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党 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酆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秧歌戏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及内蒙古、山东等地。它起源于农民在田间地头劳动时所唱的歌曲,后与民间舞蹈、杂技、武术等表演艺术相结合,在每年的正月社火时演唱带有故事情节的节目,逐步形成戏曲形式。清代中叶,梆子腔剧种兴盛以后,山西、河北、陕西的秧歌戏在不同程度上借鉴和吸收了当地梆子戏的剧目、音乐和表演艺术,逐渐发展为舞台演出,向地方大戏演变。

各地的秧歌戏多以兴起或流行的地区命名,如山西的祁(县)太(谷)秧歌、朔县秧歌、繁峙秧歌、襄(垣)武(乡)秧歌,河北的定县秧歌、隆尧秧歌、蔚县秧歌,陕西的韩城秧歌、陕北秧歌等。这些秧歌有的以唱民歌小曲为主,如祁太秧歌、韩城秧歌、陕北秧歌;有的民歌组合与板式变化相结合,如朔县秧歌、繁峙秧歌、蔚县秧歌,其主要唱腔和板式多来自梆子腔,板式有头性(慢板)、二性、三性、介板、散板及滚白等,其中的民歌小曲统称"训调",包括【四平训】、【苦相思训】、【高字训】、【下山训】、【跌落金钱训】、【推门训】等,演唱时采用板胡、笛子、三弦等伴奏,俗称"梆扭子";有的属于板式变化,如定县秧歌、隆尧秧歌,唱腔板式分慢板、二性(二六)、快板、散板、导板等,演唱时用板鼓或梆击节,大都不用管弦,只用锣鼓伴奏,因此又叫"干板秧歌"。

各地秧歌戏的传统剧目分小戏和大戏两类,小戏俗称"耍耍戏",包括《王小赶脚》、《借》、《拐磨子》、《绣花灯》、《做小衫衫》、《天齐庙》、《小姑贤》、《蓝桥会》、《吕蒙正赶斋》等,大戏包括《花亭会》、《九件衣》、《芦花》、《日月图》、《白蛇传》、《老少换妻》、《梁山伯下山》、《李达闹店》、《顶灯》、《泥窑》、《乌玉带》、《姜郎休妻》、《芦林相会》、《安安送米》等。秧歌戏脚色原只有小丑、小旦、小生"三小门",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须生、花脸、青衣"三大门"。其音乐唱腔吸收了梆子腔的特点,形成曲牌体与板腔体兼容的体制,表演也有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

秧歌戏形式比较灵活、自由,长于表现现实生活。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新秧歌剧运动,改革了秧歌戏的音乐、表演、装扮,编演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牛永贵负伤》等表现群众参加生产、学习及对敌斗争题材的剧目。新秧歌剧运动的发展不仅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戏剧形式--新歌剧,而且推动了秧歌戏等民间小戏的革新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各地的秧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朔县秧歌、繁峙秧歌、定县秧歌、隆尧秧歌等都建立了专业剧团。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各地的秧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山西的繁峙、襄垣,河北的蔚县等地成立了专业秧歌剧团,演员经过正规化的训练,演唱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进入新时期以后,作为民间小戏剧种的秧歌戏不仅面临与大剧种的激烈竞争,而且受到现代流行歌舞的挤压,演出活动越来越少,不少秧歌剧种濒临消亡,急需社会各界加以关注和扶持。

什么是未秧歌~

  应该是:未央歌

  1.鹿桥《未央歌》
  简介
  《未央歌》是华裔作家鹿桥的著名小说,1945年完成,直到1967年在台湾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立刻引起轰动,争相购阅,新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
  故事背景
  这部作品以抗战时代云南昆明西南联大为背景,描写了年轻学生的生活和理想的故事。书中人物个性鲜活,情节感人,风格清新、活泼,情调自信乐观。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真挚情感,谱成了一个真、善、美的永恒篇章。不以重大的题材,不以曲折的情节来吸引读者,而是以乐观的情调和亲和的哲理来感染读者,是《未央歌》重要的艺术成就,也是它的鲜明特色。台湾歌手黄舒骏曾以这部作品的故事题材写过同名歌曲。

  2.黄舒骏的音乐专辑: 《未央歌》
  出版日期:1995年8月
  出版公司:台湾福茂唱片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制 作: 十日谭音乐有限公司 黄舒骏
  专辑附注
  他的词曲总是渲染某种魅力/一种张狂的情绪 非得将人心弹得高涨/达到欲罢不能的快感/他的音乐成了生活的图腾 成了感情的希望与学习/他是黄舒骏 一个极度自我的感情男人//用尽所有爱的力量 爱得心慌意乱 爱得那么那么 自由/请在黄舒骏的未央歌 一起寻找蔺燕梅和童孝贤 的希望与梦//关于感情是非 想的是可不可以全身而退的机率/他总不是吝惜把欲望写出来 写出自己 还有别人的心情/用炽热的心 温烫每颗狂乱的灵魂。

秧歌特点:
1、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闹得热火朝天。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可见扭秧歌对古代农民来说是多么重要。


2、现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队为主要形态,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时达上百人扭秧歌,既有集体舞,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多种表演形式,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伞、棒、鼓、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动作和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浑,有的柔美俏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