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预计何时开通使用?

作者&投稿:林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在湖北丹江口已经移民的差不多了,应该快了

不开了…南方已无水可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什么时候动工,具体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河南南阳淅川)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渠全长1273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公里。年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

  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北京及天津四省市供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中线工程分二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建设主要目标: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从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到北京天津。中线一期工程平均每年可调水95亿立方米。同时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建引江济汉等四项生态建设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目前已经开工的中线北京石家庄段应急供水工程开工建设7个单项工程,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中北京永定河倒虹吸工程已经基本完工。

  自1952年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几代技术人员始终不渝地坚持开展中线工程的勘探、测量、规划与设计工作。1987年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报告》,1991年对此报告进行了修订;1992年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5年国家环保局审查并批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995~1998年,水利部和国家计委分别组织专家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了论证和审查,同时对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和不加高的多个方案进行了补充研究。新世纪伊始,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以及水资源的变化,长江委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以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再一次对中线工程规划进行了修订。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近期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工程大体上在2010年以前建成;后期进一步扩大引汉规模,年均调水量达到130亿立方米,工程预计在2030年完成;远景从长江三峡调水。近期工程首先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利用新开的人工渠道(局部管道)输水。输水总干渠自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在方城垭口穿江淮分水岭,从郑州西边的孤柏嘴处过黄河,之后大体平行于京广铁路(位于京广铁路以西),北上至北京团城湖,天津干渠从河北省徐水县西黑山处分水至天津外环河。输水工程全长1421公里,其中引水渠首至北京长1267公里,天津干渠长154公里。输水工程与河流全部立交,北京段、天津段局部采用管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是适时供水调度安全可靠。丹江口水库具有巨大的调节能力,主汛期除保证防洪外,调节库容达98亿立方米,汛后达190亿立方米。总干渠两侧已建成大量的水库,可以承担“充蓄”调节和“补偿”调节的任务,另有瀑河水库作为“在线”调节水库。通过总干渠并采用已有成熟经验的现代化控制技术和先进的调度管理手段,可确保供水调度安全可靠。二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总干渠位于平原的西部,居高临下,控制范围广。与受水区已建成的水利工程连接简单,供水调度灵活机动。三是具有丰富的水源后备。中线工程近期、后期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远景视需要可以从长江三峡引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宏伟的生态工程。中线工程受水区现状年均缺水量在60亿立方米以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得不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维持,从而造成地下水大范围、大幅度下降,甚至部分地区的含水层已呈疏干状态。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近期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后期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大调水规模,可使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将有显著改善。
  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将有效提高汉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丹江口大坝加高后主汛期防洪库容将由77亿立方米增加到110亿立方米,再遇1935年洪水,汉江中下游地区基本不分洪,可以解除江汉平原的一大心腹之患。
  中线工程对保护汉江中下游的水环境同样也起到积极的作用。规划在汉江流域兴建的四大工程——汉江干流上的兴隆枢纽、从沙市到沙洋的引江济汉工程、对航运受影响的河段实施整治工程、对引水受影响的涵闸和泵站实施改造工程,不但将调水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且“引江济汉”工程使得兴隆以下河段枯水期流量显著加大,预计可以基本消除汉江发生曾严重威胁武汉等城市供水安全的春季“水华”现象。
  中线工程的总干渠不仅是一条“清水长廊”,也是一条“绿色长廊”。总干渠不经过崇山峻岭,施工条件优越,对环境的影响小。沿线河流均与总干渠立体交叉,可保证水质。同时,在丹江口水库水量充沛的时候,可以方便地将水放入当地河流中,以改善河道的水环境。此外,中线工程还将带动绿化、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良好的经济工程。按2000年末价格计算,中线工程总投资约920亿元。这些投资的40%将转化为消费资金,这对于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投资的乘数效应,中线工程的兴建,将拉动建材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中线工程还将带动南方调水区、调水沿线地区、北方受水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
  中线工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结合水资源调配的公共特性,构建其建设与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建成后的良性运营。按照“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机制运作、用水户参与管理”的原则,中线工程将成立“中线工程水源公司”和“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水源公司负责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及以后的运行管理,并卖水给供水公司;供水公司负责总干渠工程的建设及以后的运行管理,并将水卖给分水口以下的用水户协会。
  水价是中线工程运行的关键。中线工程测算的水价为0.27~1.27元,既处在用水户可承受的范围内,又刺激了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建设期间通过提高水价建立南水北调工程基金,有利于水权的合理分配,也为通水后水费的征收和管理创造了条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积极的社会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需移民30万人,这是工程建设最大的难点,但同时也是解决库区环境容量严重不足、居民生活贫困的重大机遇。据有关方面估计,即使不建中线工程,也需要将库周约10万人外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库区脱贫的问题。兴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30万移民中的绝大多数外迁到居住和生存条件较好的地方安置,将大大改善库周的生态环境,并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
  中线工程建成后,沿线城市居民优质饮用水能够得到保证,干旱年份一些城市将不再出现“水荒”现象。对于数百万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害物质的深层地下水的当地农民来说,中线工程将从根本上改善其饮水质量。
  总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南北双赢”的伟大工程,它的重要作用必将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呈现出来。“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是一代又一代水利工作者的宏伟夙愿,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在沿线人民的密切协作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这一利在当代、泽被子孙的宏伟工程早日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3年底建成,2014年10月通水;后期进一步扩大引汉规模,年均调水量达到130亿立方米,工程预计在2030年完成;远景从长江三峡调水。

中国未来最大的运河
答:中国未来最大的运河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一部分——中线运河。中线运河是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旨在通过引水工程解决中国北方地区面临的缺水问题。该工程于2002年开始建设,预计于2030年完工。中线运河的总长约1,260公里,起点位于长江中游的汉江,经过河南、湖北、河北等省份,最终抵达...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有何重大意义
答: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27日通水,通水的最大意义是解决了北京市民的饮水问题。其它意义如下: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增加供水64亿立方米,增供农业30亿立方米。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大改善了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

请问南水北调工程 中线邯郸地区 几时能通水?
答:供水:年均分水3.88亿立方米按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用水分配方案,长江水自湖北经河南进入邯郸境内后,流量为每秒235立方米,每年平均分配给邯郸的供水量为3.88亿立方米,除用于工农业外,还可满足百姓的生活用水需要。据了解,邯郸市根据本地水资源状况和配套工程,6个分水口的供水区域集中于邯郸市区、磁县...

南水北调何时完工?
答:该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果。9. 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调水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预计建设时间为40至50年。10. 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超过700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问题。以上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关于南水北调的资料。

南水北调工程的跨越范围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答:“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西线工程截至目前,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预计到2050年结束。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何时完工?
答:2012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全面完成。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

南水北调工程什么时候完工
答:东线工程主体工程于2013年3月已基本完工;中线已开工,预计于2014完工;西线还未开工,预计于2050年完工。

南水北调从哪到哪
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终点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西线工程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国家主席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

南水北调工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该工程最早可追溯至1952年的构思,目的是调配长江流域的丰富水资源,向华北及中国西北地区输送,以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包括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主要线路,总投资预计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其规模和复杂性均超过三峡工程。截至目前,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的一期已建设完成并向北方地区供水...

南水北调鹤壁鱼泉调蓄工程什么时候开工
答:1. 鹤壁鱼泉调蓄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1年6月28日正式动工。2. 该工程预计将在2024年底前建设完成,届时将对黄河水利保护区的水资源管理产生重大影响。3. 自南水北调工程启动以来,鹤壁鱼泉调蓄工程一直被列为关键项目之一,并在2023年前完成了所有前期工作,包括勘察设计、环境...