它们的历史贡献有哪些?
  据《竹书纪年》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夷有九种。在古代,九不是实指正正好好九个,而是“数量很多”的意思。也就是说,东夷族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部落,而是由大大小小很多个部落组成的庞大部族和部落联盟。其中,最主要的部落有:风姓部落,姜姓部落,嬴姓部落,姚姓部落等。东夷族各部落主要以龙、蛇、凤、鸟、太阳为图腾,以鸟类图腾居多。
  在东夷族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有太昊、蚩尤、少昊、大舜等。
  太昊,伏羲氏,风姓,以龙为图腾。据《白虎通》和《新语》道基记载,伏羲氏定人道,创八卦,并且还发明了五十弦的瑟和陶?o等乐器,设官分职,制礼作乐,进入文明社会。
  蚩尤,姜姓,炎帝后裔,其部落有81个氏族组成。蚩尤时期,冶铜技术空前提高,制铜工具大量涌现。蚩尤用铜制作了大量的刀、戟、大弩等兵器,增强了兵器的杀伤力,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据传说蚩尤英勇善战,威震天下,一举而兼国九,再举而并国十二。后在与黄帝的争战中,遭到惨败,死后葬在东平。再后来逐渐被神化,成为齐地八神之一的兵主武神。
  少昊,名质,又名金天氏,黄帝后裔,嬴姓。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其居住中心在曲阜,足迹遍及山东各地。少昊氏以凤鸟等各种鸟类为图腾,组织严密,设官分职,井然有序,社会化程度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舜,古籍中称作虞舜,姚姓。《孟子》离娄说,舜生于诸冯,也就是今山东省诸城市。据传,舜亲率东夷人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渔业和制陶业,由于舜品德高尚,治理有方,东夷族人口激增,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不但出现了城邑,创造了早期的城市文明;而且完善了原始的天文历法,创造了以《大韶》为代表的音乐文化。舜死后,把君位禅让给禹,因而舜也便成了后世儒家所歌颂的上古圣君。

史籍称古朝鲜人为“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他们散布于满洲地区、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和韩半岛。东夷还有其他一些部落,即居住在满洲地区的徙貊和居住在韩半岛上的韩人,他们都属于通古斯族,语言上属阿尔泰语系。散居在阿尔泰山脉的部落民族,在数千年前,逐渐向东方迁移。诸部落中的通古斯族定居于韩半岛,为韩民族之始祖。

山东、河北、苏北、安徽北部、河南东部一带。

山东。

东夷不同时期指不同群体,所指代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即早期东夷与之后的东夷所指的群体有所区别,早期东夷是华夏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周朝时的东夷则变成古汉族对东方非华夏民族的泛称,其中又往往与古代的东夷混用
从少昊开始,东夷的活动中心转到山东曲阜一带,《史书》所载东夷的范围北起幽燕、南至淮水、东抵黄勃(海)、西止豫东、豫东南的广阔地区。
到周穆王(约为前976—前922)时,东夷势力的中心转移到了淮河流域,以淮夷概称东夷。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关于东夷的军事活动已涉周雒邑畿甸地区,然而其分布范围,都没有超出海岱与淮河流域。
秦汉以后的东夷,主要是指先秦的东北夷,又将倭人列于其中,是泛指东方的民族和国家,与先秦东夷在地区与民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中国古时的蛮夷之地是现今的哪里~

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之地。
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夷。


扩展资料:
“蛮夷”之名来历
现存最早地理著作《山海经》表明,两千多年前,一点四方的结构便已产生。这本书中,“天下”以中原为中心,被分作五个部分。在《史记·夏本纪》中,更是仔细地描绘出了一个以中原“天子之国”为中心,再向东南西北分别以500里、300里、200里依次延伸划出的若干个等距离层次。
从这种观念出发,历代政权皆以中原汉文化为本位,把周围四方称为“蛮夷”。中国古代王朝正统性的地理认同从夏朝开始,功劳系在禹一个人身上,平水土,辨九州,“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称作蛮夷的这种人,外表看上去呆头呆脑,实际上却很聪慧机敏,他们安心于自己的乡土风俗,看重旧有的道德习惯。
南蛮
南蛮的称谓最早记载来自于周代的《礼记》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指南方额头有纹饰的族群即是南蛮。多喜欢吃生菜,色拉和醋。
“南蛮”一词在古时泛指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随着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持续扩张和影响,随着中原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和地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融合,“南蛮”的地理区域实际上已经囊括了整个东南亚。中国的长江以南不在被视为南蛮,南蛮成为骂人的话。
南蛮的民族成分相当复杂,大体可分为百越、百濮与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百濮族系分布于今湖南、贵州一带,巴蜀族系分布于今四川、重庆一带。
商朝时有荆蛮、庸、濮、蜀、髳、微、越。
先秦时称南蛮、荆蛮、荆越、扬越、百越、闽、庸、百濮、巴、蜀、僬侥、卉服岛夷、有苗、三苗、和夷、裸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蛮夷

东夷是一个区域人的称呼。以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的人为主。
在中原政权商建立起来后,一直被压制。

大量的抓为奴隶。被迫向外迁徙。东面是大海。北面是严寒。西面是商。只有往南迁徙。还有一支人被往西赶到了大山深处,传说苗彝都是东夷的残留。
夷子在闽南语地区和妈妈的发音相同。
姨妈也是母系重要的支撑。
我认为东夷的本意是指这里的女性有特殊的地方。被大量的作为婚嫁和抢婚的对象。
在远古时代女性需要更丰富的物产和资源才能养活。只有沿海地区的部落才是女性聚集最佳地点。
现在的东夷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古称呼。
中原地区历经多年的战乱和人口混杂混杂,人种的交融。很难有纯粹的部落了。
但是在鲁西地区还保留着东夷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潮汕地区还有一些东夷的传统文化保留。
另外少数民族。
但是需要有更严谨的研究
东夷是史前居住在北方沿海地区的主体居民,他们不是一个民族,是多个语言风俗类似的民族集团。由于史前的几次大海侵,也就是传说中的大洪水,使得当时的人类只能居住在相对不容易被淹的高地上,而不是现在看到的海岸线。其中黄淮一带的被后世称为淮夷;山东半岛的称为东夷或莱夷;太行山东麓称为河北夷;辽东、朝鲜半岛一带活动的称为东北夷。广义上的东夷就是上述各部分统称,狭义上的东夷专指胶东半岛的莱夷。
他们作为民族集团在中国史籍上亮相到汉朝就消失了,也就是说在两汉时代,所有东夷集团的族群在中国范围内的统统融合于汉族或当地民族了。东夷的父系基因是O2,是汉族的主体基因,很可能被后世称为古羌人的族群就是由东夷集团内分化出来的,因为父系基因一致,而向西发展的古羌人一支后来向东回到中原又遇到了留在东方并又开始向西发展的东夷族群,期间发生了战争和交流,他们最终成为汉族的共同源头。

而在辽东和朝鲜半岛发展的东北夷,对当地后来出现的民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跟着东夷集团北上的有一小部分和南方百越以及百濮父系基因一致的O1b族群,他们在东北先后形成了和周边C系通古斯族群迥异的秽㹮族群,这个族群应该是韩国人朝鲜人的主要源流,日本人的O系基因里有很大一部分也来源于此。汉代以后的书籍中也有把某些周边少数民族或者外国人称为夷的,那只是借用了这个字,而跟史前东夷无关了。

东夷族的来源,你有哪些了解?
答:东夷族是原先华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据说是伏羲氏后裔炎黄的一个部落,在东夷这个部落里,他们的某一些祖先就是炎黄子孙,也就是黄帝的后代。但是东夷这个称呼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所指代的东西也有一些变化,在早期的时候它指的是炎黄子孙下的一个部落,但是后来变成了对除东方民族以外的民族的泛称...

古代指的蛮夷之地是哪里
答:1、东方的少数民族被称为“夷”,原来山东地区居住的民族在历史上被叫做“东夷族”;2、南方的被叫做“蛮”,后世文献经常有“南蛮”之说,就是这个意思,甚至后来从北方草原入侵中原的蒙古人也把南宋喊作“南蛮子”;3、而像蒙古人这样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则一般被叫做“戎”,像“犬戎”之类的称呼,...

鲜卑人最早是来自东胡族群还是东夷族群
答:东夷是商周时期居住在东方的部落的统称,后来被史学界统一用来借指史前中国生活于今山东,淮河地区,活动在今泰山周围的被称为夷的众多部落、方国的一个名词范畴,和东胡没有关系,实际上东夷基本融入了华夏。至于您说的成王会诸侯时有鲜卑参加,不知道从哪看到的,我只在史记中看到“成王既伐东夷,息慎...

玉牙璧“璇玑玉衡”未解谜-和田玉资讯
答:虽然学者们否认牙璧就是“璇玑”,但古人为什么要把装饰用的玉璧制成儿童风车似的怪模样,牙璧的造型究竟隐藏着怎样独特的内涵,至今依然是未解的谜。在中国文明起源阶段,黄河下游以山东为主体的海岱地区,是与中原地区华夏族长期对峙的东夷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地理位置恰好处在史前东北地区红山文化与长江下...

山东人是东夷族的后裔吗
答:山东地区确实是东夷族后至址,但是东夷族早就同化了,就连真正的汉族都没有了,真正的汉族是炎帝一脉,黄帝入侵后称为炎黄,然后和东夷族打仗合并为华夏。所以到今天,真正的汉族和东夷族早就没了

东夷族的来源?
答:东夷最早是包羲太昊伏羲氏后裔的一个部落族群。东夷在考古上是指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承载者。称呼上是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总称或是对东方各部落的泛称。考古上,东夷文化发源于鲁中山区和沂沭河流域(今山东省中南部),是华夏文明重要源头之一,...

东夷族的来源,你有哪些了解?
答:东夷族曾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早期历史与伏羲氏、炎黄部落有着密切联系。据传,东夷族中的一些成员是黄帝的后裔。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东夷”这一称谓所指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它最初指代的是炎黄部落中的一个分支,后来逐渐演变为对除中原民族以外东方各民族的泛称。一、夏商周时期 在夏朝末年...

谁知道羌族的详细历史?为什么会移居到高山上?
答:古代羌人并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古代汉人对居住在中国西部众多土著游牧部落的泛称。有专家指出,纳西族和三星堆的古族等很多民族都与羌有着直接的关系。岷江上游地区是古代一些民族往来的走廊,秦汉时期这一走廊上经常能看到河湟一代羌人迁移的身影。经过一次次迁徒和不断的民族融合、变迁,这个古老的民族...

朝鲜,日本人也是属于华夏族的东夷人分支对吗?
答:不对。东夷族和东夷是两个概念。东夷人是原先中国的土著,后来说的东夷泛指东方的蛮夷。因为后来汉朝的时候向东一直扩张到了海边,所以这说法以后也就逐渐没了。从文化上讲朝鲜是小中华,但是朝鲜人应该是东夷人的混血后代。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其实不是原住民,而是外来者。黄帝领导的夏族,属于西戎的范畴...

东夷族的简介
答:秦人的祖先伯益,都是黄帝的后代,周朝时变成周人对东方非华夏民族的泛称,并非单指某一族群,所指代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商周时期是对东部部族的称呼,随着商代的东夷与华夏的融合,东夷后来变为对东方外族的泛称。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东夷和北狄、西戎、南蛮并称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