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建设的"三步走"战略是在十几大制定的 三步走 十几大提出的?

作者&投稿:季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十三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思考我国现代化的进程问题。1979年12月,他在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1980年1月,他把20世纪末的20年分为两个10年,提出分两步走,达到“翻两番”的小康目标。党的十二大根据这一思想,确定了到20世纪末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部署。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邓小平在“两步走”的基础上,提出到21世纪中叶,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的长期战略。1987年4月,他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第一次使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提法,全面阐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他指出: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在此基础上,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0世纪末,在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将实现的时候,党的十五大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了进一步规划,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目标,即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20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进入新世纪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强调,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六大根据这一判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就是: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使我国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发展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明确指出,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和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主要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以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实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开拓进取,使“三步走”宏伟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十三大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属于三步走战略的第 步?~

中共十三大,由邓小平提出.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

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
答: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主要包括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民生、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建设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重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建设要坚持服务为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创新社会治理体质...
答:创新社会治理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社会治理,首先要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从系列重要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创新社会治理的新理念。第一,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社会要和谐...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1,经济建设:物质基础是根本,只有经济发展,才能筑牢民富国强的物质基础,才能奠定全面小康社会的物质前提。2,政治建设:人民民主是旗帜,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道路和正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

关于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建设的六百字的作文
答:这也是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我们都会为此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看到祖国一片和谐,我们百姓心里绽放出了一朵如太阳般火红的菊花!随着我国的发展,农民工的保障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没有农民工在因为无法得到合法的保障而喊冤,政府经这个问题很好的解决了,他们发现一切起源都是钱的问题,于是将农民工的注意力...

民法典对于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答:意义如下:1、以民法典颁布施行为契机,坚定全社会的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对法治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包括认同、信服、尊崇、敬畏等要素,体现的是对法律自觉自愿地忠诚和尊重。民法典的调整对象系全社会占比最多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民事主体的法治信仰状况决定了全...

党对社会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意义有哪些经验教训
答: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才能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符合...

如何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答:社会建设的过程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要通过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即教育公平、就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医疗公平,)让全体人民特别是让社会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一、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意义 加强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的是( )。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1、富强体现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追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只有国家富强了,人民才能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同时,富强也包括对国防和安全的重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