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的古诗

作者&投稿:熊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谐音双关是汉语特有的修辞手法。它是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语音同或近的条件,使诗句产生明暗双重意义。而这双重意义,一层是字面的,一层是暗含的,暗含的意思往往才是作者的真意所在。如《乐府诗集》中的“欢欲见莲时,移湖安屋里”中的“莲”与“怜”双关,“见莲”就是 “见怜”,意思是要是你怜爱我,就搬到我屋里来吧。谐音双关的运用,把恋人的意思欲语还羞地表达出来,言简意丰。在生活中,也常运用此法表达感情,往往曲情达意,含而不露,妙不可言,产生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
  下面主要分析一下古代诗歌中的谐音双关:
  民歌中的谐音
  在中古时期的民歌中,也有许多运用双关语的例子。这种手法在汉魏古诗中偶有出现,到了南朝乐府时就被大量的运用起来,并形成了一种严格的表达形式,即: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意。以两句为一组,上句仅叙述一种事物或行为(行动),而下句则用双关谐隐点明其意。特别是吴声歌和西曲歌,它们的风格多为缠绵婉转,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感情。如: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怀丝”即谐音“怀思”。利用这种修辞手法,使感情曲折含蓄,表达出男女之间的缠绵之意。吴歌中运用谐音的还不止“丝”呢,他们还经常以芙蓉为夫容,以碑为悲,以布匹之匹为匹配之匹,以油为由,以髻为计,以星为心,以棋为期,以梳为疏①。这些谐音字,大多为眼前常见的物名,生动形象,易在民间流传。因此,谐音双关成为吴声西曲的重要艺术特点。
  唐诗宋词中的谐音双关
  唐诗也喜欢用谐音双关表现爱情。而且,很多都是抒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无比坚贞。这类诗,由于谐音双关的巧妙运用,把热烈的爱,深厚的情,表达得形象具体,生动感人。如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篇——《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当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疑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写女子对情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和至死不渝的爱情。其高明之处是在颔联:巧用谐音,一通过“丝”谐音“思”,比妙精警,巧用谐音,以蚕丝谐情思,以烛泪喻相思之泪,春蚕吐丝,连绵不断,吐之既尽,命亦逐亡,蜡烛流泪,流之既干,身亦成烬。表明女子对爱情执著不渝,至死方休,其情足可以感天地,泣鬼神。
  其中,唐诗中也有用谐音表达离别的感情,其中又以“柳”最为有名。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从古到今,人们都一直认为,“柳”是带有离别意味的东西,折柳就代表惜别。“柳”,“留”的谐音,使折柳有相留之意,而且,在李白的眼中,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是送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永在《雨霖铃》中也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其作用及人文内涵
  恰当地运用双关手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其妙用又以在刘三姐中最为传奇:
  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花开,姓罗不见锣鼓响,三个蠹才哪里来?(《刘三姐》)
  刘三姐“陶、李、罗”三姓与“桃、李、锣”三物同音相谐巧妙地就姓联物,指物借意,对给地主老财当帮凶的三个秀才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嘲笑了他们词穷歌尽、无言应对、难以招架的窘态,鲜明地表现了刘三姐聪明机智、泼辣勇敢的性格和善于对歌的才能。歌词读来明快幽默,饶有风趣。
  另一方面,谐音双关的运用也能适应某种持殊语境的需要使其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
  我失骄杨君失柳,场柳轻肘直上重霄九。(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杨柳"表面上指的是杨花、柳絮,实际上指的是杨开慧、柳直苟两位烈士。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使用了谐音双关这一修辞手法,高度赞扬-下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杨开慧、柳直苟两位烈士,含蓄而寓意深长地表达了对两位烈士深沉的悼念之情。
  谐音双关在诗歌中的运用,既含蓄又委婉,既幽默又风趣,给人以思考、咀嚼的余地。它,还有很强的人文内涵:
  其一,它体现了汉族人追求话语含蓄的心理。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汉族人民在语言交际中追求话语的含蓄,因此都喜欢用双关辞格,这样,既含蓄曲折,又生动活泼。如:
  罢去四五年,相见论故情。
  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读曲歌》)
  其中以“藕”谐“偶”(匹偶),以“莲”谐“怜”,委婉地表达了女子对恋人的思念。这是诗歌中表达爱情的常见手法。
  其二、谐音双关是一种谐音文化,它反映了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礼仪风尚。
  谐音双关,作为汉语的一种重要语言表达手段,属于汉文化范畴。谐音双关作为一种谐音文化,它反映的是一定的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例如古代诗歌中也有一些用谐音写到传统的婚俗。在新婚床上撒枣子、花生等,以“枣”谐“早”,“生”与“生”同音,两音相连,取“早生子”的吉意。
  结语
  谐音双关作为汉语中的一种修辞辞格,它在历史上是变化发展的。它不仅在古代诗歌中出现,而且到现在也没还没消失。它担负着传承文化的大任。通过谐音,把古代人的心理幽眇地表现出来,有哀怨的,也有刚烈的。谐音双关,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粹。

1、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采莲曲》
莲——怜

2、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晴——情
石室诗士施氏,
嗜狮,
誓食十狮,
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
适十狮适市。
是时,
适施氏适市,
氏视是十狮,
恃失势,
使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
适石室,
石室狮,
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
氏始试食十狮尸,
食时,
始识是十狮尸,
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谐 音 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解 缙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 印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江围-姜维,旅步-吕布,槽巢-曹操)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箫和

(橹速、帆快、笛清、萧和分别谐音:鲁肃、樊哙、狄青、萧何)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
低头弄莲子(怜子,爱你之意),莲子青如水。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晴〉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谐音的古诗~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莲-怜)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丝谐思)
谐音古诗真没多少,下面是对联:
二猿落入深山中,小猴子怎敢对锯(对句)
一马陷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出蹄)
两舟并济,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奏,笛清(荻青)怎比萧和(萧何)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姜唯)实难旅步(吕布)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不得张飞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 印
整理得很辛苦,希望采纳,谢谢!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二猿落入深山中,小猴子怎敢对锯(对句)
一马陷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出蹄)

两舟并济,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奏,笛清(荻青)怎比萧和(萧何)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姜唯)实难旅步(吕布)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不得张飞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无情)却有晴(有情)。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 印

关于音乐的古诗
答:1.《湘灵鼓瑟》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楚云来泱漭,湘水助清泠。妙指徵幽契,繁声入杳冥。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瑶琴,镶以玉的琴。宋何薳《春渚纪闻·古琴品说》:“秦汉之间所制琴品,多饰以犀玉金彩,故有瑶琴、绿绮之号。

关于音乐的古诗
答: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关于音乐的古诗
答: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李白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

关于音乐的诗句
答:音乐的成语和诗句声震林木 阳关三叠 繁弦急管 曲高和寡 靡靡之音 绕梁三日 珠落玉盘 出谷黄莺 一唱三叹 五音不全 天籁之音 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若即若离 虚无飘渺 铿锵有力 荡气回肠 震耳欲聋 不绝如缕 诗句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音乐的名言 音乐教育并...

表达对音乐的热爱的诗句
答:1. 关于音乐字的诗句 关于音乐字的诗句 1. 带歌曲字的诗句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汉无名氏《别诗·其二》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自倚能歌曲,先皇掌上怜。——张祜《宫词》 壶浆椒叶气,歌曲竹枝声。 ——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锦...

有关音乐的对联或诗句
答:上联:九天凝云动永乐;下联:高山流水遇知音。横批:如沐春风

关于音乐的诗句
答:以下是部分关于音乐的诗句:《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听蜀僧浚弹琴》 【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

关于音书的诗句
答: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

有那些古文何诗句是和音乐有关的~急求
答:有那些古文何诗句是和音乐有关的~急求 我是高中音乐老师~上课的时候想渗透些古代文学反方面的知识~珂是自己的文学水平有限~所以就请教各位了~在此谢过了~... 我是高中音乐老师~上课的时候想渗透些古代文学反方面的知识~珂是自己的文学水平有限~所以就请教各位了~在此谢过了~ 展开  我来答 ...

古音的诗句古音的诗句是什么
答:古音的诗句有:安得太古音,绝静山林生古音。古音的诗句有:意古音粹美,我琴太古音。结构是:古(上下结构)音(上下结构)。注音是:ㄍㄨˇ一ㄣ。拼音是:gǔyīn。古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古音gǔyīn。(1)古代的语言及发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