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O和CO 2 的分离和干燥.现只有稀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按要求填写下 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和CO 2 混合气体的分离和...

作者&投稿:门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要将CO和CO 2 分离,可在甲中装有NaOH溶液,用来吸收CO 2 ,先分离出被乙中浓硫酸干燥过的纯净的CO,所以关闭b,打开a,混合气体进入甲装置,CO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分离出 被乙中浓硫酸干燥过的纯净的CO;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在甲中反应生成碳酸钠,要得到CO 2 ,可在丙中盛放稀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打开b,从丙处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与碳酸钠可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又可分离出被乙中浓硫酸干燥过的纯净的CO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 2 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故答案为:
CO; 稀盐酸;  关闭a,打开b;  Na 2 CO 3 +2HCl=2 NaCl+H 2 O+CO 2 ↑.



(2013?港北区二模)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CO和CO2的分离和干燥(其中a为弹簧夹,b为分液漏斗活塞).~

分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首先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其它的物质,分离得到一氧化碳,此时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转化生成碳酸钠和水,混合气体进入甲装置,CO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分离出被乙中浓硫酸干燥过的纯净的CO,故广口瓶(甲)中盛放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在甲中反应生成碳酸钠,要得到CO2,可在丙中盛放稀硫酸,然后关闭活塞a,打开b,从丙处加入稀硫酸,稀硫酸与碳酸钠可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又可分离出被乙中浓硫酸干燥过的纯净的CO2.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溶液;(2)CO;(3)干燥气体.

(1)NaOH溶液 浓硫酸 稀硫酸(2)CO b a CO 2 +2OH - =CO 3 2 - +H 2 O(3)CO 2  a b CO 3 2 - +2H + =H 2 O+CO 2 ↑ CO与所提供试剂均不发生反应,而CO 2 可被碱液吸收形成盐,再用稀硫酸将CO 2 从盐中分离出来。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还原CuO,从A处通入CO,B处是CuO,C处是澄清石灰水,根据...
答: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①通入CO之前应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②应先通入一氧化碳一会儿,再给试管加热,防止加热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3)由于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应进行尾气处理,以免污染空气.所以,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未进行尾气处理,改进的措施是点燃...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备气体的探究. (1)实验...
答:(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所以CO 2 、HCl等气体均可使其变为红色,所以,紫色石蕊溶液不能用来检验CO 2 的存在,只能检验CO 2 的溶液的酸碱性;(2)乙、丙两个装置在试验中,主要区别是长颈漏斗和分液漏斗的,...

小明、小华和小林三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并对...
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2)由于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盐酸以及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都显酸性,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此b、c都合理,而a不合理.故选a.(3)A中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适合用固体和液体制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题干...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CO 2 气体,并验证CO 2 中混有HCl气体...
答:(1)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2)由于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通过硝酸银溶液来检验氯离子,来验证并验证CO 2 中混有HCl气体,所以,D装置的作用是验证CO ...

实验室用足量的CO还原C图O的方法来测得C图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五明设计...
答:(1)2选B组数据进行计算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原因会导致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偏u或偏小,①敞口盛放的澄清石灰水也可能吸收空气中的CO2,导致测定结果偏u;②澄清石灰水也可能未吸收完CO2导致测定结果偏小;(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给氧化铜质量及A组所测数据,设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由反应前后氧...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 ...
答:(1)根据题意,生成物是CO和H2,条件是高温,根据方程式书写要求可以写出.CH4+H2O 高温 . CO+3H2(2)I.根据化学方程式知CO和H2的质量比=28:(2×3)=14:3Ⅱ.[完善实验设计]分析所用各装置中的反应条件可知,装置C中氢气和氧化铜反应需要加热,对应实验步骤为②.[进行实验]①反应后装置C...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Na 2 CO 3 和NaHCO 3 热稳定性对比实验.请...
答:直接加热的碳酸钠不分解,但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分解,所以说明二者中热稳定性强的物质是Na 2 CO 3 ,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HCO 3 △ . Na 2 CO 3 +CO 2 ↑+H 2 O.故答案为:Na 2 CO 3 ;2NaHCO 3 △ . Na 2 CO ...

...们在实验室的通风橱内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其它实验用品略),进行...
答:(3)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是红色的,铁粉是黑色的.故填:红色粉末变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高温 . 2Fe+3CO2.(4)停止加热后未观察到溶液倒吸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实验中持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直到玻璃管内物质冷却.故填:实验中持续通入一...

...的混合气体中是否混入了一氧化碳气体,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答:若B不变浑浊,则证明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完全,从B中出来的气体就剩下氢气和一氧化碳,它们都会与氧化铜发生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而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D中出现混浊现象.即只要D中变混浊就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1)因为实验室检验一氧化碳通常是让...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还原CuO,从A处通入CO,B处是CuO,C处是澄清石灰水,根据...
答:CuO+CO △ . Cu+CO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2)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在点燃或加热时易发生爆炸,所以通入CO之前应先检验CO的纯度;故填:纯度;②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可概括为“实验开始先通一氧化碳,通一氧化碳以后再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