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真的存在吗?原理是什么?为何它会自己走 为何到现在都解释不了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的机械原理?

作者&投稿:俎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木牛流马是存在的。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二、原理是利用重心的摆动实现车的向前移动。详细解释如下:

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面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

木牛:四轮车的车厢上装上牛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铰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

流马:双轮车的车厢上装上马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固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

扩展资料:

民国时有学者对其考证,一种说法就是木牛乃是当时四川矿工们所用的“木牛车”,流马则是一种叫“快马子”的窄长小船。

木牛流马设计成“牛”“马”这样难看形象,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以牛或马造型便于隐藏山林间,不利被敌军发现,另一方面“牛”“马”可起到装神弄鬼的迷惑作用。

而木牛流马“人不大劳,牛马不食”证明以人力驾驭。聪明的诸葛亮制造了轮腿神妙配合的运载工具木牛流马。

即人一推,轮子中间动,使四腿上下运动不停;而牛马前进过程中,腿着地,受上方粮板重压,又杠杆式使另两条腿翘高,而人配合使重心移至后面高起双腿上,实际手腕一压之下,木牛流马就前进了车轮一个直径路程。

这样反复一抬一压,又有四腿可垂直伸缩上下运动配合山道坡度而行。也正是因为这样,司马懿派出的侦哨探知后惊的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木牛流马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防盗”。也就是说在运粮过程中,如果被敌军发现或者拦截时,如果抵挡不住,弃粮逃跑时,只要推行者要木牛流在轮毂隐蔽部位插入事先配套制好的榫头(可能有一个插榫头的配套工具。

类似内六角扳手之类的东西),使轮子不能转动,敌军运不走。在这种情况下,敌军唯一能做的只是有用火来烧毁。

至于为什么会在后来没有全面推广下去,那是因为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朝廷和百姓对道路的重视,修的道越来越宽越来越平,同时又发现圆的车轮更实用更快,农村普遍使用的独轮车和两轮板车就是后来的改进版和创新版。木牛流马因为极其“笨重”,后来便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木牛流马



一、木牛流马是存在的。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二、原理是利用重心的摆动实现车的向前移动。详细解释如下:

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面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

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

当木牛叉开前后腿时随时可以停在坡地上。叉开度由在该四尺长的车辕上的限位钉限制。把车辕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压,品字顶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时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后腿不受力并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马上的梢钉推动下向前腿靠拢。

当重心移出品字左孔时,木牛已向前移动了半步,再向前就要颠覆了,此时可把手把迅速向上拉起并向前拉,使品字顶孔向后移至品字右孔之上使重心落在后腿上,前拉的结果是使后腿叉开,同时前腿被流马上的销钉推向前。

扩展资料

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出师北伐,为了克服运输军粮的困难创制了木牛流马,制法记于竹简并有附图。其法载于史书《诸葛亮集》。若干年后,原始竹简老化,附图丧失、字迹模糊、一些竹简错位脱漏;又几经传抄,原文更是残缺多误,加之文中杂有方言,更让后人难以理解。

特别是小说《三国演义》对木牛流马加以文学渲染、使其神秘化,进一步使制作方法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成为复原操作的严重障碍。古今不乏木牛流马爱好者,复原样品不下十种。但这些样品的形制尺寸与原始制法相去甚远,所以只可算是个人作品,并非诸葛亮的木牛流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牛流马



真的存在,并不会自己走,都是需要人工推的。

解木牛流马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

一、因功能而定型:它是在栈道上由人操纵的运输机械,它的制作要以它的功能为主,诸葛亮的本意是做个能适合在栈道上运输的机械。

二、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它们的制作不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工作,应有几十人或上百人,技术难点不高,这样才能大量生产完成军队运粮的需要

三、它的应用技术也不难:作为大批量被使用的机械,操纵的人应一学就会,这样才能被大多数人使用,来完成军队运输粮食的任务。

原理: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

扩展资料

古籍中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根究这种描写,传统观点认为:木牛流马应为一种木制牛马状运输工具。

一天可以走二十里,由于两千年前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制造出这种水平的运输工具,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说。

之所以出现这种误判,是因为对日行二十里的主体是人还是木牛的误解。将:“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连贯起来理解就可以清楚“日行二十里”的是人---推绞盘的人,木牛根本没有走。

参考资料:木牛流马-百度百科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 释义出处

【名称】木牛流马 【拼音】mù niú liú mǎ

【出处】

1、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2、晋·陈寿《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解释】木制的带有货箱的人力步行或者轮行或者步行轮行结合式运输器具。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运输工具。

【示例】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只不过是运运粮草,你如今造冰轮是攻打桐柏城。

1、运输工具:畜力车、人力车、旱船、滑索、桥子、背架等。

2、道路状况:出蜀多山地,艰险难行,常规车马运输不便。

3、战争状态:前线大军消耗极大,粮草多赖汉中供给。

(木牛流马复原图)

  • 各种解释

关于木牛流马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是单轮木板车,是一种山路上用的带有摆动货箱的运送颗粒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车。

设想有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面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当木牛叉开前后腿时随时可以停在坡地上。叉开度由在该四尺长的车辕上的限位钉限制。把车辕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压,品字顶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时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后腿不受力并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马上的梢钉推动下向前腿靠拢。当重心移出品字左孔时,木牛已向前移动了半步,再向前就要颠覆了,此时可把手把迅速向上拉起并向前拉,使品字顶孔向后移至品字右孔之上使重心落在后腿上,前拉的结果是使后腿叉开,同时前腿被流马上的销钉推向前。木牛就这样走完余下的半步。

(木牛流马复原图)

木牛流马究竟是带轮子的还是四条腿的呢?北宋的陈师道有下面一段文字记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宋代高承写的《事物纪原》中也有记载:“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

清代满族水利专家麟庆也把当时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土车说是陈师道记载的木牛流马:“土车,独轮料土,兼载稗编。蜀相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饷。今之土车独推,犹存储葛遗制。”木牛是有前辕的独轮车,流马是没有前辕的独推小车,这也是一种关于木牛流马的主要观点。

扩展资料:

  • 诸葛亮(三国时期历史人物)

  •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 轶事典故

    • 蜀主八剑

    据《古今刀剑录》记载,章武元年,刘备在金牛山采得铁矿,铸造八柄宝剑,一把刘备自己佩戴,其余七把分别赐予刘禅、刘永、刘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每把剑都取了好听的名字,并让诸葛亮在剑上铭字。

    蜀汉灭亡后,蜀主八剑一直下落不明。后来诸葛亮佩剑章武剑被李师古所得,李师古将此剑据为己有,并改名师古剑。

    • 相关发明

    诸葛亮在四川地区深得民心,四川很多地方的居民一直到近现代仍有头戴白布的习惯,据说就是为诸葛亮戴孝,历时一千多年。

    在高承《事物纪原》中,有记载诸葛亮南征班师时,正遇风起,不能渡河,孟获说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头和牲畜祭祀,便会风平浪静。但诸葛亮觉得用人头太残忍了,于是用面粉搓成人头状,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为馒头。(又有一说,馒头乃张飞征蜀时发明)。

    另外,相传诸葛亮担任军师中郎将时,因解决粮食问题,向百姓询问了当时名为“蔓菁”的野菜的种植方法,并下令士兵开始种蔓菁,补充军粮,后世便把这菜称为诸葛菜。

    亦有传说指诸葛亮另有一儿诸葛怀与一女诸葛果。在晋朝时曾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但诸葛怀推辞,自给自足,在家终老。而诸葛果则相传在成都西南乘烟观修行和成仙升天。

    在山区的居民过去要放送消息,会施放孔明灯,相传是诸葛亮传下来的。在云南(三国时南中之地),佧佤族有传说指诸葛亮曾教他们祖先盖房子、编竹箩;傣族传说指当地的佛寺大殿屋顶就是仿照诸葛亮的帽子建造的,又有说诸葛亮南征时发明一种铜鼓,称为“诸葛鼓”,白天做饭,晚间可敲它作警报。而现有许多俚语,如“事后孔明”,意思是等到事情过后才发表各种高论,自以为先知;也有“三个臭皮匠,胜个诸葛亮”,意思是指形容集体智慧的伟大。

参考资料:木牛流马_百度百科



木牛流马是真的存在的。原理就是杠杆原理。

动力:人推动木牛时,里面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齿轮带动飞轮,飞轮运行起来后,又因为飞轮的惯性,给木牛以助力,这样,就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扩展资料:

关于木牛流马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是单轮木板车。

是一种山路上用的带有摆动货箱的运送颗粒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车。设想有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

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面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木牛流马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是什么原理?~

⒈ 木牛流马概述
木牛流马是否存在,古籍记载的木牛流马是否真实,对此争论颇多,笔者以《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二十一记载的木牛流马造法为主,结合《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等有关资料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绘出了图纸并造出了模型。认定木牛流马真实可信。笔者自信已揭开了木牛流马之谜。请有关专家学者等同志给予审阅鉴定,欢迎赐教。

1.1 根据古籍记载可以制造出真正的木牛流马

笔者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二十一“孔明造木牛流马”原文,可以造出木牛流马,而且有大同小异的几种模式。本文优选一种模式,根据原文提供的名称和数据绘制了木牛流马轮廓图、名称图、尺寸图和行走示意图,另外制作了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载重并进退自如。
这个木牛流马模型是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原文描绘的外貌和提供的数据制造出来的,各主要部分名称和尺寸完全出自原文,只为本文说明的需要增添了几个名称,并推算出几个尺寸。模型与原文的吻合,有力地证实了木牛流马的真实性。请参见图1《木牛流马外貌示意图》,图2《木牛流马步行示意图》,图3《木牛流马部件名称图》,图4《木牛流马尺寸图》,图5《木牛流马脚孔轴孔尺寸图》。


1.2 木牛流马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模型的木牛流马是四足行走的酷似真牛的运输工具。由于是四足行走,用于不平坦路面和泥泞路面都能行进,这是圆轮(独轮或四轮)车难以行进或不能行进的路面,由于是四足行走,不易滑倒,在坡上停住后可以自动“刹车”,这些优点使它适宜于山地运输。
木牛流马的使用能做到“牛不饮食”是又一大优点,在战争中运输粮草,真牛真马要消耗粮草,使得运输的粮草没有运到目的地,就消耗了一部分。而且真牛真马在没有运输工作时照常消耗粮草,这是真牛真马运输粮草的一大缺点。运输时间越长则耗粮越多,这个缺点更为突出。用木牛流马运输粮草,它本身不消耗粮草,很好的克服了真牛真马这方面的缺点,这是木牛流马取代真牛真马运输粮草的又一依据。
由于木牛流马靠人力驱使,驾牛人是要消耗粮草的,这是人力运粮草的一个缺点。但人力运粮有其优点:一是驾牛人也是战士,可以保护粮草,减少专门的护粮队伍。二是驾牛人在没有运粮任务时可以调往战斗部队;三是利用休闲的战斗部队去运粮,非常经济合算。
木牛流马能使“人不大劳”,是又一优点。木牛流马的设计应用了杠杆省力原理,驾牛人肩负重量为总重量的0-30%。当总重量为250公斤时,驾牛人肩负重量为0-75公斤。这个负重量对于古人来说是不难的,的确是“人不大劳”。但相对于圆轮车在平地行进的负重量来说,还是显得过重,这是木牛流马不能普及以至失传的又一原因。
以上说明,木牛流马在山地运输粮草能够“进退自如”、“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因此在山地运输方面有实际应用价值。
1.3 木牛流马是一种而不是两种运输工具

理由之一是,在古籍中很少单独提到木牛或流马,多是合称木牛流马。理由之二是,原文中单独列出了造木牛之法和造流马之法,但造木牛之法只描绘了木牛的外貌,没有提到制造数据。正好相反,造流马之法只有制造用的数据,而没有外貌的描绘。如果将它们合二为一,正好组成一个整体,既有外貌的描绘,又有制造的数据。也只有将木牛和流马的造法看成是同一种运输工具的造法,才能证实木牛流马的真实性。《三国志》有“流马尺寸之数”一句,更能说明后段只是“尺寸之数”。
在造木牛之法的原文中,提到了牛的特征——牛角,加之行进速度如牛之慢而无马之快,可以认为原始设计为木牛,只是后来才称为流马。
为何称为流马而且还有单独的流马造法?第一种可能是以“流马”为“六码”或“陆码”的谐音。“六码”可能是指造木牛的6个主要数据,如肋长、前后轴孔、前后脚孔、前后杠孔、板方囊、前杠长等等。将“六码”称作“流马”既能形象地表达木牛的性质——像马一样奔驰,又能将“六码”的真实意义隐去,增加神秘感,给外人留下一个难解之谜。第二种可能是,流马为木牛改进后的一个新的型号,所以合称木牛流马。第三种可能是,头部外形似牛称木牛,似马则称流马。

1.4 木牛流马模式的缺点

一是转弯的问题没有解决,古籍只提到“进退自如宛如活的一般”,没有提到转弯问题。也许原设计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以至木牛流马转弯不灵活而无法推广应用。本模式设想的转弯方法是,两后足(或两前足)着地,扭转身子而转弯。这里显得有些勉强。
缺点之二是木牛流马在步行时的震动较大,使木质结构使用寿命不长,它的震动使人的手和肩容易劳累,这是木牛流马的一大缺点。
缺点之三是它在平地运输方面不如圆轮车等运输工具,因此不能广泛应用以至失传。
限于条件,笔者没有制成实物进行实际应用,可能存在未考虑到的问题。只是推测可以进行实际使用,能够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木牛流马是木质制品,实物容易腐烂而难以流传。

在《三国演义》当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诸葛亮,可以说是最为厉害的人物了,作者罗贯中应该是他的头号粉丝,原著里面诸葛亮不但能统兵,能遁六甲观天象,拥有一副好口才,竟然还是一个大发明家,发明出了连弩木牛流马等创世之作。当然了,《三国演义》只不过是小说而已,而且罗贯中为了显示诸葛亮更加聪明,空城计、草船借箭这些原本不是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都套用了过来。

不过抛开演义不说,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军事上面虽然没有那么用兵如神,但是他确实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将只有一州之地的蜀国治理的能够和魏吴分庭抗礼,那么想必观众们也很好奇,相传诸葛亮所发明能够运送军粮的木牛流马,是否又是真实的呢?
我们先看下原文:“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

在文章中,甚至还表明了详细的尺寸,然而有意思的是,汉朝后的一千多年,却再也没有听说过有关木牛流马的消息,考古专家们也未曾找到木牛流马的模型,更无法分析它的机械原理。因此有人认为,木牛流马也只不过是杜撰出来的东西罢了。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不仅罗贯中的小说这么写,就连描述三国时期的史料也不缺乏对其的描述。《三国志》就曾经有两处提到过,第一次是在《诸葛亮传》当中:“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第二次这是描写诸葛亮所率蜀军和魏国对峙:“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如今很多历史爱好者、科学爱好者都力图按照《三国演义》当中所描述,企图复制出成品,2010年的四川,就有一个木匠展示自己花费5个月所做出来的木牛,长2.08米,重230斤,腹中能载400斤大米,可以行走在山间小路,但是这样和普通的四轮车又有什么区别呢?关于其他爱好者的仿制品,也大都不尽如人意,根本达不到应该有的效果。

其实有人分析,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说白了,就是常规的交通工具,可能专门针对蜀中的地形进行改良设计而已,宋朝的作家陈师道曾经写过一段记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清代的水利专家认为木牛是有前辕的独轮车,流马是没有前辕的独推小车。

绝大部分专家学者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很多人对此都不信,诸葛亮这么伟大的人物,造出来的东西又怎么会是如此简陋呢?因此很多专家也是有苦难言,有的时候真相往往就是这么简单。当然,说不定人们只是暂时还未发现木牛流马的诀窍而已,希望将来有一天真的有大神能够造出这种搬运粮食的机器,那样就完美解释相关的所有科学问题了。

...了类似于永动机的木牛流马,木牛流马真的存在吗?
答:木牛流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在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中,木牛流马被描绘成一个半自动化运输工具,诸葛亮诱使魏军将木牛流马夺走,魏人不知诀窍,驱赶不灵,不久便白白送了蜀军满载的粮草,上演了东方版的“特洛伊木马”。木牛流马真有这么神奇吗?二、木牛与流马 木牛和流马的命名,兼具了...

三国时期的木牛流马真的存在吗
答:有的,不过木牛和流马是两样东西,并且有记载简要的做法 亮集载作木牛流马法曰:“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於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

请问古代的,《木牛流马》是不是真的存在?
答:上述记载明确指出,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的发明,而且木牛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工具,从木牛流马使用的时间顺序来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马,流马是木牛的改进版。给《三国志》作注的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现在已经失传的《诸葛亮集》中有关木牛流马的一段记载,对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作...

木牛流马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诸葛亮发明的主要原因是啥?
答:三国时期的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是为了运输粮草而发明的运输工具。可是木牛流马真的存在吗?它的运行原理是什么?《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

诸葛亮木牛流马的故事是什么,木牛流马到底是不是永动机?
答:木牛流马在历史上是真正存在的,而且流传至今,大家还都见过,这东西目前有一个新名字叫:独轮车。没错!就是工地上工人用来运送砖头的那个小推车,上面加上一个木制的牛头就是古代的木牛流马了,没想到吧!至于是不是永动机,我想不停的换人推可以近似看作永动机,没人推的话就是不动机。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真实存在吗?
答:在这些书上都是可以说明木牛流马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并没有留下一个实物而已。我认为以诸葛亮的大智慧,能够做出木牛流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是谁?他上知天问,下又知地理、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空城计等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敌人给吓跑了。制作一个运输的工具对他来说不难。只是感到很遗憾的...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没有流传下来,是传说还是黑科技?
答: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诸葛先生便设计了这个东西,但是木牛流马并没有流传下来,可能是因为其制作过程十分不易,制作不仅麻烦而且并不适用之后的生活。但是木牛流马这样东西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从史料中的蛛丝马迹中都可以发现。在当时那个年代,发明出木牛流马这样的东西真的是科技的一大进步。

“木牛流马”是谁发明的?“木牛流马”是否真实存在?
答:” 但是也是没有留下明确的方法资料。所以到底有没有“木牛流马”还是一个大问题,而且有人根据古书的记载,也制造了“木牛流马”,但是也没有达到书里面的神奇效果,所以我们是无法断言这个东西到底是不是存在的。大家都知道是《三国演义》中,其实是对诸葛亮进行了理想化...

《三国演义》里蜀国诸葛亮造的木牛流马,现实里可行吗?
答:说到木牛流马,大家一定觉得这就是一“永动机”啊,原理说不通,所以一定是《三国演义》杜撰出来的。但实际上“木牛流马”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而且被写入正史《三国志》的。在建兴九年到十二年,诸葛亮北伐中,木牛流马被广泛用在蜀汉的粮草押运,每个木牛流马可以载重四百...

木牛流马真的存在吗?木牛流马机械原理图是怎样的?
答:木牛流马算是三国中最先进的运输神器了,也全是凭借木牛流马的高效率才能让诸葛亮在北伐期间不在担心军粮会跟不上。不过木牛流马这种复杂的机械道具三国时期真的存在么?其实是存在的,不过不想人们想的那么复杂,但是利用了一些物理知识。古代运输粮食最怕的就是天气不好还有路不好走,木牛流马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