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峦 筱敏读后感 筱敏幸存者的读后感

作者&投稿:守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山峦下面的大地
这就是《山峦》所形容的:“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统治,使自由成为一种焦灼的渴望;恰恰是腐质土的堆积,迫使一种名叫崇高的生物直立起来,以流血的方式,不顾一切地生长。”起义者的结局,是能想得到的。因为当时的统治还是“窒息生命”的,起义者希望被废除的农奴制和专制制度,如同“腐质土的堆积”,还相当地深厚。他们知道“沿着这条因自由的火把而延伸的道路,”可能会“走到了绞刑架下或者西伯利亚矿坑的底层”。但是理想的明确与崇高让这些热血青年贵族们义无反顾。
散文中提到的“无耻的‘幽默’”,恰恰说明当时先驱者们精神的孤独。但是,火把一经点燃,就会唤醒很多人的沉睡。历史已经告诉未来,如果先驱们提出的理想一天没有实现,火把在人们心中就一天不会熄灭。以“渴望自由为高尚的”人们,将会火把传递下去的。

山峦底层的岩石
作为一种历史的画面,最撞击人心灵的是,在“蛮荒和苦难的驿道上,远远地追踪而来的”十二月党人的妻子。
“俄罗斯妇女的形象,常常使人想起山峦,有傍墨时分的落霞裁成披巾裹住双肩,以整整一生的坚忍,伫立眺望的山峦。” “整整一生的坚忍”是时间长度与血肉磨砺的厚度凝结成的庄重。
“山峦”形象的提出,使话题在激愤中沉实起来。这篇散文虽说充满诗意的比喻,却是一砖一瓦地砌就的。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这些年轻的女性,是“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的玫瑰花丛中长大的”“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她们是在突然的历史断裂中面临着生命中的重大选择。是继续过着尊贵至上的奢华生活,接受尼古拉一世允许改嫁的谕令;还是追寻丈夫,共赴苦难?作者说“她们的选择不假思索,因为她们的爱是不假思索的。”但是她们不仅是为着夫唱妇随,从一而终的“爱,十二月党人的妻子是有着文明教养的女性,或许还是俄国上层社会以说法文为高贵的女性。所以,没有心灵的默契,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不会追随丈夫到地老天荒之处的。
“面对昏蒙了数百年的天空那一线皎白的边幕,那一线由她们的丈夫们的英勇而划开的皎白的边幕,选择难道是必要的吗?”这段抒写告诉我们:她们的爱不是盲目的,不是顺从的,是理解和认同的产物。“丈夫们的英勇”,她们引以为骄傲;“天空那一线皎白的边幕”也是她们希望看到的曙光。所以“山峦”的根基是用同样渴望自由,反对专制;同样的进步文明意识与高尚的理想追求夯筑的。
也许,被流放的家庭中,妻子们对丈夫所从事的事业,理解程度不尽相同。。所以不仅要看到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对爱情的忠贞,更要看到妻子们对丈夫的精神支持,对丈夫们的精神追求与人格认同。作者的形容:“ 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肌肤,触摸过岩壁的锋利和土地的粗砾,我们凭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呢?如果没有一座灵魂可以攀登的峰峦,如果没有挣扎和重负,只听凭一生混同于众多的轻尘,随水而逝,随风而舞,我们凭什么识别自己的名字呢?”这就是对十二月党人妻子们的理性的肯定。当时,没有经历过炼狱的她们是无法体味自身的价值的。历史也没有留下她们的名字,但“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这个符号是有灵魂的。在她们面前,不仅仅是富华与贫寒的选择,而是人生价值的选择。这是做庸常之人还做心灵高贵的人的选择。那些“豪奢的腐朽和华贵的空洞”,难道“是人的真正的权利吗?那些虚荣的玩具曾经掏空了多少生命?”所以“在目睹了男人们英勇的佩剑刺穿天幕,流泻出一线自由的颜色之后,她们就从庸常走向一种崇高的义务。” “义务”的说法。这是她们自觉的人生承担。文章后面提到的“灵魂是因痛苦而结合的”,进一步表明“妻子们”与“丈夫们”是在同样高尚,同样孤独的相知中,痛苦地走到了一起?“惟有一种博大的痛苦,有力量抗拒时间的流逝,恒久地矗立在历史深处,注视着驿道上后世的跋涉者们迷茫的眼睛。”因为“十二月党人的妻子”的理性,使她们的眼睛没有“迷茫”,因此,她们的痛苦是“博大的”。
所以作者才说,“当她们以永诀的伤恸吻别熟睡的幼子,以微笑排开威吓和阻挠,任由恐怖和厄运箭矢一样穿过她们身心,孑然跋涉数千俄里,把这样的诗篇交到男人们的手上的时候,——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

山峦巍峨的象征
作者说,“女性的爱,其最本质的激情是母性。于是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其实,那最本质的爱是大爱,这时作者的歌颂已经指向一个民族。这个母性,是对贝加尔湖,西伯利亚硬利的冻土,对莹蓝得如此温软的贝加尔湖真实的拥有。是对祖国、民族、人民的真挚之爱。一个民族正是经过博大与残酷的浸泡,其灵魂才得以生成和上升。所以以十二月党人为代表的俄国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妻子是俄罗斯人民优秀的儿女,他们代表着一种民族之魂。

山峦 筱敏 阅读答案~

1. B 2. ① 渴望自由②反对专制③热爱祖国④同情奴隶(或①对自由的渴望②对王权专制的痛恨③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④对奴隶的关注和同情。)
3. ①出身高贵②童年幸福③生活优裕④突然间遭受厄运和苦难。
4. ①照应题目②赞叹这些年轻的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③歌颂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它们的赞扬和仰慕之情。
5. C E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思路和重要的句意及评价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错误在于前三段只谈了起义的原因,没叙述过程,“相互衬托、首尾照应”也不恰当。B项文中写到“腐质土的堆积”,重点在揭露沙皇统治的专制黑暗和暴虐。D项“揭示文章的主旨”错误,文章主旨并不是为了歌颂她们对爱情的追求,而是歌颂她们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