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的"行而上学"到底是什么意思? 哲学中的"行而上学"是什么意思啊,哪位给解释一下啊?

作者&投稿:洪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

“形而上学”作为哲学名词有两种涵义:(1)从黑格尔开始,把它当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来使用,但真正揭露其本质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2)指一种研究感官不可达到的东西即超经验的东西的哲学。这一用法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著作中即已出现,至今仍流行于西方哲学家之间。

近代唯心主义者(如马赫主义者)常用“形而上学”一词来攻击唯物主义,说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超感觉、超经验的虚构。在哲学史上,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形而上学有时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有时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但从本质来说,形而上学同唯心主义有着密切关系。

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是关键词之一,主要指从古希腊哲学到黑格尔哲学2500左右在西方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核心部门(把形而上学看作是一种与辩证法相对的方法,不是主要的用法,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这个概念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形成过程。

“形而上学”原是亚里士多德的一本哲学著作,但这本著作的名字却不是亚里士多德起的,原来是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讲义。亚里士多德“仓皇出逃”雅典后,手稿不知去向,100多年后在一个地窖中发现,又经过颠沛流离,终于落到了罗马图书馆一个馆员手里,他就是安德罗尼柯,被称之为亚里士多德学园--吕克昂学园的第十一任主持,但实际上当时早就没有了吕克昂,不过他倒的确是亚里士多德学派一脉单传的弟子。于是,他开始编辑亚里士多德全集。在编辑了物理学(phusike)之后,开始编辑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手稿,但却找不到合适的书名,就称之为“ta meta ta phusika”,即“物理学之后诸卷”。后来人们简称metaphusike。有意思的是,meta在希腊语中不仅仅有“在……之后”的意思,也有“元”、“超越”的意思,而这方面的意思正好符合第一哲学的含义。于是,形而上学就不是“物理学之后”,而是“物理学之前”了。
据说是严复根据《易经》之“形而上学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而译metaphysics为形而上学。

物理学在希腊语中实际上是自然学的意思,自然--phusis,自然学--phusike。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形而上学应该是“自然学的基础”。例如他那段脍炙人口的名言:“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即存在本身”,说的就是,一般的科学研究的是存在的某些属性和方面,它们不会研究这些属性和方面的基础前提即“存在本身”,因而应该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存在本身。如果说存在的属性和方面以存在为前提,那么研究存在本身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就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和前提。这就是“哲学=科学之科学”的由来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形而上学》)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由于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集中,《形而上学》排在有关物理学著作的后面,故名为“Metaphysic”,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
在西方形而上学共有三个传统分支:
1.本体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2.神学——研究神或众神及关于神的问题。
3.普遍科学——研究第一原则,当中引发其他的询问。例如:非矛盾定律。在特定的范畴 下,一个客体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

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术语,通常有两种含义:
1、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
2、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它。

“形而上学”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而亚里士多德可能称做“第一原理”、“哲学”。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注意:中国形而上指的是道!与西方的这一派学说不可同日而语

大概翻译工作没有做好!

行而上学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总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行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人本主义"(humanism)一词源自拉丁文的humanitas,humanitas最早是出现在古罗马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与希腊文paidea为对等词,意思是指"人性"、"人情"、"万物之灵",也指一种能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教育制度。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则把人本主义界定为:"humanism指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文主义。"[6]美国《哲学百科全书》认为人本主义是"指任何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或以某种方式把人性及其范围、利益作为课题的哲学。"[7]德国大百科全书《拉鲁斯辞典》认为:"把人和同人有关的事物看作核心、尺度和最高目的的人生哲学,都是真正的人文主义。"[8]虽然各种说法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均指以人为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尊严与自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和准则(sanction)的哲学"。[9]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95423.html

我在学中获得的本领有什么
答:我在学中获得的本领有写字、读书、唱歌。读书介绍: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学习知识的行为。虽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读书可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拓展自己的视野。这些符号最常见的是语言文字,其他还有音符、密码、图表...

物理学的研究中,力的本质是什么?
答:力的本质是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具有矢量性,相互性。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力学也是物理学的一大领域之一,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在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通过力学的原理来解释。一、力具有矢量性力具有矢量性,所谓矢量,指的是一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又...

爱情中的心理学效应有哪些
答:在自我意识心理学中,人们把由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的形象,并由此而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镜像效应。在感情中,你就是男友的一面镜子,你对TA的评价感受会形成TA的一个自我概念。如果你的对TA是肯定认可,接纳赞扬,那TA就会感到更加舒适,自我概念也会更加清晰。相反...

如何调整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心态
答:一、保持客观冷静,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 态度会影响自己的行动,一个客观冷静的人,遇事知道进行分析,对自己进行正确诊断,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落实自己学习方向,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让学习成为自己的日常。二、坚持乐观向上,学习要有进取的精神 学习是自我发展的一种过程,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掌...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答: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在短期内,生产要素可以区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生产者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是不变要素投入。例如,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者在短期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是可变要素投入。

三学课堂中的三学是什么?
答:三学课堂中的三学是指真学、深学、乐学。学前 把握教学核心内容,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认知结构。课前,教师内化教材内容,让学生运用预习任务单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建构知识和发现不懂的问题,带着准备和疑问走进课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课的开始先进行预学汇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而有计划地...

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答:在学习中,我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①注意力不集中问题;②领悟能力不足问题;③学习资源获取问题。从而导致我不能专注学习,更因为这些问题甚至开始厌恶学习。一、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1、外界诱惑太多 首当其冲的就是手机诱惑,一天不刷手机都难受,手机在旁边总是想去碰碰。不能玩手机并不意味着安生了,...

管理学: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全部满足,才会产生...
答:不对的。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其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

急!!!小学作文《学习生活中的一件快乐的事》
答:你是秦时的明月,溶溶银辉中点染多少报国情;你是边疆的胡笛,声声哀鸣中饱含多少征夫泪;你是雄伟的泰山,座座 上抒写多少凌云志;道不完悠悠华夏文明,品不尽阙阙唐诗宋词,历经这些岁月,风霜雨雪,阅尽人间,嬉笑怒骂,悲欢离合。渐渐疲倦的心灵却在阅读中一下子被激活,在阅读中我得到了快乐。

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哪些?
答:2、首字联词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每个词的第一个字形成一个缩写。比如计算机BASIC程序语言就是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各词首字母的联词。3、充分利用背景知识,精细加工强调在新学信息和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可见背景知识的多少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