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是什么意思 孔子“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淳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 · 雍也第六》菁华选粹

白话解

1.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白话解:鲁哀公问孔子说:「你的学生们,哪一个最好学呢?」孔子回答说:「有个颜回是最好学的,他偶然生气发怒,但绝不牵连别人,并且不会重犯同样的过错。」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白话解:孔子说:「真有贤德啊!颜回。只吃一箪饭(盛饭的圆形竹器),只喝一瓢水(以瓠剖成两半用来盛水),住在粗陋的小屋之中,别人是忧愁得难忍其苦,回呀!仍然不改自得其乐,真有贤德啊!颜回。」

3.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白话解: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道,实在是能力不足啊!」孔子说:「能力不足的人,顶多在中途休息一些时候再前进,至于你现在则是划地自限。」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白话解:孔子说:「知道它如何,不如喜好它,喜好他不如参与他,乐在其中。」

※ 譬如食;知之不如食之,食之不如饱之。

5.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白话解: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高深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难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只能谈浅近的道理。」

※ 中人以下,需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

6.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白话解:孔子说:「智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智者常动,仁者常静。智者常乐,仁者长寿。」

※ 按钱穆先生注:水性活泼流通无滞碍,智者相似故乐之。山性安稳厚重,万物生于其中,仁者性与之合,故乐之。

7.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白话解:孔子说:「一个有仁德的人,存心善良胸襟广阔,常思推己及人,只要自己想自立,就会想到帮助别人自立,只要自己想通达,就会想到要帮助别人也通达。能就近取自身做比喻,将心比心,可以说是行仁的路径与方法了。」

※ 能如此,不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做到:己之所欲,施之于人。所谓兼善天下是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学说,只是力量不够。孔老师说:如果你真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才会走不动的,现在你却没走就想停止。

知识分子最易犯的毛病就是“还没走就停止了”。

从老二的这句话当中,突然觉得半途而废也是好事,很多人都是像冉求一样,还没干就觉得这个事情干不成,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敌人太强大,然后懒癌+拖延症一犯病就是一辈子了,所以,第二个更接近这个意思,或者……
还有种理解方式,就是历史总是发生在某个人眼中的过去,到底当时是不是这样子的,你眼中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只要对你有助力就好……

我们老师讲的是第二种说法,我看了你的两种说法也觉得第二种更合理,第一种多读几遍就觉得牵强了。

孔子的“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是什么意思~

没有足够能力的原因就是自己把自己的格局定的太小了,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所以很难大胆的去尝试,做到一半的时候就放弃了,终归功亏一篑!

这句话出自《论语》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汝はかぎれり 什么意思
答:汝は限れり 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源自 论语 雍也 冉求曰:“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冉求(ぜん...

论语全文,越多越好哈...
答: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明灭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子曰:“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

作文中怎样用上论语中的句子
答: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明灭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子曰:“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

论语前十章有多少,10句还是。。
答: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明灭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子曰:“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

孔子弟子冉求
答:后来,季氏放弃了攻颛臾的图谋,这可能跟冉求转达了孔子的反对意见不无关系。 > > > 还有一件是,季氏“用田赋”,冉求也没有劝谏、阻止。《论语》中有一则:“冉求曰:’’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很可能指的就...

请问有谁知道《论语》十九则啊???急!急!!!
答: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也。”『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16』子曰:“不有祝鮀之...

孔子论语
答: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

面对中年危机和七年之痒,你需要做好三件事
答:早在2000年前孔子说过,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意思是说如果真的是能力不足的人,做到一半才会力不从心而放弃,你却根本没做,这不是画地为牢了吗。读完这本《能力陷阱》我个人感悟是:人到中年,眼睛迎不住风,也包不住泪。改变真的很难,但只要坚持,没什么不可能。坚持日更第11天了...

废驰的文言文
答:力不足止,中道而废。 ——《论语·雍也》轮转而不废。——《淮南子·原道训》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 ——《礼记·中庸》5、废黜;罢官。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 ——《资治通鉴》6、衰败;败坏。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7、旷废;懈怠。如废职:旷废职务。 废时:旷废记载...

求二套成语接龙
答:危邦不入 → 入邦问俗 → 俗不堪耐 → 耐人咀嚼 → 嚼舌头根 → 根椽片瓦 → 瓦查尿溺 → 溺心灭质 → 质而不野 → 野草闲花 → 花边人物 → 物美价廉 → 廉而不刿 → 刿目怵心 → 心安神泰 → 泰山盘石 → 石沉大海 → 海北天南 → 南船北车 → 车尘马足 → 足兵足食 → 食案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