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火车站50余位调车员50铁轨上每天调车100多列

作者&投稿:逯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气温达到37℃左右时,在太阳直射下,铁路铁轨温度能够达到50℃。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铁路上海站50余位调车员坚守岗位,每天调车100多列。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铁路上海站高温第一岗”运转车间调车组,跟随共产党员彭凯,体验调车员的辛苦。
高温下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
每趟列车进站后到重新出发这段时间内,列车会被拖至存车场,或检修“问题车厢”,或重新编组……调车员正是负责这样的工作的。昨天彭凯和另外两位同伴组成一个调车小组,一个班头下来,要连续在高温下工作8小时以上。
在上海站,一条条铁轨已是“滚滚烫”,掉在铁轨上的水珠或汗滴,马上就会化为蒸汽。彭凯手持提钩摘管器,一路小跑着进行提钩作业,将一节车厢与其他车厢“解套”,同时与调车机头互相连接,拖往光新路存车场。彭凯说“从上海站到存车场,列车缓慢行进,我们可以攀在车厢外,只有这时候能感受到一丝风,但那个风也是热热的、黏黏的。”
跟前跑后盯着列车忙不停
调车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调车员都手拿一个对讲机,从一开始的“我是X号,试机明白”,到作业过程中的“进档上车作业”,再到作业完了后的“全部启动”,看似简单却事关安全大局的几句联控用语,一天要说百余次,也就保障着100多列列车的安全。
到光新路存车场,头顶上是烈日晒,脚下是又烫又硌脚的道碴。近万平方米的存车场内除了路边有几棵树外,没有一点遮荫的地方。列车被拉到这里,既是检修、编组的需要,也是为了腾空车站的线路,方便后续列车进出站。在存车场里,不少列车车底拉进拉出,调车员就得跟前跑后。
手套内双手被捂得开始脱皮
按劳保规定,调车员还必须穿上厚厚的卡其布工作服,带上手套,脚上是解放球鞋,这些装备整天包着身上,就像在桑拿浴室里一个样。“但不能脱这身衣服,工作服上有反光带,保护调车员在车来车往的铁轨间的生命安全。”彭凯说,但记者发现,他身上淡蓝色的工作服不久就变成了深蓝色——被汗水“吃透”了。脱下手套,发红的双手被捂得已经开始脱皮了。“调车组是一个体力活,我们这里有50多个小伙子,大部分是部队复员军人,平均年龄只有25岁。”彭凯是上海小伙,34岁的他在调车组已经是“老人”了,但他一点都不比更年轻的同事干得少,“说实话,偷懒是不敢的,自己是党员,别人都看着你呢。”

~

火车是怎么开上轮船的?
答:火车从海口火车站开到粤海铁路南港后。由工作人员操作,将轮渡上的铁轨与码头上的铁轨对接并固定,再由铁路调车人员将整列旅客列车分拆成4段分批次牵引到轮渡上。整个过程旅客是留在原来的车厢里的。再然后由工作人员打开对接固定的铁轨,火车轮渡船就可以承载着火车驶向对向海岸目的地啦!这个央视是有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