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十八般兵器到底是怎么回事?

作者&投稿:刁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的十八般兵器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中国冷兵器时代一直贯穿整个华夏5000年最常用也最实用的兵器一直应属弓箭,古代考核武将的其中关键一项也必须是:"弓马娴熟",也就是会骑劣马能用强弓,射技要一流。相反长拳短打,只是附属技能,并不太重要,但马上兵刃的使用却占有一定的比重,要灵活,要狠辣。在此就常说的十八般兵器作个简论。

"十八般兵刃样样皆能",这是一种幻想主义的完美论调,真正要把十八般兵刃考核做到事实上去,才发现根本不可能。水浒传上有对十八般兵刃的描写,民间也有对十八般兵刃的说法,但并不统一,也无从查实这种说法的来处。

按功能分;按实用分;按式样分,其实远不止十八种,最常用的又不及十八种。现只就民间常说的简录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子、流星,一共十八种。

但是细看一下,"棍、棒"通用;"鞭、锏"相近;"镗、槊"同宗;"斧、钺"简直就是一种东西,"拐子、流星"不知何物,历代武学大师也只有少数人对打时用过类似的东西。但人们在分析的同时,忽略了几样占主体地位的东西,选其一二,简录如下:汉、三国之前包括商周、春秋、战国一直在兵器中占主体地位的"戈",且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叫"金戈铁马",怎么没有叫"金枪"、"金刀"的?可见"戈"在兵器发展上史的重要地位它占据了近2000年的历史。另"弓箭"不可或缺。当然,"戈"在后3000年没有怎么使用,这种东西相对不实用,可在十八般兵器中不该少了"弓箭"。而且,十八般兵器中有些名称几近与"戈"一样用处不大,可却在其中鱼目混珠。

现就实战及用途再做简单分析,以博一笑尔。

战国时代兵器都是青铜器,一种合金,材质比较软,杀伤力并不大。而秦的统一除了本国富裕之外军队的装备上主要是武器上他掌握了一种铸造方法。造的青铜武器韧性比较大,也可以铸造出有别于其他国家长度的兵刃,当时这是一项绝密,相当于今天各国对原子弹的研究绝密一样。现在看来,应当是在有限的青铜合金中加入了其他什韧性元素,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铁"。铁器真正被用在武器上是从汉朝开始的,据说还是同少数民族实战失利后,才发现对方使用的武器有更坚实锋利的东西。并且在这之后慢慢地掌握了这种东西。

有趣的是,少数民族部落不懂得保护"绝密",在得到了有限的好处后,自已便直爽的把这种技术传播给了敌国的居民,请注意:这项绝密的初始居然是普通百姓得到并用于农业,政府才发掘延展这项技术,之后开始充实到武器中去。据说那个民族叫匈奴,一个膘悍勇猛的狼族。

小说创作者动不动某位了不起的英雄便使用多少斤的兵器?可是先不说这位英雄有多么的神力,多么的武力惊人啊,且想一员雄壮的武将必然是身大力不亏的,算他200斤,再拿上80多斤的大刀,身披重铠,悬弓挂箭,前后350斤,冲锋陷阵,他有再好的马能承受住吗?这个比喻是用关羽打的比方,就算是赤兔宝马,现在全国找一匹,让它托

350斤遛一遛再说。武器的重量不是小说家言,用锤打个比方,其实古代这种兵器只是街头打把式卖艺表演用一下,(步下)双锤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80斤的。想一想,40斤多大一个铁蛋?表演者来回转转,舞一舞只为博个饭钱,得几个掌声,上阵杀敌以狠辣见长,灵活为主,这种东西实用吗?

挂马身上马也不愿意呀,更不要说那马还要跳跃、腾挪呢?

兵器中的"贼"是枪,枪扎一条线嘛!其快、狠、杀伤力之大是从外型上就具备的,刃短杆长,就是一个长了身子的匕首。再就是刀,刀有大刀和长杆刀,刀的威力在其猛,杀伤力大,最短的刀其破坏力也是相当大的,更况且是加上一个长杆的身子,拼杀上占足了优势。再说一下剑,这种东西只是一个佩器,附属武器,因为样子高雅,有时候只起装饰作用,要实战的话,作用便差的多。

双刃且短窄,不如枪顺、不如刀猛,其力度与破坏性都差的多,但终究是个武器,防身是绰绰有余的,更况且其高贵典雅的外貌,所以帝王将相还是要佩带的。民间也有剑客一说,可是如果刀客遇上剑客的话,从武器的比拼上,显然还是刀多占一些优势。当然这是一种实用论,排除了不可抗拒力。

短兵器基本在实战中起附属作用,"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但作为备用品、附加品,其作用也不容忽,如鞭与锏,其实这两样短且相对重的武器在步下尚可灵活使用,在马上使用长度不够,只能附属备用。如敌我双方在马打对头,长器绞在一起时,可以使用"枪里加鞭""刀里出锏",使人猝不及防,遭受重创。不过这两样东西一般雅士不会佩带,走来走去样子也不雅观,且重量不轻。唐朝时人人佩剑,风流倜傥,注重仪表,可那剑有的连豆腐也没切过。

打仗是最讲实际的,怎么在短时间内制敌于死地,什么实用便用什么,什么顺手便使什么。两将相逢,短兵相接,力量大占优势,兵器实用占优势,所以在所谓的"十八般兵器"中,枪与刀是使用量最大的。兵士在使用短把大刀时,左手都会有一面盾牌,可见实用发挥到极至了,可谁又能说盾牌不是武器呢?枪与刀,一个快一个猛所以这两样最常用。还有一个箭,它是集"迅、猛、力"于一体,现在的尖端武器哪一样也没有脱了胎,只多了一样"爆炸",而那个冷兵器时代,也有"火箭"、"响箭"。为了更好的杀伤,还专门研制出三棱形的"透甲锥"、"倒勾箭",抹了毒药的"药箭",总之武器就是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我们再说一下中国古代为什么在同外夷打仗中处于下风的原因。中国古代在同南方各民族战争中基本上都是胜利的,唯独失败于北方游牧民族,这是为什么?游牧民族在广阔的大地上驰骋,它是马上民族,几乎一生都在马上度过,其"迅、猛、力"是有机的结合体,要抵御野兽对家畜的破坏,必须练习骑射奋杀,从生下来这就是他的生活,也造就了他"票悍豪迈"的个性,所以为什么人家厉害,人家那就是生活。汉民族则需要拉出生存条件迥然不同的人去训练,你训练十年也比不上人家的一辈子呀!再者,游牧民族是奴隶制或半奴隶制社会结构,常以夺得财产,劫掠人口为生存依据,发动战争是生存的必然。

打过你,你的一切都是我的;打不过你,我的一切全是你的,不拼命才怪!可汉民族毕竟是礼仪之邦,道儒天下,只想太平过日子,相对弱势的多,这也是人性使然,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在使用兵器上,只有熟与不熟,其次是力与猛的比拼,没有规则,只有杀与被杀,也没什么章法、招式,那些都是小说家言。当然,一定的技术还是要讲的,在战斗中成长,在战斗中学习不实战,只讲花架子,那是浪漫的渲染。真正打仗时,根本也不会给敌我双方两将斗杀多少回合的机会,这都不是史实,而往往人数的多少;武器的精良与否;指挥官是否指挥有方,来决定胜败输赢。小说创作者对战争多了浪漫幻想描述,而实战则是残酷比拼实力的较量!



~

中国的兵器(比如十八般兵器)代表什么含义
答:“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为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也各异。汇总起来。古今有以下十多种不同的说法。 据《五杂俎》和《坚集》两书所载,“十入般兵器”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黄、锏、挝、殳(棍)、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拳术)。后人...

十八般兵器是那些?历史上的代表人物都有谁?
答:1、十八般兵器——弓———【黄汉升】2、十八般兵器——弩———【诸葛亮(诸葛连弩 )】3、十八般兵器——枪———【赵子龙】4、十八般兵器——刀———【关云长】5、十八般兵器——剑———【刘玄德】6、十八般兵器——矛———【夏侯敦】7、十八般兵器——盾———【乌戈国国主兀突骨...

古代十八般兵器,都是什么兵器?
答:十八般兵器以外的兵器十八般兵器除了以上的十八种武器以外还有很多武器也在战争和对战时出现,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使用或应用。1战争中需要的武器,比如说在电视剧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段,在两军对阵时连环马的威力很大,一般的士兵对付不了,要想破连环马就需要一种兵器-钩镰枪。顾名思义,就是打造了一款...

十八般兵器有哪些
答:十八般兵器指的是 十八般武器是中华武艺和武器的象征,在民间,相传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人为项羽和吕布,而从庆典以来,十八般武艺中使用的武器就有四种说法,一种是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另一种前十五种武器相同,后三种变为代、抉、弓矢...

十八般兵器是什么
答:十八般兵刃—戈--- 戈——是我国最古老的兵器之一,在先秦时代也是最重要的兵器之一。大约在距今四千年前,它就已经问世了。尽管它在汉代被其它兵器取代,但是它作为中国古代早期重要的兵器,其名称和形象在处于初创时期的汉字中却大量地保存下来,许多与军事、战争、杀伐、兵器相关的汉字,都少不不了有戈字做组成部份...

古代的十八般兵器都是哪些?哪些是用到战场上的武器?
答:总听评书里讲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的话,所以对18般武器一直都很好奇。我知道的十八般武器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矛锤弓弩,铳鞭锏链,此外还有棒子和挝。先说第1组刀枪剑戟,刀为大刀,枪是长杆金属尖头的武器,剑是尖锐的长形武器,戟是一种类似枪,但头部多了两个耳朵的武器。再说第二组斧钺钩...

外十八般兵器是那些?
答: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备定型。“十八般兵器”一词在古书中还找不到,明代谢肇 《五杂俎》,清代褚人获《坚 集》两书中都只有“十八般武艺”之说。显然,“十八般兵器”一词是后人所造。“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为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也...

宋朝重文轻武,为什么却产生了“十八般兵器”的概念
答: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备定型。“十八般兵器”一词在古书中还找不到,明代谢肇淛《五杂俎》,清代褚人获《坚瓠集》两书中都只有“十八般武艺”之说。显然,“十八般兵器”一词是后人所造。“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为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也...

18般兵器出自哪里?
答:十八般兵器[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 基本解释本指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种武器。亦比喻多种技能。详细解释【解释】:本指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种武器。亦比喻多种技能。【出自】: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六十回:“马静一瞧,大殿前摆着家伙,十八般兵器,...

老祖宗所说的十八般兵器是指哪十八般呢?
答:我们都知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形容一个人多才多艺,堪当多面手的意思。但十八般武艺到底是哪十八般?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作为军事术语出现在兵书上,十八般武艺始见于南宋 华岳 撰《翠微北征录》 。该书卷七记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但没有给出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