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的全文翻译 王世贞和司马迁对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原因观点各是什么

作者&投稿:蔽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译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道他。但是,我却不敢苟同。秦国用十五座城的空名,来欺骗赵国,并且勒索它的和氏璧。这时说它要骗取璧是实情,但不是想要借此窥视赵国。赵国如果知道了这个实情就不给它,不知道这个实情就给它。知道了这个实情而害怕秦国而给它,知道这个实情而不害怕秦国就不给它。这只要两句话就解决了,怎么能够既害怕秦国又去激怒秦国呢?

况且,秦国想得到这块璧,赵国不给它,双方本来都没有什么曲直是非。赵国交出璧而秦国不给城池,秦国就理亏了。秦国给了城池,而赵国却拿回了璧,就是赵国理亏了。要想使秦国理亏,不如就放弃璧。害怕丢掉璧,就不如不给它。秦王既然按照地图给了城池,又设九宾的隆重礼仪,斋戒之后才来接受璧,那种形势是不得不给城池的。

如果秦王接受了璧而不给城池,蔺相如就可以上前质问他:“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池的,这块璧不是赵国的吗?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使大王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座城中的百姓都会深恨大王,说把我们像小草一样抛弃了。大王不给城池,而骗夺了赵国的璧,因为一块璧的缘故,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我请求死在这里,来表明大王的失信。”

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璧。但是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人怀揣着璧逃走而把秦国处在理直的一方呢?那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断绝关系。假如秦王发怒,在街市上杀掉蔺相如,派武安君率领十万大军进逼邯郸,追问璧的下落和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就可以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而璧最终还是要落到秦国手里。

因此我认为,蔺相如能保全这块璧,那是上天的保佑。至于他在渑池以强硬的态度对付秦国,在国内以谦和的姿态对待廉颇,那是策略上越来越高明了。所以说赵国之所以能得以保全,的确是上天在偏袒它啊!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是明代王世贞所作的一篇史论。

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王世贞作为明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不盲从古人,常常见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善察疑似之迹。《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针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感喟针砭,令读者重又反思这一经典故事背后的合理性。

作品赏析

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人,赵惠文王得到稀有美玉和氏璧,秦昭王诈以十五座城相交换,赵王于是令蔺相如奉璧入秦,见秦王无意兑现诺言,终不辱使命而完璧归赵。

文章始以“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即表示了异议,然后以分析秦、赵时势入手,指出赵国有诸多失策之处,而蔺相如完璧归赵实为“天固曲全之哉”。王世贞此论,言辞咄咄,非纯为凿空之谈。

文章第一段,作者力排众说,对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未敢以为信也”。开门见山,毫无遮拦。接着分述其观点,展开全文。作者跳出前人只见个人不见大局的窠臼,正本寻源,一新读者耳目。

文章第三段,作者以“得”与“畏”为前提错综组合成四个判断,包罗了赵国的一切可能情况,令人信服地得出了所谓“两言决耳”的必然性结论——“予”或是“弗予”。

第三段中作者为蔺相如拟设了一段对秦王的言辞,其所以有力,就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以城易璧则民怨,不予城而欺赵则失信于天下这样的二难推理。秦王要摆脱这种两难的困境就只有“返璧”这唯一的出路。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了不使读者生疑,作者便用归结于天的说法,含蓄地表示虽然完璧归赵了,可是也不能说明蔺相如的做法正确,恶果没有产生,只是事出偶然罢了。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者此处是反其意而用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苟同这一看法。
秦国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诈赵国以勒索和氏璧。这时说它要得到璧是实情,而不是借此以窥视赵国。赵国知此实情就不给,不知此实情就给;知此实情而惧怕秦国就给,知此实情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
而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其曲在秦。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赵。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弃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
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又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才接受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这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玉璧吗?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如大王以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象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而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
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以柔韧使廉颇惭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而他之所以能完璧归赵,的确是上天在偏袒它啊!

王世贞对世所称誉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做法持什么态度~

司马迁不仅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字里行间对蔺相如赞赏有嘉,而且在这篇传记的后面感慨到:“知死必勇,非死难者也,处死者难,处死者难。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伸)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就是如此被司马迁认可的一个人,王世贞却不一为然,他认为蔺相如能完璧归赵,纯属天意,并不是蔺相如智勇使然。
初看王世贞的文章,认为其颇具道理,但几次仔细推敲原文后,对王世贞的某些观点却有了不同的看法。
首先,王世贞认为给不给秦王璧,决定权完全在于赵国,“此两言决耳”,非常简单明了,但原文中赵王与大臣为此却陷入两难,“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仔细分析当时的“国际”局势,发现事情确实不象王世贞说的那样简单。秦赵之间,表面看起来是一璧之争,实则是两国政治威信的实力较量。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战国后期,七雄彼此攻城略地,弱肉强食,其中秦国最强,力图兼并六国,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国家也不想首当其冲,招惹强秦。赵国为了自身的生存,当然非常重视与秦国的关系,既不可触怒之,也不可向之示弱。蔺相如审时度势,作出送璧入秦的决定,他的理由只有一条 “秦强赵弱,不可不许”,综观全文,他的决定是明智,因为他作好了周详的计划。
其次,王世贞在其文章中说“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这种是非观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但战国是一个恃强凌弱的时代,根本无平等可言,况且国与国之间,根本没有“理”可讲,一向是“势”说了算。远的不说,就近代中国的历史看吧,西方诸国一向标榜民主自由,但他们却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中国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分明想做中国的主人;西方列强偷盗的敦煌莫高窟及圆明园的文物、书籍、珍宝,到现在不也被他们“光明正大”的占有吗?更别说现在西方强国用“世贸法律”公然抢夺中国的锡土资源了!
至于“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的道理在中国一向是很好理解。比如一个很有面子或地位高的人看上了一个面子小或地位低的人家的东西,他又提出了一个很“公平”的交易方式,面小或地位低的人如果照作,就是识实务,懂得要脸,如果不答应,那就是不赏脸,不给面,你使别人丢了面,又使自己没了脸,这叫给脸不要脸,你的“理”当然就亏了,至于以后遭受报复,理所当然。只是应该认识到,这里的“理”是以是“势”为妈的,蔺相如深知此道,所以选择“宁许以负秦曲”。
再者,王世贞指出蔺相如在朝堂上是不明智的,其做法有若秦怒,又有失璧丢城之险,说的有一定道理,我们不得不承认蔺相如走了一步险棋。但仔细斟酌,本人还是觉得蔺相如的做法是几种可能性中最可取的,比王世贞的方法好。
正如前文所述,蔺相如的整个行事计划应该是在出发前就做好了的,当然,计划应该就秦王的表现(予城与不予城)作了两手准备,他在朝堂上的表现可以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同时我们对蔺相如“宁许以负秦曲”的“许”理解是否存在偏颇呢?经过仔细考虑,本人觉得蔺相如这里的“许”并不是要把璧直接交给秦王,而是一种试探,并且先“许”就让赵国由被动转为主动,璧到底交不交给秦王,就取决与秦王的表现了。蔺相如“奉璧西入秦,赵王拜送书于庭”已经给足了秦国面子,赵国也不算失面,因为送璧的桌面原因是取得秦国十五座城池,如果交易成功,秦赵都有面子。但正如蔺相如所说“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所以相如见到秦王时刻关注他的表现,果然不出所料,接过和氏璧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此时相如更确定秦王骗璧的实质,于是骗回璧,用自己的言行逼迫秦王答应以隆重礼节迎璧。
秦王狡诈在当时已是路人皆知。远的不说,就秦惠王时派张仪破坏“齐楚”联盟是答应楚怀王六百里肥沃之地,一转身就变成了六里,就是这个秦昭王,骗楚怀王会晤,却将指之扣留致死,后来同样的伎俩也用在赵王身上,但因为廉蔺的合作,没能得逞。综观秦王的表现,相如断定隆重的迎璧礼节只是作个样子,赵国最终很难拿到允诺的城池。既然送璧已给足了秦国面子,是秦王自己的行为使他不要脸面,那么,相如在把璧送走的情况下,也有很大的把握把“蔺屈”辩为“蔺理”。我们再来一起看一下蔺相如的一番言辞,是多么的理据兼备,不可辩驳。“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言外意:空言我们都把璧送来,已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的诚信)“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言外意:你先前失信于人,不信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言外意:我不怕死,杀了我,我死的光荣,你生的可耻)
纵观完璧归赵的过程,蔺相如的做法先给足了秦国面子,又保护了和氏璧,守住了赵国的尊严,同时也给秦国预留了面子,以至秦王杀他都没有说服自己的理由。因此本人始终相信蔺相如的做法是最可取的。
如果像王世贞文中所说那样做,一旦璧落到秦王手里,秦王想要的面子与实物都得到了,那他还有什么顾忌呢?到时相如只好空手归赵了!
不管蔺相如做何种选择,至于“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的情况暂时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正如王世贞在文章开头所说的“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窥赵也”。

本文开篇对世所称誉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予以否定,可谓先声夺人。接着,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予以否定的理由。首先,文章分析秦以十五城之空名取璧的真实意图,指责蔺相如之所为乃“既畏而复挑其怒”之举,是失于智。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蔺相如的所谓曲直论,先明秦赵“两无所曲直”,后又代相如策划,指出相如“使舍人怀而逃之”是“归直于秦”,是失于信。最后,文章分析相如完璧的后果是族灭国破,是失于利。这样,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而逼出了全文的结论:“蔺相如之获全於璧也,天也。”这里的“天”,应该是指当时的客观形势吧?
行文至此,文章已可作结,而作者又列出“劲渑池”“柔廉颇”两件事,看似与上文关系不大,但从“愈出而愈妙于用”一句中,我们可以窥见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认为,蔺相如的所谓“智”“勇”,不是为了赵国,而是为了自己,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纵横家的权谋机巧而已,这,大概是触摸到了纵横家的本质了吧。因而,本文结论之后的余波,决非可有可无的续貂之笔,用意特深。

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字里行间对蔺相如赞赏有嘉。
王世贞却不一为然,在他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中认为蔺相如能完璧归赵,纯属天意,并不是蔺相如智勇使然。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是王世贞所作的一篇有名的史论,作者在文章之始就以“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开宗明义,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发表了不同看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以分析秦、赵时势入手,从情与理两方面重点剖析两国外交上的形势,从而得出因为秦国不想和赵国为敌,因此蔺相如能完璧归赵。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当时是战国末期了,强大国家是战国七雄,就是秦赵魏韩楚齐燕,这些国家。当时秦国国君是秦昭王,英明,为人充满野心,他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奠定基础,他培养很多著名武将。赵国是慧文王,也很英明,他任命培养很多名臣。
不过当时秦国经过商泱变法,已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国势强盛。
就是这种背景下发生的这个故事,秦国是最强大国军,无人能与其抗衡,蔺相如这次和世壁,其实是赵国屈辱外交,因为大家都明白秦国不会遵照约定,但是蔺相如用自己的勇气赢得回赵国尊严。战国后期,其实有几个国家联合抗秦,一度占据优势,可惜后来因为不敢冒进,导致失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完璧归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蔺相如完璧归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