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落实学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作者&投稿:笪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方法:

1.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改变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下,学生们习惯于把教师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的话就是圣旨,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学生没有自我主体意识,更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了。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单纯的学知识到自觉主动地掌握知识。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双向过程。

教师在讲知识时,不能像过去那样,滔滔不绝、按部就班地讲解,而是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基本知识,收集相关资料。

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讲讲所了解的知识和经验,同学之间相互补充。接着,教师再纠正错误、补充说明、答疑解惑等。

或者是教师设置情景或现场教学,让学生积极参加,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知识。

2.重视校园物质文化景观设计,建设美丽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可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3.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解释:当前教育忽视个性、过分统一化,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所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能。

4.保护学生的求知欲,顺势引导。

在学生丰富多彩的天性中,好奇心、求知欲十分强烈。学生的这种求知愿望会在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教育下得到强化。反之,不适当的教育会终结这种求知愿望。

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并积极加以引导。

5.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改变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下,学生们习惯于把教师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的话就是圣旨,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学生没有自我主体意识,更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了。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单纯的学知识到自觉主动地掌握知识。 

拓展资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

过去的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速增长,它忽视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

这种发展观“见物不见人”,其实质是一种“以物为本”的思想,它和以人为本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观。



~

柳河县实验小学如何践行“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答:他们确立了“一一五七”的发展战略,以此科学地推动学校的进步。学校的办学理念深深植根于“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原则,以及“彰显个性,为生命奠基”的教育目标之中,塑造了一种独特的“动静有致”的教育风格。动态的部分,柳河县实验小学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课上,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杨楼镇路套中学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答:学校的办学理念深得人心,以人为本,注重规范管理,致力于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培养目标上,路套中学追求的不仅仅是学术成就,而是培养每位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使命。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团队凭借坚定的事业心和无私的奉献,用无...

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提升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答: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努力拼搏,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激发、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一、教学...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人为本
答:一个学校的绝大多数教师都是非常自觉地遵守着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认真地经营着自己的教师职业。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充分地信任和尊重教师,并积极地引导教师立足本职岗位,自觉自愿地做好各自份内之事。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中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逐步实现教师的自我管理,...

浅析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
答:三、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 1.学校办学以教师为本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一流的教师,就难以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办学应以教师为本,把教师的主体精神发挥出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教师办学,要有大师办大学。这是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重要特征。(1)高等学校在办学中应以...

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
答: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做有德之人。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为学要以人为本,做人要以德为本。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在教育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经常以讲古今名人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感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答: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众所周知,教育一方面承担着传递人类文明,发展人类文明的伟大使命,另一方面又肩负着开发个体潜能、扩大个体生命的内涵,为个体的发展奠基的重要任务。而以人为本的教育,正是开发潜能、革新天赋,扩大生命内涵,为人的发展奠础的教育。因此,在学校教育中...

学校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为民的理念
答:执政为民,就要从群众想“说”的事情“说”起,从群众想“做”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意见最大的问题改起,从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抓起,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也就是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我们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

教育管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答:(一)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忽视以“学生为本”的核心地位,过分强调教师的教育管理作用。在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对“以人为本”的“人”概念界定不清,混淆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学校通常只关注老师教育的部分,甚至老师的教就是教学工作的全部。但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教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如何能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