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可以超过100g么?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可以超过100g么? 溶解度可以大于100吗

作者&投稿:旁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可以的.
你提出这样的问题估计是你对溶解度这一基本概念还没有吃透.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在这里要注意:如果没有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注意 :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是没有规定多大的,可以是一点点,也可以是100g,200g例如蔗糖,20摄氏度时在水中溶解度为203.9克。

人们根据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的大小,把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以下等级:

溶解度 10g 1g 0.1g 0.01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其中难溶物质习惯上叫做"不溶"物质。

溶质在不同温度、等量溶剂的条件下其溶解的量不同。其实,很多物质的溶解度都会随温度的改变变化。下表列出实验测定的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表中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

/克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温度/℃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

/克
110
138
169
202
246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数据,可以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Solubility curve)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从上面的图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如硝酸钾、硫酸铜等。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食盐。此外,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硫酸锂、氢氧化钙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可以超过100g,例如蔗糖,20摄氏度时在水中溶解度为203.9克。

不过不局限于固体,溶解度可以达到无限,因为酒精和水可以 以任意比例互溶。这样的物质还有很多,硫酸也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虽然我们常用的浓硫酸质量分数98%……

可以的
单糖分子有多个羟基,增加了它的水溶性,除甘油醛微溶于水,其他单糖均易溶于水,特别是在热水中溶解度极大.例如β—D—葡萄糖在15℃ 100mL水中溶解154g.单糖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等非极性有机溶剂.
应该说没有上限 因为温度增加 溶解度增加 到最后固体都变成液体了 混溶了

可以,如常温下硝酸铵的溶解度大于200克。

当然有
比如多很有

一个物质的化学溶解度如果超过了100g时,能溶解多少该物质。~

溶解度就表示100克水最多溶解的物质啊,溶解度是多少就能溶多少

溶解度可以大于100.因为溶解度的定义是每100克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质量百分比浓度不会大于100%,因为溶质的质量一定小于溶剂加溶质的质量。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可以超过100g么?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可以超过100g么...
答:可以的.你提出这样的问题估计是你对溶解度这一基本概念还没有吃透.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在这里要注意:如果没有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注意 :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

物质在水中的最大溶解度是多少
答:我想你问的物质在水中最大溶解度,首先要清楚易溶和互溶的概念,易溶就是上面的定义,如20度下NaCl在水中溶解度36g,溶解度可以超过100g,如蔗糖在20度时溶解度为204g;互溶指溶质与溶剂间可以相互以任何比例溶解,如水可以溶于乙醇,乙醇可以溶于水,此时就溶解度的概念就意义不大了。

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的分界是多少
答:「易溶」和「可溶」没有具体标准分界,一般溶解度都大于100-200g/L,比如氯化钠和硝酸钾;「微溶」一般用于10g/L及以下溶解度,比如硼酸和乙二胺四乙酸;「难溶」可以理解为溶质不溶于溶剂,0.1g/L以下或者无对应值,比如碳酸钡和四氯化碳。溶解度参数对水和有机溶剂同样适用,请参考。易溶:大于10...

物体的溶解性是怎么分类的?
答: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溶解性是由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决定的):1、难溶或不溶: <0.01g ;2、微溶: 0.01~1g ;3、可溶: 1g~10g;4、易溶:>10g。如果一种溶质能够很好地溶解在溶剂里,我们就说这种物质是可溶的。如果溶解的程度不多,...

一个关于初中溶解度的问题
答: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常用符号S表示。溶解度的单位用g/100gH2O表示。例如20℃,在100g水里最多溶解36gNaCl,则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是36g/100gH2O,可表示为S(NaCl)=36g/100gH2O。实际上溶解度是没有单位的相对比值,按法定计量单位,可用质量分数表示。例如在20...

溶解度定义
答: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通常把在室温(20度)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

溶解度的定义公式是什么?
答:固体溶解度。固体物质的能容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在20℃时,氯化钠在...

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
答:物质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叫做溶解度。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指的是在100g水中物质溶解的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溶剂的量无关,固体物质溶解度比液体物质小。物体能不能容于水是由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并不是说它是否与水反映,像酒精,氨气就极易容于水,常见的糖,盐等溶于水...

判断一个物质是溶或不溶的标准
答:是溶,小于0.01克,是不溶。简介:在初中科学中,通常把在室温(20度)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或不溶物质。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答:溶解度的衡量标准是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单位体积溶剂中所能溶解的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对于固体物质来说,溶解度通常以每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物质的克数来表示;对于气体物质来说,则以每升溶剂中所溶解的气体的毫升数来表示。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温度、压力、溶剂和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