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建设的"三步走"战略是在十几大制定的 三步走 十几大提出的?

作者&投稿:贝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十三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思考我国现代化的进程问题。1979年12月,他在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1980年1月,他把20世纪末的20年分为两个10年,提出分两步走,达到“翻两番”的小康目标。党的十二大根据这一思想,确定了到20世纪末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部署。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邓小平在“两步走”的基础上,提出到21世纪中叶,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的长期战略。1987年4月,他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第一次使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提法,全面阐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他指出: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在此基础上,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0世纪末,在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将实现的时候,党的十五大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了进一步规划,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目标,即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20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进入新世纪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强调,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六大根据这一判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就是: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使我国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发展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明确指出,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和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主要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以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实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开拓进取,使“三步走”宏伟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十三大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属于三步走战略的第 步?~

中共十三大,由邓小平提出.

建设什么样的(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建设民主和谐、富强、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解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解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有哪些
答:(1)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2)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3)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5)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6) 坚持稳定...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是什么,战略重点是什么
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简单的说,就是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简单的说,就是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

简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答:有四大有利条件: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①台、港...
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爱国统一战线,建立和完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重要保障。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概括为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探索,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是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共同纲领而艰苦奋斗的基石。没有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就没有凝聚...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1、开创性地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体系。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及其政权组织系统作出了明确规定,建立了全新的国家制度。1954年9月召开的一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