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液问题 一个初三化学溶液问题

作者&投稿:始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平时喝糖水时,越往下越甜,那是因为没有搅拌均匀,通常我们在杯子中搅拌只做水平方向上的搅拌,在纵向上没有分量,如果均匀的话上下是一样甜的。

2.学过布朗运动吗,溶剂分子无时无刻不在做不规则运动,溶剂分子的运动会碰撞溶质分子,所以溶质分子并不是静止的,而是要做布朗运动,这种运动同样是不规则的无方向性的,所以溶质不会沉淀下来。

3.不能说绝对不反应,比如强酸溶于水如硫酸会形成水和氢离子,通常我们视做不反应。

4.乙醇甲醇这些物质较为特殊,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无饱和不饱和这样的概念。饱和还是不饱和一般是针对晶体和气体说的。

1 溶解掉的才算是溶质。所以底部未溶解的糖自然不算溶质了。你喝掉糖水,理论上溶液在不断的减少,同时也意味着溶剂在减少,那么就会促进糖的进一步溶解,整个溶液浓度不断上升,所以越来越甜。

2这个问题主要是溶解和沉淀的平衡问题。当你溶质的量出现过饱和,那么就会沉淀。就是说,你无限放糖,就会发现此时溶液再也无法溶解糖了,那么就会沉淀。如果进一步探讨,部分知识超过目前所学,没有多大的意义。

3按照你现在的理解,可以认为是对的。稳定的溶液存在的溶解和聚合的平衡。就是说实际上是发生变化的。你比如说氯化钠溶液,只要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稳定,溶液无时无刻不发生着氯化钠溶解和氯化钠的结合。只要条件不改变,这个平衡一直存在。你说的反应应该是化学反应,其实是会发生的。不过不是稳定状态,所以以目前的知识就认为是不反应了。

4这个我真不知道。我的理解应该是的

1.糖还没充分溶解,所以淡。过一会充分溶解了,所以更甜。
2.水再也无法溶解糖了,才会沉淀。
3.如果反应还会有溶液存在呀
4.可以说是酒精溶解水,也可以说是水溶解酒精,所以酒精的水溶液永远不会饱和

一可能是没有充分搅拌二是糖水已达到饱和状态了。

1是
4酒精无法是百分百的

首先由1确定
a中性,b呈酸性
cd呈碱性
2
与d产生气体
酸碱中和反应一般不产生气体,那么确定d是na2co3(别问为什么,这是感觉,呈碱性不是碱的首先想这个)
3
a和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是个氯化物,只有氯化银。又根据3中不与ba(oh)2反应得应是硝酸银
3
与b放热,这个随便,不便浑浊,说明不是碳酸,硫酸,那么b就是硝酸
现在只有c没有确定
c和盐酸反应不生成沉淀说明没有ag离子(废话。哪有氢氧化银溶液啊)
与氢氧化钡不反映
那么随便一种碱。。。氢氧化钠

初三化学溶液反应问题~

溶液中只有溶质参与反应。你需要想象不论多稀,多浓的溶液,只要溶质的物质的量是一定的,那么反应所得的产物的量也就是一定的了,因为分子与分子之间始终要遵循特有的数目比来进行反应。(局外话,大多数时候溶液的浓度又会影响分子间的这个反应数目比。)

物质的量要到高中才学,可以理解为分子数目。用物质的量来描述,1mol的物质,就有6.02*10^23个微粒。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100克98%的硫酸含有溶质98克,溶剂2克。
490克20%的硫酸含有溶质98克,溶剂392克。

初中化学问题:溶液稀释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另附上一些其他的有关溶液计算公式: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10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100 2、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M浓 × a%浓=M稀 × b%稀=(M浓+增加的溶剂质量) × b%稀 3、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M浓 × a%浓+M稀 × b%稀=(M浓+M...

化学溶液浓度问题~纠结好久了。
答:1. 蒸发溶剂时非饱和溶液浓度会变大,但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时浓度不变,因为已经饱和了,容积减少后溶质会析出。2. 通常物质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大,所以冷却饱和溶液时溶质析出导致浓度降低,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些物质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上升而降低,对于这些物质,冷却时,浓度不变。

初三下册化学溶液教案
答:(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4)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关于化学配制溶液的问题
答:变的只是浓度。简单点说,你把10g糖溶到100g水里,跟你溶到1000g水里。糖还是10g。对不对?那么以例1来说, 你要配置50g10%的氯化钠,那么当中的氯化钠就是50*10%=5g。那现在,你要从100g80%的氯化钠溶液中,取出5g氯化钠就可以了。取多少?不知道。怎么办?设未知数。那就设你要取xg。

几个个高三化学问题
答:1molCO和CO2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 3、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0.1NA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CL2+2NaOH = NaCL+NaCLO+H2O 氯气发生歧化,若是标况下转移的电子总数0.1NA 是正确的,但陈述中未提及标况的条件 推断题 Na2O2 的O与O之间,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 ...

初中化学鉴别五种溶液问题
答:分别取少量五种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是氯化钠溶液,呈红色的是盐酸和硫酸,呈蓝色的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然后向变蓝的两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钡溶液,没有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将鉴别出的氢氧化钡溶液,滴加到变红的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另一...

一道高三化学问题!!!
答:答:之所以分成溶液,胶体,浊液。这是根据分子的直径来分的。溶液中光线可以通过,因为溶液中分子或者离子的直径是最小的,因此,光线通过时是沿直线传播。因此,光线在溶液中可以通过。而胶体中的分子直径相对溶液较大,因此,当光线通过时,分子对光线有一定的阻挡作用,而这种阻挡作用的效果就是使光...

一道初三化学计算题。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酸或碱溶液的质量分数_百 ...
答:前面几位的第三题有误,因为H2SO4是二元酸!1 开始PH大于7,所以第一个空是 碱,第二个空是 酸 2 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3 V(H2SO4) = 24.5ml 所以H2SO4质量 = 1*24.5*4.5% = 1.1025g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80...98 m(NaOH)..1.1025...

紧急的化学问题!写出以下溶液的三大守恒(离子,质子,物料)
答:物料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例,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NH4^+ + NH3.H2O = Cl- 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Na+ = 2(CO3^2- + HCO3^- + ...

初三化学。第三小题。求过程
答:慢慢分析啊,首先20摄氏度时,100克水溶解36克氯化钠,那么50克水就是溶解18克,所以多余的氯化钠无法溶解,所以50+18=6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