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人员应遵循哪些礼仪规范 在公共场所应该遵循哪些礼仪规范?

作者&投稿:昔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公共关系礼仪概述

  (一)公关礼仪的概念

  公共关系礼仪,简称公关礼仪。它是指公关人员在公共活动中应尊重他人,讲究礼节的程序。

  “礼”在我国泛指社会道德或行为准则,也是表示敬意的通称。“仪”一般指仪式、仪典。“礼仪”,泛指人际交往中惯用的行为规范和方式。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礼节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和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尊重、祝颂、问候、致意、致谢、哀悼、慰问以及给予必要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这是礼貌在语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规则化,是待人处事的规矩。礼仪是在较大或较隆重的社交场合,为表示礼节、礼貌而举行的礼宾仪式。它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最初是对人们祭拜神鬼、祖先时行为的一种规定;随着社会交往活动的繁荣而日趋完善,成为一种体系性、审美性很强的社交规范。

  “公关礼仪”,是指产生于一定文化道德基础之上的用以调节组织与公众关系,促成相互均衡和谐发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交往中各种符合公关精神、准则、规范的交往方式、行为方式、社会活动、典礼程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标志、服饰等的总称。

  公关礼仪是由公关礼貌、公关礼节、公关仪式三要素组成。公关礼貌:是指在交往中所表现出的敬重和友好的行为。如守时、尊重妇女、面带微笑等。公关礼节:是礼貌在语言、行为、仪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如拜访客人的礼节、致意的礼节。公关仪式:是一种具有固定性质的礼貌、礼节。如奠基仪式、庆典仪式、迎宾仪式等。

  (二)公关礼仪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礼仪能够调节人际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人们在交往时按礼仪规范去做,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与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人们受到尊重、礼遇、赞同和帮助就会产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谊关系,反之会产生敌对,抵触,反感,甚至憎恶的心理。

  1.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

  公关人员的素质就是公关人员个人的修养和个人的表现。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作为从事公共关系活动的人员,应该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上都注重礼仪修养,做到“内慧外秀”,才能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

  2.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

  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难免碰到这样或哪样不畅的事情,这些事情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公众对公关人员的印象不佳,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公关礼仪能调解冲突、化解矛盾、消除分歧、增进理解、达成谅解、调适人际关系,使之趋于和谐。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

  3.有利于提升组织的形象

  礼仪的基本目的就是树立和塑造企业及个人良好的形象。所谓个人形象就是个人在公众观念中的总体反映和评价。良好的礼仪修养是公关人员必备的素养,是公关工作的前提。知礼、守礼才能保证与人正常交往,良好交往,才能赢得人们的尊敬,塑造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同时也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从而更好地开展公关工作。否则,不仅损害个人形象,也损害组织形象。比尔·盖茨讲“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一步讲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

  (三)公关礼仪的原则

  1.真诚尊重的原则

  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真意的友善表现,真诚和尊重首先表现为对人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所谓:“骗人一次,终身无友”。其实表现为对他人的正确认识,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地久天长。

  2.平等适度的原则

  平等在交往中,表现为不要骄狂,不要我行我素,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傲视一切,目中无人,更不能以貌取人,或以职业、地位、权势压人,而是应该处处时时平等谦虚待人,唯有此,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适度的原则是交往中把握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情境而行使相应的礼仪,如在与人交往时,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谀,要自尊不要自负,要坦诚但不能粗鲁,要信人但不要轻信,要活泼但不能轻浮。

  3.自信自律的原则

  自信是社交场合的一份很可贵的心理素质,一个有充分信心的人,才能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强者不自惭,遇到磨难不气馁,遇到侮辱敢于挺身反击,遇到弱者会伸出援助之手。

  4.信用宽容的原则

  信用即讲信誉的原则,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社交场合,尤其要讲究一是要守时,与人约定时间的约会,会见、会谈、会议等,决不拖延迟到。二是要守约,即与人签订的协议、约定和口头答应的事,要说到做到,即所谓:言必信,行必果。故在社交场合,如没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要轻易许诺他人,许诺做不到,反落了个不守信的恶名,从此会永远失信于人。宽容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容许别人有行动与见解自由,对不同于自己和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一切,是你争取朋友是最好方法。

  (四)公关礼仪的特点

  1.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礼貌、礼节和礼仪。

  2.公德性

  礼仪要受社会公德的制约,即在一定社会范围内,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被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可施行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是人们评价善、美、恶、丑的习惯性标准,具有约定俗成的本质属性。礼仪不能违背这些社会公德。

  3.延袭性

  社会不断发展,历史不断前进,礼仪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礼仪习惯和礼仪制度的变化又不是剧烈的、飞跃式的,而是在延续、继承的前提下的一种缓慢重叠。

  【案例9-1】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一度处于大萧条中,全球旅馆业倒闭了80%,希尔顿旅馆也负债50万美元,但这家老板没有灰心丧气。他教导员工,无论旅馆本身的命运如何,在接待旅客时千万不可愁云满面。他说,希尔顿旅馆服务人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旅客的。自此,员工们的微笑服务使旅容对希尔顿旅馆充满了信心,在社会经济普遍不景气背景下,不仅挺过萧条,而且一枝独秀。

  【案例讨论】

  结合案例,谈谈你对公关礼仪的一些理解。从案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五)公关人员的礼仪修养

  1.真诚

  交往时,待人要真心诚意,心口如一。待人真诚的人,也会得到别人的信任。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缺乏诚意的人,即使在礼仪形式上做得无可指摘,最终还是得不到他人的信任,使交往难以继续。

  2.热情

  公共关系人员对人要有热情。热情会使人感到亲切、温暖,从而缩短他人与你的感情距离,愿意与你接近、交往。但热情过分,会使人感到虚情假意,因而有所戒备,无意中筑起一道心理防线。过多的吹捧语言、勉强他人吃饭喝酒,会使人不堪负担,陷于难堪。而交往时冷冰冰,就使人难以接近,甚至产生误解。

  3.温和

  温和的人,说话和气,一般比较有耐性,待人不严厉、不急躁、不粗暴。这样的人,态度亲切,乐意听取他人的意见,有事能与他人商量,容易同他人建立亲近的关系。公关交往中,需要这种性格。但温和不能唯唯诺诺,过分顺从,缺乏个性和主见。这样会令人轻视,不利于交际。

  公共关系人员与各种公众、不同思想性格的人打交道,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对方的误解、无礼,要有气量,宽大为怀;要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也要原谅他人对你的利益的无意侵害。你谅解了他人的过失,允许别人与你的不同,可以化解矛盾,赢得他人的敬重,有利于大局。

  4.大方

  公共关系人员需要代表组织与社会各界人士联络沟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所以要讲究姿态和风度,既稳重端庄,又落落大方,举止自然。讲话、表演、道歉、走路等等都要大方,表现出自信和成熟,使人感到你所代表的组织可敬重。

  5.幽默

  公关人员应当争取交往中的位置。言谈幽默风趣,使他人觉得因为有了你而兴奋、活泼,并使人从你身上得到启发和鼓励。这样,你就会成为交往中的一个核心,他人乐于与你在一起,围在你的周围,有利于你开展有关工作。

  6.注意小节

  有的人做事大大咧咧,行为没有拘束,不拘小节,如进入他人会议室,推开门就往里闯;展览会上随便触摸展览品;当众掏鼻孔、剔牙齿等,不拘小节,反映出一个人的行为修养较差。在注重礼仪的社会交往场合,不注意小节的人是不受欢迎的。作为一个公关人员,注意小节,彬彬有礼,是最起码的交往行为修养。

  总之,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应具备一些素质优良的公关人员。良好的公关礼仪修养,是公关人员优良素质的体现,也是搞好公关礼仪的基础。

简述公关礼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平等的原则
现代公共关系利益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并以平等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的。平等待人是现代公共关系礼仪的首要原则。
2、尊重的原则
现代公共关系礼仪必须遵循尊重公众、尊重组织和尊重自己三维一体的原则,因为尊重是礼仪的基础,只有互相尊重,才有可能保持和谐愉快的关系。
3、自律的原则
人们要自觉掌握礼仪规范,在心目中自觉树立起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并以此来约束自己,在交往中自觉执行礼仪规范。
4、诚信的原则
诚信主要属于“礼”的内在本质的范畴,讲究诚信,应当作为公共关系礼仪的根本原则。
5、宽容的原则
要求公共关系人员设身处地地对待和处理与公众的关系问题。
6、适度的原则
要求公关人员运用每一项公共关系礼仪,都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对象,真正做到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7、沟通的原则
要求公关人员以合乎礼仪规范的言行架起沟通的桥梁,把自己的意图以最佳的方式传递给对方。

扩展资料:
公关礼仪的分类:
一、内外区分:国内礼仪和涉外礼仪两大种,着重于礼仪服务的对象的内外区别。前者指本国范围内通行的一些礼仪规范和区域特征;后者指参与外事活动应遵循的礼仪规范。
二、从主体应酬的工作对象分:可分为内务礼仪、公务礼仪、商务礼仪、个人社交礼仪。
内务礼仪:在家庭中,亲朋好友之间应酬交往时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包括家人间的问候、祝贺、庆贺、赠礼、宴请等。
公务礼仪:指公务活动中,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包括公务行文礼仪、公务迎业送往的礼仪,公务公见会谈的礼仪、公务宴请招待的礼仪。
商务礼仪:在商务部门工作应酬中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如商务接待、商务谈判、商务庆典等礼仪。
个人礼仪:个人参加社交活动时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包括一些基本的礼节,如握手、介绍、交谈、馈赠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关礼仪
百度百科-公共关系礼仪

不要大声喧哗,吵闹,不要随地吐痰,

公关商务活动中应注意哪些礼仪
答:公关礼仪:是指公关人员在公关活动中应遵循的礼仪要求,并不包括其他场合的礼仪。但是,公关礼仪与其他交际礼仪也有相通之处,只不过目的、对象有所不同罢一、内外区分:国内礼仪和涉外礼仪两大种,着重于礼仪服务的对象的内外区别。前者指本国范围内通行的一些礼仪规范和区域特征;后者指参与外事活动应遵循...

公关社交礼仪
答:公关礼仪,即公共关系礼仪,是指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应遵循的礼貌礼节和行为规范,公共礼仪的的基本目的就是树立和塑造个人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公关礼仪是十分重要的,正如那句话:“美丽的女人不一定优雅,优雅的女人一定美丽”。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 谦恭的态度、...

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礼仪规范是什么?
答:(二)各职能部门主管负责对下属人员的礼仪培训和实施的考核管理。三、内部人员办公行为礼仪(一)举止行为规范1.公司人员每日上班须按要求着装和佩戴工作牌。2.在办公区域要精神饱满,不打瞌睡。坐立要端正,不准有坐在桌面上、脚放在桌面上等不雅观的行为。站立时身子不宜歪斜,更不宜斜靠在其他物体...

作为一名公关人员应具有怎样的公关礼仪修养
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也才能加深礼仪规范的领悟和理解。 公关礼仪作为一种什么地技巧是公关人员在社会交往中必 一、内外区分:国内礼仪和涉外礼仪两大种,着重于礼仪服务的物件的内外区别。前者指本国范围内通行的一些礼仪规范和区域特征;后者指参与外事活动应遵循的礼仪规范。 二、从主体应酬的工作物件分:...

基本公关礼仪知识
答:公关是社会组织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我为大家带来了基本公关礼仪知识,谢谢查看。 基本公关礼仪知识 一.公关礼仪 公关礼仪是人们从事公关活动的行为规范。由于公关礼仪是建立在业缘基础上的现代礼仪,因而它除了遵循人类共同应有的交往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

公共生活礼仪有哪些?
答:一、走路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普遍的行动方式就是走路,包括我们上学、逛街、串门、散步。但就是在这平常的行为中,却包含着一系列的礼仪要求: 1?遵守行路规则,保持交通秩序。要走人行道,不擅自到自行车或机动车道;过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道。如果是路口,一定要等绿灯亮了,再看两边没车时才能通过。 2?对待行人...

礼仪八大规则
答:礼仪八大规则, 礼仪的规则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运用礼仪应遵循的,礼仪是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符合礼的要求,很多人对于礼仪的规则不懂,下面是礼仪八大规则内容 礼仪八大规则1 1、 宽容的原则 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 理解宽容就是说要豁达大度,有气量,不计较和不追究。具体...

商业银行员工服务礼仪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仪表,简单说就是指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衣着打扮、举止风度等。银行员工的仪表不仅体现其本人内在的修养、气质,而且也体现着银行的精神风貌。作为银行工作人员上班时的穿着,就应该庄重、文雅,发型、打扮要适合职业特点,修饰、化妆适当,保持精神焕发,整洁大方。⑤待人礼貌 柜面服务礼仪首先要求待人...

参与会议的人员应该遵守哪些礼仪规范?(v1)
答:最后,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应主动整理自己的座位区域,将会议材料妥善收放,以体现良好的公共秩序意识。若会议中有未决事项或需后续跟进的工作,应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保会议的延续性和有效性。通过这些礼仪规范的遵守,参会人员能够高效、有序地参与会议,共同推动会议目标的达成,同时也展现出个人的...

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答:并排站立、行走、就座、会见、会谈、宴会席次桌次、乘车、挂国旗等都应遵循这一原则 公务接待礼仪规范技巧 (一)对前来访问、洽谈业务、参加会议的外国、外地客人,应首先了解对方到达的车次、航班,安排与客人身份、职务相当的人员前去迎接。若因某种原因,相应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前去迎接的主人应向客人作出礼貌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