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姓名中的“字”为什么消失了? 中国古人是不是都有字啊,为什么这一传统后来没有了

作者&投稿:店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答案类如一楼,但需要指出的是,时间更早。
大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国人便开始屏弃字、号了。理由是它比较麻烦,而且它与普罗大众有一定距离(之前多是识字读书之人用“字”,字一般由授业教师或着家族长者赐予),因而被新青年当成封建旧事物丢掉。另外有清一代,人们的“名”普遍从有秦汉古风的单名变成双名,减少了重名的现象,字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它最初所拥有的辨识功能(过去,人们取名用单名,难免重名。而字一般可以区别---因为即使同姓同名,字(号)也未必相同,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因为出于互相尊重的关系,基本上是不直呼其名,而以字(号)作称呼)。因此“字(号)”也就渐渐淡出中国人的人称姓氏指代系统了

没消失啊!我们班有一个姓字的,叫:字凌荣

四五十年前被当作四旧给革去了

....竟然还有这个姓...嘿嘿.本人有点孤陋寡闻...HOHO...

为什么现在中国人没有字没有号?古代都有的~~

中国古人的称谓非常繁杂,难记程度堪比俄罗斯小说,他们不仅有姓、氏、名、字,还有雅号、谥号、赐号、诨名、室名等等。

现在,“字和号”基本退出了中国人的称谓系统,只有极少数人出于爱好仍取字号,如作家李敖,字敖之;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书法家范曾,字十翼,号抱冲斋主;旅行家钟文芳,字夔,号一行居士,却并不常用,也没有实际用途。


中国传统中对名的忌讳,是字产生的基础。 没有哪个文明像中国这样,围绕着“名”出现如此繁多的避讳,见面时,直呼其名是非常严重的侮辱,正式的书写中,还要避尊者讳,避长者讳,避孔子讳等等。最著名的例子是《史记》,司马迁为了避父名讳(司马谈),将《史记》所有同名的人都改了名,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

这些字,号的传统至今也已经消失,变为小众嗜好,字和号的逐渐消失,是随着辛亥革命后满清帝制的崩溃,科举废止,学而优则仕的路途中断,读书人变为近代新知识分子,失去了传统的政治贵族地位。这一巨大变革下,传统的字和号的制度也失去了实际的应用基础,变为文化符号。

字,又称表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后来形成了一种制度,不一定没个人都有。现在一般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这个传统没有了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大陆的破四旧运动,及打压知识分子有关,认为“表字”是封建知识分子的象征,所有很多人弃字不用。

中国古代人的姓名都有名和字 现在台湾人名字中有字吗!
答:一些台湾政治领袖的名字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元素,如“民主”、“自由”、“革命”等。此外,在台湾的文化和艺术领域,也有一些人使用独特的名字或笔名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总之,虽然现代台湾人的姓名已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许多台湾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中国姓名,其中包括名字和字。

最近看三国,发现人名都是二个字的?
答: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周瑜:字公瑾。吕布,字奉先。张辽,陈琳,许诸……都有名和字的。可现在名字有三个字的,有二个字的,没有字了,有谁能说明一下吗?顺便说一下复姓(诸... 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周瑜:字公瑾。吕布,字奉先。张辽,陈琳,许诸……都有名和字的。可现在名字有三个字的,有二个字...

中国人排字论辈由来已久,为什么现在用辈分起名字的人越来越少了?_百度...
答:照这样的传统,很多孩子尚未出生,其姓名中至少有两个字就早已被家族长辈们规定好了。但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如“建国”、“建设”等包含政治意味新名字的出现,简化了传统缛节,起名更加自主,减轻了社会重名压力。资料显示:我国现有1 6 0 1个姓氏,如采用父母双姓,会增加到1 2 8万个双姓。但...

三国人名为什么都是两个字?王莽改制推行“禁二字名”
答:后人取名都用单字,也是因为当时王莽改制推行禁二字名。感觉王莽这个人特别喜欢改名,当时不仅是人名,就连地名也是大刀阔斧的进行更改,送的百姓们苦不堪言,需要花费好长时间才能适应。不过好端端的,为什么王莽要推行这样的规定呢?都说王莽是从未来穿越回去当皇帝,王莽的确有很多超前的想法,但同时他又...

中国人的名字中的字和名有什么不同?
答:古代人有“名”有“字”,“名”又叫“ 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亲所取(当然亦有一说是出生后即可取名了);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 (不过三国乱世,思想反叛,冠而取字并不是一定遵循,曹冲、孙亮都是未冠...

三国时代为什么姓名都市单名?没有三个字的姓名
答:也许是那时候人少 没有重名的吧 名字两个的也有 如黄巾大将程远志 牛头山的裴元绍 袁绍大将眭元进 刘备的一个祖宗刘不疑 还有诸葛亮

姓名的发展历史
答: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认为,名字最初是因夜晚相遇、辨识需要而产生的,故《说文解字》称,“名,自命也,从口从夕。 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古代一般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由父亲取名,此即《仪礼·丧服》中所谓“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至于取“字”,则在20岁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 需要注意的...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名都是单字
答:南朝开始之后,君主的名字中也终于出现了二名,各种形式的二名终于见于史书。从东汉到东晋,单名风潮一共持续了三四百年,可谓空前绝后。为何东汉魏晋时期的人们不愿起两个字的名?单名现象为何是从东汉开始的?为何又在晋宋之际走向了终结?话说孔夫子删定《春秋》的时候,经常把两个字的名改成单名...

为什么汉朝、三国、晋朝时人的“名”只有一个字?
答: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的确是这样,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

中国人的姓名历史?
答: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双字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⑦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