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担任期间,被村民误解,还不配合你的工作,有时候还故意为难你,此时该如何应对?

作者&投稿:暴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大学生村官如何正确处理农村矛盾纠纷
农村问题繁琐复杂,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的矛盾事件,田地山林边界纠葛、邻里关系、家庭问题,甚至有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处理不好就变成了大事,甚至造成悲剧。我们村委会做为最基层的组织,在矛盾发生后,村委干部要主动介入,了解情况,协调各方,采取恰当的措施给予解决。
第一,村干部要正确认识矛盾纠纷。在农村人民群众中常常有这样或那样的争议,我们绝不能因为问题多、事情小就反感,不闻不问,这做法是错误的。发生矛盾了,我们要把它当成自己的事去尽心尽力化解。
第二,处理矛盾要有公平公正。村委会要有公信度,村干部在处理矛盾中一定要摆正姿态,放正位置,持一颗公正公平的心,做好人民群众的一杆称,要站在群众的立场来看问题,想问题,将矛盾圆满化解。
第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员和有威望群众的作用。农村状况比想象中复杂,要摸清实情非常困难,我们可以向广大农村党员何有威望的群众取经,了解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采纳他们的意见,多了解民意,查找历史原因。有的时候我们村干部可能不便,或是其他原因,这个时候我们的党员和有威望群众就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他们以“非官方”的身份使矛盾双方更易接受。
第四,充分运用政策法规。农村问题难免会出现一些确实难以解决的,或是触犯了法律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一些政策法律。移交司法部门解决,不能回避掩盖矛盾,更不能碍于情面。我们都要尽力调解,争取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矛盾尽可能的解决在农村基层。
总之,我们要教育、调解结合,道德、法律、制度综合利用,以理服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事实上,农村的许多矛盾问题都是一争就激化了,一让就化解了。只要把道理讲通了,矛盾双方就能正确地对事对人,误会和隔阂自然就会消除,双方就能以平和的心态握手言欢。同时,矛盾的处理要全面、彻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矛盾解决过后也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以防再次发生矛盾。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搞半天是面试题,如果不是现实生活的话,那你就要回答的巧一点了,回答点考官爱听的,吹牛什么的,说要好好做村民工作,慢慢的分析给他们听,上门走访,说明利弊什么的。

多和村民接触 让他知道你做的是对的 你要委婉的去回应他们的暴力

面对现实
少讲大道理
自己拿出钱办实事

走啥人啊,那叫滚蛋

如何成为大学生村官?~


《女大学生‘村官’质疑声中回村修路》、《4名大学生‘村官’入股开超市,村民质疑不务正业》、《大学生‘村官’工作半年当选人大代表遭质疑》……网络上,不乏对大学生“村官”个案的质疑。而在现实中,有一大批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村官”走上了村、镇领导岗位。
  曾有网友在国内某知名网络社区发帖质疑“大学生当“村官”有多少在暗箱操作”,内容直指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父辈不是富甲一村,便是身兼一长”。而《中国青年报》记者日前在江苏农村采访时发现,有这样一批大学生“村官”,他们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没有实力强劲的父辈,却凭借“踏实肯干、能吃苦”的作风把事业干得风风火火,走上了村支书、副镇长等领导岗位。大学生“村官”之所以能“升官”,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农村处事之道”。
  中组部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各地共选聘15.9万名大学生“村官”,加上此前部分省区市自行选聘的,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工作。其中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占24.1%,担任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人的占12.3%,5916人独立创业,13611人合作创业。
  A
  为村民办些实事
  哪怕是“通管道”
  有时候,具体到某户村民家的某件事儿上,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能改变大学生“村官”在村民心目中的印象。
  刚一走进社区服务中心的大门,宿迁市沭城镇叶庄村村民老李第一眼就认出了那个“物业的小伙子”。他放下手中正要办理的手续,直奔那个令他印象深刻的小伙子,“今天又是你值班啊?怎么样,忙不忙?”
  就在一星期前的周六,这个小伙子还提着一支大号的马桶吸子和一套管道疏通工具到他家干过活儿。“又脏又臭的,小伙子人不错,不嫌弃。”老李忙不迭地向身边的社区工作人员推荐这个小伙子,以期“领导”能给他的工作加些分,“服务态度特别好,我家那天全靠他。”
  “任镇长,有个件要你看一下。”有人给小伙子递上一份文件,小伙子抱歉地冲老李笑笑。这回老李傻眼了,眼前这个身穿工作服、皮肤黝黑、操着外地口音的小伙子难道是“镇长”?
  在这个拥有2.6万常住人口的苏北村庄,大多数村民都像老李一样,很少见到村支书,甚至有人根本连村支书、村长、村会计的名字都叫不全。但很有可能有一天,村民中有人会发现,原来自己曾经享受过的通管道、收垃圾之类的上门服务,就是由沭城镇副镇长、叶庄村村党支部副书记、美好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任杰亲自提供。
  任杰,贵州遵义人,2007年到叶庄村担任大学生“村官”。工作3年多来,他几乎每天都在村里待着。这也是他给每一名后来的大学生“村官”的忠告,“不要以为你不在村里,村民们会不知道。你能给村民办多少事儿,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在村里待多少时间。”
  只是几件“很小的事情”,就让东台市梁垛镇梁南村的大学生“村官”王袁,从原本村民心目中“普通话很标准的”大学生,变成了“能办事的”“村官”。如今,他的头衔是东台市弶港镇副镇长。
  与任杰一样,王袁也不是苏北本地人。在没有任何人脉关系、家庭背景的情况下,他又是凭借什么走上领导岗位的呢?答案依旧是“为村民办些实事”。
  这个从小在城市优越环境下长大的苏南小伙子,最常干的事儿就是到村民家里“蹭吃”、“蹭住”,村民关心什么他就去学什么,村民家里农忙缺人手他就去当小工帮个忙。
  B
  勿以“琐碎”而不为
  老村支书看在眼里
  经常有大学生“村官”抱怨村领导不重视自己,村民不信任自己,自己做的最多的事儿就是在办公室里打字、写文件、做录入。
  实际上,那些目前看来“混得不错”的大学生“村官”也都是从琐碎的小事儿开始做起的,很少有人一进村子就受到领导重视被委以重任。在类似或者相同的环境下,为什么有些人就能抓住机遇向前走,而有些人却只能抱怨着原地踏步?
  采访中,记者发现,给村支书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学生“村官”事迹,并非都是那些宏大的工程项目,而是一些琐碎的小事。
  “他每天都在村里,早上7点开始就在社区里溜达督察保洁、保安,晚上六七点还经常看见他办公室灯亮着。”宿迁市叶庄村党支部书记黄怀林能一口气说出任杰干过的很多“大事”,带动创业、致富、处理矛盾等,但最让他感动、让他产生信任感的却反倒是一些小事。
  村里有个80多岁的老党员,想找村部帮忙宣传他家祖传的治疗风湿秘方。诸如此类听着“不太靠谱的”事儿,任杰都愿意花上一两个小时跟村民慢慢聊,顺带做思想工作。“你知道吗,现在有的村民,尤其是老人家,有事儿都不来找我,直接找任镇长去了,他有耐心。”说这话时,黄怀林语气中透着几分“青出于蓝”的成就感。
  C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要害怕“得罪人”
  如果你以为当好大学生“村官”只要处处都做“老好人”,本着“吃亏是福”的理念一直“熬”下去就行的话,那你就错了。在农村复杂的环境下,要寻求村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得罪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很多时候,有知识、懂经济的大学生“村官”必须站在“改革”的最前沿,拿出魄力,触碰基层那些较为敏感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王永明曾做过一个令村部工作人员颇有微词的“改革”:他制定了一个上班按时按点签到制度,要求村部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准时上下班。
  这在农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几十年了,工作人员上下班全凭自觉,农忙时,老百姓需要的服务多,村部却没人。”
  其实,在一些村民的心目中,“村官”小王还是挺“厉害”的。有一次,镇上要收回一块土地,但很多村民都在那块地上种了油菜。这是一块原本就属于镇政府的土地,村民们未经任何形式的许可便自行耕种,“按规定,镇政府有权不给予任何赔偿直接收回。”
  村民们不干了,有个老太太甚至躺在推土机前,“要推,就从我身上推过去。”
  王永明在镇政府和村民之间斡旋,争取到了一晚上的时间。这天夜里,他带着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谈心,做完工作他还“留了一手”,要求村民签下“不闹事”保证书:“一家一家谈的时候都挺好说话、挺明事理的,第二天几户人家凑一块儿就又会乱了。”
  不出所料,第二天村民们果然又挡在了推土机跟前,但在自己签下的保证书面前,就只能“不好意思地”回家了。
  从今年开始,宿迁市叶庄村村卫生室除了要做农民医疗救助工作外,还要负责防止疫情。这是任杰的主意。他给村民家里通过管道、在村里打扫过卫生,待人耐心亲切,但同时,他也敢于触碰敏感问题——村委会、村卫生室“两张皮”,“我在镇上分管医疗,想从制度上做好设计,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任杰对自己的要求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他说,目前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不去触碰的话是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工作的不负责任,不能因为害怕“得罪人”而不去想解决办法。
  高调做事的同时,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任杰向来“低调低调,再低调”。午餐时间,他经常给老同志夹菜、添饭,要在某项工作上尝试一些创新做法时,他也会在第一时间找上、下级干部商量。“不管是上级还是下级,年龄都比我大,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一方面对工作有帮助,另一方面也不会让对方觉得你当上领导就骄傲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