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试验的结论

作者&投稿:章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即工人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否定了当时科学管理学派认为金钱是刺激工人积极性的唯一动力的说法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非正式组织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如果满足度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就高,生产率就高 由此实验,还引发了下列理论:1、社会人理论   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人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工作的,因此金钱是刺激工人积极性的唯一动力,因此传统管理理论也被称为“经济人”理论。而霍桑实验表明,经济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社会交往、他人认可、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才是决定人工作积极性的第一位的因素,因此梅奥的管理理论也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或“社会人”理论。 2、士气理论   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工作效率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和好的工作条件,所以管理者应该关注动作分析、工具设计、改善条件、制度管理等。而霍桑实验表明,士气,也就是工人的满意感等心理需要的满足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工作方法、工作条件之类物理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 3、非正式群体理论   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必须建立严格完善的管理体系,尽可能避免工人在工作场合中的非工作性接触,因为其不仅不产生经济效益,而且降低工作效率。而霍桑实验表明,在官方规定的正式工作群体之中还存在着自发产生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有着自己的规范和维持规范的方法,对成员的影响远较正式群体为大,因此管理者不能只关注正式群体而无视或轻视非正式群体及其作用。 4、人际关系型领导者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就是规范的制定者和监督执行者。而霍桑实验提出,必须有新型的人际关系型领导者,他们能理解工人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行为,善于倾听意见和进行交流,并借此来理解工人的感情,培养一种在正式群体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群体的社会需要之间维持平衡的能力,使工人愿意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协作和贡献力量。   总之,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不是孤立的、只知挣钱的个人,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群体成员,个人的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作积极性上只具有次要的意义,群体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梅奥的理论也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或“社会人理论” 编辑本段实验的意义   霍桑实验对管理理论有相当的贡献:它让工人了解自己不全然只是机械的延伸;它引发产业界与学术界做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与研究;它替管理学开了一扇通往社会科学领域的门;它同时也令研究者检讨田野调查不能与标的物太接近,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称之为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梅奥与同僚发现经营者要对管理的人性社会面与行为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编辑本段有关行为科学的理论   行为科学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既不同于管理学,但同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面却又互相渗透。行为科学研究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研究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从霍桑试验开始;后期是1947年首次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60年代,为避免同广义的行为科学相混淆,出现了“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专指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实质上是包括早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在内的狭义的行为科学。目前它的研究对象和所涉及的范围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有关个体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又可分为激励内容理论、激励过程理论和激励强化理论三大类;二是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   (2)有关团体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团体动力、信息交流、团体及成员的相互关系三个方面。(3)有关组织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有关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和发展理论。有关领导理论又包括领导性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三大类。?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霍桑试验的结论是什么~


霍桑实验的结论
答:(1)霍桑实验是指在1921--1932年间,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项研究,共分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2)有关霍桑实验的结论主要集中在梅奥的两本书中,即《工业文明的人类问...

霍桑试验结论主要有哪些
答:拓展知识:霍桑效应:霍桑试验中发现的参与者行为受观察影响的现象被称为霍桑效应。这个效应也被称为观察效应或实验效应,指的是参与者知道自己正在接受观察或实验时,会改变自己的行为。社会学习理论:霍桑试验的结论对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和...

霍桑实验的主要结论有哪些?
答: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一、照明实验。 二、福利实验。三、访谈实验。 四、群体实验。 五、态度实验 霍桑试验的结论主要有: 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即工人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否定了当时科学管理学派认为金钱是刺激工人...

霍桑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实验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4、存在着霍桑效应。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的作用: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地突破,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工作上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到人的因素上来,不仅在理论上对古典管理理论作了修...

梅奥领导的霍桑实验的结论认为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答:【答案】:C、D 霍桑试验的结论是职工不是纯粹的经济人而是社会人,因而,提高工作效率不仅依靠外力,比如工资、工作条件等,还得依靠员工的人际关系和内部状态,比如士气、情绪等。

梅奥根据霍桑试验得出了哪些结论
答:传统管理只重视人的正式组织团体、注意团体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而梅奥则注意非正式团体,无形组织的作用,其有着特殊的规范,影响团体成员的行为。提出了新型领导的必要性,这种领导关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团体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团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霍桑试验是心理学...

什么是霍桑实验?通过霍桑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1. 霍桑试验是指在心理学实验中,当被观察者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观察时,会改变自己的行为。2. 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实验者的行为和态度可能会无意中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使其更倾向于符合实验者的预期。3. 实验者效应是指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通过非言语的方式,如表情、肢体动作或语气,对被试...

什么是霍桑实验?通过霍桑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霍桑试验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结论是,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实验者效应 实验者效应是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

简述霍桑试验的重要发现。
答:研究发现,工人工作并不仅仅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除了金钱收入,他们还有感情及心理方面的需要。第二,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它对组织成员的行为乃至正式组织的效率产生着重要影响。第三,可以通过提高士气来提高工作效率。这样,霍桑试验就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社会因素是影响工人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关于...

霍桑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3. 实验发现,领导力的提升在于增进员工的满意度,这一观点改变了传统的领导观念。4. 霍桑效应的发现,即意识到自己正在被研究和观察的员工会改变其行为,为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视角。这些结论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霍桑试验超越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将研究的焦点从物质条件和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