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道物理题 求助一道物理题。

作者&投稿:但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1000Pa,意味着容器受到了1000Pa*0.01m²=10N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就是对物体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反作用力。
那么物体就受到了10N的浮力。

而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10N+5N=15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10N=F浮=水密度*g*V排
而 15N=G=物体密度*g*V物体
物体是浸没的,所以 V排=V物体
由以上三式 物体密度=1.5kg/m³

解析:(物体应该浸没在水中吧)圆形容器受到液体压力的变化量
F=1000P×100/10000m²=10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10N。
所以G=F+F浮=15N
物体体积V= V排=F浮/(ρ水g)=0.001m³
物体密度 ρ=m/V=G/(Vg)=1500kg/m³

求助一道物理题~

我回答第二个空吧。答案是0.4N。先看乙图,示数140g,说明水和物体A共140g,算出重力为1.4N,减去物体A的重1.1N,得水重为0.3N,在甲中,示数为70g,算成重力为0.7N,减去水重0.3N得物体A对水的压力0.4N,就等于物体A的浮力。

实验电路分析:
该实验装置中,两个容器中的电阻值R1=R2,但是R1在干路中,R2在支路中(因为R2跟外面的R3是并联的),所以通过R1的电流大于通过R2的电流。
实验原理(方法):
电路这样设计,是用了控制变量法,在电阻相同的条件下看电流大小对产生热量的影响。所以,第一个空应该填”电流”,第二个空应该填”不等”。

高一物理
答:老题目。运动员从助滑雪道AB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下滑,而后在起跳平台CD上匀速运动,至D点水平抛出做平抛运动.由抛出时间与水平位移可以求得D点水平抛出的速度,由机械能守恒可求得运动员在AB段下滑过程中下降的高度.(1)运动员从D点飞出时的速度 v=Sx/t=30 m/s 依题意,下滑到助滑雪道末端B...

一道物理题
答:解:设:子弹离开枪口的速度为v 不计空气阻力时,子弹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声音的速度为340米/秒,那到从靶子到枪口,声音所需要的时间为:t1=340米/340米/秒=1秒 所以子弹从枪口到靶子所用的时间为:t=1.5-t1=1.5-1=0.5s 因为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子弹水平方向的速度为即为...

一道物理题!!!
答:怎么样,用这个步骤保证你这题得满分,楼主是不是也应考虑给我个满分啊?回答者:破道之九十黑棺 - 试用期 一级 5-8 18:18 设角速度为W 向心加速度A=W^2*(R+H)=F/m=GmM/m(R+H)^2=GM/(R+H)^2 对地面上的物体 向心加速度a=g=GM/R^2 整理得GM=gR^2 将此式代入飞船的加...

两道物理问题
答:第一题质量增大的原因是高度不变,但是因为倾斜水银的长度增加,所以体积增加,导致质量增加。高度不变是因为当时的大气压值不变。原理有液体压强公式 第二题第一空倒吸的直接原因是试管内部的气压减小,因为外部大气压把水压进试管。你可以这样理解,试管低端水的压强加上内部气压等于大气压。最后一空是...

一道物理题!!!急急急
答:呵呵,物理就是这样,常常绕一堆。这道题理解就好做了。题的意思简单说就是跳过杆需要中心上升。那我就直接说第二问好了。按照题的意思,创造2.39m的记录,他重心高度需2.39x(1-4.1%)m数值就不算了,而他在正常站立情况下重心高度为1.9x0.618m。从正常站立到跳过杆,重心需要上升,用前面的...

求高手解两道高中物理题
答:1、解:设司机在刹车前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为a ,刹车后匀减速行驶的距离s2,总行驶距离为s,由运动学公式有s1 = vt 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 m a ② v 2=2a s2 ③总距离s= s1+ s2 ④ 所以s =vt+mv 2 /(2F) 2、(1)解:飞镖作平抛运动...

一个物理问题
答:从那以后,这位老师和其它同学就用"那是Mpemba的数学"或"那是Mpemba的物理"来批评他的错误。但后来,当Mpemba在学校的生物实验室,尝试用热水和冷水做实验时,他再一次发现:热水首先结冰。 更早时,有一位物理教授Osborne博士访问Mpemba的那间中学。Mpemba问他这个问题。Osborne博士说他想不到任何解释,但他迟些会尝试...

一道物理题
答:助跑: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起跳: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撑杆这里具有弹性势能 跨越横杆:撑杆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下落: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棉垫子: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走下: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一道物理题
答:把两本书一页一页对插,压实,这样做扩大了两书的接触面,从而增大了摩擦力。

问一道物理题
答:选C,通电以后由于同向电流相吸引所以弹簧收缩,然后断电,弹簧恢复,然后又通电…一直重复,所以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