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因素不包括什么

作者&投稿:红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目前影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制约因素

1.理解不到位,甚至在认识上出现了偏离。

有的老师一味地追求现代技术的奢华与时髦来吸引学生;还有更多的教师追求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技术的应用来展现教学内容。首先在理解上就违背了我们有效应用教学体系与课程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思路,其次是忽略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就影响了各个学段学生身心发育认知水平对教与学的具体要求,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将会是什么结果。

2.评课制度的不完善,助长了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有些老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使用缺乏经验,以致起到了抵触思想,根本就不想用多媒体教学,在他们观念里:“多媒体教学是年轻人的事,我们的步伐是跟不上现代化设备的,我们还是一根粉笔讲到底。”还有些教师平时上课不喜欢使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思想上存在着戒备的心理,总感觉自己用一本书,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也能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但省去了很多麻烦而且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他们只有在上公开课或参加教学比赛时,才使用多媒体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否则,他们的课就会被判定为“不优质”。

3.部分“评委专家”没有形成杂家,只是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专家,造成评价不准确,挫伤了个别老师对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探讨的积极性。

各省市教研组织部门为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信息素养,经常鼓励教师在网络平台参赛和报送各种形式的有关课堂教学的视频作品,这汇集成千上万部的教学视频作品要在短期内评选出结果,而评选结果将作为教师评优选先的条件之一,因此省市教研组织部门压力非常之大,于是逐渐将评选权化解,下放到各基层,各基层的评委主要是各单位的领导或老同志组成,并非都是专业的人员,他们或许在评课时,只注重了教学的某个环节,或某个过程。如对视频制作技术规范和难易程度,经常疏忽大意,从县局接收到的各学校上报的所谓优质视频课抽样作品也证明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如部分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作品中,原来幻灯片上前进和后退的按钮,甚至还有视频制作电脑任务栏上或其他位置上的文件图标等不必要元件的存在,这样粗糙的视频作品,学生如果观看时受到视频上不必要的元件的影响,表达的效果欠佳,但是已经被推崇为大家学习的优质课。个别老师特别是年青老师对此感到心里不安,也挫伤了他们对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融合探讨实践的积极性。

4.缺少集思广益,严谨的教研氛围。

部分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方面,思想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不注重合作和交流。一个课例,一个老师做好了,其他老师还是含辛茹苦的从头至尾自己做一遍。没有把一个单元的几个章节或每一个章节分配给几位教师,分享给大家合作交流,因此不能扬长避短,教研氛围相当淡薄。



~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答:将现代信息技术糅合到学科教学过程中。(1)用信息技术的动态效果,为学习解难、激趣。(2)利用信息集成化的特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3)用信息技术的互动功能,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4)利用信息技术的交流功能,促进相互学习。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渗透与融合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它...

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答:一、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1、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学理念。利用网上学习交互性,利用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2、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3、“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优化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

如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答: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一、专家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①(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这种动力与支撑体现在三个方面:⑴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如何正确融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答:作为新世纪的数学教师,提高了课堂效率,才会全神贯注,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起来,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最有效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竟研究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小明花了这笔钱的32%:...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
答:那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今天就必须会使用现代信 息技术,下面我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 结合进行阐述。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中的一个部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包含两层意思:①利 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整合学科课程;②现代信息技术既...

如何真正让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答: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事实上,这也正是能够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具体途径与方法。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这是《规划》中首次提出的全新观念,曾先后出现十次以上,可见它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

信息技术怎样与学科进行深度融合
答: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 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论文
答: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

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小学语文
答:手段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具体包括五项内容:⑴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⑵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

信息技术怎样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73
答:“班班通”强调的是数字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他们提出了以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种形式推进“班班通”。“人人通”就是利用云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的网络服务空间与环境,努力使每个学生或教师都可以拥有一个网络上的个人管理平台,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