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的两个哥哥都是帝王,为何还两次出家为尼?

作者&投稿:蠹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太平公主第一次出家是为去世的外婆祈福,以表孝心,第二次出家是为了避免去吐蕃国和亲,所以她才有了太平这个道号,被称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小的一个女儿,由于武则天之前的女儿意外身亡,一直心怀愧疚,所以在太平公主出生后,将所有的爱都给了太平公主,而太平公主聪明伶俐也非常会讨人喜欢。

虽然出身如此显赫,但是在太平公主的一生中曾经有过两次出家的经历,第一次是在太平公主八岁的时候,外婆荣国夫人去世。武则天骤然失母非常悲痛,但碍于皇室的身份,只能为母亲守孝一个月的时间,武则天感到非常内疚,经常在无人之处暗暗流泪,一次流泪的时候被太平公主撞见,得知缘由后,太平公主请求代母尽孝,太平公主的行为得到了阖宫上下的赞扬。

她盘起头发换上道袍,日夜为外婆祈福,此举令武则天感动不已,不过太平公主虽然宣布出家,可武则天舍不得娇惯的女儿去道观修行,而是让她继续住在宫里,特意收拾出一座宫殿供太平公主修行,以便经常能见到女儿,直到三年守孝期过太平才撤换道袍,恢复正常生活。

但不久吐蕃国派来使者请求与大唐联姻,想要求娶公主,武则天和君王李治只有这一个嫡亲的女儿,自然舍不得,况且吐蕃国位置偏僻,条件艰苦,太平公主从没受过这样的苦怎么能受得了。左思右想之后武则天决定让太平公主再次出家,这一次出家比较正式,为她在宫外修建了道观,太平公主搬进道观潜心修行,之后以公主出家为名拒绝了吐蕃国的求亲,这一次出家直到太平公主到了该成亲的年龄才还俗。



我们知道太平公主是唐朝非常重要的一位公主,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如今的影史著作中经常能够看到她的身影。也可见她本人在历史中是何等的重要,时至今日都有很多人愿意看到她的身影。而他的父亲、母亲、两位哥哥、侄子都做过皇帝,既然如此,那么太平公主又为何会两次出家呢?

太平公主

虽说太平公主的两个哥哥都是皇帝,但是小公主还是出家两次,这其实和她的哥哥们关系不大反而和父母的关系比较大。第一次出家是因为武则天的母亲去世,因此让小公主代替已经嫁人的武则天去出家,此时的公主才8岁,因为年纪太小还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所以这种出家只是形式上的,她并没有离开皇宫半步。而且在唐朝道教、佛教都非常的兴盛,让小公主早早的出家也是父母对她的关爱,希望她太太平平、健健康康。

太平公主

而第二次出家的原因则更让人啼笑皆非,因为这是一次严重的拒婚。

当时的吐蕃派出了遣唐使者来到长安想要迎娶太平公主,已修两国百年之好。

但过惯了锦衣玉食的太平公主,又怎会去苦寒之地受苦呢!武则天和高宗皇帝自然也不希望疼爱的女儿去那么远的地方,于是为了逃婚以及避免影响两国和睦的关系,就让公主暂时“出家”了。

武则天

这样以来既能将女儿留在身边,以免远赴吐蕃受苦寒之苦,二来可以不影响两国关系,以免拒绝后让吐蕃难堪,而她出家也和他的两个哥哥没有必然的关系。



太平公主两次出家,都不是出自自己的意愿,是被迫出家的,所以跟他的哥哥是不是皇帝,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需要注意的是,太平公主出家,是出家成为女道士,并不是为尼,道教是大唐的国教,佛教大兴,那是后来的事儿。

(影视剧里的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约665—713),她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又是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母亲武则天的宠爱。养尊处优是她的生活状态,飞扬跋扈是她的性格特征。但这都不妨碍她被迫两次出家。

第一次出家那年,她8岁,出家的原因是她要为自己的外祖母祈冥福、祈来世。

太平公主自小跟着外祖母生活,和外祖母感情很深。古代人们很迷信,因此,她出家的目的有两个:1、出家显示诚心,武则天怕自己的老娘把外孙女“叫”走,因此让太平公主出家为姥姥念经超度,希望她老人家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安详、不孤单,也就不用带太平公主到另一个世界,这是冥界安祥;2、出家显示虔诚,念经超度积福,希望外祖母有好的来世,这是来世顺遂。

(影视剧里的太平公主)

当然,太平公主并不是真正的出家,她只是名义上的出家,遇到需要她出场的场合就出来应付一下,平常的日子,出家跟不出家,并无区别,也是,一个8岁的孩子,出不出家有啥区别,她过的依然是高兴快乐的日子,实际上,出家的种种形式上的表现,对她可能也只是有一些新鲜的刺激罢了。

第二次出家那年,她14岁,出家的原因是为了避亲。

(影视剧里的太平公主)

当时的大唐,来自边疆的威胁主要是吐蕃(其实,直到“安史之乱”前后,吐蕃依然是大唐帝国最重要的“边患”)。平息边患的方法除了经济妥协,就是“和亲”,前面有例子,贞观十五年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就是例子。

这一年,吐蕃又提出和亲,和亲的对象是太平公主。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太平公主成了边关和平的砝码,武则天当然不乐意,总得想个法子应付过去啊。方法很干脆:我家公主出家了。

(影视剧里的太平公主)

出家了,自然不能再出嫁,吐蕃碰了一鼻子灰,婚事自然作罢,但这一次太平公主出家,形式上非常正式,武则天甚至给太平公主专门修了一座“太平观”(你看,是太平观,不是“太平寺”),实际上,“太平公主”这个名号也是从此而来。

这次当然也是假出家,只是为了应对和亲,形式上做了女道士的太平公主,只出家了三年,就跟李治的亲外甥薛绍成亲了,也就是说太平公主和薛绍是“姑家成亲”。虽是近亲,但小两口结婚后很幸福,夫唱妇随和和美美。

(影视剧里的太平公主)

至于太平公主后来参与政变,那是薛绍死之后的事情了,跟问题无关,就先不说了。

总之,太平公主的两次出家,跟她是不是皇帝的妹妹没有关系,她只是迫于形势,身不由己地出了两次“形式”上的家罢了。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太平公主虽然两次出家,但和她的两个皇帝哥哥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她的两次出家都是在她的父皇唐高宗李治当政期间。第一次出家与她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有关,第二次出家与吐蕃有关,而且两次出家均是她的母后武则天出的主意。

太平公主第一次出家大概也就七八岁左右。史书上对太平公主出生时间并无明确记载,只是据推算大概出生在公元665年,所以出家的岁数就是个大概数。太平公主六岁左右,她的外祖母,也就是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过世了。因为荣国夫人年过四十才生的武后,而且也是个非常有见地的女人,武后能在后宫出人头地,平步青云,也离不开她母亲的支持与帮助。所以荣国夫人去后,武后也是倍感伤心与失落。

李唐王朝信奉道教,自称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的后人。道教有个说法,家里的长辈故去后,如果有晚辈入道就会给死去的亲人带来福气。武则天身为一国之母,不可能去出家。后来武后就想到了让她的小女儿太平公主代替她出家,替她的母亲祈福尽孝。当然太平也没有真正的出宫,只是做足了出家的仪式和道场,“太平”就是太平公主当时起的道号。

太平公主第二次出家大概是在十二三岁。这次是真正的离宫出家,她的父皇和母后,在宫外为她建一座太平观供她居住,太平公主自封为观主。高宗和武后那么疼爱他们的女儿为什么舍得让太平离宫出家呢?就是因为疼爱,才出此下策的。

当时土蕃点名道姓让太平公主去和亲。如果太平公主不去土蕃和亲,势必会影响两国的邦交,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和平。如果让太平公主去和亲,李治和武后都舍不得让他们的小公主去山高路远的土蕃去受罪。为了不引起两国纷争而太平公主又能免于和亲,当时已是“天后”的武则天才想出这么个让太平公主出家为道的计策。

简而言之,太平公主第一次出家是为了给她的外祖母荣国夫人祈福,包含着武则天为人子女的一片孝心在内。第二次出家实属一种无奈之举,其中包含着武则天作为母亲的舔犊情深。人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霸气狠辣,不可一世的一代女皇的内心同样也有柔软的一面。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小女儿,她的两个皇帝哥哥分别是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太平公主一出生就得到了母亲武则天的宠爱,在皇宫里过得非常幸福。在宫女和太监的眼里,太平公主简直就是一个小祖宗,随便打个喷嚏,都能把他们吓得半死。

▲武则天和李治剧照

太平公主一生曾两次出家为尼,这是为何?她第一次出家是在8岁的时候,其主要目的是为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隋唐时期,佛教比较盛行,大家普遍认为,如果家里人能在寺庙里祈福的话,先祖会在阴间得到庇护,不会被鬼差们欺负。太平公主的名字,其实就是她的道号。

▲太平公主剧照

不过,太平公主第一次出家,只是走了一个形式。她一直居住在皇宫里面,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只是偶尔吃斋念佛为死去的亲人祈福。有人认为,太平公主这次出家,主要是为了代替自己的母亲武则天。正常来说,荣国夫人杨氏去世的时候,最应该出家为尼的人是武则天。可她因为皇后的身份,没有办法出家,只能让女儿顶替。

▲古代尼姑剧照

太平公主第二次出家,是因为吐蕃使者的求婚。他们抵达大唐后,点名要迎娶太平公主。武则天和李治都不愿意把女儿嫁过去,但是又不能直接拒绝吐蕃。于是给女儿专门修了一个太平观,让她住在里正式出家。吐蕃使者看公主已经出家为尼,只好放弃了迎娶她的想法。吐蕃使者离开之后,太平公主不需要继续演戏,很快就还俗过上了普通的生活。



~

太平公主的两个哥哥都是皇帝,为何还两次出家为尼?
答:太平公主虽然两次出家,但和她的两个皇帝哥哥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她的两次出家都是在她的父皇唐高宗李治当政期间。第一次出家与她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有关,第二次出家与吐蕃有关,而且两次出家均是她的母后武则天出的主意。太平公主第一次出家大概也就七八岁左右。史书上对太平公主出生时间并无明确记载,只...

太平公主的两个哥哥都是皇帝,为何还两次出家为尼?
答:太平公主开始追求权势,为了讨好母亲,她向武则天进献了面首——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武则天经常夸女儿很像从前的自己,各方面都像,尤其是对权力的痴迷。武则天晚年被逼退位后,宰相张柬之拥立李显为帝,史称“神龙政变”。太平公主本应该在打压之列,毕竟她是武则天的女儿和亲信。但是李显是太平的哥哥,他...

太平公主的两个哥哥都是帝王,为何却还两次出家为尼?
答:太平公主出家为尼是为了躲避去吐蕃和亲。太平公主身为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女儿,从小受尽宠爱,但是太平公主却有两次出家为尼的经历,第一次出家为尼,是因为太平公主的外祖母,也就是武则天的母亲去世,太平公主自幼在外祖母身边生活,与外祖母的感情极为深厚。古代的人民非常的迷信,一代女皇武则天也不...

两个哥哥都是帝王,但是她最后却选择出家为尼?
答:太平公主出家为尼,和她的两个哥哥倒是没有什么关系,那时候太平公主才八岁,是因为她的外祖母去世了,太平公主为了表示孝心出家为尼。太平公主在唐朝历史上是很重要的一位女性政治家,她的存在对唐朝辉煌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太平公主据说是很像她的母亲武则天的,无论是性格还是相貌,而且还是武则天最...

太平公主帮助亲哥当上皇帝,为何最后却要造反?
答:可能是因为武则天太过成功了,虽然在当时可能有很多人反对,但武则天实在很厉害,把唐朝发展的很好,后人对武则天的评价也不低。所以给当时的女人都留下了一个印象,只要我有实力,有本事,那我来当女皇帝也没什么,后人对自己的评价也不会低。所以在当时,很多有权势的女人都想当皇帝,不仅是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为何屡次拥立自己的哥哥,而不自立为王呢
答:但是,中国古代法统和礼法都有严格的制度。礼法和法统讲究的是男尊女卑,长幼有序。唐中宗和唐睿宗都是太平公主的兄长并且都先后做过皇帝太平公主是没有资格越过兄长自立皇帝的。资历上不允许。皇位继承原则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武则天称皇帝是经历了近30年的历练。武则天称皇帝前先后经历过太宗朝的...

为啥李隆基当上皇帝第一件事,就是干掉姑姑太平公主?
答:(二)决裂反目 此时的太平公主,身份十分特殊,首先一点在于她是李旦的至亲妹妹,实打实的皇亲国戚;此外更是发动唐隆政变的主心骨,更是让李旦登基的从龙之臣。因此,李旦内心对太平十分感激,以至于发展到了颁布政令时皇帝都得首先问一句:“这事儿公主知道么?她同意不同意?”可以说这一...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是什么关系?
答:李隆基是太平公主的哥哥相王李旦的第三个孩子。所以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

长平公主、升平公主、平阳公主有什么事,还有哪些有名的公主
答: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剑挥斫之,断左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殿。越五日,长平主复苏。大清顺治二年上书言:‘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诏不许,命显复尚故主,土田邸第金钱车马锡予有加。主涕泣。逾年病卒。赐葬广宁门外。” 民间传闻,轶事缠绵。传说李自成义军打开彰义门,崇祯皇帝...

身为帝王的姐姐,平阳公主为何多次进行改嫁?
答:当时汉武帝继位后,与平阳公主的感情非常好,所以当时汉武帝就让平阳公主改嫁给了汝阴侯夏侯颇。这个夏侯颇也是功臣之后,所以平阳公主的第二次婚姻其实也是在为弟弟汉武帝维护他的统治。不过这个夏侯颇可就比曹寿差得太多了。这个夏侯颇不仅没什么才能而且还非常荒淫。夏侯颇娶了平阳公主后还与父亲的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