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作者&投稿:庾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1、豫剧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显示出特有的中原艺术魅力,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欢迎,以豫剧表演家崔兰田、张宝英为代表的崔派艺术在豫剧界独树一帜,享誉海内外。

2、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又称少林武术,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林功夫最突出的特点是“禅武合一”,即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因此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

3、汴绣

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因产生于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而得名,是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也是河南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是刺绣艺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4、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而名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因其颜色清新,不含有任何的杂质,再加上外形匀整,富育光泽以及独特的清香味,喝入口中后清爽甘醋让人回味无穷,其汤色嫩黄绿明亮有光泽,香味清香扑鼻,而称为“绿茶之王”。

5、罗山皮影戏

罗山皮影戏是河南省罗山县传统戏剧,是一种古老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民间艺术,系由古代中原影戏逐渐演变形成,其唱腔音乐蕴涵有江淮地区民间音乐的元素,演唱时真假声转换自如,呈现出高亢明亮、委婉动听的艺术风格。其唱词诙谐幽默,体现出江淮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



~

南京都有哪些非遗项目?
答:秦淮灯会是流行于南京的民俗活动,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灯会,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秦淮灯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国都建康(今南京)就出现了举办...

河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河洛大鼓发源于河南偃师,兴于巩义,流行于洛阳、孟津、登封等地。2006年5月20日,河洛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2。3、豫剧 豫剧发源于中原(河南开封)。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广东非遗文化有哪些
答:广东非遗文化有广东醒狮、广东剪纸等。1、广东醒狮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一种地道的广东省汉族民间舞蹈,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

云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其中著名的傣族孔雀舞、壮族彝族铜管舞、佤族木鼓舞、独龙族民歌等多种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及音乐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学方面有怒族若柔语言、傣绷文、格萨尔史诗等十几种种民间文学。云南非遗项目中传统手工艺作为突出,像有着傣族文化历史活化石之称的云南贝叶经制作、有着浓郁民族风格的剑川木雕和...

我国5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16. 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其演奏艺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17. 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特有的歌唱形式,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传递着蒙古族的文化和精神。18. 铁花:一种流传于中国北方的民间艺术,以铁水银花为特征,极具观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非文化物质遗产有哪些?
答:非文化物质遗产有:1、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是南京的传统技艺,2006年5月20日,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Ⅷ-13。2009年9月30日,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中国篆刻是...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有:潮州音乐、南音、芦笙舞、傣族孔雀舞、昆曲等。1、潮州音乐 潮州音乐,简称潮乐,是主要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潮州音乐是潮汕地区各类民间器乐演奏乐曲的总称,主要流行于揭阳、潮州、汕头等地,其影响辐射闽南、上海、台湾、香港、澳门和...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音、闽南民居、泉州木偶等。一、南音 南音,又名弦管。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琵琶轻弹,洞箫幽幽,浅吟低唱,音符和旋律,穿越了千年的岁月,在空气里潆洄飘荡。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7、晋江布袋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又称南派布袋戏,是福建省晋江市一带的地方传统戏剧。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获得“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