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宝宝考考你:古人将五官中的 哪一个称为“七情之虹”

作者&投稿:钭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鸡宝宝考考你:古人将五官中的哪一个称为“七情之虹”?

正确答案:眉毛

答案解析:

古人习惯把眉毛称为“七情之虹”,七情就是我们常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通常是指喜,怒,哀,乐,愁,苦,而虹是指眉毛如彩虹般弯弯的形象,可以表达一个人情绪的弯弯的彩虹。

“七情”最早见于《礼记·礼运》中,原文记载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在《三字经》中也有记载:“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对比两者所记载的内容不难发现,七情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最明显的不过是“喜、怒、哀、乐”四种情愫。当然“忧、惧、爱、憎、欲”也是人每天都会有的心理反应,只是人们一贯喜欢说“喜、怒、哀、乐”罢了。

说到七情必须得提一提佛教的“七情”。其实佛教的“七情”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

所以七情是相对稳定的,是人与外界交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反应,始终贯穿着人与外界的互动的始终。

那什么是六欲呢?《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由哪些构成?

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说到底。人存活于世,想要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都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所以后来就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共六欲。

但一向提倡“看破红尘,六根清净”的佛家在《大智度论》中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