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分析法和阶层分析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什么是阶级分析法??

作者&投稿:聂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阶级分析方法和阶层分析方法作为社会主体结构分析的不同方法,虽然都是着眼于主体结构,但却具有不同的规定性。阶级分析方法是我们过去十分熟悉的方法,它所关注的主要是人们在社会的经济关系亦即生产关系中的不同地位。由于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集团,这些不同的社会集团便是所谓的阶级。按照列宁所下的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1]而阶层分析方法原是西方社会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也叫社会分层方法,它是以人们的收入、职业、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权利等等为标准,将人们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研究不同层次之间的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分析方法与阶级分析方法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便是它的着眼点并不集中在主体之间某种特定的地位差别上,而是广泛注意主体之间的各种差别;因此阶层分析的具体尺度和标准具有多样性。

阶级分析方法和阶层分析方法各自都有自身的特殊规定性,都有自己的特殊价值和适用范围,同时也都有自己的短处或局限性。
阶级分析的尺度比较集中,其确定性自不必说;而阶层分析的尺度虽然是多样性的,也同样有确定性的要求,即不论是从哪一个角度、以哪一种标准去划分社会阶层,都必须一以贯之,而不能随意改变。不同的尺度之间当然是相互联系的,由此区分的阶级结构也好,各种阶层结构也好,都是可以也应该联系起来去把握的。
科学地把握它们各自的规定性,并将二者合理地结合起来加以应用。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积极的互补关系,既能发挥两种分析方法的长处,又能避免它们各自的短处;既能从生产关系的层面揭示不同的主体在社会地位上的具有根本意义的差别,又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了解和把握主体在其他各个具体方面的差别。
通过这种结合,使我们得以达到对主体状况的比较全面和完整的认识,从而为主体战略的制定提供更为充分的依据和支持。

阶级分析法与阶层分析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什么是阶级分析方法编辑
阶级分析方法是指在承认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划分为阶级并由此产生阶级斗争的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从 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
在历史上,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洲的资产阶级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才明确提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以及它们的作用问题。马克思曾说过:“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①马克思的这一段话至少包括两 点:一是说明了在他以前,资产阶级学者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认识所达到的水平;二是对资产阶级学者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予以了肯定。马克思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发展。他说:“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级相联系;(二)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三)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①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级斗争学说,不是任何人强加给历史的主观臆想,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认识的结晶。
既然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客观存在,在研究一些历史现象时,就不能不使用阶级分析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

2阶级分析方法的作用编辑
阶级分析方法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1)阶级分析法可以使我们认识阶级社会历史的发展线索。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闻名于世的《共产党宣言》中说:“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更正补充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②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也说过:“一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意向同另一部分人的意向相抵触,社会生活充满着矛盾,历史告诉我们各民族之间、各社会之间以及各民族、各社会内部经常进行斗争……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③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人类阶级社会历史,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它,我们的认识又应从哪里入手呢?列宁明白地告诉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人们能在这种迷离混饨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①沿着这条线索,我们在探讨历史进程中人物的活动时,就能十分正确地找到个人因素背后的社会根源以及决定个人活动的社会历史规律;就能充分揭示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的各个层面,抓住各种社会关系的本质要素。
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来把握历史进程的线索这一点,也力资产阶级学者所使用。列宁在研究了法国革命的历史和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们的历史著作后,指出:“从法国大革命时起,欧洲许多国家的历史非常明显地揭示出事变的这种真实内幕,即阶级斗争。法国复辟时代就有一些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梯也尔)在总结当时的事变时,不能不承认阶级斗争是了解全部法国历史的钥匙。”②因此,阶级分析作为一种史学方法具有普遍意义,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所独有的,但是也不可因此而否认将这一方法系统化、最后定型以及在实践中充分运用,要归功于马克思经典作家。
(2)阶级分析方法在史料的鉴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在阶级社会里,人又是划分为阶级的。毛泽东在名篇《实践论》里说:“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下打上阶级的烙印。”③因此,不能否认的一个客观存在就是:在阶级社会中,所遗留下来的人类活动的史料,大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不同程度、或深或浅的阶级印迹,如果不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对史料的鉴别,只能是做到一般意义上的辨其真伪,而不能做到在此基础上,从史料的思想性上鉴别其对错。如有一种说法,认为“战报”是研究战争史的最可靠材料。因为战报大都是前线指挥宫给朝廷的战况报告,所报大多为亲身经历之事。应该说“战报”中确有许多真实的记录,是研究某一问题的重要材料。但是,也应看到前线将官由于个人腐败及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需要,往往在战报中纂改基本事实,如不察,则会使研究工作陷入歧途。如对1864年清军攻入太平大国都城南京后的活动情况,当时在曾国荃身边参与军事的赵烈文在日记里记录说:“中军各勇留营者,皆大搜括,甚至各棚厮役皆去,担负相属于道。”又说:“诸委员无大无小,争购贼物,各藏一箱,终日交相夸示,不为厌。”30年后,谭嗣同在写给自己的教师欧阳中鸽的信中证实了这一点:“顷来金陵,见满地荒寒气象,……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湘军,而金陵遂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①由此可见,赵烈文所记为清军在攻破南京后活动的真实记录。但是在曾国藩递送朝廷的《金陵克复全股悍贼尽数歼灭折》中,所述情节,截然相反,变成湘军将士如何竭力杀“贼”,屡建大功;而他本人对城中死于“疾疫者”和“战阵者”是何等“悲涕”,并正忙于“安置难民妇女,料理善后事宜。”再如,有关古代农民战争史的各种材料记载,大都出于统治阶级人物之手,他们出于同意于本阶级,恶意于敌对阶级的感情和需要,往往对有些内容任意夸大或缩小,乃至纂改删削。对此种种情况的史料,不用阶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鉴别,是很难从中得出正确结论的。

简单讲就是站在不同阶级立场上从不同阶级利益出发看问题。
举例:如果你站在资本家阶级的立场上看剥削工人,从资本家的利益角度看,这就是理所应当的,是资本增殖的手段。而从工人角度看,资本家这种无偿占有别人剩余劳动的行为就是可耻的。

有句话说的好,历史是不可以被责备的。

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科学方法是
答: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科学方法是历史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这种方法要求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2、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

阶级分析法是什么
答:一、简介 阶层分析法是指用社会学的阶层理论、观点,观察和分析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来把握历史进程的线索这一点,也为资产阶级学者所使用。二、作用 1.阶级分析法可以使我们认识阶级社会历史的发展线索,沿着这条线索,我们在探讨历史进程中人物的活动时,就能十分...

阶级,阶层和等级三者之间的区别,要比较
答:但是,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特别是在“反右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阶级斗争”被一再地简单化和扩大化,制造了很多人为的“阶级矛盾”。以致于现在人们一听说进行“社会阶层结构分析”,就联想到“划阶级、定成份”,似乎这是个令人谈虎色变的话题。其实,在现代的社会理论中,“阶级”或“...

现代汉语的层次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有何异同?
答:直接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主要体现句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动宾、主谓、动补等),一般用线条直接在句子下方表示,主语用双线,谓语用单线,宾语用波浪线,补语用<>,定语用(),状语用[]。层次分析法也叫框式图解法,一般在句子下面按顺序对句子进行层层剥离,便于分析复杂句,而用直接分析法分析...

什么是阶级分析法
答:1、阶级分析方法,只适用于研究阶级社会的历史。2、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可以从繁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到其发展线索,不能对任何历史现象都给予圆满的解释。3、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评价历史人物时,不是为了判明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为了揭示其活动的环境中的阶级关系。4、阶层分析是阶级...

阶层分析方法最终的目的
答:“阶级分析法和阶层分析法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阶层分析法是揭示阶级之间的问题和矛盾的,因此,阶级分析法是从广度上揭示问题,是阶层结构分析大前提和基础,阶层分析是从深度上讨论问题,是阶级分析的深化和拓展。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是各具特色和时代价值的两种不同分析社会主体结构的方法。“社会...

...语义成分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是三种不同的分析法吗?还有“成分分...
答:句子成分分析法又称“中心词分析法”,是传统语法学使用的句子分析方法。①句子分析就是分析一个句子(单句)的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②词与句子成分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短语中只有联合短语和主谓短语可以直接充当句子成分。 ③主语和谓语是主要成分,宾语和补语是次要成分,定...

我国社会分层状况是什么啊?
答:建国以后,我国在社会分层问题上基本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毛泽东同志的阶级分析方法,沿用了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五个阶级的界限,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致力于反对资产阶级和缩小工农差别。由于政治上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体制又较单一,加上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保守性的平均主义,社会...

第二次实践课作业 1,层次分析法和多中心分析法的区别在哪里
答:这时,第二个层次的句法成分已不是句子成分而是短语成分,第三个层次的句法成分是短语成分,就其上面的层次而言属下位成分:第四个层次的句法成分就其上面的层次而言属下位成分。句法成分包括句子成分、短语成分、下位成分,这是层次分析法之与中心词分析法的又一个重要区别。

从社会界面看,'阶层'和'阶级'有什么区别?
答:① 阶级就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同的大的社会集团。阶层则以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地位、权力与声望的高低而划分的。② 划分标准不同:阶级以个人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特别是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为基础,阶层则以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地位、权力与声望的高低而划分的。③ 关系的性质不同:阶层和阶层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