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演变特点是什么? 儒家思想发展变化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投稿:阿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儒学的核心内容来看,它具有哲理化与神学化双重趋向的特点。儒学主要是一种“人学”或曰“人本哲学”,十分自然,人的问题特别是人性、心性问题,必然成为儒学探讨的核心内容。儒学探讨人性、心性,正是为了从根本上实现其教化社会、统摄人心的意识形态功能。为此,儒学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自始至终用力甚深,采取了哲理化和神学化双重运思道路。先秦儒学初创时期,虽说也讲人性、心性,但总体上呈现出长于伦理而疏于哲理、详于人道而略于天道的特征。至两汉儒学作为统治思想而定于一尊,因而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诱惑力以便更好地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就成为儒学发展的迫切任务。为此在汉代,儒学采取了与谶讳相结合的神学化运思道路。然而由于这种神学化过于依附、粗陋和浅薄,缺少足够的诱惑力,随着汉王朝的覆没和玄学及佛道的勃兴,其意识形态功能大大下降。宋以后,儒学融汇佛、老,走上了哲理化与神学化相结合的运思道路,完成了在对人性、心性的本体化的论证过程中既隐神学于哲理之中,又显哲理于神学之外的理论任务,从而为更好地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奠定了根基。传统儒学围绕人性和心性问题的哲理化和神学化双重趋向的特点,既为改变从魏晋迄隋唐以来“三家鼎立”的状况,稳固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正统和主流的地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同时也更为人类的身心安顿和精神完善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这使得儒学的现代重构成为可能。
  从儒学的发展条件来看,它具有适应小农经济文明需要的特点。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一种意识形态得以发展的最深层条件恰恰表现在最浅显的经济文明中,反过来,经济文明的特殊风貌也必将在相应的意识形态上打上特殊的烙印。儒学作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长期发生作用的意识形态,理所当然要被打上小农经济文明的烙印,从而具有适应小农经济文明需要的特点。这一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为着适应小农经济生活顺利展开的需要,儒学一方面对社会个体逐利的合理性持肯定的态度,另一方面为避免“上下交征利”而造成现实利益关系的恶化,又对协调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规则作了明确的界定。其次,为着适应人们在小农生产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需要,儒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予了富有特色的解答。一方面强调“天人相分”、“人定胜天”,即人应该也能够开发和利用自然,另一方面又强调“天人合一”、“不违天常”,即人只有合理地开发自然才能有效地利用自然。最后,为着适应小农经济的基本单位家庭(宗族)稳定和繁荣的需要,儒学精心构造了一个既保证家庭(宗族)的稳定,又保证家庭(宗族)不因稳定而僵死,而是充满了旺盛发展生机的家庭(宗族)伦理体系。总之,传统儒学从根本上讲是适应小农经济文明需要的。正是这一点决定着,随着社会文明形态的变迁,儒学必然要发生质的演变。这使得儒学的现代重构成为势所必然。
  从儒学的社会功能来看,它具有既维护又制约封建专制制度的特点。儒学从本质上讲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是其根本使命。但是,儒学更着眼于统治阶级集团的全局、长远的利益,强调仁政、民本、教化,对于统治阶级的过分剥削与酷虐暴政也有所限制,从而制约着封建专制制度的恶性发展,客观上有利于全社会的长治久安。值得一提的是,儒学在制约封建专制制度的恶性发展方面所形成的若干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为精彩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警世格言,这为儒学的现代重构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儒学的历史延续来看,它具有与其它文化相互激荡、渗透和融汇的特点。中国文化的发展向来是多元的,先秦时期,儒学是百家争鸣中的一家;两汉时期,在儒学之外,有阴阳五行思想和道家、法家思想的流行;魏晋迄隋唐,更是出现儒、释、道三教(学)鼎立、消长之局面。但面对文化领域中多元并存、群雄逐鹿的格局,儒学历来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自身的理论结构和重心,在激荡和渗透的过程中,融汇而成一种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儒学。在每次融汇中,儒学思想都获得了某种层面上的丰富和完善。这种特点使得儒学成为一种生生之学而绵延不断。这也正是从事现代儒学重构的思想家们充满信心的一个重要历史依据。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演变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儒家应该分三个阶段:
一,成型阶段,百家争鸣之时,法家、道家、儒家等等诸子百家,在这个阶段,儒家只是众多学说中的一家,慢慢在不断完善之中慢慢生存下来、崭露头角,便是代表了儒家的先进性与包容性。那个时候的儒家是一种比较开放包容的态度,也是一种先进的学说。其实百家争鸣,其中暗合了哲学思考的兴起,也就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哲学大发展。主要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二,大发展时期,就不得不提董仲舒这个人,董仲舒对于儒家的主要贡献就在于把儒家与帝王的利益联系在了一起,把儒家学说发展成了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三纲五常”也是这个时期发展出来的,造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种形态。
三,进入相对更为封建与严苛的时期。儒家从开始一直到北宋前中期,其实还是一个比较开明包容的学派,对于人的影响多在于社会伦理与品德思想方面,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礼义之所在。对于华夏的影响也是极为正面的。
但是进入到北宋后期与明,儒家的发展慢慢有了一些负面的问题,开始束缚许多人性。这里要说的就是比如“男女大防”问题,北宋后期以前,男女之防,还不到后来明清这么严苛。严苛到女人只能在闺房里不能出门,女人不能见陌生男子等等。甚至到后来的三寸金莲等等,其实也有负面的影响。
但是朱程理学的进步,也是哲学观念的大发展,到后来王阳明,也有许多正面的进步。儒家一道,总是被现代许多人妖魔化。其实不然,儒家的本质还是在于人与人,人与天地的关系。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所在。现代人的伦理观与是非观,对于人性的解读,也主要来自儒家。
没有儒家,也不会有中国现代社会与家族凝聚、国家意志的统一,一个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与社会,这是中华文化最为值得骄傲的。
世界上古文明并非只有一个,但是真正几千年下来保持一致性的传承的,就剩中国了。儒家在这方面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否定儒家,其实就在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家庭观,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从内心到外在完全否定一遍,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可以这么去否定,那么这个人也就失去了一个为人的意义了。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如何变迁的
答: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中的主体部分。孔子所奠定的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变迁,充实着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今天我们提倡“以德治国”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应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受到启迪。 1.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

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答: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产生并开始发展的时期,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子、孟子和荀子。孔子主张“仁”的思想,重视礼乐,强调为政以德;孟子发扬了他的思想,主张“仁政”,并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而且他认为“性本善...

儒家思想的特点
答:儒家思想之所以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是与儒家思想内在的本质规定和伦理道德要求有着必然的联系,兼容并包的自我完善功能和开放性特质,使儒家思想更加符合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和平、稳定建设家园的崇高愿望,也发挥着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大作用,显示了儒家思想的巨大变化。 一、儒家思想是时...

试论述我国古代儒学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答:到宋明之时,儒学早已融入了魏晋玄学和佛教的精神而称被为“心性之学”或“理学”、“新儒学”(Neo-Confuciani *** )。这是儒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其以形而上的“天道”为儒家政道人伦的基础:天地为大父母,人伦德行为尽性之实践。因此以人性契合与天道是宋明时期儒学的共同特点。而程朱理学则将这...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汉朝,宋明以及明清时期的发展状况怎么样?
答:反对“人治”;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农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继承宋明理学,否定理学的形而上学观点,提倡“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和行为.特点:明清儒学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进,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 ...

论述儒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答:春秋战国: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仁”以德治民,克己复礼)。孟子发展了“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主张性本善说。荀子主张性恶论。汉: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宋明理学:天理是世界...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教化的特点
答:仁、义等。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义是孔子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所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教化的特点是仁、义等。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教化反映孔子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

用一两句话概括秦汉儒家思想特点,列举相史时实说明。
答: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儒家思想在各个朝代的发展
答: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

孔子的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各个时期统治者是怎样利用儒家的...
答:孔子研究院的孔祥林指出,孔庙遍布于中国、韩国、越南、日本等,中国古代从国家到各级地方政府也都设有文庙,文庙有重要的三重社会公用:崇德、报本、教化。政府通过孔庙教育臣民学习儒家思想,推崇德义,砥砺伦常,加强道德修养。这类文化设施对于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的社会应该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