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作者&投稿:杜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题1:犯罪 善于 不同 同情  
小题2:君爱老 / 而恩无所不逮 / 治国之本也
小题3:(1)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关键点:“徒”、其实”)(2)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关键点:“乐”、哀”、判断句 
小题4: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13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

小题1: A小题2:略小题3:君爱老 / 而恩无所不逮 / 治国之本也(每处1分)小题4:(1)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关键点:“徒”、其实”)(2)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关键点:“乐”、哀”、判断句小题5: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2分)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2分)。 小题1:试题分析:A句“坐”一为“犯罪”一同“座”;B句中“善”都为“擅长、善于”;C句中“异”都为“不同”;D句中“悲”都为“同情、怜悯”。点评:本题不难,几个词是常见字词,比较容易判断。古文字词一词多义是很多的,变化比较复杂,要掌握一词多义,必须在学习里仔细了解字词在不同语言中的用法,归纳特点,加强记忆。小题2:试题分析:从所学课文中选择熟悉的句子,比如《桃花源记》中有很多,“阡陌交通”“来此绝境”“率妻子邑人”等。点评:本题不难,学生选择的范围大。此题的拟题比较好,不是提供例句让学生判断,而是让学生自己自由选句理解文言字词古今异义的知识,即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古文的记忆又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判断。小题3:试题分析:阅读前后文内容,了解语境,推测句意,根据句意分析结构,将每层表达相对完整意思的短语划开。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平时在学习中对古文朗诵节奏的掌握不太好。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朗读,朗读就要注意句子的停顿,学习时要多听教师的范读,听取老师对朗读停顿方法的指导。做此类题,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意思来判断朗读停顿,也是一种办法。一般来说,被陈述的主体(主语)和陈述的内容(谓语)之间要划分,如果句子很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要划分。小题4:试题分析:第一句要注意,古文是一字一义,“其实”,是两个字词,意为“它的果实”。“徒”意为“只是”。第二句注意词类的活用,“乐”为动词“喜好”,“哀”为动词“同情”,“贤”形容词名用,意为“贤能的人”,“不肖”意为“不幸”,“守”意为“掌管”,“本”意为“根本”。点评:本题不难,句子的意思基本能看出来,把关键词译准确即可。翻译文言句子,最大的障碍,是字词含义的变化莫测,要注意区别古今词义的差异,这需要在学习中对古文字词有一定的积累,对古汉语的语言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小题5:试题分析:第一文是写晏子机智善辩,勇于维护国家利益,第二文是写晏子关心百姓,关注民生。点评:本题不难,文章内容简单,人物形象容易分析理解。人物的表情、行为、语言,在作品中往往是结合在一起写的,作者用这些描写多方面地突出人物形象的特征,要学习多角度描写人物突出人物形象的方法。

1.A2.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3.(1)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  (2)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4.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12分)
答:【小题1】(1)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2)本来就知道将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虚妄的。【答案解析】【小题1】得,得意。【小题1】A 在;表被动。B 用来……;……的原因。C 兼词,相当于“之于”;众多,各。【小题1】例句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共14分)
答:【小题1】(1)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2)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慷慨激昂地立下了造福(治理)天下的志向。(共4分,每句2分。翻译错1处扣1分,错满两处该句不得分)【小题1】“二者之为”指迁客骚人因阴悲和因晴喜的感情,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小题1】范仲淹是...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答:小题1:(1)尽,用尽 (2)慢慢的 (3)如果 (4)已经 小题2:D 小题3:(1)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2)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3) 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 小题4:做事情最重要的是有恒心和毅力,要有持...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
答:小题1:①被雇佣 ②以……为奇,对……感到惊奇③停止④抵挡小题1:A小题1:①以后如果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们其他人呀。(关键词为“苟”“相忘”)②即使是吴中子弟,都已十分害怕项羽了。(关键词为“虽”“惮”)小题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彼可取而代也”或“学万人敌”(2分)...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阅读理解
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
答:小题1:文言句子翻译要求字字落实,句意完整,语句通顺,特别是关键词的理解。 小题1: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筛选信息的能力。 。 4. (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甲元丰
答:小题1:本题考查领悟作者情感的能力。结合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景物的特征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即可。2.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甲】从小 1.像北斗七星;使……感到凄凉(凄清);说出失望;失意,惆怅 2.D 3.(1)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答:4.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题1:意在说明人(君子)应像切磋琢磨器物(骨、角、象牙、玉石)那样,不懈追求自身完善。 小题2:“告诸往而知来者”:学习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学习应当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由此及彼,通达事理。 小题1:试题分析:本则《论语》记叙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答: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属感情。 。3.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小题1:何加:有什么好处。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被:同“披”,披着,穿着裘:皮衣,御寒的衣物小题2: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1题
答:1.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9 小题1:(1)睡,睡觉 (2)原来,原来是 (3) 曾经 (4) 即使 小题2:(1)(2分) 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但”,“耳”译错,每个扣1分) (2)(2分) 看到松风亭还(仍然)在树梢(树林的远处、树林的高处、树木的末端顶端),心想(心说)怎样才能赶到(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