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温度每上升1摄氏度的危害 如果世界的温度突然上升到一亿摄氏度,但是只维持千亿之一秒。地...

作者&投稿:郦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对气候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上升,预计有些地区的水灾、旱灾、火灾及热浪冲击的发生率也会上升。

——IPCC1995年报告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并进一步发展,有些国家的整个国土最终将变得不适于人类居住。

——兰姆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所造成的危害,谁也无法确切地说明将来会有多严重?科学家正在估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2004年才能阐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和消解的机理,这样就能发现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2006年才能准确的预知因地球升温而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然而真正理解这一切要到2050年。显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不会等到进一步的结果出来才采取防治措施,现在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应该都让公众了解,才不至于使人们不得不在50年后自咽苦果。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摄氏度,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黄荣辉院士说:“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摄氏度,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摄氏度”。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1摄氏度,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 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现在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因此,全球气候变化预测不仅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科学研究课题,而且已成为我国政府在制定政策与进行经济建设决策的依据。特别是1992年6月联合国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许多国家已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5年3月已开缔约国第一次大会,这标场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为促进本国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所发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的科学和有关环境政策问题。

早在1987年的气候分析就说明,发生在埃塞俄比亚、苏丹和索马里等非洲国家的日益严重的饥荒和降雨模式的巨变是一致的。据4月27日法新社记者报道,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的欧加登地区是一个生活着约300万游牧民的半荒凉地区,3年来一直没有下雨,牛、羊,甚至骆驼都已渴死。1984年——1985年的干旱夺走近100万人的生命。现在,800万人等待着食品紧急援助。在将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气候测量资料与近几十年降水模式的巨大变动对比后,结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降水量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到了50年代,经过相对雨水较多的一段时期之后,北非和中东降雨量极大地减少。”近40年来,干旱持续,并且出现得更加频繁,同一时期“欧洲的降水量显著增加”。这40年的气温变化趋势是造成反复、持久饥荒的因素之一。研究人员担心,这一趋势只是全球变暖的早期结果。

西班牙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初是自1947年以来西班牙最干旱的冬天。大量种植区已不可能恢复在今后几个月中形势将更加恶化。水库的蓄水量仅达到50%,水消费量的80%已用于农业。事实上,目前每7名欧洲人中就有1人不能饮用自来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水的缺乏将成为今后25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立即改变目前导致生态系统恶化的习惯。”

气候专家兰姆针对上述萨赫勒地区最近4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及随之而来的饥荒和逃亡状况说,“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并进一步发展,有些国家的整个国土最终将变得不适于人类居住”。尽管气候学家们还是不愿意把全球变暖和这些灾难明确地联系起来,但这并不影响以下的必然结论:不管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现代化的、富裕的全球文明之中,仍有一些脆弱的社会正多多少少由于气候型态的变化而承受巨大的苦难。目前,对于受难的人们,世界上其他地区除了修修补补之外,提不出真正的解决办法。而且,虽然几乎全世界的科学界都在大声疾呼,人类文明的现行模式正在使星球气候条件发生巨变,其后果很可能数倍于近10000年来人类所经历过的后果,我们对于正在形成的灾难的主要成因却仍然毫无作为。

事实上这一结果现在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正如IPCC1995年报告中说:“随着温度的上升,预计有些地区的水灾、旱灾、火灾及热浪冲击的发生率也会上升”。

2.冰川融化
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塞义德·哈斯内恩

如果全球变暖趋势得不到控制,孟加拉国将近20%的地区在15年内可能被水淹没。

——赛义达·乔杜里

1998年是美国东部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年份,这一年南极2850平方千米的冰盖从威尔金斯和拉尔森冰架上分裂出去。南极巨大冰盖的其他部分也在全线后撤之中。

印度尼西亚的卡斯坦兹山是热亚洲唯一山顶常年积雪的山峰。但在最近几个世纪以来,卡斯坦兹山的冰川已明显地缩小,结果使雪线上升了大约100米。

除两极地区的冰冠以外,喜玛拉雅冰川是世界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共约有1.5万条冰川。这些冰川的融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河流——印度河与恒河的水源。如果这两条大河的水源枯竭或者逐渐减少为涓涓细流,农业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近年来,人们对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普遍认为的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在经过了1997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

孟加拉国环境与森林部长赛义达·乔杜里指出:“如果全球变暖趋势得不到控制,孟加拉国将近20%的地区在15年内可能被水淹没。”

华盛顿州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气候专家鲁比·伦发现,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山区从11月下旬到来年3月下旬的降雪将变为降雨,从而使如今900多米的平均雪线上升到1250米。这将不仅仅使卡斯卡德山脉中部的滑雪胜地变为泥浆,重要的是将给干燥的山脉东侧的农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因为这些农民依靠山上春季的融冰雪水流下来灌溉他们的苹果树和小麦。

3.疾病肆虐
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保罗.受泼斯坦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的保罗.受泼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随雪线而移动,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1985年之后在卢旺达.赞比亚.埃塞俄比亚.斯威土兰和马达加斯加的高海拨地区都出现过传染性疟疾。1988年马达加斯加高地的一次爆发杀死了10万多人。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气象影响专家欧文.杰元逊认为,升温和降雨的增加,再加上不断增加的抗药性,这几种因素的协同一致,促成了这些疾病的流行。

在疟疾、黄热病和登革热这样的疾病向上、向外的扩散中,气候是个关键的因素,因为它既影响带病昆虫的安居之地,也影响疾病的传染性本身。传播疟疾的按蚊通常在冬天需要平均温度15.5摄氏度以上才能存活,疟原虫的活跃与感染,需要17.75摄氏度,如果平均温度增加2.5至3.7517.75摄氏度,就会使登革热的传播速度加倍。同时迁移的还有携带黄热病和登革热的伊蚊,它们此前局限于赤道两侧纬度大约35度的区域,全球升温将使它的活动范围扩展到纽约、芝加哥、北京、伊斯坦布尔和马德里。

这并非耸人听闻,1999年7月,西尼罗病毒首次登陆西半球,袭击了纽约市,令市民和医疗卫生组织大为震惊,当局动用直升机和地面人员在市内大面积喷洒杀虫剂来消灾灭病。长期跟踪研究这种疾病的流行病学家和卫生专家把这种疾病的爆发流行照咎于全球气候大规模长期变化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专家们对一个日益谈暖的地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担以,并提醒人们应该人新的疾病的爆发和它因气候变化的关系中吸取教训。据2000年元月报道,一个目前在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出现流感以后,包括纽约、宾夕法尼亚、新泽西、弗吉尼亚、马里兰和首都华盛顿在内的19个州都有这种疾病流和。引发上次流感的是一种称作“悉尼A型流感”的病毒,流感导致的死亡率在美国呈上升之势,据一周内122个美国城市的数据,因患流感或肺炎而死亡的人数占死亡总数的7.8%。这不啻是2000年给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大国的一个警告。

西尼罗病毒、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4.新冰河期
现在的物种灭绝率已经 “达到地质史上一次巨大灭绝性一半的水平”。

——戴维·蒂尔曼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西洋,从而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墨西哥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摄氏度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这项研究是位于阿伯丁的苏格兰海洋实验所分析了设在兰群岛海域到法罗群岛海域之间自1893年以来的1.7万多次海水盐度测量结果得出的。在过去的每20年中,流向南部的深层海水盐度变得越来越小,浓度越来越低,这表明有更多的淡水从大西洋北部汇入了该地区。这些新数据第一次充分证明了德国科学家在大约3年前设计的计算机模型。

对这一问题严重性的认识,用哈佛大学生物学家受德华·O·威尔逊的话来说,现在的物种灭绝率已经 “达到地质史上一次巨大灭绝性一半的水平”。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升高,而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之前达到100亿。“我们的世界正在朝着由人造设施来代替现有免费自然资源的方向发展”,明尼苏达大学的戴维·蒂尔曼说。但是,我们还没有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中,96%的物种灭亡了。后来随着许多新物种的出现,地球上终于恢复了丰富的种群,但是这个过程足足经历了一亿年。威尔逊说:“一些人认为,自然界会复兴人类所毁灭的一切” 。谚语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万物皆可应运而生。”或许自然界真的能够恢复一切,但这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现代人类无论如何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天气最动人的特质就在于它的变化多端。1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仍然在为准确预报天气情况而努力,在控制气候方面却收效甚微;然而,对环境的破坏却是史无前例的。

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主任迈克尔·麦克拉说,或许有一天人类将不得不认真考虑做一种完全不同的气候实验。全球变暖是由于燃烧化学物燃料,过量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太空中设置巨大镜子来使阳光辐射解度发生偏转。然而,正如新泽西州拉特洛斯大学环境预测中以主任罗尼.阿维萨说,“要控制气候的想法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在对气候的控制走出科幻小说前,我们必须做力所能及的事。

气温升1℃ 美国粮仓沙漠化,非洲大漠变桑田 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是美国的大粮仓,尤其是该州的沙山地区,出产美国最好的牛肉。但这片广阔的土地全是沙质结构。换言之,在6000多年前,美国的气温比现在高1℃的时候,这片肥美的草原其实是寸草不生的大漠。因此,如果全球的气温再上升1℃的话,美国的“粮仓”将重新变回大漠,将人类逼出这一地区。 今天全球最热的撒哈拉大漠可能会变得湿润起来,重现6000年前岩画中大象、水牛和野羊在肥美的草原上巡游的美丽景象。至于1.1万年来乞力马扎罗峰一直戴着的雪白冰帽将不复存在,使得整个非洲大陆成了真正的无冰世界。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雪将全部融化。 受全球气温升高1℃影响最大的是热带的珊瑚。其中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将会全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排量增加,增加的二氧化碳融入海水中,使得海水的酸性大增,这对于海洋低级生命来说是致命的。
2-6度要吗?要给你

气温升1℃ 美国粮仓变大漠 非洲大漠变桑田

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是美国的大粮仓,尤其是该州的沙山地区,出产美国最好的牛肉。但这片广阔的土地全是沙质结构。换言之,在6000多年前,美国的气温比现在高1℃的时候,这片肥美的草原其实是寸草不生的大漠。因此,如果全球的气温再上升1℃的话,美国的“粮仓”将重新变回大漠,将人类逼出这一地区。

今天全球最热的撒哈拉大漠可能会变得湿润起来,重现6000年前岩画中大象、水牛和野羊在肥美的草原上巡游的美丽景象。至于11000年来乞力马扎罗峰一直戴着的雪白冰帽将不复存在,使得整个非洲大陆成了真正的无冰世界。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雪将全部融化。

受全球气温升高1℃影响最大的是热带的珊瑚。其中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将会全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排量增加,增加的二氧化碳融入海水中,使得海水的酸性大增,这对于海洋低级生命来说是致命的。

动植物栖息地破坏,物种灭绝

会破坏大气层和臭氧层

假如地球上全部温度都上升两摄氏度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人类的皮肤也算较为敏感的器官,说真的,假如升温2摄氏度,似乎也感受不到任何的变化。毕竟2摄氏度实在太渺小,除非你仔细去察觉,才有可能微微感觉到这种幅度的温度变化。但如果将主体换做是地球,那后果就不堪设想,这也是绝大部分科学家的一致看法。为什么会让科学家们如此惊慌,先了解一下升温2摄氏度后地球会有什么变化。

之前我们所说的2摄氏度,通常情况是指地球上的平均温度,现今地球的均温是在15至17摄氏度之间。换做百分比,升温2摄氏度就相当于完成20%的进程,这样子看来这个幅度还是蛮大的。再加上一个重要原因,受到温度带、太阳直射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的温度是不平均的,降水也是如此。温度急剧上升,将会有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严重失衡的状况发生。

冰,在高温的状态下也是难逃融化此劫,像南北极地地区的冰川将会因为温度过高,开始大块的掉落、融化。从而就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到60至15厘米左右,这还算是最保守的估算方法,没有做最坏的情况打算。

这样一来,沿海地区的居民会受到居住地被淹没的威胁,粮食也会被破坏。除此之外,沿海地区最怕的依旧是气候异常变化,比如温度高的就越高,干旱的就越干旱,更多的极端天气将如约而至,这都是升温后给人类带来的直接影响。

照这样发展下去,全球的动植物们也面临大祸,生物学家曾经就做过统计,陆地动物会有将近1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最严重的在海洋,毕竟海洋的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带来的伤痛是永远弥补不了的。以上这些都是全球气温上升2摄氏度,带来的让人类担心的后果,可在科学家眼里,这些都是鸡毛掸子,真正的大祸还没来临。

那是一个气温升高的正负反馈机制,这样子也许对大家来说很抽象。简单的说就是,地球对太阳辐射过来光与能量的吸收、反射。假如温度升高,表面的雪块就会融化,如此下来,光秃秃的表面就会导致反射太阳光减少,气温再次升高。

重复循环这个步骤,温度只会越来越高,这就是所说的正反馈。不仅仅是这样,温度升高就会将地表的水狠狠蒸发掉,而“温室效应”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蒸气,这就说明会造成更强的温室效应出来,这也是一个无限死循环的过程。

有正既有负,负的很明显就是一个能量散发的过程,这跟地球的温度值是成正比的。但是,负反馈散发能量的能力是有限的,只会在正负反馈中让温度持续上升。讲到这里你会不会微微一颤,再这样下去岂不是会变成火炉。

不过,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调节,会时刻让这两者间保持平衡。气温就算上升,似乎地球也有办法让你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气候的变化依旧会存在,人类假如没能克服它,那又是另外一场故事的开始。

如果空气温度瞬间达到一亿℃ 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如果一片直径为300米的球形空气区域温度瞬间升高至1亿摄氏度 那么这个区域会变成超高温高压等离子发光气团 压强会骤增至数十亿大气压 这个发光气团会向外释放高热与光辐射 其中光辐射包括X射线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等 光辐射热效应极强 发光气团附近几千米处的所有可燃物在受到光的照射后纷纷起火 气团发出的光强度可达太阳光的数百万倍 附近的生命体被照&射后会发生极重度烧伤 发光气团的亮度极高 直视气团者将会失明数小时 气团内部的物体 包括建筑 车辆 人 树木 雕塑 全部瞬间气化 当气团温度下降至数千℃时产生冲击波 气团附近的物体会收到300万磅的压力(1500吨) 多数建筑物被夷平 效果类似核爆 但不会产生辐射

如何防治温室效应对地球变暖带来的危害
答:他认为,由于海洋存在“热惯性”,对温室气体等外界影响的反应有所滞后,本世纪全球变暖的趋势只不过是以前排放温室气体的后果。据魏格雷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摄氏度;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摄氏度。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

温室效应最高会使地球温度达到多高?
答:温室效应使得地球温度升高的峰值无法估计,到目前为止,温室效应已经使得地球的温度上升了33摄氏度,科学家们根据现有的技术手段,对地球进行推测,估计到2020年,温室效应将使得地球的温度上升3-4摄氏度。温室效应而造成的平衡温度敏感页保持在1.5-4.5摄氏度。最高不会超过4.5摄氏度。最低不会低于1.5...

温度效应的定义是什么?
答: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2) 海平面上升;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

越往地球深处温度越加增高大约每往下降多少米来温度就升高一?
答:地面每下降一百米,温度升高3摄氏度左右。所以升高1摄氏度的话,就是下降33米左右。按照常识来讲,高度升高温度降低;高度降低温度升高。众所周知,地球有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组成,然而这种认识应当说是很肤浅的。因为按照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人类的钻井深度不过三五千米,而最深的勘探井(在科利斯...

温室效应对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答:在温室效应中,害虫和病害较易蔓延,但是,温室效应可以引发一系列环境和气候问题,如害虫繁殖、干旱加剧等,它们可以从根本上恶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构成严重的危害,这对农业是相当不利的。由于温度升高,害虫发育的起始时间有可能提前,一年中害虫的繁殖代数也因此而增加,在新的适宜环境条件下,某些害虫的虫口将呈指数...

温度每上升1摄氏度,所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答:它指的是温度的上升,与热量并无关系

如果世界的温度骤增到一亿摄氏度,但是只维持千亿分之一秒,会发生...
答:温度是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重要参数,无论是冷了还是热了都会觉得不舒服,从十七世纪开始,人类对温度的认识从热质说进步到了微观粒子运动论,温度越高意味着粒子运动速度的也越高,那么世界突然上升一亿摄氏度保留千亿分之一秒,全世界会怎样?有人认为时间太短,无需在意,也有人认为会毁灭世界,到底哪个...

NSAS录像带被修复,月球温度上升2摄氏度人类带来的?
答:美国宇航局的这个谜团已经长达数十年了,终于被揭开了,自从第一批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放置旗帜之后,月球的温度突然上升了约4华氏度(2摄氏度)。显而易见的来说,月球的尘埃和自身的变化能够给月球带来温度变化,但是新的研究指出人类会给月球带来温度的上升。行星科学家Seiichi Nagihara称,月球也是存在...

有一本关于地球升温6摄氏度的书,叫什么名字啊?
答:《六度》是根据「跨政府气候变迁小组」(IPCC)于2001年所提出的「第三次评估报告」(http://www.ipcc.ch)来编排,以每上升一度为一章逐度探讨,每章都描述温度上升后对地球及生物圈所造成的影响,内容实际且令人不寒而栗。从摄氏一度升温到摄氏三度的临界点,直到升温六度导致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

造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初中地理)
答:专家们提交的研究报告将改变人们以往对大气层的认识,并且重新估计温度。以前人们仅仅是根据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测算温度,但现在还必须考虑到水蒸气的因素。据这份研究报告预测,在未来的100年间全球气温可能上升1.4到5.8摄氏度。科学家们自40年代中期就尝试着尽可能准确地测量水蒸气,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